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文言文 >

郢書燕説文言文翻譯

郢書燕説文言文翻譯

《郢書燕説》這句成語出自《韓非子·外儲説左上》中記載的一個故事。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郢書燕説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郢書燕説文言文翻譯

郢書燕説文言文翻譯

原文

郢人有遺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雲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説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説,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舉學者多似此類。

翻譯

有個(楚國首都)郢(城市)人給燕國宰相寫信,是在夜晚書寫的,燈火不夠亮,於是對拿蠟燭的人説:“舉燭(把蠟燭舉高)。”説了便寫到信上“舉燭”。舉燭不是書信的本意。燕國宰相得到書信便閲讀,説:“舉燭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舉薦賢能並任用他們。”燕國宰相告訴國王,國王非常高興,國家得到很好的.治理。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並不是書信的意思。現在的學者大多是類似這樣的人。(“舉”多餘的字。)

故事

古時候,有個人從楚國的郢都寫信給燕國的相國。這封信是在晚上寫的。寫信的時候,燭光不太亮,此人就對在一旁端蠟燭的僕人説:“舉燭。”(把蠟燭舉高一點)可是,因為他在專心致志地寫信,嘴裏説着舉燭,也隨手把“舉燭”兩個字寫到信裏去了。

燕相收到信以後,看到信中“舉燭”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聰明地説,這“舉燭”二字太好了。舉燭,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舉薦人才擔任重任。燕相把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訴了燕王,燕王也很高興,並按燕相對“舉燭”的理解,選拔賢能之才,治理國家。燕國治理得還真不錯。

郢人誤書,燕相誤解。國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寫信的意思。這真是一個穿鑿附會的典型例子。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引申出“郢書燕説”這句成語,比喻穿鑿附會,曲解原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wenyanwen/zyyo0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