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可貴的沉默參賽説課稿

可貴的沉默參賽説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可貴的沉默參賽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可貴的沉默參賽説課稿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實驗教材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組的一篇課文《可貴的沉默》的第二課時。下面我就從教材、學情、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説教材】

一、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課堂上,教師從孩子們那裏瞭解到了,幾乎所有的爸爸媽媽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並向他們祝賀,孩子們因此而感到驕傲和快樂,但是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卻沒有幾個,幾乎沒有孩子向爸爸媽媽祝賀生日。強烈的對比之下,老師抓住了這一契機,引導孩子們懂得了要關心父母、回報父母,學會關心別人。本文以師生對話交流為主要形式,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細緻、生動地描述,從而再現場景,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對本學段的閲讀要求和本冊教材的特點,同時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抓住人物神態、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抓重點語句,通過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其含義,感受其情感;讓學生從孩子們的語言、神態、動作中體會他們的心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會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懂得關心父母,關心別人。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理解孩子們的情緒變化,懂得關愛父母,關心他人。

難點:理解孩子們的沉默為什麼是可貴的。

【説學情】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平時嬌生慣養,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也許他們從書本上知道要關心他人,關心父母,但是缺乏付諸真心的行動,因此,本課是引導孩子們用行動來回報愛的一個很好的教本。

【説教法】

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學方法:

1、朗讀品悟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讀”也是語文實踐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讀進去,想開去,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來理解和體會語言。本課教學我以讀為本,採用多種形式朗讀,讀悟交融,在平等對話中獲得啟迪,讓學生實現與文本的融合,並與自己的閲讀實踐相結合,形成新的感知。

2、角色體驗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觸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這就需要科學的方法來助讀,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進入深度的學習體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課教學中,我把學生當作課文裏面的孩子來對話,在不斷的角色體驗過程中,理解課文,獲得情感,使學生的生命活力得以外化,同時也能更好地體會人物身上所藴涵的情感因素。

【説學法】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讀讀、劃劃、議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説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打算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設置情景,導入新課

愛因斯坦説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由於文章題目發人深省,所以上課伊始,我先出示圖片、播放歌曲,問:你們看到這漂亮的`生日蛋糕、聽到這熟悉的音樂想到了什麼呢?

我引導學生從情景再現入手回憶關於自己過生日時父母是怎樣做的,然後出示課題,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這時學生會提出:“為什麼説沉默是可貴的?誰沉默?在什麼情況下沉默?沉默之後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景象。”我請學生帶着問題讀書,然後把課文內容概括為三個方面:

熱鬧——沉默——熱鬧

確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後,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這樣就為理解和探究作好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二、品析語言,探究體驗

依據新課程標準,針對本課重點我設計了朗讀,重點賞析,發散延伸等形式對文章做了整體感知。讓學生充分經歷探究---思考---交流的過程。

探究定向後,我用信任而又帶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反覆讀文,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難免有些片面,這時,我再讓學生合作探究,學生由自主探究轉為合作探究。

學生通過讀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後明白了,沉默前的熱鬧是爸爸媽媽給他們過生日,他們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在沉默中孩子們知錯了,在沉默中孩子們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們在想辦法彌補。而沉默後的熱鬧是孩子們懂得了不僅要感受父母的愛,更重要的是回報父母的愛。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後,問題基本明朗化,我根據學生的學習彙報相機板書,並及時出示下列重點句子:

1、他們驕傲地舉起了手,有的還神氣十足地左顧右盼。

2、我想去尋找藴藏在他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

3、他們的可愛恰恰在那滿臉犯了錯誤似的神色之中。

4、教室裏又熱鬧起來,只是與沉默前的熱鬧已經不一樣了。

5、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感悟、直至理解,使孩子們懂得了接受愛的同時還要回報愛的道理。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體驗。

三、總結收穫,昇華情感

我引導學生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我抓住契機,鼓勵學生髮散思維。説出我們在體會愛,懂得愛之後,如何去回報愛?只要能講出自己的想法都給予肯定。當學生髮現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被讚賞的,他們會感到成功的快樂。這種快樂會使他們繼續尋求更多、更好的方式去表達愛。而本課的難點也就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不攻自破了。接下來引導學生在眾多的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去設計自己回報愛的方案。這樣優化了學生思維,也是對文章的拓展。這也是我設計這堂課的主旨。

四、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總結全文後,進入教學環節的第四部分——拓展延伸,有效的把握情感,獲得新知是課堂各環節的主要目的,但引起共鳴,淨化心靈更是文章靈魂的體現。相信有了上面的學習熱情,學生們一定會對父母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奉上一份真摯的情感。

我設計了“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説”這一話題,讓學生説出自己的心裏話。學生在説的過程中,體現了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師生與文本的對話,在對話過程中,學生感悟和體驗到了愛的真諦,既使學生在學語文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又使學生的説寫能力得到培養,充分落實語文基本功的訓練。使學生知道了在享受愛的同時,要回報愛。這樣的對話過程深化了課文的主題,提升了學生與作者的情感,昇華了學生對父母的情感。從而使學生知道了這沉默的可貴之處。

【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體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重點,為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17 可貴的沉默

熱鬧 沉默 熱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g3kzo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