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土壤裏的微生物説課稿

土壤裏的微生物説課稿

微生物是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物體,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土壤裏的微生物説課稿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土壤裏的微生物説課稿

土壤裏的微生物説課稿

一、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科學課程不僅要使學生獲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學概念並認識科學概念之間的聯繫,還要使學生獲得科學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語言表達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創造多種機會讓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在親身參與科學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引導他們主動思考問題,自己設計實驗,注重思考事實證據和科學結論之間的關係,感受科學過程,獲取事實證據,檢驗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科學態度和情感。

二、説教材

1、教學內容分析

《土壤裏的微生物》一課,是青島版版四年級《科學》土壤與植物,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是在學生對巖石、沙和黏土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自然中的土地進行了解。本課的核心內容是讓學生提出問題,並通過觀察、實驗等多種手段,瞭解土壤是由哪些物質組成的。

2、學生情況分析

本校學生生活在農村,經常到不同的環境中玩,自然也就經常接觸土壤,可以説他們對於土壤是熟悉的。但是,作為四年級的小學生,在玩耍的同時可能從來沒有細心的觀察過土壤。或者,他們對所見到的土壤已經習以為常了,沒有深入的`思考過。因此,也可以説他們對土壤又是陌生的。但是他們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只要教師稍加引導,就能激起他們對土壤的研究興趣。

四年級學生雖然接觸科學學科已經一年多,已經學會了一些科學研究的方法,但是還沒有熟練地掌握,還不能很好地運用這些方法進行科學研究。特別是我們學校,由於科學試驗儀器缺少,學生很少有親自操作實驗的機會,獨立實驗的能力也就非常差,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幫助。

三、説教法

1、知識與能力:能夠通過看、聞、攥、捻等多種手段對土壤進行研究。通過觀察、實驗知道土壤不是一種單純的物質,它是由砂、黏土、水、空氣和生物殘體等成分構成的。初步瞭解土壤可以根據含砂的多少分為黏質土、砂質土和壤土等幾種。

2、過程與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設計並做砂、黏土和腐殖質的分離實驗,並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概括。

3、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形成對土壤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對土壤產生親近感。願意與同學合作進行實驗。初步感受到我國土壤資源的豐富。

教學重點: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設計並做砂、黏土和腐殖質的分離實驗,從而知道土壤是由砂、黏土、水、空氣和生物殘體等成分構成的。

教學難點:能夠在實驗中發現一些實驗現象,如冒氣泡、水面有腐爛的葉片或小蟲子的屍體、不同的土壤裏砂的含量不同等,並能夠對這些實驗現象進行分析。

四、教學準備

1、課前準備:帶領學生到不同環境裏採集不同種類的土壤樣本。讓學生觀察周圍環境,瞭解土壤存在的環境。

2、技術準備:成分各不相同的土壤若干份、分組實驗的儀器,如:玻璃杯、水、筷子、放大鏡等。

五、説過程

1、教學引入時,問學生:上課前我們在田野裏挖了一些土,觀察一下,它們和砂、黏土一樣嗎?有什麼不同?讓學生初步感知土壤與砂、黏土的區別,瞭解土壤的組成。學生只要能説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了。教師給出結論:像這樣的土,我們叫它土壤。

2、初步瞭解了土壤之後,讓學生説一説在採集土壤時有什麼發現?學生可能會説土壤上能夠長草、樹和莊稼;土壤裏有蚯蚓;土壤濕乎乎的等等,教師要給予肯定。這樣,使學生對土壤有了進一步明確的認識。

3、接下來讓學生用自己掌握得方法,如:看、聞、攥、捻、用放大鏡觀察等方法對土壤進行研究。學生可能會發現土壤是濕的,説明土壤裏有水;土壤裏有小石子和砂粒;土壤裏有細面面的土;土壤裏有死的小蟲子等等。在學生對土壤的成分有一個初步的判斷之後,引出土壤成分分離實驗。

4、過渡:我們通過研究,已經初步確定了土壤中的一些成分。到底大家的判斷對不對呢?你有什麼辦法把土壤中的各種成分分離開嗎?學生可能想到用篩子篩、把土壤鋪開後一點一點挑等。

5、在學生不能説出正確的方法時,教師出示玻璃杯、筷子、水,引導:你能用這些實驗器具和實驗材料設計一個實驗,讓土壤中的各種成分分離開嗎?學生可能會想到用水分離土壤中的各種成分,並分組設計實驗。如果學生還不能想到怎麼實驗,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土、砂子、草葉等如果放到水裏,可能出現什麼情況?從而引導學生設計出分離實驗。

6、在學生設計實驗之後,就要分組進行實驗,並記錄實驗現象,通過彙報交流,總結出土壤中的主要成分。

7、在學生成功地進行了土壤分離實驗,並分析了土壤的成分之後,教師組織學生進一步通過實驗研究成分不同的土壤,使學生知道不同的土壤含沙量是不一樣的。通過講解使學生知道,含砂多的土壤叫砂質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黏質土,含砂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8、最後,組織學生對本節課的實驗和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總結,引導他們進一步研究自己見到的土壤,使他們鞏固學到的方法,為下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

六、教學評價

1、知識評價:採用檢測題的形式

(1)填空:土壤是由(    )、(     )、(      )、(     )和(    )構成的。

(2)説一説,土壤可以分為哪幾類?是怎樣分的?

2、能力評價:

主要採用課上觀察的形式,看學生是否能否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多種方法研究土壤的組成;能否設計、實施土壤成分分離實驗,並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綜合。

3、情感評價:採用課上觀察的形式

主要看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得對土壤進行探究,是否能夠與小組成員合作。

七、教學特色

同以往的教學設計相比,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始終注重學生的參與、實踐,使他們的探究能力得到鍛鍊和提高。如:課前讓學生親自去採集土壤樣本,使學生對土壤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課堂上讓學生提出探究問題,並利用自己學會的實驗方法初步進行探究;設計並實施土壤成分分離實驗,觀察實驗現象並進行分析等。所有的活動都是學生在動、在思考、在探究,從而使他們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和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8ke9w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