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朱自清 >

朱自清《懷魏握青君》欣賞

朱自清《懷魏握青君》欣賞

  懷魏握青君

朱自清《懷魏握青君》欣賞

  朱自清

兩年前差不多也是這些日子吧,我邀了幾個熟朋友,在雪香齋給握青送行。雪香齋以紹酒著名。這幾個人多半是浙江人,握青也是的,而又有一兩個是酒徒,所以便揀了這地方。説道酒,蓮花白太膩,白乾太烈;一是北方佳人,一是關西的大漢,都不宜於淺斟低酌。只有黃酒,如温舊書,如對故友,真是醰醰有味。只可惜雪香齋的酒還上了色;若是“竹葉青”,那就更妙了。握青是到美國留學去,要住上三年;這麼遠的路,這麼多的日子,大家確有些惜別,所以那晚酒都喝得不少。出門分手,握青又要我去中天看電影。我坐下直覺頭暈。握青説電影如何如何,我只糊糊塗塗聽着;幾回想張眼看,卻什麼也看不出。終於支持不住,出其不意,哇地吐出來了。觀眾都吃一驚,附近的人全堵上了鼻子;這真有些惶恐。握青扶我回到旅館,他也吐了。但我們心裏都覺得這一晚很痛快。我想握青該還記得那種狼狽的光景吧?

我與握青相識,是在東南大學。那時正是暑假,中華教育改進社借那兒開會。我與方光燾君去旁聽,偶然遇着握青;方君是他的同鄉,一向認只,便給我們介紹了。那時我只知道他很活動,會交際而已。匆匆一面,便未再見。三年前,我北來作教,恰好與他同事。我初到,許多事都不知怎樣做好;他給了我許多幫助。我們同住在一個院子裏,吃飯也在一處。因此常和他談論。我漸漸知道他不只是很活動,會交際;他有他的真心,他有他的鋭眼,他也有他的傻樣子。許多朋友都以為他是個傻小子,大家都叫他老魏,連聽差背地裏也是這樣叫他;這個太親暱的稱呼,只有他有。

但他決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 “傻”,他是個玩世不恭的人——至少我在北京見着他是如此。那時他已一度受過人生的戒,從前所有多或少的嚴肅氣分,暫時都隱藏起來了;剩下的只是那冷然的玩弄一切的態度。我們知道這種劍鋒般的態度,若赤裸裸地露出,便是自己矛盾,所以總得用了什麼法子蓋藏着。他用的是一副傻子的面具。我有時要揭開他這副面具,他便説我是《語絲》派。但他知道我,並不比我知道他少。他能由我一個短語,知道全篇的故事。他對於別人,也能知道;但只默喻着,不大肯説出。他的玩世,在有些事情上,也許太隨便些。但以或種意義説,他要復仇;人總是人,又有什麼辦法呢?至少我是原諒他的。

以上其實也只説得他的一面;他有時也能為人盡心竭力。他曾為我決定一件極為難的事。我們沿着牆根,走了不知多少趟;他源源本本,條分縷析地將形勢剖解給我聽。你想,這豈是傻子所能做的?幸虧有這一面,他還能高高興興過日子;不然,沒有笑,沒有淚,只有冷臉,只有“鬼臉”,豈不鬱郁地悶煞人!

我最不能忘的,是他動身前不多時的一個月夜。電燈滅後,月光照了滿院,柏樹森森地竦立着。屋內人都睡了;我們站在月光裏,柏樹旁,看着自己的影子。他輕輕地訴説他生平冒險的故事。説一會,靜默一會。這是一個幽奇的境界。他敍述時,臉上隱約浮着微笑,就是他心地平靜時常浮在他臉上的微笑;一面偏着頭,老像發問似的。這種月光,這種院子,這種柏樹,這種談話,都很可珍貴;就由握青自己再來一次,怕也不一樣的。

他走之前,很願我做些文字送他;但又用玩世的態度説,“怕不肯吧?我曉得,你不肯的。”我説,“一定做,而且一定寫成一幅橫披——只是字不行些。”但是我慚愧我的懶,那“一定”早已幾乎變成“不肯”了;而且他來了兩封信,我竟未復隻字。這叫我怎樣説好呢?我實在有種壞脾氣,覺得路太遙遠,竟有些渺茫一般,什麼便都因循下來了。好在他的成績很好,我是知道的;只此就很夠了。別的,反正他明年就回來,我們再好好地談幾次,這是要緊的。——我想,握青也許不那麼玩世了吧。

五月二十五日夜

語言是信息的載體,做為散文的語言則又應成為感情的載體,作家將喜怒哀樂託付給這變幻莫測的文字符號,由它傳遞出豐富複雜的各種情感,從而引導讀者一同走進這感情世界與作家共飲甘苦,這需要語言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朱自清先生有一部分散文是為懷念朋友而作的,袒露了朱先生於朋友誠摯信愛的胸襟,散發着友情的温馨,《懷魏握青君》便是其中一篇。

“以酒餞別”是中國傳統的送行禮儀,文章開篇便極力渲染酒宴場面,幾個朋友在“雪香齋”給魏握青留學美國送行,作者首先介紹選擇此地的源由,“雪香齋以紹酒著名。這幾個人多半是浙江人,握青也是的,而又有一兩個是酒徒,所以便揀了這地方。”“蓮花白太膩,白乾太烈;一是北方的佳人,一是關西的大漢,都不宜於淺斟低酌”。這裏酒與友情合二為一,溶為了互為參照的意象,“……黃酒,如温舊書,如對故友,真是醰醰有味”。故情更如醇香的佳釀,彌散着經久不息的甘甜。接下來作者追憶與握青初識、想見的點點滴滴,速描般地記述了握青的為人,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於友人的'關切、欣賞與喜愛。作者飽含感情特別重點追敍了與友人離別前的一個月夜,“月光照了滿院,柏樹森森地竦立着。屋內人都睡了;我們站在月光裏,柏樹旁,看着自己的影子。他輕輕地訴説他生平冒險的故事。説一會,靜默一會。這是一個幽奇的境界。”這如仙境般的月夜令人想起《荷塘月色》中的意境,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表現出友情與日月同輝,給讀者以無盡的遐思。作者在最後則自悔自責,因路途遙遠和自己的“懶”,竟與友人斷了音訊,這進一步加深了失落的寂寞感,然而作者並未失去友情,筆鋒一轉:“反正他明年就回來”,表現出對友人真誠的思念,又使這份失落中憑添起新的希望。文章感情的思路一波三折,語言淡而有味且香醇悠揚。

“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藝術語言是不能離開真實感情的,朱自清先生語言藝術的動人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他反映了真情實感,以發自肺腑的心聲,直訴讀者的心靈。同時,至誠的感情總是樸素的、自然的。文章中作者雖然表達的感情是深厚的,但卻從容敍來,無半點做作之感。絢爛至極歸於平淡,這種平淡是有着豐厚的內涵的和巨大感染力的,所謂“豪華落盡見真純”,大概便是這樣一種語言風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zhuziqing/rkm328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