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古詩絕句 >

關於課文《香菱學詩》的研討與練習

關於課文《香菱學詩》的研討與練習

一、小説詳細敍述了黛玉指點學詩門徑、香菱談讀詩體會及香菱苦心寫詩的經過,你覺得其中哪些內容對你的閲讀或寫作有啟發?

此題意在使學生認識一點讀詩和寫詩的道理,並能聯繫自己閲讀和寫作的實踐總結一點經驗和教訓。這是一道開放題,答案不拘一格。衡量答案的標準有三:

1、是否扣緊了課文

2、是否聯繫了自己的實際;

3內容是否具體。

空泛地談論什麼“刻苦學習”“掌握要領”等等,其實無濟於事的。為此,在答題前應對題幹中説的“黛玉指點學詩門徑、香菱談讀詩體會及香菱苦心寫詩”這三個方面的內容作一點分析。此題也可作為課外作業,讓學生寫二三百字。

二、香菱學詩可謂如痴如醉。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描寫語句,體會這些描寫的傳神之處。

此題意在使學生了解細節描寫在塑造人物性格上的.作用。香菱學詩異常專注,而且不怕失敗,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這表現了她執着的性格。從這個角度來看有關她的神態描寫和細節,才能體會出它們的傳神之處。如:“……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皺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這段文字表現香菱構思時的專注神情。“出神”,是因為“神與物遊”(劉勰語),説明她此刻已是浮想聯翩。“摳土”,有費盡心力之意,寫她在立意時的反覆斟酌之態。“皺眉”也許是因為所用字眼不好;“含笑”,大約是有了奇句,因而感到滿意。總之,這是香菱第二稿的構思全過程,從下文“香菱興興頭頭的又往黛玉那邊去了”“自為這首妙絕”等語都可以看出,香菱對自己這番苦吟的結果感到欣慰。

三、△下面是香菱試作的第三稿(即“夢中所得”那一首),仔細品味一番,説説跟前兩稿相比,這首詩好在什麼地方。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自問,何緣不使永團圓?

注:詩的主旨是寫離別之情。首聯寫月光及月的形體;頷聯寫月下之景;頸聯寫思念親友之情,表達了作者的孤單感覺;尾聯歸結全詩主旨。

此題意在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水平。這也是一道開放題。答案不拘一格:可以從思想內容或寫作特點等方面進行評論。要求不宜過高,能説多少就説多少。在評論前應將這三稿逐一加以講解,並充分利用文中其他人物對這首詩的評論。

第一稿只是説月兒美麗而又明亮,可供觀賞,意思淺顯,無餘味可尋,“詩人助興”二句確如黛玉所説,措詞不雅。第二稿語言近乎詩,雖用了鋪陳手法,但説來説去,無非是月色很美的意思,黛玉批評它“過於穿鑿”,可謂一語破的。這兩首詩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沒有把自己放到詩中去,其實是為寫詩而寫詩,讀起來難免使人感到淡而寡味。

第三稿則不然,它句句寫月,又句句寫離別,最後更在嫦娥的“自問”中融入了作者的孤單無依的感情──這是她自三歲離開了父母到現在十多年間一直藴積在心頭的感情。有了這種感情,詩中也就有了作者的自我形象,於是望月而生“魄自寒”之念,再看月下之最──“砧敲”“雞唱”“聞笛”“倚欄”,幾乎無一不引起她的故鄉之思和自傷身世的淒涼之意,的確是耐人尋味。眾姐妹説這首詩“新巧有意趣”,決非溢美之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gushijueju/roen8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