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科普知識 >

發明蠶絲科普知識

發明蠶絲科普知識

蠶絲是熟蠶結繭時所分泌絲液凝固而成的連續長纖維,也稱天然絲,是一種天然纖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發明蠶絲科普知識,僅供參考,歡迎閲讀

發明蠶絲科普知識

蠶絲是世界上最好的紡織原料之一,它絲支纖細,光潔柔軟,耐磨耐拉,富有彈性,而且能夠吸收人體排出的汗濕潮氣。蠶絲能織成輕涼透明的薄紗,也能織成温厚柔軟的絲絨;能織成華美的錦緞,也能織成素雅的綢絹。

説起蠶絲的來歷,我們都知道它是從蠶兒的嘴裏吐出來的。蠶,在遠古的時候,原是一種野生的蟲類。我們的祖先發現蠶繭打鬆以後,可以做成柔軟温暖的絲棉,抽出的絲能織成美麗柔軟的絹帛〔bó勃,就是綢〕,於是就把蠶拿回家裏,經過人工飼養,把原始野生的蠶馴化成家蠶。有些蠶還可以按照它們的發育期,把蠶子放養在山野間一些它們愛吃的樹葉上,隨它們自生自長,等待蠶熟結繭,把繭收回繅絲。這同現代放養柞〔zuò作〕蠶的'方法很相象。我國古代僅放養的野蠶,就有五種之多。

蠶絲的發明對於後世有着極為深遠的影響,因此人們就編出許多美麗的傳説。我國古代“蠶神獻絲”和“嫘〔lěi壘〕祖養蠶”的傳説,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的。下面我們就簡單談談這個故事

遠古時代,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居住着許多氏族和部落。當時,有一個叫黃帝族的部落把另外一個部落九黎族打敗了。為了慶祝勝利,黃帝族的首領黃帝就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慶功會。當人們正在興高采烈、慶祝勝利的時候,忽然看見一位美麗的姑娘,身上粘着一張馬皮飄飄然自天而降。她手裏捧着兩束絲,一束顏色黃得象金子,一束顏色白得似銀子,前來獻給黃帝。這位獻絲的姑娘,就是傳説中的“蠶神”。黃帝見了這樣稀罕的東西,大為稱賞,就叫人把它織成絹子。織成的絹子又輕又軟,好象天上的行雲,溪中的流水,原有的麻布簡直沒法同它相比。黃帝的元妃嫘祖,就親自養蠶,並把養蠶的方法教給人民。這個神話只是古代人們在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主觀上的幻想。其實從發現野蠶到把它馴化飼養,是我國古代廣大勞動羣眾長期實踐的結果,自然不是“蠶神”賦與的,也不能算作某一個人的功勞。自從家蠶開始飼養之後,蠶種孳生繁衍,愈來愈多,漸漸遍及我們祖先所居住的這塊富饒的大地。採桑、養蠶、織帛,就成了我國古代勞動婦女一項重要的生產活動

考古工作者曾經在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一些保留着紡織品印痕的陶器,其中有一件陶碗的底部,保留着清楚的紗羅的印跡,這件陶碗現在保存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1926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縣西陰村灰土嶺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曾經發現過一個被刀子割切過的蠶繭。這説明黃河流域地區的確很早就有了蠶。

1958年,考古工作者又在浙江吳興錢山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用竹筐盛着的絲絹的殘片、人字紋細絲帶和絲線等實物,經科學方法測定,它們是四千七百多年前遺留下來的文物。另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了刻有蠶紋裝飾的骨器。

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蘇梅堰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黑色陶器上,發現了蠶紋的裝飾。由此可見,我國長江流域也已在很早就開始養蠶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kepuzhishi/kpmq8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