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古井的説課稿

古井的説課稿

篇一:古井説課稿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冀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10課《古井》,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對本課第二課時進行説明。

古井的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古井》是冀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10課,該單元以“珍貴的親情、友情”為主題展開。《古井》是一篇狀物抒情的散文,全文課文以古井為線索,運用借物喻人寫作方法,細緻地描寫了故鄉的一口古老的水井無私的為鄉親們提供泉水,陶冶了人們的品格。文章語言精美 ,感情真摯,文辭樸實,內容深刻,給人以深刻的啟示。作者不僅説明古井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還自然地把古井和人們的品格聯繫起來。文字裏透着對家鄉的無限眷戀之情,讚揚了家鄉人們的淳樸的民風。

2、教育教學目標: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的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作者從古井得到啟迪,懂得應怎樣做人。

能力目標:瞭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學習圍繞重點學習,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內容,體會古井及鄉親們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

3、 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

課文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闡述課文中寫人是為了表現井,但作者最終的目的,還是用寫井來啟迪人。因此,我設計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

(1)學習圍繞重點學習,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古井及鄉親們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

4、教學準備:

(1)第一課時主要以生字學習和對課文的整體感知為主。

(2)準備體會重點詞句多媒體課件

二、説教法、學法

1、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是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時刻,已經具有一定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和低年級學生相比具有比較強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學生在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都有了較好的提高,有着強烈的好奇心與動手操作的能力。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更好地進行社會交流,而是為了更好的思考。四年級的語文學習要更加註重閲讀和思維的訓練,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字詞句段文等語言文字訓練。

2、説教法、説學法

結合四年級學生學情、作者的構思和導學目標,我採用以讀代講,運用“讀中悟知,悟中明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從讀入手細品悟,引發思考,懂得做人就要像古井那樣無私奉獻。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我一貫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具體的品讀、討論、暢談感悟與體驗和勾畫圈點幾個學法,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養成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

三、説教學設計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六個環節展開。

(一) 激趣導入,直奔主題。 (預計用時5分鐘)

1、太陽奉獻給我們温暖,大樹奉獻給我們清涼,小草奉獻給我們綠色??自然界的萬物無時無刻都在奉獻着自己。我們村東頭的那口古井又奉獻給我們什麼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0課《古井》。

板書課題:10、古井

2、引導學生談古井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教師總結。

(設計理念:自然地導入到教學環節 ,誘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理清文章的脈絡,突出文章中心,有助於對文章深層次的理解。)

(二)細讀思考,感悟無私。(預計用時5分鐘)

1、出示自讀提示:

2、學生默讀思考。

(設計理念:生自讀自悟:通過學生自己的讀,自己感悟文章的內涵所在,從而達到學以致用。)

(三)、集體交流,體會無私。(預計用時20分鐘)

根據學生彙報隨機學習以下版塊:

1、古井是怎樣提供泉水哺育鄉親們的?

(1)研讀第一段:(課件展示相關語句)

學生談感受:古井對人們是不需報酬的——就像母親對待她的子女一樣。

(2)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母親(那為什麼要把它比做母親呢?談談你的母親)。

(3)研讀第二自然段。(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談感受,分析作者從時間、人數、聲音、路面四個方面具體描寫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

(4)再次體會讀第二自然段重點句,昇華情感。

(5)教師用語言過渡,課件出示句子,“古井象一位温情的母親,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兒女。”運用個別讀——男女生讀——齊讀的方法讓學生飽含深情再體會讀。

板書:哺育鄉親們

2、古井是怎樣陶冶鄉親們的品格的?

(1)學生讀課文中鄉親幫老兩口挑水的句子,談自己的理解。

(2)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簡要複述。

(3)課件出示重點語句,“那口井給人們出了多少力氣?可它從來沒跟人們要過報酬。”讓學生反覆引讀,加深體會。

板書:陶冶鄉親們

(設計理念: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體會古井的作用、體會村民以及老人的淳樸、善良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再讀重點段,懂得無私。(預計用時5分鐘)

課件出示最後一段,“多好的古井呀,它不僅為鄉親們提供着生命的泉水,還陶冶着鄉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學生齊讀。

(1)情境説話:鄉親們懂了什麼?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

板書:無私奉獻

(2)改為感歎號讀。把“他們”改為“我們”再讀這段話。課件展示對比的兩句話。

(3)課件出示“這是一口怎樣的水井?”讓學生通過深入理解古井無私奉獻的精神,把自己的感悟內化成自己語言表達出來。

(設計理念:文章通過“人”寫“井”,以“井”來啟迪“人”,這“人”不僅包括“我”和鄉親們,還包括文章的讀者。進一步體會學習古井無求於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五)、內化昇華,尋找無私。(預計用時5分鐘)

1、在我們生活周圍也有許多像古井一樣無私奉獻,不計報酬的人,你發現了嗎?説説他們平時是怎樣做的?

2、瞭解“借物喻人”的寫法。

板書:借物喻人

(設計理念:在生活中尋找語文、運用語文,昇華情感,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六)、作業佈置。

1、圍繞某一物品(如:路燈、煤炭、粉筆等)寫一個片段。要求寫出物品特點,讚揚他的一種精神。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將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指導學生用課上學到的閲讀方法、表達方法去讀相關的課外書去寫類似的文章,做到學以致用。)

四、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幫助學生理解,消化所學知識,引導學生掌握重點解決難點。我採用圖解式板書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10.古井(借物喻人)

哺育

古井 ————— 鄉親們

陶冶

無私奉獻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設計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説明,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篇二:古井説課稿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優良的民族傳統,我們常會被真摯、純潔的感情所感動,有偉大的母愛,深沉的父愛,有朋友的無私奉獻,有鄰人的熱情幫助,今天我們就帶着一份感動,一份激情,一份感恩,走進《古井》説課。

一、《古井》説課的基本理念。

在這次説課中,我緊緊依據大綱的要求,析解教學目的,深入挖掘《古井》的文本內容,體會《古井》文字下所藴涵的深深的濃郁的鄉情,讓課堂迴歸文本,超越文本。讓學生走進文本,聆聽文本,研讀文本,從文本中去體會,去感受作者的寫作目的,體會文章的感情。

二、説課內容:

我從六個方面進行解説。

(一) 教材內容:

它包含兩個層次的內容。

1. 教學內容及用途。

本課是冀教版50頁第10課《古井》,課文共385個字漢字,課文感情真摯,避開了華麗文字,用樸實的語言,講了“我們村”的鄉親們怎麼樣從古井裏取水,又從中受到教育的事,讚美了古井無私奉獻的精神,表達了對故鄉的熱愛和懷念之情。課文共6個自然段,按:村東頭有一口井—村裏頭的人每天到古井取水—鄉親們幫助老人挑水—古井給人們的啟示的順序進行了敍述。

本文是一個借物喻人的經典例文,讓學生在學習中學習借物喻人的方法並受到感情的薰陶,而且進行語言上的訓練。

2.本課內容的選擇依據。

本課在第二單元,本單元共五篇課文,前四篇分別是《炊煙》、《賞花》、《地震中的父與子》、《新年禮物》,內容不同,但卻都是在表達真情,渲染感情。讓學生在課文中體會到世界上最美最真的東西。這些課文都是以感恩為主體,或是陌生人的幫助,或者是長輩的關懷,也許是偉大的父愛,這些感情在這五篇課文中交織,積澱,昇華,才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單元。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瞭解作者從古井得到的啟迪,懂得了應該怎麼樣做人。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法,懂得古井為人們作出的貢獻而不要報酬,從而體會鄉親們對別人無所求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 4.品讀課文,析解重點語段,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教學重點:品讀重點語段,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體會感情。 教學難點:借物喻人方法的學習。

三、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對文本的閲讀,體會課文的感情,但對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學習能力較差者難以理解。

四、教學策略。

充分發揮“讀課文”的教學手段,以“讀”為抓手,讓學生在“讀”中去分析人們的品格,在讀中感悟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當然要加以老師的適當點撥,從而實現重點的突破。

在“借物喻人”的教學設計中,要學生去體會古井的特點,去找出鄉親們的品質與古井的相似,從而找出共同點,老師從而明確,這樣一個以物為題的課文,實際上是在抒發人的一種情感,這就是借物喻人,從而化解難點。

五、教學過程和方法:

(一).導入新課:美麗的山村,古老的水井,善良的村民,在他們之間發生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今天走進《古井》去感受這份真情,聆聽這段故事吧。

(二)分析課文。

1、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抓住關鍵句討論理解。

⑴關鍵句:“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親,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兒女。”

⑵理解這個句子:①“甜美的乳汁”指什麼?②“哺育”是什麼意思?③為什麼説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親?

⑶討論後回答。

2、生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這樣的古井,課文是怎樣讚揚它的? ⑴抓中心句:多好的古井啊,它不僅為鄉們提供着生命的泉水,還陶冶着鄉親們的品格。

⑵理解這個句子:①這個句子分幾層意思?②每層意思寫什麼?③

“陶冶”在句子中你是怎麼理解的?

⑶討論後回答。

3、自由讀2-5自然段,思考:古井是怎樣為鄉親們提供生命的泉水?是怎樣陶冶鄉親們的品格?

⑴簡單畫出鄉親們是怎樣到古井取水的情景,並説説古井對鄉們的作用。

⑵鄉親們是怎樣幫一對老人挑水而不計報酬的?

⑶從鄉親們的話體現了什麼民風,説明了什麼?

⑷古井教育我們如何做人?

(三).語言訓練。

(1)老師提出:你最喜歡哪一段,讀給大家聽。要讓學生不僅有感情,更要有激情,有興趣。做老師的可以做個示範。例如:老兩口説的話:日子長着哩,俺們不能總讓大家白費力氣呀。要讀出老兩口的謙意及感動。“那口井給人們出了多少力氣?可它從來沒給要過報酬。”學生通過一組對話的朗讀,一體會揣摩人物的語氣,內心,體會人物的情感。

(2)看到古井,你想到了哪些人?

(學生的回答可能是老師,是醫生,是護士等等,這個時候老師不失時機的追問:為什麼?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將無私奉獻等品質融入到人物中去。)

(四)、借物喻人的學習。

問:此文是寫人還是寫物?物是什麼樣的物?人是什麼樣的人?他

們有什麼共同點?找出交叉點,從而老師指出:通過記敍描寫一種物體來象徵某個人,從而抒發自己的感情,這就叫做借物喻人。

(五)作業:課後練習題。

我的教學業方法上總體可概括為:“一個主線,三個融合。” “一個主線”就是:把握內容,體會情感,運用語言。

“三個融合”一是把學習運用與鄉親們的情感交融。二是把學習運用與內容理解相交融。三是把學習運用與課堂訓練相交融。

六、學法:

可歸納為三點:讀書、體會、訓練。

學生以讀書為契機,以體會感情為突破口,以語言文字訓練為抓手,將篇課文融入到讀説聽寫中去,從而起積累知識,昇華情感的效果。 説課總結:

在整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不斷提到讀書、語言訓練等,其實,這正是語文課的基本要求,我們要在語文課中真正提高孩子的語文運用及表達能力。課堂是孩子們的學堂,而不是老師們的講堂。我們要真正做到退出課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我們要努力扮演好導演的角色,讓孩子在課堂中去發揮、體驗、去説,去寫。

篇三:古井 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做到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作者從古井受到啟迪,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獨立自主識字,提高學生多種形式理解詞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2.通過品讀文本,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閲讀學習懂得古井為人們作出了貢獻而不要報酬,從而體會鄉親們對別人無所求、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並從中受到啟迪。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課文中描寫古井和鄉親們高尚品格的部分

教學難點:

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策略與方法:

讀中感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記下來。

課前準備: 鋼琴曲《秋日私語》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師:太陽奉獻給我們温暖,大樹奉獻給我們清涼。

小草奉獻給我們綠色??自然界的萬物呀無時無刻在奉獻着自己。我們村東頭的那口古井又奉獻給我們了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0課《古井》。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先講了什麼,再講了什麼,接着講什麼,最後講什麼,理清文章順序。

2.交流初讀感受

課文按村東頭有一口古井——村裏的人每天都到古井取水——鄉親們幫助老人挑水——古井給人的啟示來敍述的。

三、小組合作,自學生字詞。

1.出示生詞卡片,指名讀、輪讀,糾正字音,注意“哺”“酬”“絡繹”的讀音。

2.在小組內合作記憶字形。

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採用比較形近字的方式加強記憶,注意“暮”與“幕”“治”與“冶”的區別。

3.多種形式理解詞語。

(1)藉助詞典理解:哺育、熹徽、絡繹不絕、六旬、報酬、陶冶。

(2)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理解。

叮叮噹噹、濕漉漉、單薄。

4.指導書寫。

把字寫漂亮、寫規範。

四、熟讀課文

檢查讀文。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聽者可習慣性的評價,糾正錯誤。 把文章讀準確,讀通順,並讀出感情。

第二課時

一 ,揭示課題

幻燈片出示古井圖導入:同學們請看,這就是那口布滿苔蘚,歷經風霜的古井,這就是讓離開故鄉多年的作家魂牽夢繞的古井。以至於20 多年過去了,這位作家還經常這樣深情回憶(幻燈片打出作家寫的一段話)

(設計意圖:為後面的教學做一鋪墊)

師:古井具有如此魅力,你們想知道原因嗎 (想)那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古井》。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指6名學生分讀課文

提出上節課梳理出的問題:為什麼寫古井?

三, 細讀課文,把握重點

默讀課文,找出與問題有關的段落或句子。

師:現在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勾出哪些是具體描寫提供泉水的句子或段落,哪些是具體描寫陶冶品格的句子或段落。 小組交流,彙報。

四, 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設計意圖:解決文章的重難點)

1.彙報勾畫的內容。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所彙報的內容.隨學生彙報的次序引導理解以下句段:

(1)“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親,用他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他的兒女。”

A、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B、討論:古井同母親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親,因為母親是慈愛的,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高尚的,可以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的一切。古井同母親一樣,無私地向人們奉獻甜美,清涼的泉水,養育村民毫無所求,所以説古井像母親一樣。)

C、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讀出母親對兒女的愛)

(2)"每天從晨光熹微到夜幕降臨,取水的人絡繹不絕的從我家門前走過,桶兒丁丁當當,扁擔吱悠吱悠,像一隻只快樂的鄉間小曲。門前的路總是濕漉漉的,總是像剛下過一場春雨。"

A、你讀懂了什麼

引導學生回答出:到古井這裏取水的人很多。主要是從以下四方面看出來的。

從時間上看:從“晨光熹微”到“暮色降臨”

從人數上看:取水的人“絡繹不絕”(理解“絡繹不絕”)

從聲音上看:像一支支快樂的鄉間小曲(引導學生理解鄉親們伴着歡快的鄉間小曲來取水的心情,指導朗讀)

從路面上看:總是濕漉漉的,老是像剛下過一場春雨(引導學生理解“春雨”的特點)

B、這麼多人到這裏取水可能有什麼用處呀 (做飯,洗衣服,澆田,洗澡??)

可見古井在鄉親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C、泛讀這段話,生閉目想象畫面.學生説説在老師的泛讀中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相繼出示課本插圖投影。

D、有感情的朗讀這段話。(自由讀,展示讀,齊讀)

(3)學生彙報陶冶品格的段落(課文的3,4,5自然段) 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體會鄉親們淳樸,真摯的感情。 指導朗讀鄉親們説的話,學生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a. (引導學生説出:無私奉獻,感恩的心)

b. 拓展練習:

當老人拿出錢給鄉親們的時候,鄉親們會怎麼説呢?年輕人會説??假如你是幫老人取水的少先隊員,當老人拿出禮物送到你手裏

篇四:《好山好水好地方》説課稿

一、説教材

《好山好水好地方》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主題《這一方水土》中的活動一。該教材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精神編寫,教材具有綜合性、開放性、情感性等特點。具有可讀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潑,富有童趣。本活動通過介紹我國不同地域的地理特點,讓學生從我的家鄉這一範例出發,感受祖國山水的美麗,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説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已經比較深入地接觸了一個又一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加深了他們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了較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觀。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由此在教學中,要充分引導學生觀察我國不同地域的地理特點,感受祖國山水的美麗,發現祖國地形複雜,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美麗,激發其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説學習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分析與學情的分析,我這樣確定學生的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初步瞭解我國地形地貌的基本特點及不同地區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

過程與方法:親近祖國的山山水水,感受祖國山水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活動重點:瞭解我國地形地貌的基本特點

活動難點:知道我國不同地區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

四、説教法、學法

(一)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特徵,採取適合於他們的表現形式,使學生學習教材沒有枯燥感、恐懼感。我運用地圖、圖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觀察,發現我國地形的特點;找一找,説一説,讚美家鄉的美景;通過課前收集、課中展示,感悟我國不同地區自然環境特點;開展自己喜歡的活動,讓學生親近祖國的山水,感受祖國山水的美麗,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學法

品社學科要求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生活,反應兒童的需要,強調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和其他同學合作探討問題。因此,在本課學生的學習方法上我主張學生通過自己去看、説、找、貼、頌進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動,從而

獲得思想的昇華,瞭解我過地形地貌的基本特點及不同地區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

五、説教學程序

依據“以發展為主旨、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教材為主源、以生活為主線”的素質教育課堂教學觀,本節課的教學環節為:

(一)大中國:感受祖國的山河

作為一種心理現象,人的情感波動、不同體驗歸根到底是客觀事物作用的結果,因此,在新授課時,我首先給學生觀看課件,在大中國這首歌的背景音樂下,引出山、水,並板書,同時展示中國地形圖,讓學生觀察並説出中國地形的特點,在欣賞各地的自然風光圖片的同時引導學生討論不同地區有什麼特點,在教師小結遼闊的平原土地肥沃,江南水鄉河流交織、風景秀麗,導入下一環節:我們家鄉在哪裏?

(二)“家鄉美”:讚揚家鄉美景

品社課學文明理的過程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領悟的情感過程,這個環節我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自己的家鄉在哪裏,學生邊看邊思考,找出家鄉的位置,然後分小組討論並介紹自己家鄉的山、水,讚美自己的家鄉,明白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教師相機完成板書:好山好水好地方。

(三)“走四方”:感悟不同的美麗

《課程標準》指出,教育過程中要不失時機的抓住學生學習的契機,更大程度的挖掘學生的潛力。於是我趁熱打鐵,來個錦上添花,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找到的反映我國不同地區自然環境特點的圖片、

文字資料,貼在中國地形圖上。讓學生從活動中真正感受並總結我國的地形特點複雜多樣,整體以山地為主,地勢為西高東低。各地自然環境千姿百態,既有着西部壯美的高原奇景,東部美麗富饒的平原大地,又有着南部河流交錯的夢裏水鄉,北部千里冰封的雪域風光,不同地區、不同地形都有各自獨特的美,都是好山好水好地方。如此一來,學生既可以在課堂上有互動交流的機會,也可以在激烈的知識碰撞中有所收穫,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自主探究歸納學習的內容。

(四)“祖國頌”:表達心中的祝福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提出要“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我充分關注學生個性差異,注重學生在開放式的課堂活動中的感受、體驗、領悟,讓其獲得多元發展的機會。這一環節,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開展活動:

(1)讀一讀:描寫我國各地區山山水水的詩歌、文章;

(2)唱一唱:反映我國不同地區自然環境特點的歌曲;

(3)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其他方式。

通過活動學生感受到了祖國山水的美麗,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的情感。最後,分組展示活動成果,教師進行評價鼓勵。至此,本堂課圓滿結束。

篇五:古井

一、説教材

《古井》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冀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們村”的鄉親們怎樣從古井裏取水,又從中受到教育的事,讚美了古井無私奉獻的精神,表達了對故鄉的熱愛和懷念之情。課文先寫古井的位置和作用,接着寫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文章的後半部分寫鄉親們對一對挑不動水的老人的幫助以及“古井”帶給我的啟發。文章感情真摯,文辭樸實,內容深刻,教學中要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法。課文以古井為線索,選擇有關材料,表面上講古井,實際上是讚揚具有古井那種無私奉獻精神的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滲透無私奉獻的思想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認讀課後11個二類字,正確讀寫田字格中11個一類字。

能力目標;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體會鄉親們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作者從古井得到的啟迪,懂得應該怎樣做人。

教學難點;

綜上所述,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①學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②理解課文開頭“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親,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兒女”和結尾“多好的古井啊,它不僅為鄉親們提供着生命的泉水,還陶冶着鄉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的意思。因為這兩句較難理解,所以我又把它作為教學的難點。

二、説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採用創設情景教學法,以讀帶講法,品讀感悟法,自讀自悟法,體驗文章真摯的感情,優美的文字。這篇課文的難點就是如何把古井和人聯繫起來。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通過讀課文,談談古井在他們心中的印象。然後抓住重點句子“多好的古井啊,它不僅為鄉親們提供着生命的泉水,還陶冶着鄉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通過閲讀課文,談體會,瞭解古井是怎樣為鄉親們提供生命的泉水,如何陶冶鄉親們的品格的。最後理解“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親,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兒女”的含義,並與課文最後一句話聯繫起來合成一句話,加深對整篇課文內容的理解,深化了主題,使同學們懂得做人就要像古井那樣無私奉獻。

三、説學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相互促進活動,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完成教學任務,我主要採用以下學法:

1.品讀法 《大綱》指出:“朗讀和默讀是閲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這篇課文寫的是故鄉的一口古井,是一篇回憶故鄉的文章,文字優美,故事生動而感人。我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讀課文,在讀中理解、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2暢談感悟與體驗法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重視閲讀感受和情感體驗,是《語文標準》關於閲讀的基本要求。《古井》這篇文章感情色彩濃厚。在閲讀中學生肯定有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因此我引導學生説出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 導語:有這樣一個美麗而又古老的小山村,那裏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葱葱的樹木,潺潺而流的小溪,勤勞而又樸實的村民在田裏辛勤地勞作:耕田、插秧、收割。在村東頭的大樹下,有一口古老的水井,井水清涼可口,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跟隨作者記憶的腳步走進他的家鄉,聽那口古井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動人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想想古井古井在自己心中留下怎樣的印象。

(三)品讀感悟古井與鄉親們的無私奉獻精神

1出示句子:多好的古井啊,它不僅為鄉親們提供着生命的泉水,還陶冶着鄉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

2思考:從課文當中哪些部分可以看出古井為人們提供着生命的泉水?

3自讀課文指名説。

4品讀第二段,學生暢談感受和體驗。

5過渡:古井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為鄉親們提供着生命的泉水,一無所求,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無私奉獻)古井把無私的愛奉獻給鄉親們也陶冶着鄉親們的品格,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做人。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想想古井是怎樣陶冶鄉親們的品格的。

6學習3、4、5段,瞭解鄉親們是怎樣幫助兩位有困難的老人,感受鄉親的善良、無私奉獻。

(四)總結昇華,學習借物喻人的寫法

1過渡:古井不僅為鄉親們提供着生命的泉水,還用它無私奉獻的精神影響着人們,使他們懂得應該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所以古井被親切的稱為“一位温情的母親”。

2出示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親,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

兒女。

3學生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4把這句話與課文最後一句話合成一句話。

古井像( ),不僅( ),還( )。

5學習借物喻人的寫法。

6佈置作業:查找借物喻人的文章。老師推薦兩篇:《白楊禮讚》《荔枝蜜》,再次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標籤: 説課稿 古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0n983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