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文言文 >

文言文《杞人憂天》原文及翻譯

文言文《杞人憂天》原文及翻譯

你還在為如何理解文言文發愁嗎?不懂文言文的意境不要緊,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言文《杞人憂天》原文及翻譯,歡迎閲讀參考!

文言文《杞人憂天》原文及翻譯

《杞人憂天》原文: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憂天》翻譯:

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

又有一個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就去開導他,説:“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裏活動,怎麼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

那個人説:“天如果是氣體,日月星辰不就會墜落下來了嗎?”

開導他的人説:“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麼。”

那個人又説:“那地壞了又怎麼辦呢?”

開導他的人説:“大地是土塊堆積成的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麼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麼還擔心會陷下去呢?”

經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

《杞人憂天》註釋:

1、杞:春秋時期國名,在今河南杞縣。

2、崩墜:崩塌,墜落。

3、身亡(wú)所寄:沒有地方存身。亡,同“無”。寄,依附,依託。

4、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又有一個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之,的。憂,憂愁、擔心。

5、曉:開導。

6、若:你。屈伸:身體四肢的活動。

7、終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氣體裏活動。行止,行動和停留。

8、果:如果。

9、日月星宿(xiù)不當墜邪:日月星辰不就會墜落下來了嗎?星宿,泛指星辰。

10、只使:即使。

11、中(zhòng)傷:打中擊傷。

12、奈地壞何:那地壞了(又)怎麼辦呢?

13、地積塊耳:大地是土塊堆積成的罷了。

14、四虛:四方。

15、躇(chú)步跐(c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行;跐,踩;蹈,跳。

16、行止:行動和停止。

17、奈何:為什麼。

18、舍然:釋然,捨棄心事的樣子。

杞人憂天典故

從前在杞國,有一個膽子很小,而且有點神經質的人,他常會想到一些奇怪的問題,而讓人覺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過晚飯以後,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門前乘涼,並且自言自語地説:“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來,那該怎麼辦呢?我們豈不是無路可逃,而將活活地被壓死,這不就太冤枉了嗎?”

從此以後,他幾乎每天為這個問題發愁、煩惱,朋友見他終日精神恍惚,臉色憔悴,都很替他擔心,但是,當大家知道原因後,都跑來勸他説:“老兄啊!你何必為這件事自尋煩惱呢?天空怎麼會塌下來呢?再説即使真地塌下來,那也不是你一個人憂慮發愁就可以解決的啊,想開點吧!”可是,無論人家怎麼説,他都不相信,仍然時常為這個不必要的問題擔憂。後來的人就根據上面這個故事,引伸成“杞人憂天”這句成語,它的主要意義在喚醒人們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它與“庸人自擾”的意義大致相同。

《杞人憂天》賞析

《杞人憂天》是一則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文章通過杞人憂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種整天懷着毫無必要的擔心和無窮無盡的憂愁,既自擾又擾人的庸人,告訴人們不要毫無根據地憂慮和擔心。文章基本以對話構成,言簡意賅,邏輯嚴謹,讀來文氣貫通,一氣呵成。這是一則益智寓言,寫了憂天者與憂人者兩種人。作者並不以這兩種人為然。

文章重要刻畫了一個“杞國人”的形象,他頭頂藍天,卻整天擔心藍天會崩塌下來,腳踏大地,卻成天害怕大地會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覺,吃不下飯。他還擔心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會掉下來,惶惶不可終日。在別人耐心的開導下,他又放下心,高興極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浮現在讀者的眼前了。

另外一個人物,開導杞人的熱心人,他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是代表了當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開導的方法,還是值得肯定的。古代道家學者長盧子也並不贊成這個開導者關於天地無毀的説法,他認為一切事物既有成,就有毀。而列子認為,天地無論成毀對人來説都是一樣的。道的本質在於虛靜無為,人也應該以篤守虛靜的處世態度,不必在不可知的事物上浪費心智。

這則寓言的客觀意義是值得重視的,它反映了當時自然科學在宇宙形成理論上的成果,所謂“積氣”、“積塊”、“日月星宿亦積氣中有光耀者”等見解,其辯證思維水平之高,是令人信服的。

這則寓言故事運用對話刻畫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尋味。文章基本以對話構成,言簡意賅,邏輯嚴謹,讀來文氣貫通。這則寓言也成為後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有詩曰“杞國有人憂天傾”,即出於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wenyanwen/p4z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