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文言文 >

觀弈文言文翻譯2篇

觀弈文言文翻譯2篇

觀弈文言文翻譯1

觀弈

觀弈文言文翻譯2篇

原文

予觀弈於友人所。一客數敗,嗤其失算,輒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己也。頃之,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局將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餘。竟局數之,客勝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後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見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弈之優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見之,雖護前者不能諱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然則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無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無有已時,曾觀弈者之不若已。 (節選自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標題為編者所擬)

註釋

予:我,作者錢大昕自稱

弈:下圍棋

數(shuo):屢次

嗤:嘲笑

輒:屢次

欲易置之:想取代他

逮(dai四聲):比得上,及·,趕上

頃之:一會兒

頗:很

易之:輕視他

甫:剛剛

先手:佔了優勢

竟:最終

赧(nan三聲):因羞愧而臉紅

度:估計

益:更加

終日:整天

失算:計算失誤

對局:下棋

益苦:更加艱苦

譯文

我在朋友家裏看下棋。一位客人屢次輸棋,我譏笑他計算失誤,幾次想取代他,認為他趕不上自己。過一會兒,客人請求和我下棋,我頗為輕視他。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已經取得主動的形勢。棋局快到中盤的時候,我思考得更加艱苦,而客人卻輕鬆有餘。終局計算雙方棋子,客人贏我十三子。我很慚愧,不能説出一句話。以後有人邀請我觀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現在求學的人讀古人的書,常常非議古人的錯誤;和現在的人相處,也喜歡説別人的錯誤。人本來就不可能沒有錯誤,但是試試彼此交換位置來相處,心平氣和地估計一下,自己真的沒有一點失誤嗎?自己能夠認識別人的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誤,自己能夠指出別人的小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誤,自己檢查自己的.失誤尚且沒有時間,哪裏有時間議論別人呢!

棋藝的高低,是有標準的,一着的失誤,人們都看得見,即使想回護以前的錯誤也是隱瞞不了的。事理方面的問題,人人都贊成自己認為正確的,人人反對自己認為不正確的,現在世間沒有孔子那樣的聖人,誰能斷定真正的正確與錯誤?這樣的話那麼別人的失誤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沒有失誤未必不是大失誤,但是人們彼此互相譏笑,沒有停止的時候,簡直連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觀弈文言文翻譯2

原文

予觀弈於友人所。一客數敗,嗤其失算,輒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己也。

頃之,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局將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餘。竟局數之,客勝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後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弈之優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見之,雖護前者不能諱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然則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無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無有已時,曾觀弈者之不若已。

翻譯

我在朋友家裏看下棋。一位客人多次輸棋,我譏笑他失算,總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認為他趕不上自己。過一會兒,客人請求和我下棋,我非常輕視他。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已經取得主動的形勢。棋局快到中盤的時候,我思考得更加艱苦,而客人卻輕鬆有餘。終局計算雙方棋子,客人贏我十三子。我很慚愧,不能説出一句話。以後有人邀請我觀看下棋,我便整天默默地坐着罷了。

現在求學的人讀古人的書,常常非議古人的錯誤;和現在的人相處,也喜歡説別人的錯誤。人本來就不可能沒有錯誤,但是試試彼此交換位置來相處,心平氣和地估計一下,自己真的沒有一點失誤嗎?自己能夠認識別人的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誤,自己能夠指出別人的小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誤,自己檢查自己的失誤尚且沒有時間,哪裏有時間議論別人呢!

棋藝的高低,是有標準的,一着的失誤,人們都看得見,即使想回護以前的錯誤也是隱瞞不了的。事理方面的問題,人人都贊成自己認為正確的,人人反對自己認為不正確的現在世間沒有孔子那樣聖人,誰能斷定真正的正確與錯誤?那麼別人的失誤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沒有失誤未必不是大失誤,但是人們彼此互相譏笑,沒有停止的時候,簡直連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解析

以弈為喻,並不少見,如“世事如棋”、“常恨人生不如棋”等等,孟子也曾以弈為喻,指出“不專心致志不得也。”但是錢大昕的《弈喻》一文或許更能引起讀者深入的思索。

本文第一自然段生動間潔地敍述了一次觀弈、對弈的經歷。觀弈時,予對客是“嗤其失算”、“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已”;對弈時都是數子失先——局半苦思冥想先競局慘敗。最後落得個“極甚,不能出一言。為什麼觀弈和對弈時,對自己和客人的棋技判斷差距如此之大呢?這引起了作者的深思。“後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默坐”正是作者弈敗後冷靜反思的表現。

由此引出第二段發人深省的議論。以“弈”喻“學”,提出學者應辯證客觀地看問題,要象下棋一樣,多從對方的角度看乎,冷靜地思考問題。本段首先列舉“今後學者”不正確的治學態度。“多訾(非議、毀謗)古人之失”,“樂稱今人失”“多訾”“樂稱”形象地刻劃了那些“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的學者的浮躁情態。然後提出自己的主張,看問題應當“易地以處,乎心而度”。

最後一段,進一步指出應如何看待別人之失,批判了那種“彼此相嗤,無有已時”的錯誤作風。

標籤: 文言文 翻譯 觀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wenyanwen/xlyx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