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推薦】音樂説課稿3篇

【推薦】音樂説課稿3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音樂説課稿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音樂説課稿3篇

音樂説課稿 篇1

一、 説教材

今天我所説課的題目是《這個世界的音樂》。它是高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二冊第三單元(説明文單元)的第四篇。從單元的安排上來講,前面已經有了三篇文章對如何抓住學好説明文的關鍵問題作了鋪墊,所以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上就更需要體現出較強的目標訓練意識,突出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和素質。 《這個世界的音樂》是一篇科普説明文,它不僅帶着我的學生們再一次走進了神祕的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而且還為他們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自然奧祕。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參要求,結合本文特點,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 領會“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懂得自然界一些生物的“音樂”表現形式。

2、 掌握本文運用的説明方法,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動的語言。

3、 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勇氣和信心及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

教學難點: 解讀作者的創作意圖,把握作品主題,從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二、 説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學生教授新知識時,自然要考慮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徵,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教學計劃,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這個世界的音樂》這篇課文時新教材的新課文,同時它也被確定為“自讀”課文,再加上學生剛剛進入高一,他們大都不喜歡讀説明文,感覺枯燥無味,這就有可能使他們讀不下去課文,或者雖然讀下去但也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已,難以抓住重點。針對學生的一系列心理狀態,我思考:怎樣在40分鐘時間裏將學生的注意力儘量吸引到課文本身上來,完成對這篇科普説明文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一個有特點、有吸引力的教學切入點是確保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

三、 説教學方法

(一) 從學情出發,首先把握兩個原則:

1、 注意高視點、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實到實處,再深入實施其他教學方式和手段。

2、 重視素質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因材施教。

其次採取以下具體方法:

第一、 充分預習課文。印發預習材料,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內容包括:作家作品、寫作背景、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標出段落、劃分層次),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認知能力。

第二、 根據學習的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課時。

第三、 分解重難點,以確保學生做到一課一得。

(二)、從課文本身出發,需注意:

作為自讀課文,大部分的課堂活動還是要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引導作用。教師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問題”。一環扣一環的問題,是將學生帶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徑之一。因此本文主要採取提問式的教學方法,然後通過“討論”和“辯論”等形式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達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 教學方式及手段

本文通過學生自由誦讀理解課文,感知具體的語言信息。但由於説明文中某些內容較為抽象,所以我上課時利用錄音機錄製了一部分來自大自然的聲音,讓學生親身品味、體驗。同時還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將幾個需要討論和理解的問題顯示了出來,並要求學生緊緊圍繞它們去思考。

五、 説教學程序(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1課時

指導學習:課前自學和課堂討論相結合。(設計依據:課前預習是學習每一篇課文前的要求,且本文是自讀課文,自學是必須的;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和辯論可以推動學生思考,感受文章內容,發揮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先聽一段中國古典音樂《梁祝》,再聽幾段來自大自然的音樂。

明確:除了人類的音樂外,自然界的生物也有音樂。我們應該懂得尊重任何形式生命。

(二)、分析課文

提問:

1、“這個世界的音樂”究竟指的是怎樣的一種音樂?

(思考——討論——發言)

2、這種聲音是否具有某種具體的意義?

(在原文中找答案)

3、 作者的觀點,人類作為地球生物,創作音樂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思考——發言)

(三)“課堂小小辯論賽”

作者把音樂創作視為人類的生物性本能,也就是把動物與人類看作有某種質的類同,這是否抹殺了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學生先討論,再發表自方觀點)

(四)、説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學生在課文中找出事例加以證明 )

(五) 品味語言:生動幽默

(兼文學性和趣味性)

(六) 介紹“人生健康小訣竅”

1、 聽好的音樂可以使人

身心舒暢。

2、 聆聽古典音樂最有益於人的健康。

音樂説課稿 篇2

説教材

我選的內容是第四單元《神州大地——遼闊的草原》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風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態的音樂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居住在我國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民,他們的歌聲像遼闊的草原和天空一樣嘹亮明淨,舞蹈藝術更是豐富多彩,表達了蒙古人民對草原、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情結是我們音樂教育者的責任和使命。

根據教學設計,結合課標“感受、鑑賞、創造、探索”精神,本節課安排了以下內容:

①學唱蒙古民歌《牧歌》。

②欣賞無伴奏合唱《牧歌》,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讚歌》。

教學目標

1、通過唱歌和欣賞教學,使學生了解蒙古音樂的風格特徵和基本常識;瞭解音樂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係。

2、培養學生熱愛美好生活和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藝術的想像力、鑑賞力和探索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學唱歌曲《牧歌》和欣賞教學使學生了解蒙古音樂的風格和特徵,培養學生對民族藝術豐富的想像力和鑑賞力。

教學準備

鋼琴、音響資料、課件。

説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我主要採用了視覺圖像法、設置疑問法、啟發引導法、評價激勵法。

首先,民族藝術是從勞動人民的生活勞動中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緒,要了解一個民族的音樂語言,首先要了解本民族的風土人情,所以,我選了一部分有關蒙古人民生活場景和精美畫面在導課時播放,既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人文歷史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

其次,根據學生好奇愛動,愛展示自我的特點,我採用了設置疑問,啟發引導和評價激勵的方法,以“老師為主導、學習為主體”,讓學生動靜交替、熱情活潑的氛圍中增長知識,得到美的薰陶。

説學法

聆聽法、小組活動法。

首先,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聽是我們感知音樂、理解音樂的基礎。培養學生用心聆聽音樂是培養學生表現和創造音樂的重要手段。

其次,利用小組活動法,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探索新知識,不僅培養學生的團體協作精神,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優良的課堂氣氛。

説教學過程

一、導課

首先播放短片

播完後上題目:選擇與本片內容相符的項

A、蒙古族 生活在我國北方蒙古草原上

B、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C、有敬水、敬火的習俗

D、回族

E、成吉思汗

設置意圖:通過觀看聲像具備的短片,可以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並通過討論,師生交流引發學生聯想,豐富學生有關草原人文歷史方面的知識。

在這環節中,老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了解地理環境與人們的生活習俗及音樂文化之間的關係。如寬廣的草原是蒙古人民生活的搖籃,人們熱愛草原就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寬廣的草原賦予人民寬闊的'胸襟和豪爽熱情的性格。蒙古人民的歌聲像遼闊草原和天空一樣嘹亮明淨,舞蹈更是豐富多彩,有表現生活場景的“盅碗舞”、“擠奶舞”等。下面欣賞合唱《牧歌》。

二、新課

(一)欣賞無伴奏合唱《牧歌》

欣賞前,把學生分組,讓他們用蒙古風景或歷史人物為自己命名,如:“草原英雄隊”、“千里鐵騎隊”、“成吉思汗隊”、“呼倫貝爾”。

提出問題:歌曲用什麼聲音,塑造了什麼音樂形象?

[播放樂曲]

聽後討論問題,在這個環節,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老師適當引導激發學生想象。僻如:歌曲純粹用人的聲音,用不同的音色組合,不同的力度變化,展示出草原美麗遼闊的景象。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讓學生一起朗誦書上《牧歌》的歌詞,共同回味合唱帶來的美好回憶和聯想。並讓學生了解無伴奏合唱的知識。

(二)學唱歌曲《牧歌》

首先,老師有感情地範唱一遍。

提出問題,歌曲旋律有什麼特點?

寬廣、悠長、深情,表現大草原的遼闊美麗及人們無限的熱愛之情。

2、學唱歌曲

1)跟老師學唱譜子,並找出樂譜中旋律相近的小節,這樣有助於學生對旋律與節奏更準確地把握。

2)跟琴唱歌詞

要求學生輕聲唱,唱出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3)學完後,採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跟伴奏唱,鼓勵學生創造不同的演唱形式,如“男女生合唱”、“女生唱男生哼鳴附和”等,這樣既練習了歌曲,培養了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在此環節,補充蒙古歌分長調和短調知識。

三、欣賞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

介紹馬頭琴是蒙古族比較有特色的樂器,因琴頭上雕刻馬頭而著稱,演奏時像二胡,但音色像大提琴。

[播放樂曲]

找學生簡單談一談樂曲表現的內容:萬馬奔騰的壯觀場面。此環節只作欣賞了解。

四、創作與探索

播放背寫音樂草原歌曲《讚歌》

在這個環節,鼓勵學生大膽運用各種藝術形式來表現蒙古草原的美麗遼闊與生活習俗。比如唱歌、舞踏、美術、朗誦、模仿表演摔跤、賽馬等,老師要行當地指導。

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表演,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此環節占課時比較長,約十五分鐘左右。

五、結束語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蒙古草原豐富的自然資源是蒙古人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熱愛草原,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蒙古草原豐富多彩的音樂藝術表達了蒙古人們對美好生活無限的熱愛之情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請學生收集有關蒙古草原的信息。

省心聲明:1、本網站所刊載的各類形式(包括但不僅限於文字、圖片、圖表)的作品全部來自互聯網、百度和由網友提供,如您(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某部分內容有侵權嫌疑,敬請立即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更改或刪除。2、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3、本站所提供的一切資料均共交流參考使用,如有其它用途,請與作者本人聯繫。

音樂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本課我所執教的課是小學音樂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2課《兒童圓舞曲》。《兒童圓舞曲》是一首稍快而活潑的歌曲。節拍四三拍,歌曲以的稍快的速度、明快的旋律,表現了少年兒童活潑、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2、過程與方法:在音樂的伴奏下,準確把握樂曲的節奏;學會跳一段集體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協調的動作能力和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根據本課的實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進一步感受、體驗圓舞曲的律動。

教學難點:學習圓舞曲的基本舞步,學跳集體舞。

二、説教法學法

1、教法: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教唱、練習、舞蹈等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利用跳唱結合,讓學生感受圓舞曲音樂的旋律美,感受圓舞曲的風格特點。

2、學法:學生自主學習並且自由發揮。採用練唱練跳的手段,讓學生在跳與唱中感受圓舞曲的特點。通過分組進行創編,表演,在交流和協作中,加深對音樂的體驗。

三、説設計理念

音樂是積聚靈感、催發情感、激活想象的藝術,它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而且有助於開發智力,特別是在激活學生創新潛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於以上認識,我設計了本節課——學唱《兒童圓舞曲》。

四、説教學過程: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它由導入新課、學習歌曲、歌表演這三部分組成。過程如下:

本課我採用欣賞《杜鵑圓舞曲》的片斷導入新課,挖掘學生已有的對圓舞曲特點的瞭解,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情境,增加學生對圓舞曲學習的興趣。

導入完新課以後,我遵循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從聆聽入手學唱歌曲,第一次聽錄音的範唱,讓學生聆聽音樂,瞭解歌詞的內容。第二次教師有感情的演唱,激發學生聽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節拍情緒的理解和感受。

在歌曲旋律唱會後,學生自然地就能演唱這首歌曲,知識技能的掌握滲透在歌曲學唱之中。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短時高效的學會歌曲。

為了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智,在學會歌曲以後,我設計了舞蹈創編這個教學環節。舞蹈創編就是學生對音樂的再度創作,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學習領域,是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和發掘創造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於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讓學生的身心、肢體與音樂密切結合,讓學生在創編合作中體驗快樂,表現快樂。

在教學中,有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和同行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標籤: 音樂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3wzdk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