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寓言 >

關於讀伊索寓言有感

關於讀伊索寓言有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讀伊索寓言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讀伊索寓言有感1

高爾基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快樂,書中不僅藴含着深刻的道理,也教給我們各種知識和本領。老師曾教導我們要養成愛閲讀的習慣,這個好習慣將使我們終身受益!我讀過《十萬個為什麼》、《安徒生童話》、《一年級的小豌豆》等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這本《伊索寓言》。這本書蒐集整理了各種小寓言,不僅藴含着深刻精闢的道理,同時又充滿了幽默的情趣和豐富的想象。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椋鳥學唱歌》,裏面講的是:椋鳥天生嗓子粗唱歌不好聽,和它一起長大的小金雀卻天生擁有一副好嗓子,唱的很好聽。但是小椋鳥不氣餒,虛心向小金翅雀學唱歌,每天苦練唱法,從不間斷。直到森林開百鳥音樂會,人們都紛紛讚歎小椋鳥的歌聲,稱它為椋鳥中的歌王。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音樂會上來了一隻夜鶯,它唱的比椋鳥更動聽,椋鳥心認為憑着自己的想像學夜鶯唱歌的樣子,可是沒等它唱完,大家紛紛捂起了耳朵,轉身走了。椋鳥傷心極了,小金翅雀安慰到:以前你刻苦學習,唱的比我好聽,現在你沒有向夜鶯求教並刻苦學習,就想唱像夜鶯唱得一樣美妙那是不可能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虛心好學,才能有更大的提高和成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愛閲讀,我將會把這個好習慣一直保持下去。

關於讀伊索寓言有感2

閲讀,很快樂!讀《伊索寓言》就像跟一個有學問的人説話,有着各種各樣的寓言道理,讓人受益匪淺。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作家伊索,當時是奴隸社會,地位卑微的人們常常倍受折磨,伊索於心不忍,寫下了這本激勵人心的著名書——《伊索寓言》。這本書裏把醜陋動物比作地主老財,把善良動物比作好人,利用小故事告訴我們大道理。

第一卷:披着羊皮的狼。就拿《狼和小羊》來説吧。狼想吃羊,找了三次藉口才把它吃掉。第一次:弄髒水,第二次:背後罵人,第三次:老爸罵人。最終吃掉可憐善良的羊。在這個故事中狼是地主老財,羊是善良農民。就是説惡人想做壞事總有很多理由,仗勢欺人。

第二卷:狐狸和葡萄。《狐狸和葡萄》是最經典的故事。狐狸想吃葡萄,但是想盡了各種辦法都沒有吃到葡萄,這就是標準的吃不到葡萄説葡萄酸的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敢作敢當,不要自欺欺人。

第三卷:農夫和蛇。農夫在寒冷的冬日碰到了一條凍僵的蛇,就把它放在懷裏温暖射速行了,蛇甦醒了,卻給了農夫致命的傷害。農夫後悔地講道:“我真不應該可憐蛇,我這就是自作自受啊!”你對惡人好,但惡人不會為你而改變。

第四卷:龜兔賽跑。《龜兔賽跑》大家都知曉,兔子跑得快,但他驕傲,烏龜跑得慢,但他堅持不懈,所以才會是烏龜獲勝的結局發生。不管你怎麼樣,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是勝利的關鍵!

第五卷:牧童和狼。放羊娃欺騙村子裏的`村民,讓自己喜笑顏開,讓他人愁眉苦臉,結果就被狼無情地吃掉了,害的村民的羊也喪失了生命。這個故事告訴我敏一定不能撒謊,即使這次你説了真話,也不會有任何一個人相信你的,人們就會厭惡你,討厭你。

第六卷……

閲讀了這本書,我的收穫很大,每一個小故事雖然很短,但是卻你在你失敗的時候激勵你,鼓勵你,為你加油鼓勁,讓我們及時悔悟,給我們人生的啟迪。

閲讀,很快樂!你覺得呢?

我讀了《伊索寓言》着本書。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數千年以來以其獨特的智慧和藝術魅力令人愛不釋手。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有深刻的含義。

在所有故事中,我認為最有説服力的要數《目光短淺的鶇鳥》了。

故事講的是一隻美麗的鶇鳥每年秋天都要去吃那桃金娘樹上的果實。有一年,桃金娘樹上的果實還沒有成熟,東鳥便每天跑到桃金娘樹上唱歌:“美好的生活呀就要來臨了,我的心裏是多麼歡唱,望着那兒的花兒在開放,我對它是多麼嚮往。”就這樣鶇鳥每天都去,每天都唱。一個獵人發現了,便守候在那。等果實結出,鶇鳥每天都來吃一整天。終於被獵人用粘棍粘住了。它又唱:“桃金娘的果實是如此甜美啊,把我害苦的卻是你,因為我太貪戀你那無比的香甜,因而送掉了我自己的性命……”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説,不要過於貪戀某種事物,這樣會葬送掉性命的。要目光遠大,不能象鶇鳥一樣目光短淺,桃金娘的果實固然好吃,可吃到連危險接近也不知道的時候,也就意味着死離你不遠了。

其中有一篇《蚊子與獅子》,講的是一隻蚊子和獅子比試,它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把臉都抓破了也奈何不了它,蚊子大獲全勝,得意地飛來飛去,不料卻撞到蜘蛛網上。蚊子戰勝了強大的獅子,卻被小小的蜘蛛消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然能打敗強敵,卻也會被弱者擊敗。

還有一篇《獅子和牧羊人》,講的是一個牧羊人幫助受傷的獅子拔掉爪子上的刺,解除了獅子的痛苦。後來牧羊人被誣告入獄,要把他喂獅子,獅子認出牧羊人是幫助過它的人,不但沒有撲過去,反而和他很親近。國王聽説這事,下令赦免了牧羊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行善者必有善報。

我記得還有一則寓言:一隻狐狸經過葡萄架下,看見翡翠瑪瑙般的葡萄懸掛在上面,狐狸頓時流出了口水。它拼命的點着腳尖,想摘一些嚐嚐卻夠不着,他又搬來一塊石頭踩上去,結果還是夠不着,狐狸沒辦法了,無可奈何地走了,:自言自語地説:“葡萄一定是酸的”自我安慰到。這則預言大家都很熟悉它的名字是:《狐狸與葡萄》。

我真喜歡《伊索寓言》着本書。

標籤: 伊索 寓言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yuyan/gvm8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