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朱自清 >

江南的朱自清

江南的朱自清

1898年11月22日,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六歲隨家人遷居揚州。在那裏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他自幼繼承父輩的家學淵源,受到士大夫家庭的影響,逐漸養成“整飭而温和、莊重而矜持”的文人氣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江南的朱自清,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江南的朱自清

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

那兒是山鄉水鄉!

那兒是醉鄉夢鄉!

五年來的彷徨,

羽毛般的飛揚

1925年秋天,朱自清告別了浙江上虞春暉中學,也結束了五年輾轉奔波、動盪不定的江南生活,來到清華大學工作。剛到北京,他便寫下了這首《我的南方》。全詩纏綿悱惻,對南方傾訴了無限的嚮往和依戀,儘管他這時剛剛離開江南。

此後,江南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他的夢中,出現在他的詩歌和散文中,成為構成他創作內容和意象的無法忽視的巨大存在。本書所收錄的《綠》、《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白馬湖》、《春》、《揚州的夏日》、《看花》、《冬天》、《説揚州》、《南京》、《我是揚州人》,包括《背影》、《擇偶記》、《兒女》、《給亡婦》、《買書》等等,都或以江南為情感聚焦點,或以江南的生活為表現對象,至少也以江南為敍述背景,江南始終是他的一個情結。到了晚年,這種情結並沒有隨歲月的消逝而沖淡,相反卻愈發濃烈,所以他在《我是揚州人》中乾脆直書:“揚州好也罷,歹也罷,我總該算是揚州人的。”這種大聲告白,切不可從字面上、從表格填寫的某一欄一一籍貫或出生地的角度去理解它。它是朱自清對自己精神歸屬、情感趨向的最終認定,是朱自清對江南情感的總爆發。

江南,對朱自清來説,不僅是他的家鄉,是他度過青少年的地方,是他親人安眠的地方,也是他輾轉奔波生活工作過的地方,還是他創作的題材寶庫,靈感源泉,更是他審美觸覺最敏鋭、情感趨向最堅定的地方。江南,賦予了他作為一個藝術家的藝術質地和美學個性。可以説,江南是朱自清的根,沒有江南就沒有作為散文家的朱自清。

朱自清與江南的直觀聯繫諸如家鄉、親朋好友、青少年時代、輾轉奔波的生活等等,想必大家多少都有了解,略去不提。這裏談~談作為他的藝術質地和美學個性的江南。

提起江南,人們的最直觀的感覺是温潤的氣候、秀麗的山水,是聰慧的頭腦、靈巧的雙手,是牧童短笛、小橋流水,是白帆朵朵、稻香陣陣,是崑曲、越劇、吳歌、評彈,是茶藝、陶瓷、刺繡、烹飪,是曹雪芹、施耐庵、吳承恩、吳敬梓,是唐伯虎、吳昌碩、徐悲鴻、傅抱石……,不錯,江南正是這片神奇的土地,是文化地層特別深厚、文化內涵特別豐富的地方。在這片土地上,似乎空氣都散發着清新柔美、温文爾雅的氣息,草木都傳遞着生活的智慧和藝術的趣味。從小生長在這樣的土地上,朱自清的藝術特質和審美個性怎能不打上深深的江南烙印?

不妨從水談起。朱自清對水有着特別的迷戀。他的散文中,有湖,有河,有潭,有塘,有瀑,幾乎寫盡了江南水的各種形態,無論是晃盪着薔薇色的歷史的秦淮河,還是吞青吐綠的白馬湖,抑或綠得醉人的梅雨潭,都那麼清麗纏綿,惹人遐思。而朱自清一寫到水,也才情勃發,靈思飛動,筆觸圓轉瀏亮,思緒綿遠悠長。他北上以後最深的感觸就是“北方沒有水”。別簡單地把這看作一種個人的生活習性,因為在朱自清那裏,水意味着一個審美對象,更意味着一種審美方式。在江南文化中,水具有獨特的藴含,它既是實指,也是一種文化特徵,一種文化符號——人們常把江南文化稱作水的文化,江南的青山綠水千百年來不僅為江南文人抵禦壓力、釋放苦痛、舒展精神、張揚智慧提供了最適宜的環境,因而成為最重要的審美對象,而且水的輕盈靈動、清新秀美,賦予了江南文化柔婉細膩、精巧雅緻的特徵,打磨了江南文人靈敏精微的審美觸覺和審美追求,塑造了江南文人温婉舒捲、精巧綿密的美學個性。即如朱自清,他的感受的細膩,筆觸的靈巧,描摹的鮮活,文字的圓轉,沒有豪放強悍、雄奇闊大的氣象,卻富於玲瓏剔透、温婉藴藉的風致,本書所選各篇,大體都有這種特點。

這種感受的細膩和表達的深致也體現在朱自清對語言文字的精確把握上。在現代作家中,朱自清大約是不多的有着明確的文體自覺和文字追求的人,他考究着不同的句式帶給人的不同的感覺,琢磨着每一個字的用法,玩味着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他在《歐遊雜記》的“序”中特地提到他在文字經營上的苦心,本書所選《話中有鬼》、《不知道》等文也直接記錄了他的這種考究琢磨玩味。他總是探索着各種文體和各種最有效的表達方式,清麗縝密或樸素真摯,描摹精嚴或粗筆勾勒,華彩鋪張或文約意豐,白話夾雜文言或全用口語,他嚐遍了美文、遊記、小品、隨筆、雜感、讀書筆記等所有散文樣式,並且在各種樣式中都留下了出色的成績。正因為如此,他的散文沒有留學生的洋腔洋調,也沒有冬烘先生的陳腐氣,清新自然,質樸圓潤,是現代散文文體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對朱自清在文體和語言文字方面的追求,葉聖陶給予了高度評價:“現在大學裏如果開現代本國文學的課程,或者有人編現代本國文學史,論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全寫口語,朱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

水的流動和生生不息,水的因物賦形之無常態常勢,也意味着一種“逝者如斯”的生命過程,意味着一種自由的品格和境界。它鍛造着江南文人內在化、心靈化的審美趨向,也啟迪着江南文人通過對生命的感悟和個性的追求去體驗人生的自由境界,通過對身邊事物和個人趣味的賞玩去享受智慧的愉悦。朱自清也在尋求着人生的趣味生活和自由境界,他始終以真性情投入生活,從自己的情感世界出發,沿着感性的通道向人性方向邁進。他通過對自我的解剖來折射人生,多的是温柔敦厚的不滿,是沉默的悲憫和低迴的“疑問”,而不是尖鋭的吶喊,譬如《阿河》、《哀韋傑三君》等等。於是,他的散文有了一種清澈透亮的讓我們感動的人生意味。正因為這種對自我經驗的尊重和從心靈出發的言説方式,使朱自清始終保持着單純、自然、樸質的思想風度和藝術風度。

強調朱自清的江南特性,意在突出他文學創作的藝術特質,正如我們指認北京的老舍、陝西的賈平凹一樣。

最後要説明的是,本書對於朱自清作品的選擇,注意其思想藝術成就,也注意其體式、題材、內容、風格的多樣性,在編排上,注意把內容性質大致相同相近的作品放在一起,不完全按時序,但也考慮到時間因素,所以在文末註明寫作或發表時間。以幫助大家從創作歷程的角度更好地把握朱自清。

拓展:簡介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實秋[1-5],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後隨父定居揚州。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1916年中學畢業後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成為“為人生”代表作家。1922年,與葉聖陶等創辦了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刊——《詩》月刊,倡導新詩。次年,發表長詩《毀滅》,引起當時詩壇廣泛注意,繼而寫《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1924年,詩文集《蹤跡》出版。1925年,應清華大學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創作由詩歌轉向散文,同時致力於古典文學研究。三·一八慘案後,他撰寫《執政府大屠殺記》等文章,聲討軍閥政府暴行。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8-9]1930年,代理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次年,留學英國,並漫遊歐洲數國,著有《歐遊雜記》《倫敦雜記》。1932年歸國,繼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九運動中,他同學生一道上街遊行。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校南遷,任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10月返北平,受校方委託主編《聞一多全集》。同時,積極參加各項民主活動。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

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為中國現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zhuziqing/82mr09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