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經 >

詩經·國風·衞風·氓

詩經·國風·衞風·氓

原文

詩經·國風·衞風·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説也。女之耽兮,不可説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英文翻譯

A Simple Fellow

A simple fellow, all smiles,

Brought cloth to exchange for thread,

Not in truth to buy thread

But to arrange about me.

I saw you across the Qi

As far as Dunqiu;

It was not I who wanted to put it off,

But you did not have a proper matchmaker.

I begged you not to be angry

And fixed autumn as the time.

I climbed the city wall

To watch for your return to the pass;

And when you did not come

My tears fell in floods;

Then I saw you come,

And how gaily I laughed and talked!

You consulted tortoise-shell and milfoil, (1)

And they showed nothing unlucky;

You came with your cart

And took me off with my dowry.

Before the mulberry sheds its leaves,

How green and fresh they are!

Ah, turtle-dove,

Do not eat the mulberries!

Ah, girls,

Do not take your pleasure with men!

A man can take pleasure

And get away with it,

But a girl

Will never get away with it.

The mulberry sheds its leaves

Yellow and sere;

After going to you

Three years I supped on poverty.

Deep are the waters of the Qi;

They wet the curtains as the carriage crossed,

I did no wrong,

You were the one to blame;

It was you who were faithless

And changed.

Three years I was your wife,

Never idle in your house,

Rising early and retiring late

Day after day.

All went smoothly

Till you turned rough;

And my brothers, not knowing,

Laughed and joked with me as before.

Alone, thinking over my fate,

I could only lament.

I had hoped to grow old with you,

Now the thought of old age grieves my heart.

The Qi has its shores,

The Shi its banks;

How happy we were, our hair in tufts, (2)

How fondly we talked and laughed,

How solemnly we swore to be true!

I must think no more of the past;

The past is done with —

Better let it end like this!

註釋

1、氓(méng):民,男子之代稱。蚩蚩(chī):同“嗤嗤”,戲笑貌。

2、貿:交易。抱布貿絲是以物易物。

3、即:就。謀:古音mī。匪:讀為“非”。“匪來”二句是説那人並非真來買絲,是找我商量事情來了。所商量的事情就是結婚。

4、淇:水名。頓丘:地名。丘:古讀如“欺”。

5、愆(遷qiān)期:過期。這句是説並非我要拖過約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為你沒有找好媒人。

6、將(槍qiāng):願請。

7、垝(詭guǐ):和“垣(原yuán)” 同義,牆。

8、復:返。關:在往來要道所設的關卡。女望男到期來會。他來時一定要經過關門。一説“復”是關名。

9、漣漣:涕淚下流貌。她初時不見彼虻回到關門來,以為他負約不來了,因而傷心淚下。

10、卜筮(shì):燒灼龜甲的裂紋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濕shī)草占卦叫做“筮”。

11、體:指龜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結果。無咎言:就是無兇卦。

12、賄:財物,指粧奩(lián)。以上四句是説你從卜筮看一看吉凶吧,只要卜筮的結果好,你就打發車子來迎娶,並將嫁粧搬去。

13、沃若:猶“沃然”,潤澤貌。以上二句以桑的茂盛時期比自己戀愛滿足,生活美好的時期。

14、耽(擔dān):沉溺,貪樂太甚。

15、説:讀為“脱”,解脱。

16、隕(允yǔn):黃貌。其黃而隕:猶《裳裳者華》篇的“芸其黃矣”,芸也是黃色。

17、徂(cú)爾:嫁給你。徂,往。

18、食貧:過貧窮的生活。

19、湯湯:水盛貌。

20、漸:浸濕。帷裳:車旁的布幔。以上兩句是説被棄逐後渡淇水而歸。

21、爽:差錯。

22、貳:“貣(特tè)”的誤字。“貣”就是“忒(特tè)”,和“爽”同義。以上兩句是説女方沒有過失而男方行為不對。

23、罔極:沒有定準,變化無常。

24、二三其德:言行為前後不一致。

25、靡:無。靡室勞矣:言所有的家庭勞作一身擔負無餘。

26、興:起。這句連下句就是説起早睡遲,朝朝如此,不能計算了。

27、“言”字無義。既遂:就是《穀風》篇“既生既育”的意思,言生活既已過得順心。

28、咥(戲xì):笑貌。以上兩句是説兄弟還不曉得我的遭遇,見面時喜笑如常。

29、“及爾”二句言當初曾相約和你一同過到老,現在偕老之説徒然使我怨恨罷了。

30、隰(xí):當作“濕”,水名,就是漯河,黃河的支流,流經衞國境內。泮(畔pàn):水邊。以上二句承上文,以水流必有畔岸喻凡事都有邊際。言外之意,如果和這樣的男人偕老,那就苦海無邊了。

31、總角:男女未成年時結髮成兩角,稱總角。宴:樂。

32、宴宴(yàn):和悦貌。

33、旦旦:明。

34、反:即“返”字。不思其反:言不想那樣的生活再回來。

35、反是不思:是重複上句的意思,變換句法為的是和下句叶韻。

36、哉(古讀如茲zī):末句等於説撇開算了罷!

譯文

憨厚農家小夥子,懷抱布匹來換絲。其實不是真換絲,找個機會談婚事。送郎送過淇水西,到了頓丘情依依。不是我願誤佳期,你無媒人失禮儀。望郎休要發脾氣,秋天到了來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牆,遙向復關凝神望。復關遠在雲霧中,不見情郎淚千行。情郎即從復關來,又説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沒有凶兆心歡暢。趕着你的車子來,為我搬運好嫁粧。

桑樹葉子未落時,綴滿枝頭綠萋萋。噓噓那些斑鳩兒,別把桑葚吃嘴裏。哎呀年輕姑娘們,別對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戀上你,要丟便丟太容易。女人若是戀男子,要想解脱難掙離。

桑樹葉子落下了,枯黃憔悴任飄搖。自從嫁到你家來,三年窮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歸,水濺車帷濕又潮。我做妻子沒差錯,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無常沒準則,變心缺德耍花招。

婚後三年守婦道,繁重家務不辭勞。起早睡晚不嫌苦,忙裏忙外非一朝。誰知家業已成後,漸漸對我施兇暴。兄弟不知我處境,個個見我哈哈笑。靜下心來細細想,獨自傷神淚暗拋。

當年發誓偕白頭,如今未老心先憂。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有盡頭。回想少時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温柔。海誓山盟猶在耳,那料反目競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便罷休。

鑑賞

《氓》是一首夾雜抒情的敍事詩。它通過一位棄婦的自述,激昂、生動地敍述她和氓戀愛、結婚、受虐、被棄的過程,表達了她悔恨的心情與決絕的態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會婦女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受壓迫和損害的現象。

在婚前,她懷着對氓熾熱的深情,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按理説,婚後的生活應該是和睦美好的。但事與願違,她卻被氓當牛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棄。

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當時婦女在社會上和家庭中都沒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這種政治、經濟的不平等決定了男女在婚姻關係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隨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婦女而不受制裁,有拋棄妻子解除婚約的權利。

因此她雖曾勇敢地衝破過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運,終於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壓束下逆來順受的婦女命運,很不幸地異途同歸了。"士之耽兮,猶可説也;女之耽也,不可説也!"詩人滿腔憤懣地控訴了這社會的不平,使這詩的思想意義更加深化。詩中女主人公的慘痛經歷,可説是階級社會中千千萬萬受壓迫受損害的婦女命運的縮影,故能博得後世讀者的共鳴。

《氓》詩的結構,是和它的故事情節與作者敍述時激昂波動的情緒相適應的。全詩共六章,每章十句。一、二兩章是追敍,第一章,敍述自己由初戀而定的。第二章,敍述自己陷入情網,衝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與氓結婚。詩人敍述到這裏,情緒極度激昂,悲憤與悔恨交併,使敍述中斷。第三章,她對一羣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現身説法地規勸她們不要沉醉於愛情,並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現象。第四章,對氓的負心表示怨恨,她指出,這不是女人的差錯,而是氓的反覆無常。第五章,接着追敍,敍述她婚後的操勞、被虐和兄弟的譏笑而自傷不幸。第六章,敍述幼年彼此的友愛和今日的乖離,斥責氓的虛偽和欺騙,堅決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兩斷。這些,都是作者的經歷、內心活動、感情變化的再現,結構嚴整,形成一首千古動人的詩篇。

《氓》詩在藝術上,也有較高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氓》詩是詩人現實生活典型情緒的再現,詩人不自覺地運用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歌唱抒述自己悲慘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當時社會現實的作用。《氓》是民歌,是口頭創作。最初廣泛地流傳於民間,經過無數勞動人民的反覆歌唱、不斷修改,到寫定時候,才形成現在這樣的完整詩篇。人們在流傳中,把自己關於戀愛婚姻方面的感受,滲透到歌唱中去,故作品富於現實性。詩中女主人公所敍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經歷,自己的感受,都是真情實感。而這種真情實感在階級社會中是帶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詩人善於把握題材的各種複雜的矛盾。她抓住自己和氓的矛盾,氓是夫權的代理人,他們從夫妻關係而變為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透露了男尊女卑、夫權制度的社會現實。她抓住了自己和兄弟的矛盾,反映了當時社會道德、輿論,是以夫權為中心的思想和棄婦孤立無援的現實。她抓住自己內心的矛盾:婚前沒有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否可以同居呢?見了氓就開心,不見氓就傷心,如何解決見與不見的矛盾呢?這些錯綜複雜的矛盾,結成詩的主要矛盾--封建禮法制度與婦女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的矛盾。這是當時社會中極為顯著和普遍的現象。其次,《氓》詩人善於塑造人物現象。《氓》詩中有兩個形象比較鮮明。一個是狡詐負心的氓,一個是善良被棄的女。氓是從別處流亡到衞國的一個農民,"抱布貿絲",點明瞭他還是個小商人。最初,他"蚩蚩"地假老實,"言笑晏晏"地假温情,"信誓旦旦"地假忠誠。他用虛偽的手段,欺騙一位天真美貌的少女,獲得了她的愛情、身體、勞動力、傢俬。結婚以後,他便露出真面目了。過去是指天劃日地賭咒,現在是"二三其德"地變心;過去是有説有笑地温存,現在是"至於暴矣",不但虐待,甚至把她一腳踢出了家門。有人説:氓"婚前是羊,婚後是狼",這個比喻,既形象,又確切。氓的形象,是夫權制度的產物,是商人唯利是圖的產物。詩中又描繪了一位善良的勞動婦女的形象,她最初可能搞些養蠶繅絲的家庭副業,所以有些積蓄。她純潔天真,入世不深,以致一下子便以心相許了。當她看到氓不高興時,趕快安慰他:"將子無怨,秋以為期"。她多情,真心愛氓,看不到他時,"泣涕漣漣",看到他時,"載笑載言"。她勇敢,敢於無媒而和氓同居。她忠誠,把自己和財物都用車子搬到氓家。結婚以後,她安貧,和氓共同過苦日子。她辛勤,把家務勞動一齊挑起來。她堅貞,當家境逐漸好轉,遭受丈夫虐待時,始終不渝地愛氓(女也不爽)。被棄以後,她堅強剛毅,冷靜理智,看清氓虛偽醜惡的嘴臉,堅決地和氓決絕。她從一位純潔多情勇敢的少女,到吃苦耐勞忍辱的妻子,再到堅強剛毅的棄婦。她性格的發展,是隨着和氓關係的變化而發展的。本詩通過氓和女兩個形象的'鮮明對比,誰真誰假,誰善誰惡,誰美誰醜,不是很清楚嗎?當時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真實面貌,不是如在目前嗎?所以我們説,《氓》詩人不自覺地運用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周揚同志講:"有文學就有創作方法。'神話傳説'是浪漫主義的淵源,《詩經》是現實主義的淵源。"他這段概括的話,是符合中國文學史的實際情況的。

(二)比興藝術手法

詩人是農村婦女,農村四周的自然景物,是她每天所接觸的熟悉的,詩人觸物聯想,便歌唱起來。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是起興,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也是起興,比喻棄婦面容憔悴與被棄的痛苦。第三章的"吁嗟鳩兮,無食桑葚",是對喻,喻下兩句,"吁嗟女兮,無與士耽"。第六章的"淇則有岸,濕則有泮,"是反比,比氓的變心是無邊無際不可捉摸的。這些,對於塑造形象,突出主題,加強詩的思想意義,都起了積極作用。

(三)對比的表現手法

這是由於現實矛盾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其形式有二:1.句法對比者,如"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之耽也,猶可説也;女子耽也,不可説也。"這是士和女兩種不同人物的對比。"桑之未落"與"桑之落兮"的對比,"不見覆關"與"既見覆關"的對比,都是互相映襯,收到更好地塑造形象、抒發感情的效果。2. 前後對比者,如氓在未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在婚後則"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前後不同態度互相映襯,描繪出氓虛偽的本質。

(四)借代修辭

詩是形象思維,不是抽象的説教,要用具體的事物,抒寫抽象的意境。形象的語言,容易引起讀者想象、共鳴,增強詩的魅力。《氓》詩人用氓住的地方"復關" 代表氓,用"總角"代表幼年。以送行之遠、乘垣望關表多情。以車來賄遷表同居,以"淇水湯湯,漸車帷裳"表大歸。以"三歲"表多年,以"二三"表反覆。這和《采薇》詩人用"楊柳依依"代春,"雨雪霜霏"代冬,性質是一樣的。收到語言雋永,耐人尋味的效果。

(五)頂真修辭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説:"頂真是用前一句的結尾來做後一句的起頭,使鄰接的句子頭尾蟬聯,而有上遞下接趣味的一種修辭法。"這種修辭,多見於歌曲。這可能由於集體歌唱,口耳相傳,此唱彼和,互相銜接,便於記誦所產生的一種句式。如"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以望復關,不見覆關","無與士耽,士之耽兮","及爾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都是《氓》詩中的頂真句。蟬聯詞不一定都在句首,有的在句中,它們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加強詩的音樂性。

(六)歎辭的應用

詩人抒發猛烈的感情或深沉的思想的時候,經常用一種呼聲或感歎辭來表達。如當她追敍婚前戀愛生活的時候,感情比較穩定,沒有使用歎辭。第三章轉入抒情,感情激昂,連用兩個"于嗟"(哎呀),三個"兮"(啊)字,兩個"也"(呀)字。第四章對"桑落"有所感,用了一個"矣"字。第五章訴説被丈夫虐待,被兄弟譏笑,情緒最激動,連用六個"矣"字,借表她沉痛的心情和口氣。最後一章對氓表示憤慨和決絕,加強了語氣,拖長了音調,堅決地唱出"亦已焉哉"(也就算了吧)!焉哉二字連用,就象歌劇幕終,使人有餘音裊裊,不絕如縷之感。

(七)呼告的表現手法

由於詩人感情的強烈,對所愛者或所憎者,雖不在面前,但覺得如在面前,向他陳訴或斥責,這就是呼告的特徵。它在抒情詩中用得最普遍。《氓》詩第三章詩人敍述她的被棄,心情憤激,把個人的命運和當時一般女子的命運聯繫起來,彷彿有一羣青年女子在她面前,她把自己的痛苦告訴她們,在戀愛過程中,要警惕男子將來會變心,自己將難擺脱禍害:"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説也;女之耽兮,不可説也!"這幾句呼告,唱出了對男女不平等社會現象的強烈悲憤。第六章又轉為呼告的形式,"及爾偕老,老使我怨",這時好象氓站在面前,斥責他的誓言是個欺騙。接着以少時兩情融洽,言笑宴宴,信誓旦旦的情景,反襯氓今日的負心。悲憤之情,又達到了高潮。最後又高呼"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如果這裏不用呼告手法向氓發出斥責,是不足以解恨的。

這首詩音調鏗鏘自然,富有真情實感。詩中用了不少"蚩蚩"、"漣漣"、"湯湯"、"晏晏"、"旦旦"等疊字形容詞,它們不但起了摹聲繪貌的作用,且加強了詩的音樂性。《詩經》民歌的章法,多半是疊章復唱的。由於《氓》詩人感情複雜,敍事曲折,故分章而不復唱,這在《國風》民歌中是少見的。

(八)古今異義

至於,古義:到;今義:達到某種高度

以為,古義:把......當作;今義:認為

泣涕,古義:眼淚;今義:眼淚和鼻涕

賄,古義:財物;今義:用財物賄賂

歷史背景

衞 國

衞國,大致在今河南安陽、鶴壁、濮陽一帶。周王朝的同姓諸侯國之一。姬姓,衞氏。(也有康氏和子南氏)

周公旦伐定三監之亂,以弟弟康叔封為衞國諸侯,分殷商之民,護衞周王室。據《元和姓纂[zuǎn]》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同母弟(文王第八子)於康邑,史稱康叔。後周公旦(文王第四子)又將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封給康叔,讓康叔遷徙[xǐ]至殷商故都,建立衞國,定都朝歌(今河南淇縣)。

周公旦攝政時期,管叔、蔡叔作亂,而周公勘定內亂,命齊、魯、燕諸侯平定夷狄之人,將原本管蔡監管的殷商之民遷到衞,立康叔封為伯,治理衞國。周公旦對這個弟弟十分的照顧與愛護,親自寫了康誥[gào]、酒誥、梓[zǐ]材等治國的條陳文章,交給康叔封,讓他據此治理衞國之人。康誥稱“命爾侯於東土”,又云“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可知康叔封是衞侯。周成王執政後,以康叔封為司寇。(是掌管刑獄、糾察的官職,相當於後來的刑部尚書,是朝廷中掌握生殺大權的官。)

卜,像龜甲燒過後出現的裂紋形,此裂紋形是卜辭,即甲骨文。占卜,需要誠心彎身叩頭,故《説文》「僕」,即頓首叩頭之意;「佔」即口誦卜辭;「真」字,從卜從貝,貝即「茭[jiāo]貝」,古人以貝佔吉凶,拋擲「茭貝」即求真過程。

龜甲卜骨

其中龜甲又稱為卜甲,多用龜的腹甲;獸骨又稱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jiǎ]骨,也有羊、豬、虎骨及人骨。卜甲和卜骨,合稱為甲骨。

使用甲骨進行占卜,要先取材、鋸削[xiāo]、刮磨,再用金屬工具在甲骨上鑽出圓窩,在圓窩旁鑿出菱形的凹槽,此過程稱為鑽、鑿。然後用火灼燒甲骨,根據甲骨反面裂出的兆紋判斷兇吉。

中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出現占卜用的甲或骨,至商代甲骨盛行。商周時期的甲骨上還契刻有占卜的文字——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已有15萬片左右,對甲骨的研究包括釋讀、卜法文例分析、分期斷代研究和社會歷史考證等。

研究的一般步驟是整理、綴[zhuì]合(聯結組合,連綴組合之意)、墨拓、分類、分期、著錄、釋讀和綜合研究。對甲骨的研究已形成為一門學科——甲骨學,是中國考古學的分支學科之一。研究甲骨,對中國古代社會史、科技史和古文字學、語言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標籤: 衞風 國風 詩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jing/8p23g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