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加法運算數學説課稿

加法運算數學説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加法運算數學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加法運算數學説課稿

加法運算數學説課稿1

一、説教材。

教學內容: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三小節裏的內容。

教材地位:加法是數學中最基本的運算之一。從教材的縱向聯繫來看,幾年前已學過整數加法和小數加法,以及加法的運算定律,知道它不僅適用於整數加法,而且也適用於小數加法。那麼是否也適用於現在所學習的分數加法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當然,結果是肯定的。通過本課的學習,將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加法,可使學生對加法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為後面學習分數加法的簡便計算打好基礎,同時也為學習小數、分數混合運算奠定基礎。其次,將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加法,也拓展了加法運算定律的使用範圍,豐富其內涵。而且加法運算定律字母表示形式,為以後代數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初步基礎。

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同樣適用,並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訓練計算的靈活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

3.情感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進行交流的能力與合作意識,;滲透“事物間是普遍聯繫”的觀點,同時通過小組之間的對抗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説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運用運算定律對一些分數計算採用簡便的算法;

難點:學生能掌握運算定律,根據題目的特徵,靈活地進行計算。

二、説教法。

本節課我設計的基本思路是:觀察—比較--討論—思考--應用。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根據本課的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我採用以下幾種教法:

情景教學法:創設情景,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使學生融入到數學情景中,主動探索,積極思考,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小組討論交流法:掌握加法運算定律在分數加法中的應用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我以加法複習題為觀察點,引導學生個人探索,小組交流討論,通過計算、觀察、討論等實踐活動,發現並交流,總結規律,從而將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加法。這樣的設計基本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積極性、創造性。

練習法: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知識,靈活合理地選擇、運用相關方法完成特定的數學任務。本課練習分為基本練習和鞏固練習。

三、説學法。

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是當前課改研究的熱點。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就等於拿到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採用下面幾種方法:

觀察比較法:通過幾組加法式題,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找出相同和不同點,得出規律,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對加法的定律有進一步的認識。

交流討論法:學生個人探索,同桌交流,小組討論。通過觀察、計算、討論等活動,發現並總結規律,逐步總結出加法運算定律也適用於分數加法的結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培養了學生初步的歸納推理能力。

練習法: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識,深化理解,本節課的練習採用基本練習、鞏固練習,提高學生對加法運算定律的掌握和應用能力。

四、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經過幾年的數學學習,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已形成了初步的分析、概括、綜合和理解能力,以及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對於將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加法的理解並不難,關鍵是結合具體的試題的靈活運用,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本課將緊扣這一中心開展有效教學。

五、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教師提問: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有哪幾個?用字母怎樣表示?

學生口答後,教師板書:交換律a+b=b+a

結合律(a+b)+c=a+(b+c)

教師引導學生口述加法運算定律的定義。

2.下面各等式應用了什麼運算定律?

①25+36=36+25;

②(17+28)+72=17+(28+72);

③6.2+2.3=2.3+6.2;

④(0.5+1.6)+8.4=0.5+(1.6+8.4)。

總結: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既適用於整數,也適用於小數。

設計意圖:通過對加法運算定律的回顧,即加深對定律的理解,也瞭解定律的適用範圍,同時也激發學生加法運算定律是否適用於分數加法的疑問。為下面探究新知識做了鋪墊。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課題

那麼,這個運算定律是否對分數加法也適用呢?現在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加法。

2.研究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的適用性

出示式題:

提問:上面每組算式的左右兩邊有什麼關係?得數是否相等?

先指名學生練習,算出得數後,再引導學生觀察。

提問:這兩組試題有何共同之處?

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共同概括總結出他們的共同點,得出規律性的認識,從而使學生體會到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同樣適用。

通過討論明確: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中的數,既包括了整數,又包括了小數和分數。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直觀感知了加法運算定律同樣也適用於分數加法。這種通過自己實踐得來的東西,學生理解得更透,掌握得更牢。

3.運算定律的應用

出示

指名學生口答,教師板書解題過程。

教師提問:在計算過程中應用了什麼運算定律?

4.教學例3

觀察:這些加數的分母和分子有什麼特點?

思考:怎樣可以使計算簡便?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找出規律。

學生嘗試練習。

學生口述,教師板書解題過程:

教師:説出哪裏應用了加法交換律?哪裏應用了加法結合律?

教師:最後結果要注意什麼問題?

學生總結:應用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數先加起來,或湊成整數再計算比較簡便。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發現規律性的認識,找出共同點,將同類結合起來,簡便運算。體會到運用定律的好處,也增強學生運用定律、簡便運算的意識。

(三)鞏固反饋

1.在下面的○裏填上合適的運算符號。

2.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加法運算數學説課稿2

一、説教材

1、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第二單元第2小節“加法的意義和運算定律”中的第1課時。其內容包括:加法的意義、加法交換律,完成P49“做一做”以及練習十一第1-2題。

2、從課本內容的縱向接洽看,本課一是在學生前三年半學過的加法知識的基礎上,明白歸納綜合出加法的意義,使學生對加法的瞭解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為以後學習小數、分數加法的意義打下基礎;二是在學生前三年半對加法互換律的感性瞭解的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綜合出加法互換律,為背面學習加法的輕便算法打好基礎。

從課本擺設的局部看,通過P48頁例1的現實事例,使學生明白例1為什麼要用加法盤算,在此基礎上歸納綜合出加法的意義。再接洽加法的意義,歸納綜合性闡明加法算式中各部門的名稱,單獨提出有關0的加法,提示學生細緻。接着,課本借用例1的具方款式,用不完全歸納法抽象、歸納綜合出加法互換律的筆墨表述情勢和字母情勢。一方面進步知識的抽象、歸納綜合水平,另一方面為以後正式講用字母表現數打下開端基礎。

3、本課的重難點是理解加法的意義和加法交換律。

二、説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實例概括,使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會運用加法的意義説明實際問題為什麼用加法算;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換律,會用加法交換律驗算加法。

2、培養學生的有根據的説理能力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的驗算的習慣。

三、説教法、學法

本課在抽象、概括加法的意義時,主要採用直觀教學法,藉助具體實例和線段圖讓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在學習加法交換律的過程中,採用了成語故事直觀進行教學,呈現符合加法交換律的若干例證,讓學生歸納出加法交換律。

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教師教的主導性和學生學的主體性,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通過抽象概括加法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過運用加法的意義説明實際問題,培養了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有根據的説理能力。通過運用加法交換律驗算加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驗算習慣。

四、説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直接切入,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

(二)學習新知(分3個環節)

第1個環節:學習加法的意義。

1、抽象概括加法的意義

(1)多媒體出示例1。先審題,幫助學生用線段圖表示出已知條件和問題,然後指名口頭列式解答,為理解加法的意義作準備。

(2)結合線段圖讓學生展開討論,多媒體配合在出示的線段圖上演示,使學生明確例1為什麼要用加法算。

(3)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加法的意義,使學生對加法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總結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指名説出在“137+357=494”這個算式中“137”和“357”叫做加數,“494”叫做和。教師分別板書。

3、練習,完成練習十一第1題。先讓學生集體討論,再指名應用加法的意義説明為什麼用加法算,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有根據的説理能力。

4、介紹0的加法。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0的加法的幾種情況,明確: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第2個環節:學習加法交換律。

1、多媒體演示方向,指名回答:例1中如果求“濟南到北京的鐵路長多少千米”該怎樣計算?根據學生的回答先板書:357+137=494(千米),再讓學生用加法的意義説一説為什麼用加法計算。一方面鞏固加法的意義,另一方面為下面比較兩種解法作準備。

2、通過引導學生比較兩種解法的結果,得出:137+357=357+137,啟發學生説出:把357和137交換位置,和不變。

3、讓學生視察P48兩組算式,用不完全歸納的要領抽象歸納綜合出加法互換律,造就學生歸納推理本領。

4、解説加法互換律的字母情勢:a+b=b+a,舉例闡明a和b可以表現恣意一個學過的整數,進步知識的抽象、歸納綜合水平,為以後正式講用字母表現數打下開端基礎。

第3個關鍵:接納團體訓練,指名板演的情勢完成P49“做一做”,牢固加法互換律,掌握用加法互換律驗算加法的要領。

(三)訓練牢固

憑據課本內容訓練:

訓練十一第2題。

訓練接納團體訓練,指名口答的情勢舉行。訓練是使學生加深對加法互換律的瞭解,牢固運算紀律,從而造就驗算風俗。

(四)全課小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38yk2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