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關於幼兒園説課稿模板彙編9篇

關於幼兒園説課稿模板彙編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説課稿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説課稿模板彙編9篇

幼兒園説課稿 篇1

一、説活動

大家好,我上的這次活動是大班音樂活動《狐狸和小鳥》,其實它也可以説是一次音樂欣賞活動,因為整個活動過程都是引導幼兒在傾聽的基礎上進行遊戲。那我為什麼要選擇這個題材呢?主要是考慮到本班幼兒音樂學習的水平。首先這首樂曲《狐狸和小鳥》運用了4中樂器(鼓、笛子、口哨、鋼琴)老演奏,這樣可以加強幼兒對樂器音色的認識和辨別;其次,考慮到我班幼兒欣賞的能力較差,而這首曲子輕鬆活潑,節奏鮮明,每個樂句特點突出,句與句之間變化豐富,能夠更吸引幼兒,便於幼兒理解音樂內容。因此本活動理念是運用形象生動的音樂圖譜,通過師幼互動,貫穿遊戲情境,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道整個活動中。

二、説目標

幼兒學習音樂的目的使培養他們的審美感受,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正如《綱要》所説,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因此我定目標為:

1、通過傾聽,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和樂曲的情節變化。

2、大膽表現和創編樂曲中的遊戲情境,培養幼兒對欣賞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興趣。

那麼我考慮到我設計的音樂情節較簡單,而幼兒平常較少接觸樂器,因此我定活動的重點是:在傾聽中大膽表現和創編樂曲中的遊戲情節;難點是:能根據音樂中樂器音色的變化來猜想角色的出場和情節的發展。

三、説教法

當代教育論認為教育過程就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幼互動師本活動教學發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幼兒師音樂活動的學習者和創作者,幼兒帶着對音樂的熱愛和對音樂教育活動的期盼,指導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大膽地表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體驗並主動與老師溝通,活動教師的支持、幫助和鼓勵。另一方面,教師師幼兒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與促進者,也是幼兒音樂表現和藝術創造活動的發現者、欣賞者、學習者。教師帶着信息、期望自覺不自覺地巴暗含的期望傳遞給幼兒,從而有效地激發幼兒音樂學習和探索的當即,從中體驗學習和表達帶來的快樂。

在師幼互動的基礎上我運用了欣賞、圖譜教學、遊戲等教學方法:

1、欣賞法:師音樂活動必不可少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先引導幼兒完整欣賞,其目的是保持樂曲的完整性,讓幼兒完整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特點,為活動的開展做情感鋪墊。而奮鬥欣賞是為了突出樂句音色變化與節奏特點,引導幼兒辨別音色更好地感受樂曲情節的發展,有效地突破重難點。

2、圖譜教學法:是從幼兒認識食物的特點出發。在幼兒園音樂教育重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而圖譜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它一形象生動的圖案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在活動重我通過樂器圖片、狐狸小鳥圖片加上老師的語氣、神態、體態的變化進一步引導孩子們進行體驗和感受。

3、遊戲法:遊戲給幼兒的感受帶來無限的樂趣。本活動重,我設置的音樂情境本身就是“狐狸和小鳥”在森林裏做遊戲主要一個過程。其中我引導幼兒猜想兩隻動物會做什麼遊戲,遊戲結束後會幹什麼,並結合音樂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巴活動推向高潮。

幼兒園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認識時鐘》是幼兒園小班數學課程。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因此必須密切聯繫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時間是無直觀形象較為抽象的概念,因此,我運用了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引導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如:8:00入園,4:30離園……這樣易引起幼兒的情緒體驗,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認識時鐘,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能叫出名稱。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係,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2.能力目標:培養觀察力和操作能力,並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3.情感目標:通過活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二.説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幫助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和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為此,我提供了幼兒人手一隻鍾,讓幼兒在撥一撥,看一看的過程中掌握整點、半點,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係。

三.説教法與學法

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根據幼兒認識過程的直觀形象性,遵循直觀性原則,主要採取視、聽、講結合法來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的結構,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在活動中遵循活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遊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遵循積極性原則,教師藉助環境條件(實物投影儀)集圖象、色彩一體,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遵循個別性原則,對能力差的幼兒在看圖撥指針時,教師注意加強輔導,如:7:00時,提醒幼兒分針在12上,時針在7上。

四.説教學準備

小兔木偶,動物鍾若干只(小老鼠、小豬、小猴、小牛、小狗等),圖片若干張,紅、黃、綠鍾各兩隻,幼兒人手一隻鍾,實物中一隻。

五.説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了一隻木偶小兔,以小兔離開家的時間點引出活動內容,然後出示實物鍾,請幼兒説説鐘的用途,總結出鍾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它。

(二)基本部分

在活動中我避免了“一言談”和“自問自答”的形式,注重幼兒主動的觀察,鼓勵幼兒發現問題,主動求知。

1.讓幼兒觀察鐘面,指導幼兒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小朋友,看,鐘面上有什麼呀?”“這鐘面上都有那些數字?”“這些數字都是怎麼排列的?”“這兩根針一樣長嗎?”等等,來引導幼兒初步的認識時鐘。

2.認識整點、半點,瞭解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

在本環節中,我先出示了紅、黃、綠三隻鍾,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小朋友們,誰能看出這三隻小時鐘上面有什麼一樣的地方?”讓幼兒觀察,比較,最後得出分針指向12,從而總結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緊接着又出示了幾隻動物鍾,讓幼兒説説幾點鐘,使幼兒所學知識能馬上得以鞏固,而且通過實物投影放動物鍾,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接着通過教師的操作演示,幼兒的細心主動觀察,瞭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係。由於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以我在最後不進行操作演示,讓幼兒想一想,2點到3點分針時針是怎麼變化的,得出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認識了半點及半點時分針時針之間的運轉關係。

3.看圖撥時間

請幼兒看幾張圖片,並以小兔的口吻提出:“小兔子要來考考小朋友,看誰把剛才的知識學會了。”一下子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住了,然後運用圖片上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使幼兒對學習活動較感興趣及易於理解,並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對所學知識有了進一步的鞏固,最後請幼兒講講自己是幾點睡覺的,讓活動滲入到常規習慣的培養,使幼兒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三)結束部分:

此次活動是以遊戲:“小羊,小羊幾點鐘?”結尾的。幼兒可以通過這個遊戲來加深對時鐘的認識。遊戲規則是由老師扮演老狼,小朋友扮演小羊,老師擺出時間問小朋友:“小羊小羊幾點鐘?”小朋友要馬上回答出來,當老師問到6點鐘的時候,小羊得馬上跑回家,否則將被老狼吃掉。

本次活動就在這樣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

六.活動延伸

1.教師或家長可向幼兒介紹多種鍾、表及國內外有關鐘錶趣聞,豐富幼兒的知識。

2.在日常生活或遊戲中,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運用表達時間的詞彙:如遊戲時間,5點鐘到了……

3.教室內可設置時鐘,以及請家長配合提醒幼兒按作息時間活動,如:7:00起牀、7:30進餐等,幫助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幼兒園説課稿 篇3

一、説設計意圖

這是早期閲讀分級閲讀2繪本《邊界》的一個引入性活動。這是一個科學性的語言活動。雖然是中班的繪本,但邊界對於中班幼兒來説,是一個比較抽象且難理解的概念。所以我選擇了大班的幼兒參與這個活動。我們的生活中,邊界無處不在。人有邊界,動物也有邊界。於是,我設計了這一活動。

二、説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大班幼兒已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繪本分析,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一)、初步感受邊界的含義。

(二)、觀察、發現並瞭解一些動物的邊界,並試着自己動手設計邊界。

(三)、引起閲讀繪本《邊界》的興趣。

在活動中,我採用了情境法和提問法等教學方法,結合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瞭解一些動物的邊界,知道生活中處處都有邊界。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學法有觀察發現法和體驗法,讓幼兒幫小動物設計邊界,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説活動準備

為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探索的慾望,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

1、音樂。

2、狼頭飾一個,兔媽媽頭飾一個,積木達成的大圈。

3、課件。

4、印有不同動物的紙,水彩筆一人一盒。

5、大書一本。

幼兒園説課稿 篇4

一、幼兒情況我班是4歲左右的幼兒,喜歡唱歌活動。能在音樂活動中獲得情感的愉悦與交流,喜歡嘗試用動作和聲音表現自己的感受。所以特選取了《小雨沙沙沙》的教學內容,讓孩子從歌曲的角度來感受春天。從當前的季節來感受歌曲。 二、教材1. 歌曲〈小雨沙沙沙〉曲調優美,音……

一、學生情況我班是4歲左右的幼兒,喜歡唱歌活動。能在音樂活動中獲得情感的愉悦與交流,喜歡嘗試用動作和聲音表現自己的感受。所以特選取了《小雨沙沙沙》的教學內容,讓孩子從歌曲的角度來感受春天。從當前的季節來感受歌曲。

二、教材1. 歌曲〈小雨沙沙沙〉曲調優美,音域適合中班幼兒。歌詞用詞簡潔,用排比句描繪出春天的景象,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夠調動起孩子的情感。

2、活動目標:

能夠感知、理解歌曲的歌詞和曲調表現的內容。

學唱歌曲,能夠正確的再現歌曲的歌詞和曲調。基本達到人聲和諧,情感和諧。

在快樂的情景中自由表現,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活動準備:

歌曲動畫課件歌曲錄音。(演唱5遍,伴奏1遍)歌曲圖譜灑水壺4.活動重難點:

能夠正確的再現歌曲的歌詞和曲調自然,投入的歌唱,和諧的歌唱。

二、教法聽唱法 圖譜記憶法 遊戲法 整體教學法

三、學法體驗法 直觀記憶

四、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律動

2、練聲

二、學習歌曲

1、導入歌曲

2、熟悉旋律"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歌曲,邊聽邊想,從這首歌曲中,你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覺?"

請小朋友仔細聽,仔細感受,把你聽到的節奏用手拍出來。

請小朋友用手拍腿,隨音樂旋律拍出節奏來。

3、熟悉歌詞老師清唱歌曲,幼兒聽後講述歌曲的內容請小朋友認真聽老師唱一次,聽聽歌曲裏唱了些什麼?

看動畫,記憶歌詞(請小朋友看《小雨沙沙沙》的動畫片,請你仔細的聽歌詞)春雨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沙沙沙小雨在哪裏?————花園裏(魚池裏,田野裏)花兒快樂得怎麼樣?——-張嘴巴(搖尾巴,向上爬)看圖譜師:最開始是小雨落在花園裏,花兒樂得張嘴巴然後是小雨落在魚池裏,魚兒樂得搖尾巴。

最後是是小雨落在田野裏,苗兒樂得向上爬。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説課稿

出示圖譜,按歌曲圖譜練唱歌詞,(放伴奏錄音)老師示範,幼兒唱。

"請小朋友看圖譜,一起來唱這首歌。"

4、幼兒練唱歌曲播放動畫,集體演唱。

隨錄音演唱請小朋友一邊唱,一邊用你喜歡的動作來表演

三、結束部分:

小雨要邀請小朋友和它一起唱歌舞蹈,來,我們一起和小雨唱歌跳舞吧。

幼兒園説課稿 篇5

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了過多的溺愛,形成了許多不良個性:自私、任性,任何事都以自我為中心,這些性格將影響孩子日後的發展。因此,教育幼兒寬容待人,也是培養幼兒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重要方面。

幼兒階段,由於年齡小,心理髮育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有的幼兒常常因為爭奪一個玩具或是被別人不小心碰一下,就得理不饒人,甚至動手打別人才完事。因此,經常有幼兒來告狀:"某某打我","某某搶我的玩具"……

《小熊讓路》是一個以相互謙讓為主題的故事,通過活動使幼兒意識到友愛和謙讓是一種值得歌頌的美麗行為,從而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模仿願望,明白相互謙讓的道理。

根據教材和本班幼兒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能看圖講述故事。

(2)學習理解動詞:跳、淌、爬。

(3)培養幼兒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德。

教學的重點、難點:

(1)重點是讓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知道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道理。

(2)難點是理解大獅子是用什麼辦法讓小熊覺得難為情。

教學的準備:

背景圖一幅,小動物圖片若干,通過操作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從而突破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教法:

本次活動主要以直觀演示法為主設問法為輔的教學方法。

通過直觀演示,讓幼兒邊看邊聽故事,從而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突破故事重難點。

在活動中創設設問的情境,充分發揮幼兒自己的見解,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和思考。比如:故事中講到小兔、小羊、小猴請大獅子幫忙,大獅子笑了笑,點了點頭。教師就問幼兒:你猜大獅子會想一個什麼辦法?這就會激發幼兒的想象,並對故事產生強烈的興趣。

學法:

教師有感情的一邊講述故事,一邊演示圖片,通過視聽結合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教學中的提問,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幼兒在問答之中理解了故事的內容。

過程: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出示背景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幼兒感興趣的情況下,他們才會學的輕鬆、學的愉快。一開始我出示一幅背景圖,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觀察並提問:上面有什麼?通過觀察對背景有一個初步的理解,然後再用設問法提問:上面會發生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第二個環節: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

這個環節我又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講到獅子點了點頭)

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同時配上圖片的演示,讓幼兒初步感知小熊的霸道。欣賞後提問:故事裏有誰?故事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小熊對他們説了一句什麼話?並請幼兒一起來學學。你覺得小熊是怎麼樣的動物?小動物心理都怎麼樣?小兔做了什麼動作?小羊?小猴?他們後來想了個什麼辦法?通過這些層層深入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第二部分是幼兒討論:大獅子會想一個什麼辦法?這個部分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鼓勵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想法。

第三部分是講述故事的後半部分,以這樣一個設問“大獅子到底會想一個什麼辦法呢?一起來聽一聽。”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聽故事的興趣。聽完故事後提問:你們覺得獅子的辦法好嗎?是什麼辦法?小熊為什麼這次沒有讓大獅子讓路?小熊為什麼會臉紅?小熊後來變的怎麼樣了?從而突破重難點。

第三個環節是情感教育。通過這個環節讓幼兒知道我們要做個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好孩子。主要是通過這些提問:如果你是這隻小熊,你碰到這寫小動物你會怎麼做?你喜歡故事中的小熊嗎?為什麼?

第四環節是請幼兒幫助這個故事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第五環節是讓幼兒看圖自己講述故事。

幼兒園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變色蝸牛是小班上學期早期閲讀課,變色蝸牛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又在平時常見到的幾種顏色為線索所引出的故事,講述了小蝸牛每吃一種水果就會隨着水果的顏色變換身體顏色,所引出的故事,小班孩子對顏色認識還夠,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上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對顏色的認識。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發展的討論,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目標中提到學會

根據畫面上實物的顏色以及人物身上的顏色猜測想象故事情節,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為教學重點。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説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説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再加深對顏色的認識,這樣孩子在活動中理解了故事內容,又認識了幾種水果,物質上的準備:我給孩子們每人一本圖書,讓他們邊看書邊理解故事的發展情節。

(四)説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説又不知該怎樣説,即使説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説話的機會。

(五)説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遊戲法、體温法等。i。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慢慢引導幼兒根據色卡知道小蝸牛的身體變化,讓幼兒通過圖片理解的效果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六)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猜猜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猜測法等學習方法。i。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猜測中能無拘無束地説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説話的好機會。ii。猜測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猜測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七)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聽聲音猜測是誰來了,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2、鼓勵幼兒用"第七天小蝸牛吃了什麼,變成了一隻什麼顏色的蝸牛"講述。

3、完整講述故事。

一:聽聲音猜測是哪個小動物,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以象聲詞蟋簌,並讓孩子們猜猜看誰來了,小朋友們就大膽想象,是誰來了呢?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b)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1、第一天小蝸牛吃了什麼東西?身體變成了什麼顏色?

2、第二天小蝸牛又會吃什麼,會變成什麼顏色呢

3、第二天過去了是第幾天?蝸牛媽媽又會給他吃什麼東西呢?那小蝸牛會變成什麼顏色呢?這一環節通過提問、猜測,讓幼兒在討論、尋找中大膽地説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考慮到故事情節很平凡,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將小蝸牛從第一天到第七天吃水果吃東西的地方設計了當小蝸牛遇到了小朋友後,小朋友會給他吃什麼東西呢?小蝸牛會變成什麼顏色的蝸牛了呢?這樣一來。孩子們舉手的熱情更高了,回答問題也熱烈了,雖然有的孩子回答的文不對題,但畢竟孩子在思考問題,在認真表現自己了,我就及時給予他們鼓勵,給予他們肯定。

c)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環節其實我是在進行復述故事了,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體會,第一天蝸牛吃了什麼?他變成了什麼顏色的蝸牛?第二天,他又吃了什麼?又變成了什麼顏色的了?第三天呢?直至到第七天他會變成什麼顏色的蝸牛?你們覺得他還會變成什麼顏色的蝸牛了呢?在這樣一遍又一遍反覆的提問下,孩子對故事已進一步的理解了。

幼兒園説課稿 篇7

《火車嗚嗚叫》是一首節奏非常鮮明的歌曲,中速,勻速每個音都有配一個字,整首歌曲有4句,以8分音符為主,每句都是相同的節奏╳╳╳╳一音一字的格式幼兒在演唱中就感受到了八分音符在42拍中的旋律節奏。我班幼兒已經學過2拍子和4拍子的節奏型,所以要他們來給曲子完整打拍是很容易的。但要兩種節奏結合起來以雙聲部的方式來打拍就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所以我將曲子同時用4分音符和8分音符來表示,不同的節奏型可以讓曲子表達的更豐滿、厚實有立體感,讓他們感受到了不同的節奏有不同的聲音效果,激發了幼兒學習打擊樂的興趣。小朋友在春遊活動中已看到過火車的外貌,聆聽過開動的聲音,這個活動給幼兒提供了表達火車形象的自由舞台。

二、活動目標:

節奏是音樂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段,節奏是音樂的骨骼,一切音樂活動離不開節奏,節奏感是音樂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進行節奏感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而集體的打擊樂活動中對幼兒的傾聽能力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不僅要有專制的注意力,還要有與他人協調配合的能力針對這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在複習歌曲的基礎上嘗試用4、8分音符來同時表達歌曲旋律節奏,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節奏型表現的不同聲效。

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節奏感和感受力。

三、活動準備:1、曲子的節奏譜電腦課件一個。2、已學會唱《火車嗚嗚叫》的歌曲。3、錄音機一個。4、圓舞板每人一件。

四、教學方法:本次活動以乘火車的遊戲形式貫穿整個活動環節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利用視聽結合的方法將無形的音樂,用有形的動畫來表現,有利於幼兒對節奏的理解。運用單句引導,整曲練習的方法,讓幼兒由易到難掌握整首曲子的節拍。

五、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有五個步驟1、聽音遊戲。2、複習歌曲。3、語言節奏遊戲。4、觀察節奏譜,學習用兩種節奏同時打拍。5、律動《敲鑼、打鼓、放鞭炮》。

下面具體説説每個環節的內容和要求:

聽音遊戲《去森林玩》整首曲子有六個樂句分高、中、低三個音區,要求幼兒在不同的音區做不同的動作。如:在低音區做彎腰動作,中音區:向前平衡地開火車,高音區:抬頭抬手往上爬。整個練習提高了幼兒聽音的能力,同時發展了動作表現的能力。

複習歌曲《火車嗚嗚叫》。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乘火車到祖國各地去玩一玩呀,請你唱一唱《火車嗚嗚叫》,唱的時候注意火車聲要有遠到近,聲音從輕到響,速度稍快些。教師示範一遍,幼兒演唱數遍。在演唱的過程中讓幼兒進一步掌握歌曲的節奏。

三、單句練習4分音符和8分音符的合奏效果。在這裏主要練習四小節:╳╳┃╳╳╳╳┃

的節奏。出示課件動畫,有上下兩個畫面,上面是2拍子的煙囱冒煙的情景,一拍冒出一團

煙霧。下面是車輪滾動的畫面每半拍車輪就由原來的黑色變為紅色。兩種畫面都能分別隱藏。

在這兩種節奏中4分音符的拍打是難點,因為他不是一詞一拍的。而按照幼兒平時的打拍慣

常會把2拍子處理成╳0╳0的形式。因此我隱藏了8分音符的畫面,不從視覺上去

干擾他們,集中注意力練習╳╳┃的節奏型。為了增強幼兒學習的興趣,我採用了乘火

車旅遊的遊戲。“小朋友,我們坐着火車出發羅,火車漫漫啟

動了,準備好了嗎?請你跟着

火車的車輪聲用╳╳┃╳╳┃╳╳┃╳╳┃

咔嚓咔嚓咔嚓卡咔嚓上海到了上海到了

教師出示表示傷害內的東方明珠塔。並用拍手的方式示範一遍要求原來的空拍也要用手拍打出聲音來。教師用1、2給出語言速度,讓幼兒有個心理節湊,有利於整齊的打拍。幼兒練習數遍。

2、隱藏上面的畫面,出示8分音符的畫面,幼兒用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咔嚓咔嚓咔嚓卡咔嚓上海到了上海到了

雖然一詞一拍但同樣的音樂換了8分音符後打拍的速度就快了,所以要提醒幼兒在拍手的過程中幅度要小些否則來不及。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節奏型有不同的表達效果。

3、兩種節奏一起打,同時出示兩種節奏譜,先請女小朋友打4分音符的節奏,男小朋友打8分音符的節奏,要求一邊念詞一邊打拍,用有聲的語言和畫面的變化做有形的指揮枴杖能讓幼兒將兩種節奏磨合的更整齊。以同樣的形式進行交換,在幼兒掌握一定方法和規律的基礎上啟發幼兒積極思考如:將上海替換成北極等,一方面讓幼兒覺得有了新意,另一方面通過多次的練習能將雙節奏的配合磨合的更加協調整齊為整首曲子的演奏打下基礎。

幼兒園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男孩女孩大不同》出自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整合幼小銜接課程》幼兒閲讀語言下冊的""單元,在這個單元不單是讓幼兒瞭解自己,更讓幼兒學會欣賞他人,學會比較。而男孩女孩的不同,是要基於幼兒對於自己及他人的瞭解才能得出結論。

另外結合大大班的年齡特點,讓幼兒能夠暢所欲言,引導幼兒説完整話,説話時瞭解因果關係。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説話,態度自然大方,聲音響亮。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及大大班孩子的特點,我就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教育目標,活動目標如下:

1、初步瞭解男孩女孩在外貌、性格、愛好上的不同。

2、能夠發現異性的優點,並能相互欣賞。

分析:

從兩條目標來看,第一條就是認知與能力目標,意想通過圖片、提問等方式讓幼兒初步瞭解男孩與女孩的不同,從而使幼兒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説完整的話;第二條是情感目標,讓幼兒在瞭解到男孩女孩不同的同時也能相互欣賞。

三、説活動準備

1、活動前準備

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逐步形成男女有別的意識,例如男生女生分開上廁所。

2、活動中準備

(1)、男孩女孩圖片各一幅

(2)、禮物圖片八幅四、説教法、學法

1、教法

為了有效的掌握重點,突出難點,我採用的是一種"試聽講結合的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所謂"試聽講做結合的方法","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圖片,"聽"就是傾聽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滿足幼兒説的願望。

2、學法

主要採用了"興趣導學法""綜合活動法"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學習,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全體活動-全面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提高學習能力。

五、説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找出男孩和女孩在外貌上的不同通過觀察圖片讓幼兒感知男孩女孩在外貌上的不同,讓幼兒完整的説出自己的想法。

2、引導幼兒説出男孩和女孩在愛好上的不同通過送禮物的小環節,讓幼兒知道男孩女孩在愛好上的不同,並且會説出"因為他是男孩,所以我送飛機給他"這樣完整的話。

3、引導幼兒説出男孩和女孩在性格上的不同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説出男孩女孩在性格上的不同,並且能清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引導幼兒發現男孩與女孩的優點、並能互相欣賞讓幼兒能夠説出自己好的地方,能知道別人身上好的地方並表達出來,並且能學習別人身上好的地方,能夠欣賞他人。

幼兒園説課稿 篇9

一、分析教材

《家》這首詩歌語言樸實、淺顯易懂,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概括事物的依屬關係,詩中大膽的想象一下子調動起幼兒親切的感覺,幫助他們從全新的視角想象周圍的世界。結尾處用一句“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將幼兒從想象拉回到現實,更貼切地聯想到自己,給幼兒以有趣有餘藴的感覺,這首詩歌文字形象,巧妙地運用了疊音,讀起來琅琅上口,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於為幼兒喜愛和接受。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適合中班教學。

根據中班語言教育目標,教材特點及本班幼兒新生多年齡偏小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活動的教育目標是: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把握這首詩歌的內在情感脈絡。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想象事物之間的關係。

3、學習仿編詩歌,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本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上這節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幼兒缺乏仿編詩歌的經驗,基於這一點,確定教材的重點為理解,掌握詩歌內容,難點為學習仿編詩歌,發展創造性思維,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二、教學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本活動採用了觀察法、遊戲法、直觀演示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綜合語言、遊戲、操作探索等活動,優化教學過程,共分為四個環節:

㈠觀察感知,積累經驗

這是一個課前準備的環節,需要在日常活動中逐步完成。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只有藉助事物的具體形象,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根據這一特點,在課前我將幼兒帶到户外,讓他們用眼看、手摸、鼻子聞、肌膚感知等方法尋找事物:如藍天、白雲、小河、草地等,引導他們發現事物的歸屬關係,並在平時利用掛圖、圖書引導幼兒觀察,以獲得有關於事物歸屬關係的經驗,為理解詩歌內容,仿編詩歌做鋪墊。

㈡操作探索,具體感知

這一環節為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做準備,約需5―8分鐘

有關理論指出:詩歌教學中,應將重點放在幼兒理解方面,不要讓幼兒機械記憶、背誦詩歌內容,減輕幼兒在學習時的記憶負擔,以便他們將注意更多地投向學習過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設計了找家的遊戲置於學習詩歌之前,以為迷路的小鳥、小魚、小羊等找家為由,激發幼兒參與遊戲活動的興趣,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探索,探討小鳥、小羊、小魚等與樹林、草地、小河等之間的歸屬關係,幼兒遊戲時,我全面觀察幼兒操作情況,瞭解需要,及時予以幼兒適當的支持和幫助,使幼兒充分感受家的內涵。

遊戲後,我發出啟發性地提問:你幫誰找到了家,為什麼這麼找?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彌補感知的不足,讓幼兒進一步瞭解事物的歸屬關係,理解家的含義,為下階段活動奠定基礎。

㈢理解學習詩歌

這一環節是本活動的重點,約需10分鐘

皮亞傑兒童發展理論告訴我們,兒童發展是他們自己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而建構起來的,兒童的語言發展也是通過個體與外界環境中各種語言信息,非語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實現的,因此活動中大量運用觀察、遊戲、欣賞等方法,引導幼兒積極地與文學作品相互作用,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首先,我採用了視聽結合的方法,結合卡片朗誦詩歌,使幼兒對詩歌有一個初步整體的認識。

接着概括性的提問:詩歌中説了什麼事,引導幼兒結合卡片回答,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回憶操作探索時獲得的知識經驗,然後通過整體朗誦,前後半句接龍,輪流等趣味性方式組織幼兒學習朗誦,使幼兒感受到詩歌的內在語言韻律。

之後,我發出邀請:“現在要請小朋友來扮演,白雲、小羊、糊蝶等等各種各樣的東西”,讓幼兒自由扮演角色,大膽地用肢體語言表現詩歌內容,使他們沉浸在表演的喜悦中,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同時為幼兒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機會。

㈣擴展想象,仿編詩歌

這一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約需10分鐘

中班上期幼兒語言領域發展目標提出要求:在仿編活動中只要求幼兒通過交換詞句,使詩歌畫面出現新的內容。

由於班上的孩子是初步學習仿編,感到比較難,因此我通過對話、示範、討論等方法引導幼兒仿編,突破難點。

1、擴展想象,回憶經驗。

我啟發性的個別依次提問,比如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雲的家外還可以是誰的家?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回憶經驗,表達自己的理解,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並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在卡片後添畫,為幼兒的創編留下完整的視覺印象。

2、學習仿編

這一環節中我通過生動的語言示範仿編:“現在老師要把大家説的這些東西都編進兒歌裏……”,讓幼兒更加明確詩歌的句式,知道仿編時每一句的前半部分不變,只要改動後半部分就可以了,這樣為幼兒的下一步自由創編奠定基礎。

3、分組討論,自由創編

引導幼兒自由組討論,以強帶弱、大膽創編,在討論過程中,我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指導,針對幼兒提出不同要求,成為他們的

合作者。讓幼兒樂於嘗試,樂於合作,充分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獨立自由、大膽構思的好習慣。

4、集體交流

在幼兒個別自由交流後,為幼兒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請他們在集體面前朗誦自己編的詩歌、詩句,並組織其他幼兒學習優秀詩句,這樣進一步調動幼兒情緒,使活動在高潮中結束,讓他們在輕鬆的氣氛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三、自我評價

本次活動我根據“開發幼兒潛能,培養完整幼兒”的整合幼兒教育理念,遵循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科學地設計了直觀、操作、探索、嘗試、討論、趣味性遊戲等多種教學形式,創造條件,使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尊重理解幼兒,使幼兒主體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得到發展。

附資料:

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魚的家,

紅紅的花朵是蝴蝶的家,

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3xlnj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