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徐志摩 >

對徐志摩的評價

對徐志摩的評價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徐志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對徐志摩的評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徐志摩的評價

冰心的評價是:

志摩死了,利用聰明,在一場不人道不光明的行為之下,仍得到社會一般人的歡迎的人,得到了一個歸宿了!我仍是這麼一句話,上天生一個天才,真是萬難,而聰明人自己的糟踏,看了使人心痛。志摩的詩,魄力甚好,而情調則處處趨向一個毀滅的結局。看他《自剖》裏的散文,《飛》等等,彷彿就是他將死未絕時的情感,詩中尤其看得出,我不是信預兆,是説他十年來心裏的醖釀,與無形中心靈的絕望與寂寞,所形成的必然的結果!人死了什麼話都太晚,他生前我對他沒有説過一句好話,最後一句話,他對我説的:“我的心肝五臟都壞了,要到你那裏聖潔的地方去懺悔!”我沒説什麼,我和他從來就不是朋友,如今倒憐惜他了,他真辜負了他的一股子勁!

談到女人,究竟是“女人誤他?”“他誤女人?”也很難説。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處就得不着,女人的壞處就使他犧牲了。——到這裏我打住不説了!

蘇雪林的評價是:

徐志摩,這位才氣橫溢,有如天馬行空的詩人;這位活動文壇,不過十年,竟留下許多永難磨滅的瑰麗果實的詩人;這位性情特別温厚,所到處,人們便被他吸引、膠固、凝結在一起,像一塊大引鐵磁石的詩人,竟於民國20年11月間,以所乘飛機失事,橫死於泰山南面開山的高峯下,享年不過36歲。

人物評價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一時並有一定影響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是沒有主導思想的,或者説是個超階級的“不含黨派色彩的詩人”。他的思想、創作呈現的面貌,發展的趨勢,都説明他是個布爾喬亞詩人。他的思想的發展變化,他的創作前後期的不同狀況,是和當時社會歷史特點關聯着的。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人們看待徐志摩及其創作總是把他與新月派連在一起的,認定他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稱他為新月派的“盟主”,這是因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與他發生着密切的關係,他參與了新月派的整個活動,他的創作體現了新月流派鮮明特徵。從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個文學流派——新月派,歷時約十年,徐志摩始終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在我國新詩發展史上曾經產生過一定的影響,為新詩的發展進行過種種試驗和探索。他的詩歌有着相當鮮明的獨特風格,有一定的藝術技巧。

作為那個時代的名人,徐志摩做到了一個普通知識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對民族命運有過深刻的思考。他與張幼儀的婚姻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他與林徽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噓,他與陸小曼的婚姻熱烈而深情,卻又坎坷多舛。

世人對徐志摩的點評

1.冰心説徐志摩,“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性優點就得不着,女性的害處就使他獻身了。” 林徽因説,詩人徐志摩的心境是潔淨的,頭老抬得那麼高,胸中老是那麼完好的誠摯,臂上老有那麼許多不折不撓的勇氣。徐志摩終身為着一個愚誠的傾向,把所感受到的雜亂的心情嘗味到的日子,放到自己的抱負和崇奉的鍋爐裏燒煉成幾句動聽鏗鏘的言語,來滿意他自己天性的藝術的激動,為着這情感而產生的激動更對錯實踐的——或不全是實踐的——尋求。

2. 胡適説徐志摩:“為人整個的僅僅一閉憐惜心,僅僅一團愛”。“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崇奉’,這裏邊只要幾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在,一個是美! 他願望這三個抱負的條件能夠會合在一個人生裏,這是他的單純崇奉。”

胡適又總結説:“單純的抱負主義者徐志摩,他堅信抱負的人生必須有愛,必須有自在,必須有美;他堅信這種三位一體的人生是能夠尋求的,至少是能夠用純真的汗水培養出來的。—— 若以這個觀念來調查志摩的終身,他這十年中的全部行為就全能夠了解了。只要從這個觀念上才幹夠了解志摩的行為。咱們必須先認清了他的單純崇奉的人生觀,剛才認得清志摩的為人。”

3. 郁達夫説:“凡見過他一面的人誰都不容易忘去他的相貌與音容。”

郁達夫詳細地描繪:“(徐志摩)善於座談,敏於外交,善於吟詩的種種美德,天然而然地使他成了一個交際的中心。其時的文人學者、達官麗姝,以及中學時分的倒運同學,不論長幼、不分貴賤,都在他的客座上能夠看得到。不論你是怎麼心神不快的時分,只教經他用了他那種濁中帶清的洪亮的聲響,‘喂!老X,今日怎麼樣?什麼什麼怎麼樣了?’的`一問,你就天然會把全部的心思丟開,被他的那種快樂的光耀同化了曩昔。”

4.梁實秋説:“真實一團和氣使四座並歡的是志摩。……他一趕到,像一陣旋風捲來,橫掃四座,又像是一團火炬把每個人的心都點着,他有説,有笑,有體現,有動作,至不濟也要在這個的肩上拍一下,那一個的臉上摸一把,不是腋下夾着一卷風趣的書報,就是袋裏藏着一札風趣的信札,傳示四座;弄得咱們都歡欣不置……。志摩有六朝人的灑脱,而無其荒誕。”梁實秋又説:“我數十年來奔波四方,遇見的人也不算少,可是還沒見到一個人比徐志摩更討人歡欣。討人歡欣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出之天然,不是牽強做作出來的。必其人自身充分,有豐厚的情感,有生動的腦筋,有敏鋭的機敏,有廣泛的愛好,有瀰漫的氣憤,然後才幹容光煥發,腳步強健;然後才幹引起他人的一團快樂;志摩在這一方面能夠説是得天獨厚。”

5.陳西瀅説:“特別朋友裏缺不了他;他是咱們的連索,他是黏着性的、發酵性的,在這七八年中,國內文藝界裏起了不少的風雲,吵了不少的架,許多很熟的朋友往往開得不能碰頭、但我沒有聽見有人仇恨過志摩,誰也不能反抗志摩的憐惜心,誰也不能避開他的黏着性;他才是和事的無量的憐惜,他總是朋友巾間的‘連索’;他從沒有猜疑,他從不會吃醋。”

6. 葉公超説:“他關於任何事,從未有過肯定的仇恨,甚至於無意中沒有表明過一些憎嫉的神情。”

7.朱自清指出:“作為詩人論,徐氏更為世所知。他沒有聞氏(指聞一多——編者注)那樣精細,但也有他那樣鎮定。他是跳着濺着不捨晝夜的一道生命水。”

8.錢杏邨在《徐志摩先生的自畫像》一文中指出,因為徐志摩耽迷於本位主義抱負,致使睜着眼睛做夢終被實際破壞,所以墮入濃重絕望的苦楚之中難以擺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xuzhimo/mlzy0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