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文言文 >

狼子野心的文言文翻譯

狼子野心的文言文翻譯

導語:説到文言文翻譯,從小學就開始學習了。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學生覺得很難。其實只要多看、多記、多理解,漸漸地就不那麼難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狼子野心的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

狼子野心的文言文翻譯

出處:清代紀昀《閲微草堂筆記》。

原文:

有富室,偶得二狼子,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一日,主人晝寢廳室,聞羣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sì)。則二狼伺其未覺,將齧(niè)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曰:“狼子野心,誠不謬也!”

狼子野心,信不誣(wū)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陽為親暱,而陰懷不測,更不止於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yí)患耶?

譯文:

有個有錢人家偶然得到了兩隻小狼,(就將它們)和自己家的狗混在一起豢養,狼倒也和狗平安相處,狼漸漸長大,也還比較温馴,富人竟然忘了它們是狼。有一天,富人白天在客廳裏睡覺,突然聽到許多狗“汪汪”地低吼,他驚醒環視四周,但是沒有一個人。他靠着枕頭小睡,狗又像剛才一樣低吼,他便假裝睡着來等待會發生什麼,才發現那兩隻狼想等他沒有防備的時候咬他的喉嚨,而狗正阻止狼上前。富人於是把狼殺掉,取了它們的皮,説:“狼子有野心果然不荒謬!”

“狼子野心”這句話,確實是沒有誣衊它們啊!那兇惡的本性只不過是被深深地隱藏罷了。表面上裝作很親熱,但背地裏卻心懷不軌,更不是隻有兇惡罷了。禽獸並不值得説什麼,這個人為什麼要收養這兩條狼給自己留下禍患呢?

小道理:

人不能只看外表和他表面上的行動,可能他心底狠毒,防人之心不可無。

啟示:

狼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bai;如果人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對狼一樣兇惡的東西喪失警惕,會是非常危險的。狼嗜人(肉),是狼的本性,怎麼能夠因為它不利於人,就認為是有野心,是不好的呢?世間的萬物,各有其本性,相生而相害(制衡),這是普遍規律。

我們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實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狼總是要吃人的,縱然是“狼子”,縱然是“頗馴”,只要有機會,就會露出它們的本性。

簡評:

一般人認為,狼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如果人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對狼一樣兇惡的東西喪失警惕,會是非常危險的。狼嗜人(肉),是狼的本性,怎麼能夠因為它不利於人,就認為是有野心,是不好的呢?世間的萬物,各有其本性,相生而相害(制衡),這是普遍規律;人説“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已然泛化了,是又與萬物相害了。

註釋:

1、偶:偶然。

2、雜:摻雜。

3、安:安逸。

4、稍:漸漸地。

5、頗:很。

6、晝:白天。

7、寢:睡覺。

8、俟(sì):等候。

9、未覺:沒有醒。覺:睡醒。

10、革:皮。

11、信:確實。

12、逸:逃走。

13、陽:表面上。

14、不測:險惡難測的居心。

15、陰:暗地裏。

拓展資料:

《閲微草堂筆記》原名《閲微筆記》,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間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説。

作品簡介

《閲微草堂筆記》主要記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勸善懲惡。

全書雖然不乏因果報應的説教,但是通過種種描寫,折射出封建社會末世的'腐朽和黑暗。如第一章中對幾類主要的狐形象進行描寫,體現狐世界的秩序和規範;第二章寫紀昀構建狐世界的敍事手法;第三章寫紀昀創作狐故事的原因。在結語中,紀昀肯定了狐故事的藝術價值,並將其與以往及同時代的作品進行比較,指出其情理內涵和敍事語言、故事安排上的特點,總結小説創作受到的內外因素的影響及表現。

書中記述若真若假,旨在藉由這些志怪的描寫來折射出當時官場腐朽昏暗墮落之百態,進而反對宋儒的空談性理疏於實踐之理氣哲學,並且諷刺道學家的虛偽矯作卑鄙,旁敲側擊的揭露社會人心貪婪枉法及保守迷信。不過對處於社會下層的廣大人民悲慘境遇的生活,紀昀在筆調中也表達出深刻的同情與悲憫,在每則故事結尾處作者總是會來那麼幾句短語,以衡平的語氣來評斷其故事來龍去脈理事曲直之所在或其有否通情達理之處地,此些評後語卻也總是耐人尋味。

作品鑑賞

思想內容

《閲微草堂筆記》以“超傳奇追晉宋”為己任,熔記敍和議論為一體,以從容自然的口吻娓娓道來,其內容豐富多樣,語言質樸淡雅,風格亦莊亦諧,記載了大量社會基層、邊疆士卒和少數民族的故事,讚揚他們的勤勞質樸和膽識,並對當時的民間疾苦寄予很深的同情。其文體簡約、筆法凝鍊、語言精湛,在清代大量的筆記小説中獨樹一幟,與《聊齋志異》並譽為清代筆記小説中的“雙壁”。

《閲微草堂筆記》具有鮮明的反理教傾向,這其中體現出作者對人性及社會問題的進步認識。讀者可以從那些生動的故事中感受到紀昀對宋儒議論的苛察,尤其對道學家言行的虛偽、世俗偏見的迂腐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抨擊。而其中對當時社會上諸類醜惡黑暗現象的譴責,用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也許還帶有明顯的封建意識,但其對社會悲劇的痛心,已足以使人們對紀昀有一個允當的評價。

除此之外,《閲微草堂筆記》保留了豐富的官場及民間掌故、民俗趣事和里巷異聞,這其中自然有不少荒誕不經、滲透着迷信糟粕的東西,但透過這些龐雜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其中所隱藏的歷史、文學及社會文化價值的內涵,僅就這一點而言,《閲微草堂筆記》的價值是其他作品所無法替代的。

文學地位

正是由於上述這些非凡的特點,《閲微草堂筆記》在清代大量的筆記小説中獨樹一幟,鶴立雞羣,成為唯一能夠與《聊齋志異》相媲美的作品,人們把這兩部作品譽為清代筆記小説中的“雙壁”,道理正在於此。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説史略》中,對《閲微草堂筆記》有過高度的評價:“惟紀昀本長文筆,多見祕書,又襟懷夷曠,故凡測鬼神之情狀,發人間之幽微,託狐鬼以抒己見者,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辨,亦有灼見。敍述復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後來無人能奪其席,固非僅借位高望重以傳者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wenyanwen/ollxp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