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寓言 >

《寓言》教學設計【熱】

《寓言》教學設計【熱】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寓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寓言》教學設計【熱】

《寓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對生詞的釋義讀懂文章內容。

2、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初步領會寓言的含義。

3、學生在討論與思考中對這兩則寓言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教學過程】

《白兔與月亮》

一、學生根據註解與工具書自學生詞

審美 風韻 慷慨 閒適 金窖

險象迭生 得失之患 慧心未泯

二、在熟讀、預習的基礎上,以上述生詞為提示,請學生複述這個寓言

三、學生思考並討論

1、兔的心情為什麼會有前後的變化?

(白兔和月亮的關係不同:欣賞──擁有。)

2、為什麼能夠“擁有”,反而不快樂?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嗎?

(得失之患。)

3、請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用簡短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我們要能夠發現和欣賞對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種佔有的態度。)

四、老師提問

在生活中,什麼是你的“月亮”,你又應該如何去對待你的“月亮”?

五、作業

請你仿照課文的樣式,仿寫一則寓言(在理解寓意的基礎上可加入自己的感悟)。

《落難的王子》

一、導入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當我們面對“不測風雲”、“旦夕禍福”時,應該怎麼想,怎麼做呢?相信大家在學了這則寓言後,應該有了自己的選擇。

二、學生根據註解與工具書自學生詞

多愁善感 稟告 厄運 突如其來 行乞 正色

三、在熟讀、預習的基礎上,以上述生詞為提示,請學生複述這個寓言

四、針對導入部分,請學生回答

寓言裏的王子落難時,他是怎麼做的,怎麼説的?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文字。

(做:逃出虎口,流落異國他鄉,靠行乞度日。)

(説:“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於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五、王子在落難時的所做所説,和文中哪處的描述行成對比

(課文第一節)

六、王子為什麼會有前後兩種不同的想法與説法,你更喜歡哪一種

(遭受了厄運;後一種。)

七、小組討論

1、請用簡短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因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會迫使你正視和迎戰災難,不讓自己被災難打倒。)

2、請思考:在寓言裏,如果沒有“厄運”,王子的想法和命運會是怎樣?

那麼你認為,這樣的“厄運”,對王子來説,是好還是壞?

3、在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出現幾次?有什麼作用?

(在課文中反覆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八、作業

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厄運”嗎?你是怎麼對待的?是逃避還是勇敢面對?聯繫課文,請寫出你的感受。

《寓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於求成,對意外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重點】

認識生字。

【難點】

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兒歌、古詩。但你讀過寓言嗎?寓言就是用短小有趣的故事來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7課的兩個寓言故事,板書課題:寓言兩則。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⑴ 認讀字音。

教師手指題目問,這四個字中哪個不認識?生指出,並查字典加音,指名讀,其他生跟讀,再指各讀。

⑵ 積累新詞“寓言”、“寓意”。

⑶ 借拼音認讀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寓言:是藉故事來説明道理的一種文章。

寓意:是寄託或隱含的意思。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故事,各説明什麼道理?請大家讀讀課文吧!

二、初步感知,認讀生字

1、教師範讀課文。

2、自讀課文(小組討論,兩則寓言中選一則自學),要求:

⑴ 讀準字音。

⑵ 説説這兩則寓言講了什麼故事。

3、學生預習,老師指導。

4、學生彙報自學情況:

⑴ 檢查第一則:

指名讀生字,讀不準請同學幫忙。

指名讀帶生字的句子。

《揠苗助長》這則寓言講了什麼故事,《揠苗助長》中的人的辦法是什麼?

⑵ 檢查第二則:

方法同上。

過渡:如果大家肯努力,用心學。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三份禮物,分別放在三層樓房的三個房間裏,你們想知道是什麼禮物嗎?(想)那大家快點練一練吧!

三、送禮物

1、幻燈打出第一份禮物是個玩具熊。

要求:先默讀詞再讀帶點字音。

⑴ 寓言 焦急 巴望 喘氣 總算 白費 一大截

⑵ 守株特兔 竄出來 撞 樹樁 從此 丟下 鋤頭 肥

2、第二份禮物是,機靈猴:我會説。

要求:理解詞義,找出本詞的句子讀一讀並説一説意思。

⑴ 巴望 焦急地 自言自語 終於 一直 筋疲力盡 揠苗助長

⑵ 忽然 竄出來 撞死 又肥又大 樂滋滋地 從此 丟下

3、第三份禮物是,美麗的孔雀:我會讀。

要求:讀準字音(可選一段讀,可全讀,讀好)

⑴ 學生練讀。

⑵ 小組內指名讀,讀的不準的地方,同組同學幫助直到讀好為止。

四、小組合作討論

1、默讀課文:同選一則寓言的小組交流自己的閲讀體會。

2、朗讀課文:學當老師,給另一組的同學講你學的寓言。

五、大組互講,互學寓言,體會寓意(形成擂台賽看哪組學的好)

1、看圖講故事。

2、讀文中帶諷刺性的句子。

六、作業

想想現實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呢?

第二課時

一、複習認讀生字(卡片)

二、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寫正確:

“丟”字是上下結構,中間的豎不能與下邊的撇摺合寫成一筆。

“焦”字的上半部是四橫,不能少寫一橫。

“算”的中間是“目”不是“日”。

“費”字上面的“弗”要先寫“弓”字。

2、寫美觀:

“守”字的橫不要超過“宀”。“丟”和“算”二字的下面的橫卻要與寫長。“費”字上邊的“弗”應儘量寫扁。

3、描紅。

三、讀讀想想

幻燈逐次出示三個句子:

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種田人丟下鋤頭,整天在樹樁旁邊等着。

讀一讀句子,去掉帶點的詞,句子的意思和原來一樣嗎?

(讓學生感悟句子表達的具體性和準確性)

四、朗讀比賽

兩組比賽朗讀。

五、你想對種田人説什麼?

六、拓展運用

從文中找出你新學的詞語抄寫在詞語積累本上。

《寓言》教學設計3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義。

2、能力目標:初步瞭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能通過課文弄懂古文的意思。

3、情感目標: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2、理解古文的意思,故事的寓意。

三、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明確學習方法。

1、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將開始新的學習。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已經積累了許多成語。提起成語,我想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湧現出許多吧?能説幾個嗎?

我們來個成語填字大比拼,看看誰掌握的成語最多?(師出示)自( )( )( )

小組處代表展示後,大屏幕投影展示:有關“自”的成語20個。

自給自足 自覺自願 自力更生 自告奮勇 自強不息

自食其力 自愧不如 自由自在 自知之明 自我陶醉

自相殘殺 自高自大 自作聰明 自吹自擂 自不量力

自暴自棄 自鳴得意 自以為是 自欺欺人 自相矛盾

師:中華民族的悠久燦爛的文化之中,成語又是其中璀璨瑰寶,我們要多多學習成語,積累成語並能夠在今後的實踐中靈活地運用,增加語言的藝術性。今天我們就再學一個成語:自相矛盾。 (課件演示)

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種防護身體,擋住敵人刀箭的牌。

矛:長柄尖刀,古代一種用來進攻刺殺的武器。

師:簡要介紹作者韓非子

韓非,先秦時期韓國公子,是我國 先秦時期著名政治理論家,卓越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子:古代對有學識男子尊稱。

師:讓我們來看看原文是怎樣寫的: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師:同學們,這是一篇寓言,以前我們學過那些寓言?是怎樣學習的?(使學生知道學習語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講的道理。)

師:這篇寓言與以前學過的有哪些不同?

(課件演示)這是一篇文言文,學習文言文要先把語氣讀通順,再借助註釋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後理解整個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後達到熟讀成誦。

(二)、讀通語句,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課件演示)《自相矛盾》

1、教師範讀,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知道如何隔詞斷句,讀出句子的語氣。

2、學生練習把語氣度通順、讀流暢,然後整體猜想寓言大意。

(三)讀懂,對照註釋自悟句意文意

1、喜歡這個故事嗎?那誰願意來讀讀課文?

2、小組交流不好理解的語句和説不通順的語句。

3、全班交流,師重點檢查難句:“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引導學生注意,三句中“之”字的意思。(課件演示)

師:誰能告訴大家,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件什麼事情?(用現代語言表達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的形式可以靈活些,不必強求説法一致,意思不錯即可。)

[寫]古代一個賣矛與盾的,他先誇他的盾好,什麼也戳不破;又誇矛好,什麼都能戳破。旁人問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麼樣?那人啞口無言。

4、文中是誰在説大話?他説的是什麼大話?指名朗讀,學生評議。誰來學着文中的人誇誇矛和盾

5、如果你是圍觀的人,你會怎樣想?怎樣説?

指導讀好問話。(品味語氣、語調。)

6、在大家的追問中,那個楚國人只能——“張口結舌”是什麼意思?(張着嘴巴説不出話來。)他為什麼張口結舌?

師:我們來看一看(課件演示)Flash動畫,通過看Flash動畫,進一步理解原文。

7、學生分小組表演:如果你是那位賣矛與盾的人,現在你會怎樣推銷自己的矛與盾?(四人一小組,商量商量,演一演。)

(四)明確寓意,聯繫實際談受到的啟發

小組討論:通過學習課文和他們的表演中,賣矛又賣盾的人可笑在哪裏?幫那個人總結一下教訓。

做事不能互相牴觸,説話、要前後一致。(説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後一致。)

師:那個人買東西時説話前後矛盾對他會有什麼後果?

東西賣不出去,失去信用。

班級交流討論:你身上有過自相矛盾的現象嗎?你悟出什麼道理

師指導點撥:(課件演示)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説話不顧事實,把事實誇大到絕對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尷尬的境地的人。告訴人們説話、辦事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

(五)總結學習方法,表演加深理解

1、師:同學們,上面我們學習了《自相矛盾》這篇寓言故事,大家説文言文好不好學?下面我們再看一下怎樣學習文言文:(課件演示)先把語氣讀通順,再借助註釋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後理解整個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後達到熟讀成誦。

2、學生到講台上表演本課,加深對原文的理解,體會賣矛盾先炫耀誇口,後張口結舌的語氣、神態。

《寓言》教學設計4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這三則寓言的故事,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3.瞭解伊索寓言的特點,學會閲讀寓言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瞭解伊索寓言,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閲讀《伊索寓言》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理解寓言

1.什麼是寓言呢?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來説明一個道理或教訓。

2.揭示課題。

二、認識伊索和伊索寓言的特點

1.簡要地介紹伊索。

2.簡要地介紹《伊索寓言》。

三、初學《伊索寓言》

1.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讀準文中的生字,從文中找出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

2.交流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

四、精讀《伊索寓言》

1.指名讀課文,思考:在這三則寓言中,你喜歡或討厭哪些人物?為什麼?

2.交流。

(1)《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

A.什麼是無能為力?

B.哪些語句能説明它無能為力?它可能想了哪些辦法?

C.齊讀寓意。

(2)《牧童和狼》中的牧童:

A.“一貫”是什麼意思?從什麼地方能看出他一貫説謊?

B.兩次大叫有什麼不同?指名朗讀。

C.為什麼喊破喉嚨,也沒有人前來幫忙?是不是這些人見死不救?

D.齊讀寓意。

(3)《蟬和狐狸》中的蟬:

A.蟬聰明、機智、善於觀察,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B.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找出有關句子。

C.我們學過《狐狸和烏鴉》,故事裏的烏鴉會受騙,而《蟬和狐狸》裏的蟬卻沒有受騙呢?

3.説説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

五、拓展閲讀,瞭解《伊索寓言》的特點

1.結合本課和課前收集到的資料,概括《伊索寓言》的特點。

2.在你讀過得伊索寓言中,哪個故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中學到了什麼道理?

3.讀故事,補充寓意。(《賊和他的母親》《大力士神和車伕》《池邊的鹿》)

4.再讀寓言,體會寫法

伊索寓言裏有幾則故事,請同學們認真讀,説説你的發現。

寡婦與母雞

有個寡婦養着一隻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她以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會每天下兩個蛋。於是,她就每天這樣喂,結果母雞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也不下了。

這故事説明,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果連現有的都失掉了。

蒼蠅與蜜

房裏有蜜漏流出來,許多蒼蠅便飛去飽餐起來。蜂蜜太甜美了,他們捨不得走。然而,就在這時他們的腳被蜜粘住,再也飛不起來了。他們後悔不已,嗡嗡亂叫:“我們真不幸,因貪圖一時的享受而喪了命。”

對於許多人來説,貪婪是許多災禍的根源。

叼着肉的狗

狗叼着肉渡過一條河。他看見水中自己的倒影,還以為是另一條狗叼着一塊更大的肉。想到這裏,他決定要去搶那塊更大的肉。於是,他撲到水中搶那塊更大的。結果,他兩塊肉都沒得到,水中那塊本來就不存在,原有那塊又被河水沖走了。

這故事適用於貪婪的人。

讀了這幾則故事,你有什麼發現?

六、總結

七、佈置作業

閲讀整本書——《伊索寓言》

板書設計

伊索寓言

狐狸 時機不成熟

牧童 一貫説謊 無人相信

蟬 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寓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學講、表演寓言故事。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閲讀理解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寓言故事受到教育:應該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的過失,懂得掩蓋過失會有不良的後果,懂得看問題,做事情要多換角度去想一想,做一做。

內容分析

教學重點:在對寓言故事的情感體驗和生活體驗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

教學難點:在對寓言故事的情感體驗和生活體驗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

教學準備

圖片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師:同學們喜歡看寓言故事嗎?説説你自己曾經看過哪些寓意故事呢?

2. 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將介紹新的寓言故事給你們。(板書:寓言兩則讓學生齊讀)

3. 解釋課題:什麼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來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則”就是“篇、個”的意思,兩則就是告訴咱們這課共有兩個故事。

第一則:《掩蓋過失的貓》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

2.思考:“掩蓋過失”是什麼意思?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麼?

3.練讀課文,互評互議。(注意聽辯“捕瘦蚤嗆”的發音),達到讀熟。

4.説一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教師出示:有一隻貓,總愛吹噓自己,對自己的過失卻百般掩蓋。

引導學生體會這隻貓的弱點,“愛吹噓”正是“掩蓋過失”的原因。

自由讀文,想一想文中的貓有幾次“過失”?他是怎樣“百般掩蓋”的?

1.學生自讀課文後小組交流。

2.討論:貓為什麼要“百般掩蓋”自己的“過失”呢?(愛虛榮,要面子)

3.有感情朗讀,抓住“吹噓、百般掩蓋”等關鍵詞表現貓的虛榮、自欺欺人。

4.引讀:有一隻貓,總愛吹噓自己,對自己的過失卻百般掩蓋.......“他卻説.......”“他卻笑着説......”“他卻對夥伴們説.......”

四、理解寓意:這隻貓,為了吹噓自己,掩蓋過失險些喪命,不知道這隻被救上來的貓是否會從中得到教訓。同學們想想該對他説些什麼?才能讓他以後正視自己的過失。

學生自己練説,在小組説,全班展示。培養學生表達的自信心,認識掩蓋過失的危害和後果。

第二則:躲雨

一、讀一讀寓言

1.練讀《躲雨》。學生自讀課文,同桌互評互讀,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注意聽辯“嚷跨刮否咂”的發音

2.説説這則寓言講了一件什麼事?

提示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3.學生自由練讀,然後小組講故事,指名上台將給同學們聽,看誰能把故事講得完整、具體。

抓住“喜出望外失望垂頭喪氣嚷”等關鍵詞,進入故事情境。

二、演一演故事

1.讓學生分角色表演,將故事情節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表達出來。

2.引導學生評議,重點落實到是否能通過讀文中的關鍵詞句,將故事的發展過程表現出來。

三、説一説寓言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麼遺憾?(要是.......)是的,如果他們去試一試,那事情的結果就會不一樣了。看來我們遇到事情一定要親自去做一做,試一試,這樣才會不會留下遺憾了。

《寓言》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8個,積累詞語8個。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盜鈴”兩個詞語的意思。積累句子若干。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

4、使學生明白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誇大其詞,更不應該自欺欺人。

教學重點:

讀文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盜鈴”兩個成語的寓意。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矛盾是什麼意思”、“那個盜鈴人的想法錯在哪裏”等問題來體會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錄音、寫有句子的幻燈片

教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小朋友,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還記得它所告訴我們的道理嗎?

2、板書課題,齊讀24 寓言二則

3、寓言故事篇幅短小精悍,常常通過一個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二、自學生字,練習讀《自相矛盾》

1、自己讀讀課文,要求:字字音準,文通句順

2、自學

3、小組交流檢查

4、檢查

(1)讀詞語:矛盾鋭利戳穿誇口堅固自相矛盾啞口無言

(2)理解詞義

(3)交流讀文

三、理解寓意,熟讀課文

1、讀了課文後,你認為“矛”和“盾”是指什麼?矛盾又是什麼意思?

2、找找有關句子讀讀

3、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誇大其詞)

4、再讀課文

四、用上述方法來學《掩耳盜鈴》

1、讀詞語:鈴鐺掩耳盜鈴(掩耳盜鈴中“掩耳”是什麼意思?“盜鈴”呢?)

2、讀文,找出那個偷鈴時是怎麼想的?結果呢?

3、你覺得這個想法錯在哪兒?

4、揭示寓意: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做事不要自欺欺人(自己欺騙自己)。

5、讀這則寓言

五、擴展閲讀

1、你還知道哪些成語故事?

2、介紹《伊索寓言》

《寓言》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4、瞭解寓言的特點,激發閲讀語言的興趣,課後自己讀寓言故事。

【教學重難點】

1、瞭解寓言的特點,激發學習寓言的興趣。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聯繫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心理。

3、指導帶着理解,有感情讀課文。

4、正確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課前準備】

文字投影、紀昌和扁鵲的資料。

【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寓言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2、學習生字,讀準重點詞語。

3、學習第一則寓言,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教師引入

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以前的語文課當中,學習過哪些寓言故事?哪篇寓言故事給你的印象最深?你知道寓言有什麼特點嗎?

二、教師隨機引向深入

對呀。寓言故事確實是我們少年兒童非常喜歡的文學形式。有人這樣評價寓言:“寓言是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裏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很多的東西來;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地比喻做成。這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想活躍。”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寓言故事,看看這個魔袋能帶給我們什麼。

三、在預習的基礎上,讀准以下字詞

出示課件:

紀昌學射、妻子、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蔡桓公、梭子、綁住、蝨子、百發百中

四、學習第一則寓言《紀昌學射》

1、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出示句子:

“飛衞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衞請教。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讀句子,説説從句子中,你瞭解到什麼?還想了解什麼?(此處可結合學生課前查找的資料作簡單介紹)

要想解開心中的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你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2、自己流利地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⑴ 讀文後,概括:紀昌想拜飛衞學習射箭,飛衞讓他下功夫練習眼力,飛衞照着他的話一一做到,最後成了一名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⑵ 思考:

在初步瞭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你有什麼問題想跟大家探討?

學生會問:飛衞為什麼不教紀昌射箭,而是要他先練習眼力呢?

紀昌為什麼用梭子和蝨子來練習眼力呢?

⑶ 結合學生的主要問題,先弄清飛衞為什麼不教紀昌射箭,而是要他先練習眼力呢?

第一:指讀課文2、3自然段,思考:

飛衞讓紀昌練習怎樣的眼力呢?

(一是“眼睛牢牢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把一件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

第二:想一想:

飛衞為什麼要這樣要求紀昌呢?

(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談,只要有道理,符合客觀實際,不做統一答案要求)

讀到這裏,你有什麼新的感受嗎?

(飛衞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好老師,不愧為名師)

第三:紀昌按老師的要求一一去做,這一練就是好幾年:

在這幾年的枯燥的眼力練習中,紀昌又是怎樣做的呢?默讀2、3自然段,劃出紀昌是怎樣練習的?把自己讀後的感受寫在旁邊。

學生交流:教參書中139頁。

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説説體會。

紀昌回家之後,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着梭子來回穿梭。

紀昌記住了飛衞的話。回到家中裏,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髮,綁住一隻蝨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後每天站在蝨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着它。

小結:

看來,對學習來説,好老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四: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百中嗎?

(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紀昌學習時所表現出來的決心、恆心、毅力,與他成為一名射箭高手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五:重點指導朗讀2、3自然段:

讀出寓言誇張地描寫,仔細揣摩人物行為心理,進一步理解體會人物形象。

小結:

看來,對學習來説,好老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本領,都要有紮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結合生活實際,你能舉例説説嗎?

五、老師總結談話

要我説呀,寓言還是智慧的花,哲理的詩,神奇的魔袋,今天,你能從這隻魔袋裏取走什麼呢?

(引導學生談出這則寓言的收穫,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見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第二則寓言《扁鵲治病》,體會人物特點,理解寓意。

2、通過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對人物的理解。

3、加強朗讀指導和評價,通過讀使人物形象鮮活起來。

4、瞭解扁鵲的高超醫術及他對我國醫藥界的重要影響。

5、瞭解寓言特點,激發課下讀寓言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對人物的理解。

2、加強朗讀指導和評價,通過讀使人物形象鮮活起來。

3、體會人物特點,理解寓意。

〖教學準備〗扁鵲資料、圖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誰,是做什麼的呢?

(簡單介紹扁鵲的高超醫術及他對我國醫藥界的重要影響。)

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被人們廣泛傳頌。因為故事雖然簡單,卻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二、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扁鵲與蔡桓公之間怎樣一個小故事?

(講述了:扁鵲幾次見蔡桓公,指出他有病,但蔡桓公就是不相信,以至於,小病變成大病,最後無藥可治,蔡桓公死去的故事。)

三、默讀課文內容

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説了什麼?結果怎樣?把相關內容畫在書上。

四、交流體會

1、指導朗讀,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

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來讀。扁鵲的話要誠懇有耐心。

如:

扁鵲第二次來看蔡之前會怎麼想?第三第四次呢?

“蔡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裏會怎麼想?

“蔡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裏會想什麼?

“蔡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會怎麼想怎麼説。

“蔡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的蔡又會怎麼想呢?

2、蔡桓公怎樣就不會死了呢?本來是皮膚上的小病,怎麼會要人命呢?

(皮膚上的小病──皮肉上的病──腸胃裏的病──骨髓裏的病)

3、扁鵲是有名的神醫,蔡桓公怎麼會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麼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説?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為什麼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討論:

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於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支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於自己安全的考慮。

4、交流得到的啟示:

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有小問題時及時解,決,否則釀成大禍就無藥可救了。

5、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説什麼?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聽了你的話,會説什麼?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五、總結

寓言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情節,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着我們,讓我們樂讀愛讀,並給讀者以深深的啟迪。讓我們課下多來讀讀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吧。

《寓言》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扁鵲治病、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課前準備

1.查閲有關扁鵲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A 案

第 一 課 時

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贏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鋭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體出示句子:

飛衞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衞請教。

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讀句子:説説從句子中,你瞭解到了什麼?還想了解什麼?(學生可能説:知道飛衞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紀昌是飛衞的徒弟,並且他能百發百中。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飛衞是怎樣教紀昌的,使他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開心中的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你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為心中的疑問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麼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交流討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學生讀正確字詞句。

2.彙報紀昌怎樣學射的,指導學生説文章的主要內容。

紀昌想學習射箭,向飛衞請教。飛衞讓他練眼力,先練眼睛盯着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後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都照做了後,飛衞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3.討論疑問和交流啟示。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疑問:飛衞為什麼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教他開弓放箭?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可適時引導,讓學生從多角度體會故事的寓意。

a.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百中嗎?

小結: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本領,都要有紮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要想掌握騎車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領,就要……;要想掌握操作電腦本領,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舉例説一説嗎?

b.假如紀昌沒跟飛衞學射,而跟一個普通箭手學射,會成為射箭能手嗎?

c.出示句子,讓學生有感情朗讀,並説説有什麼體會。

紀昌回家之後,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着梭子來回穿梭。

紀昌記住了飛衞的話。回到家裏,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髮,綁住一隻蝨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後每天站在蝨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着它。

小結:看來,對學習來説,好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讀課文的二、三自然段。一是讀好老師飛衞的話,要讀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讀好紀昌的做法,通過“躺”“睜大”“注視”“每天”“聚精會神”“盯”等詞語,讀出他的認真和虛心。三是要讀出紀昌練習眼裏取得的非凡成績──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隻小蝨子,在紀昌的眼裏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後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要讀出誇張的描寫。

識字、寫字、寫詞

1.識字:妻、蝨。

2.寫字、寫詞。指導重點:“昌”不能寫成“冒”。“妻”把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女”連起來。“刺”左半部是“”不是“束”。

第 二 課 時

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 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著名人物, 他是誰,又是從事什麼職業的呢?

多媒體慢慢播放故事或教師介紹扁鵲其人。(略)

師: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被人們廣泛傳頌。因為故事雖然簡單,卻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邊讀邊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説了什麼?結果怎麼樣?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3.提出自己的疑問或寫下自己所得到的啟示,準備與大家交流。

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指導讀好“蔡桓公、敷燙、骨髓”等詞和第六自然段中扁鵲説的話:“皮膚病用熱水敷……”。

2.指名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交流討論。

a.交流學生的疑問。

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扁鵲是有名的神醫,蔡桓公怎麼會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麼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説?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為什麼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結合學生的疑問,結合討論,體會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於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於自己安全的考慮。

指導學生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來讀。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

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麼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裏會怎麼想?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裏會想什麼?

“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桓公會怎麼想,怎麼説?

“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麼想呢?

b.交流受到的啟示。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適時點撥:蔡桓公怎樣才不會死呢?本來是皮膚上的小病,怎麼會要人命呢?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固執己見等道理。

c.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説什麼?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説什麼?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例文:

跨越時空的對話

我:蔡桓公,我讀了你的故事,雖然你是國君,你又快死了,我還是忍不住要説你兩句:扁鵲是那樣著名的醫生,你怎麼把他當庸醫一樣看呢?怎麼懷疑他想顯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幾次提醒你,你怎麼就那麼固執地認為自己沒病呢?小病終於因沒有及時治療成了不治之症,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後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評得沒錯。我快死了,沒別的願望,只希望大家從我的事中吸取教訓吧!那個詞叫什麼?對,叫“防微杜漸”吧!

認讀生字,抄寫字詞

對比記憶:“腸、燙、湯”的字形,寫正確。睬:右半部撇下不要寫成“米”。蔡:“祭”的第五筆是“フ”第六筆是捺。

B 案

第 一 課 時

板書課題《紀昌學射》

1.讀課題,懂得課題是什麼意思嗎?你想從課文中知道什麼?(學生可能提出:紀昌跟誰學射箭?紀昌怎樣學射箭?結果學得怎樣?)

2.請帶着你要了解的問題讀課文。

自讀課文,完成自學要求

1.讀熟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讀生字。

2.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瞭解,請補充好題目:紀昌學射;紀昌學射。

彙報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學生講述主要內容時,如果有困難,教師應給予提示:紀昌跟誰學射箭?紀昌怎樣學射箭?結果學得怎樣?

2.交流對課題的補充情況,並請學生在文中找出表現所填詞語的意思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可能填寫:“紀昌認真學射、紀昌刻苦學射、紀昌學射很用功、紀昌學射很有毅力和恆心、紀昌學射不怕辛苦”等,結合這些詞語,説説從哪看出來的,重點指導讀好第二、三自然段。

體會寓意

1.談一談,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體會或想法?

2.總結:紀昌學射這個故事,真的是像同學們説的一樣,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知道了,學習本領,絕不是簡單的事,不僅要練好基本功,還要有認真學習的態度、堅持不懈的毅力。

學習生字,書寫生詞

第 二 課 時

交流關於扁鵲的資料

板書課題,引導閲讀

1.通過交流,我們知道扁鵲是著名的神醫,今天我們就來讀一個扁鵲的故事──板書課題《扁鵲治病》。能猜猜他治病的結果嗎?

2.那麼,扁鵲為誰治病,結果是否如你們所料呢?

自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

1.檢查讀課文,彙報主要內容。學生彙報主要內容時,做以下板書:

蔡桓公神醫扁鵲

全身疼痛──死了無能為力──跑了

2.細讀課文,請寫出這個有違常理的結果的原因,能寫幾條寫幾條。

交流討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先在小組內交流原因,形成小組意見;再以小組為單位全班交流。根據學生交流,梳理出主要原因,小結:小病是覺察不出來的,覺察出來已經晚了;小病不治終將釀成大病,即使是神醫也救不了命;聽到醫生説自己有病,就不高興;不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對自己是十分不利的。

2.根據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讀好課文,尤其是扁鵲和蔡桓公四次相見的段落。

3.如果有其他疑問,可以提出來討論。

學習生字,書寫練習

總結拓展

紀昌學射和扁鵲治病這兩則寓言,使我們明白了學習、做事、做人的道理。這樣優秀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課餘時間讀一讀“鄭人買履”“買櫝還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更多有益的啟示。

《寓言》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內容。

2、學會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3、聯繫生活,學會正確對待榮辱、正確選擇人生

【教學重點】

學習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內容,掃清文字障礙。

導入:通過學生談自己對“什麼是寓言”的理解,老師介紹有關寓言的知識,導入新課。

【教學過程】

一、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內容。

2、學習歸納寓意的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3、聯繫生活,學會正確對待榮辱、正確選擇人生。

二、檢查預習(生字注音解釋)

嬉戲(xī) 稟告(bǐng) 厄運(è)

慧心:佛教用語,指能夠領悟佛理的心。這裏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嗇。

閒適:清閒安逸。

審美:欣賞、領會事物和藝術品的美。

風韻:優美的姿態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心情。

三、整體感知,概括寓意

引導學生學習《白兔和月亮》,步驟如下:

1、朗讀。(把握文意,揣摩語言。)

2、複述。(朗讀課文,完整複述。)

3、精縮內容。(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4、概括寓意。(根據文章內容,感悟所學道理。)

請學生當一次老師,按照出示的學習步驟總結出寓言《落難的王子》的寓意。

四、研讀賞析,對比閲讀

1、《白兔和月亮》在情節上有兩次轉折,你能找出來嗎?

2、白兔得到月亮前後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心態,你能用文中的四個字的詞語概括嗎?

3、白兔得到月亮後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裏?

4、白兔為什麼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後來為什麼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6、落難之後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規律嗎?沒有遭遇過厄運的人應該怎樣培養堅韌的意志?

五、體驗反思,拓展與延伸

1、有人認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2、學過《落難的王子》後,如果你遭遇了厄運你會怎麼做?

3、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描繪一下白兔請求諸神之王撤銷慷慨決定時的情景及對話。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人生寓言》告訴我們:“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自己的人格;藐視困難,直麪人生!

七、作業

試着寫一則寓言,題目自擬。

要求:符合寓言的文體特點,500字左右。

【教案點評】

本教案突出了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和語文素養的培養。教學設計上,運用對比閲讀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的教讀帶動學生的學習,給學生以方法的指導,既體現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又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探究問題的積極性。

《寓言》教學設計10

第一課時

亡羊補牢

〖教學目標

1、理解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

2、理解寓言內容,正確回答課後問題,懂得寓言的寓意。

3、練習用“從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並能聯繫學習、生活實際,發表感想。

〖教學用具

錄象、自制教學幻燈片等 。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説出“掩耳盜鈴”的意思。

2、回憶學習“掩耳盜鈴”的方法:

圖文結合 理解內容 反覆朗讀 悟出道理 聯繫分析 加深理解

二、講讀第一則寓言──《亡羊補牢》(出示課題)

1、釋題: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亡羊補牢──羊丟失後修理羊圈。

2、分節讀文,質疑:

糾正讀音:街坊 坊讀輕聲

窟窿 窿讀輕聲

質疑:

3、看錄象,思考問題,理解大意:

那個養羊人丟失第一隻羊後,聽了街坊的勸告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

當養羊人第二次丟失羊後,他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

4、細讀課文,歸納寓意:

幻燈出示:“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

⑴ 把這個反問句換成肯定句: 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

⑵ 問:修羊圈有沒有用?為什麼?

(修了羊圈就不會再丟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⑶ 比較句子:“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反問句語氣更強,突出了養羊人根本沒有想到後果,執迷不悟。指導朗讀,用毫不在意的語氣讀出。範讀,個別讀,齊讀。)

⑷ 討論如果你是養羊人,你會怎樣做?

過渡:由於養羊人沒有你們正確的想法,所以就出現了又丟了一隻羊的結果了。

出示句子: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⑴ 理解填空:養羊人現在感到很──,明白了應該──街坊的勸告。

⑵ 比較句子: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他很後悔,應該接受街坊的勸告。

(前一句兩個“不──不”雙重否定,突出表明了養羊人知錯改錯的決心。)指導學生讀出“後悔、知錯”的語氣。個別讀,範讀,齊讀。

⑶ 從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後悔呢?用“”劃出有關的詞語。(“趕快、結結實實”可看出他的行動上改過了)指導讀出重音。

⑷ 討論:養羊人現在才後悔,現在才動手修羊圈晚了嗎?

5、朗讀全文,思考:

這個故事説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四人小組討論:個別答,然後老師小結。

小結:這則寓言故事説明了一個人做錯了事,及時改正還不遲,改正得越快,錯誤造成得惡果就越小。現在我們通常用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比喻發生錯誤後及時糾正,補救還不算晚。

三、指導複述課文,聯繫生活實際談感想

四人小組討論,指名談談。

四、堂上練習

1、指導造句:

從此──

先讀書上得例句,理解詞語意思後,再試説句子。

五、作業

1、熟讀本則寓言,試背。

2、説出“亡羊補牢”成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南轅北轍

〖教學目標

1、理解句意,讀懂《南轅北轍》的故事內容,體會其中的道理。

2、通過自學質疑、討論解疑、興趣表演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素養。

〖教學重點

理解《南轅北轍》故事內容,認識其中的道理。

〖教學難點

體會、領悟道理。

〖教學具

大黑板 多媒體課件

〖預習要求

閲讀課文,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教學過程

一、自學質疑

1、自由閲讀,個人質疑:

⑴ 可質疑詞句意以及個人想了解的問題。

⑵ 個別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閲讀。

2、學生説問題,教師歸納問題:

詞義:盤纏 硬要。

問題:“南轅北轍”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南轅北轍》中那個做車人是怎麼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麼想的?誰的想法對?為什麼?

3、組織閲讀課文:

⑴ 齊讀;

⑵ 自由讀;

⑶ 個別指導。

二、討論解疑

1、隨機閲讀,結合課文,聯繫實際理解詞義。

盤纏(路費) 硬要(一定要)

2、通讀課文,進一步認知課文。(讀中思考問題)

3、學習小組組織討論:

⑴ 組長負責結合組員。

⑵ 針對問題討論,組長歸納小組意見。

⑶ 選代表作答。(可以把這個機會讓給膽小的同學,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悦)

三、小組彙報、講讀課文

1、組員彙報形式(自由選):

讀文作答 口頭説答 自由表演

2、評點講析:

⑴ 動畫演示故事梗概。(結合演示評析學生作答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瞭解。)

⑵ 自由閲讀、分角色閲讀,理解問題。

① 角色:坐車人;

② 角色:朋友

⑶ 結合課件動畫、生活實際,認知“坐車人”和“朋友”誰對誰錯。

課件片段説明(動畫展示) 北▲

結果:離楚國越來越遠

南▼ (楚國)

3、引申闡發道理:

⑴ 總結故事內容 ,複述故事。

⑵ 講説道理,理解南轅北轍詞義。

本來要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⑶ 結合實際、課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訴我們做事要明確方向,如果方向錯了,無論條件多好,也不能到達目的。

四、興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閲讀,指名複述。

2、小組結合,導演故事:

⑴ 分擔角色;

⑵ 人物語言、動作、表情。

3、總結小評,啟發教育:

做事要明確方向不能背道而馳。 聽取別人善意的意見。

五、作業佈置

1、把《南轅北轍》故事講給別人聽。

2、根據自己學文體會,寫讀後感。

3、蒐集古代寓言故事:

以羊替牛、濫竽充數、狐假虎威、高山流水、曾參殺人、畫蛇添足、後來居上、井底之蛙、驚弓之鳥、庖丁解牛、買櫝還珠、拔苗助長、疑鄰偷斧、愚公移山、曾子殺豬、打草蛇驚、紙上談兵。

《寓言》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3.教育學生只要有恆心和毅力,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輝的頂點.

學習重點

瞭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和扁鵲求治到不治的經過。

學習難點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教具、學具準備生字卡片

活動1.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你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神射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初解課文。

活動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對字詞有哪些質疑?學習生字,釋詞掌握識字方法,理解重點詞識字釋詞。

活動3.再讀課文,瞭解故事的梗概兩則寓言各講了件什麼事?討論交流:課文講了件什麼事讀文交流,彙報成果瞭解寓意。

活動4.細讀課文,理清故事內容飛衞讓紀昌分哪兩步練習眼力呢?讀文討論討論並回答深入理解寓意。

拓展昇華你對兩則寓言的體會是什麼?分組討論各小組選代表回答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1.你認為蔡桓公怎麼樣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2.你覺得是什麼害了蔡桓公的性命?

3.你想對蔡桓公説些什麼?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蔡桓公(諱疾忌醫)

皮膚小病不信

請治皮肉之間不高興比理睬

腸胃非常不高興

不治―深入骨髓渾身痠痛---病死

作業設計

1.將下面技能與其基本功搭配連線。

射箭練腕力

唱歌練基本招式

書法練眼力

武術練丹田之氣

教後反思

《寓言》教學設計12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註釋理解課文,初步領悟課文所講的道理。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查找各種工具書或藉助註釋來理解課文。

(2)通過分析重點詞句來初步領悟課文所講的道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讀寓言,理解寓意,領悟道理。

重難點、關鍵

能借助釋文理解古文,初步領悟審議所講的道理。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出示重點句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記得的學過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請你們選擇一兩個講給同學們聽。(學生髮言)讀過這些寓言故事之後,你明白了一些什麼樣的道理?

2、寓言就是藴涵着一個深刻的道理的短小的故事。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寓言《刻舟求劍》,相信你們一定能從中明白更多的道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範讀,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學生髮言)

2、學生自讀,畫出並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詞。

3、師生評價,正字正音。

4、熟讀課文,對照譯文了解課文內容。

5、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深入理解內容,瞭解寓意

1、以小組為單位解決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內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思考:

(1)你用什麼辦法找到《刻舟求劍》中楚人丟失的那把劍?

(2)《刻舟求劍》的故事為什麼要詳寫“刻記號”這一節?(楚國人刻舟時把握十足的神態和“求劍”時茫然沒有結果的無奈相映成趣,這一細節生動地刻畫了這個愚蠢、不知變通的傢伙的心理狀態。想像“刻舟”時的神態和“求劍”時的茫然。)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讀出同船人催楚國人時着急、懷疑的語氣和楚國人不慌不忙、十分自信的語氣。)

4、楚國人錯在哪裏?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1)小組內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複述故事內容

1、同桌互相講一講。

2、指名班上覆述。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聽説過“鞋穿着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的腳知道”這樣一句話嗎?你能説説對這句話的理解嗎?(學生髮言)

2、在春秋時期的鄭國有一個買鞋的人就跟你們想的不一樣。(板書課題:鄭人買履)

3、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範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自讀,畫出並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詞。

3、師生評價,正字正音。

4、熟讀課文,對照譯文了解課文內容。

5、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字音:自度持度寧信度

(指名讀,糾正加點字的讀音。)

2、出示四句含有“之”字的句子的投影。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而忘操之。

(3)反歸取之。

(4)何不試之以足?

四、深入理解內容,瞭解寓意

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2、班上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悟寓意。

(1)出示投影:生活中我們把這種不知變通、墨守成規、不講實際叫做教條。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有沒有這種現象。我們現代人應該如何去處理呢?

(2)出示投影: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多動腦筋,不能完全照抄責成的經驗,避免出現鄭人買履這樣的錯誤。

五、練習複述並背誦課文

1、同桌互相講一講。

2、指名班上覆述。

3、練習背誦課文。

《寓言》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意思。

3、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於求成、違反事物規律”及“做多餘的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語言説明的道理。

教學重點: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於求成、違反事物規律及“做多餘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語言説明的理。

教學難點:能借注註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教學方法:講解、探究

教學準備:課件蒐集寓言故事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你們知道的寓言故事很多,能給同學們講講嗎?最好能説出語言給你的啟示。

二、朗讀課文——奇文共賞

1、自讀:組織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句讀,讀得通順流利,並標註有疑問的地方。

2、互讀:組織學生協作組內分別輪流朗讀,並互相評讀儘可能解自讀時的疑難問題並標註互讀時產生的新的疑難問題。

3、聽讀:播放兩則語言的錄音朗讀,要求仔細聽讀,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讀。

三、疏通文意——合作釋疑。

1、小組合作,自己疏通文意。

2、各小組將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紙上。

3、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集體釋疑

4、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作必要指導

四、理解想象——配音作畫。

通過感知課文,我們對文中的人物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對作品中的故事有了一個感性的理解。那麼,如何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更準確的把握股市的內涵呢?

(自選配音或作畫的方式)

第二課時

一、創新設計——提升理解。

續編故事:現在這個農夫懊悔不已,他發誓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農夫又種禾苗了。這回,他……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合編一個新的寓言故事。看誰的故事編的棒。

交流評價。

二、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故事呢?請大家用生動的語言敍述故事,用簡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總結全文——揭示寓意。

本節課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收穫呢?與同桌交流,並記錄下來。

四、積累內化。

1、背誦兩則語言。

2、認讀生字,指導書寫生字。

五、實踐活動

蒐集寓言故事準備開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賽。

板書

14古代寓言二則

揠苗助長畫蛇添足

將苗拔高強求速成畫完蛇能喝到酒不顧客觀實際

結果苗死反而弄糟又為蛇添足沒有喝到酒弄巧成拙

《寓言》教學設計14

一、授課時間:5月12日——13日

二、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於求成;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做事要老老實實,成功要靠誠實的勞動。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2、難點:“寓、截”的識記。“費、望、算”的書寫。感悟寓意。

四、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課件、投影儀

五、教學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朗讀感悟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提問:你讀過成語故事嗎?舉例説説。

(像《刻舟求劍》那樣,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用來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這樣的小故事叫“寓言”。學習“寓”字。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的是什麼故事?這兩個故事各説明什麼道理?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來讀課文。

(二)自學課文,自讀感悟。(學習第一則寓言)

1、讀(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記(想利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3、想(你讀懂了什麼?)

4、問(這則寓言,説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三)小組合作討論。

1、檢(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讀(分自然段讀課文,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麼?)

3、議(這則寓言説明的道理)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並回答:那個人為什麼在田邊轉來轉去?你是從哪個詞語中看出來的?他的心情怎樣?

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裏特別着急。

這個人急切地想讓自己田裏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去看。由於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於是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想辦法。(這是故事的起因。)

◎指名學生朗讀第2、3自然段,並回答:那個人想了什麼辦法幫助禾苗生長?他自己感覺怎樣?

筋疲力盡——形容非常勞累,沒有一點力氣了。

白費——白白地耗費。本課指白費力氣。

一大截——一大段。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裏拔,還認為“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這是故事的經過。)

◎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並回答:拔苗的結果怎樣?

結果禾苗都死了。(這是故事的結果。)

◎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簡要複述故事。

(四)揭示寓意

(一)提問:禾苗為什麼都枯死了,這個人錯在哪裏?

1.禾苗只能自己慢慢生長。把禾苗往高裏拔,它的根被拔斷了,所以禾苗死了。

2.這個人急於求成,所以把事情辦壞了。

3.這個人錯就錯在不管禾苗的生長規律,急於求成,拔苗助長,結果事與願違,把事情辦壞了。

(二)自己遇到過哪件事,因為急於求成結果辦壞了?(舉例)

(三)你讀了《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懂得了什麼道理?

辦任何事情如果急於求成,不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去辦,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五)指導書寫。

1、分析字型及結構。

2、師寫生看。

3、生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認讀詞語。

寓言 寓意 焦急 焦慮 喘氣 計算 算盤

一截 攔截 丟失 費力 浪費 盼望 張望 氣喘噓噓

2、看圖講故事。

3、説一説《揠苗助長》這則寓言的寓意。

4、這節課我們將用上節課學習《揠苗助長》的方法來學習另一則寓言。齊讀課題。識記“守”。

(二)自學課文,自讀感悟。

1、讀(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記(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3、想(你讀懂了什麼?)

4、問(這則寓言説明了什麼道理?)

三、小組合作

1、檢(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2、讀(評一評準讀得好,好在哪裏?)

3、議

(這則寓言説明的道理)

◎《守株待兔》裏的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隻野兔的?以後他是怎麼做的?結果怎樣?

討論第一個問題:

一隻野兔從樹林裏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

——誰能回答得簡單一點?

一隻野兔撞在樹樁上,死了。種田人白撿了一隻野兔。

——按問題回答: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隻野兔的?(先説“誰”,再説“怎樣得到”,最後説“一隻什麼樣的野兔”。)

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

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隻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子。

比較兩個句子。思考:他為什麼能撿到?第二個句子説得更明白。

第二個問題。

種田人白撿了一隻野兔以後:

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隻野兔,那該多好啊。

做: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着,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他的想法能實現嗎?為什麼?

種田人的想法不能實現。因為野兔由於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可能天天有野兔撞死在樹樁上。

——你從哪裏知道野兔是由於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的?

“一隻野兔從樹林裏竄出來”,“竄”是亂跑、亂逃的意思。所以説野兔跑得很快。

“丟下鋤頭”是什麼意思。

“丟下鋤頭”就是不種田了,一心只想等到野兔。

討論第三個問題:

結果:兔子沒等到,莊稼全完了。

(3)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簡要複述《守株待兔》這個故事。

四、揭示寓意

(一)樹立形象靠感受。

1.朗讀《守株待兔》,想想那個種田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討論:那個種田人太傻了,野兔不可能總撞死在樹樁上。

(二)分析錯因要思考。

1.提問:那個種田人錯在哪裏?

2.討論。

(1)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隻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就想每天能撿一隻,那是不可能的。

(2)那個種田人把偶然性當成必然性,不懂得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存在僥倖心理,希望還能不勞而獲。

(3)那個種田人丟下鋤頭,守株待兔,兔子沒等到,莊稼也完了。

(4)那個種田人錯就錯在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結果把事情辦糟了。

(三)揭示寓意需提煉。

1.讀了《守株待兔》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守株待兔》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能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寓意)

2.“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就來源於這個故事。成語“守株待兔”是用來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有萬一僥倖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穫。

五、指導書寫。

1、分析字型及結構。

2、生試寫“守、肥、樁、比”,評價後再寫。

3、生抄寫生字。

27、寓言兩則

揠苗助長:急——拔苗——苗死

做事不可急於求成

守株待兔:幹活——撿兔——等兔——等不到

莊稼全完

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

八、作業佈置。

1、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課外:閲讀寓言故事

《寓言》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 學習生字“葡、萄、仰、折”。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寓言《酸葡萄》。

3、 理解寓言《酸葡萄》,感悟寓言中藴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寓言《酸葡萄》,感悟寓言中藴涵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通過學習《狐狸和烏鴉》這一課,使我們知道了愛聽別人的奉承話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這一次,狐狸肚子餓了,發現了一個葡萄架,它又是怎樣做的呢?學完《酸葡萄》,你就會明白。

2、板書課題,學習生字。葡萄(pú táo):都是上下結構,下面略有不同,一個裏面是“甫”,一個裏面是“”。

3、成熟的葡萄是不是酸的呢?(不是)為什麼狐狸説它一定是些酸葡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己輕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不懂的地方畫上記號。

三、理解詞語,掃清障礙

1、出示本課生字詞,指名學生讀。

2、學生自學生字詞。

3、做“開火車”遊戲,檢查自學情況,師生交流。引導:“折”字在“折騰”一詞中讀“zhē”,除此外,還有“zhé”和“shé”另外兩種讀音。

4、積累新詞。

垂頭喪氣:形容失望的神情。

折騰:指反覆做某事。

稀罕:認為稀奇而喜愛。

5、小結過渡:詞語是組成文章的單位。讀課文時,只有讀懂詞語,才能更好地幫助我們讀懂整篇課文。

四、學習課文,感悟內容

1、自讀自悟。

(1)學生自由讀文,説説知道了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學生交流。教師順學而導,着重引導理解狐狸説那些熟葡萄酸的原因。

2、釋疑解惑。(着重引導學生理解下列問題)

(1)狐狸在樹林裏轉來轉去幹什麼?

(肚子餓得咕咕叫,找東西吃)

(2)狐狸發現了一個葡萄架後,又有何反應?

(樂得三步並做兩步奔了過去,饞得直流口水,使勁地又蹦又跳)

動作表演,理解“又蹦又跳”的含義。

(3)狐狸吃到了葡萄沒有?

(沒有吃到一顆葡萄)

(4)狐狸為什麼沒有吃到一顆葡萄?

(因為葡萄高高地掛在葡萄架上,無論狐狸怎樣跳,都夠不着)

(5)狐狸説那些葡萄是酸葡萄,真的是酸葡萄嗎?

(不是,從又圓又大、晶瑩、紫得發亮這些詞可以看出葡萄已經成熟了,而成熟的葡萄不是酸的)

(6)狐狸為什麼説熟葡萄是酸葡萄?

(狐狸因為吃不到葡萄,就故意説是些酸葡萄,這是自欺欺人的表現,也是一種精神安慰法,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就認為這種東西不好,是壞東西)

五、課堂小結

學了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yuyan/0zwox7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