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文言文 >

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途徑分析精選

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途徑分析精選

摘 要:隨着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中文學習不僅對於外國人來講是一大熱潮,同時對我國公民來講,中文學習也越來越重要;高中階段對於語文知識的學習已經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其中不僅有部分議論文、記敍文的學習,還包含一些中國古代文化——文言文的學習,而文言文考核在高考中又是必考的知識內容,因此提高文言文教學質量,使學生擁有獨特的學習方法和強烈的學習慾望是高中語文教學面臨的重要挑戰,在此,探討了文言文的有效教學途徑。

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途徑分析精選

關鍵詞:高中文言文;興趣;多閲讀;多思考;多背誦

從小學我們就開始接觸各種文言文,這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學生死記硬背、做題生搬硬套、翻譯語句不通等。

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前提

高中時期是學生加深學習深度、拓展學習範圍的重要時期,但是由於高中教學長時間受到應試教育的制約,學生面臨着很多的升學壓力,使學習僅僅成為一種習慣,而非一種興趣。俗話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保證在整個課堂中,學生是積極參與的、是主動探究知識的,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質量。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又是多樣的。

1.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很多學生都反映説:“老師在講文言文的時候,都是根據課本,上面有什麼就講什麼,從來沒有拓展故事或什麼,這樣還不如自己看書呢。”這樣的抱怨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文言文教學的弊端;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做到“紮根於課本又脱離於課本”,賦予死板的知識靈活性,用趣味性的方式表達知識點,或者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重視細節教學,使學生切實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例如,在學習文章《鴻門宴》的時候,文章篇幅過長,且任務複雜,如果採取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逐字翻譯講解,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這樣教師可以將班內學生分配合適的角色,在教室內再現鴻門宴現場的景象,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內容,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文中表達的'緊張感,更容易抓住知識重點。

2.融合文章的背景知識

每一篇文言文都藴含了豐富的歷史知識,甚至某一特殊的背景知識,教師在時間的允許下,向學生講解文言文背後的知識內涵,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使學生結合實際情況,理解文章中的表達,更加有利於文言文知識的掌握。例如,《荊軻刺秦王》《過秦論》等文章,都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二、引導學生多閲讀、多思考、多背誦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的精華,是我國曆史傳統的載體,是古人精神風貌的傳承,在學習一篇文言文時,首先就要通讀全文,而後期教學中,阻礙文言文教學進度的重點就是文章中的字、詞、句的白話文含義;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多閲讀、多思考、多背誦,是感受古人情懷和思想的重要途徑,又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師要逐步打破傳統教學的限制,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文言文的內涵,接受美的薰陶。

1.多閲讀

閲讀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雖然閲讀這一方式並沒有創新,但是的確是腳踏實地學習文言文的一種有效方式,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很多學生“眼高嘴低”,一張口大聲朗讀就出錯,就是對文章內容不熟練的表現,為了讓學生對枯燥的文言文進行反覆的閲讀,教師可以採用情景創設的方式,或者輪流賽的方式,激勵學生多閲讀。

2.多思考

思考對於高中文言文學習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學習都需要學生多動腦筋,如果只有單純的閲讀,沒有思考,就跟“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一樣,不會發揮很大的實際作用,因此,教師在學生閲讀的同時,佈置適當的問題,使學生帶有疑問地投入到閲讀中,才能真正達到學習目的。例如,在學習《燭之武退秦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問題:(1)燭之武憑藉什麼擊退秦師?(2)本文采用了哪種寫作手法?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個人意願選擇不同的問題進行回答。

3.多背誦

雖然背誦是較為傳統的學習方法,但是卻是學生積累文言知識的重要途徑,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不僅要求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還要能夠熟練背誦部分文言文,領會其中藴含的豐富哲理和人生道理,這將為未來學生的寫作積累大量素材,也會對學生的未來生活、學習產生不可忽視的指引作用。例如,文言文《勸學》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等句子名傳千古,是作為一名中國人要銘記於心的佳句。

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文言文教學質量,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新課標的引導下,廣泛引入先進的教學方式,並聯合實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切身融入古文創造的環境,實現情感的交匯融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讀懂文言文的內涵,提高理解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妙建燁。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J]。學週刊,2012(35)。

[2]凌青。別樣的文言教學課堂:以文言課本劇促有效教學[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8)。

[3]孫穎玉。高中文言文教學教法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7)。

[4]徐龍年。語言要怎麼“教”才能達到“不需要教”:葉聖陶語文教育思想的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07(1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wenyanwen/g99pj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