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歌 >

關於《錯誤》的詩歌

關於《錯誤》的詩歌

在此之前,鄭愁予這個名字對我來説十分陌生,更不用説他的詩了。直到2003年9月,當我有幸打開墨香四溢的高一語文教科書時,鄭愁予這個名字和他的詩《錯誤》才出現在我的眼前。

關於《錯誤》的詩歌

第一次讀《錯誤》這首詩,便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温庭筠的小令《望江南》。《望江南》和《錯誤》都以江南為背景,刻畫的都是一個有血有肉,感情豐滿的盼歸之人,即思婦形象。

《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這首小令寫一個古代女子登樓盼望愛人歸來,從希望到失望最終絕望的過程。我們不妨進行這樣大膽的想象——古代的一位江南女子,她穿着古代的服裝,細細的眉毛像一彎新月,水汪汪的大眼睛像一片湖。就在她與心愛的人快要結婚或結婚的第二天,心愛的人便被抓去服役或戍守邊關。她等啊等,盼啊盼,終於得到了丈夫明天要回來的消息。她激動的一夜未眠,睡夢中都是丈夫的身影。第二天早晨她起了個大早,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便去望江樓等待丈夫的歸來。歸船過去了很多,但始終沒有丈夫的身影,她多麼失望,連夕陽、江水都被她的痴情所感動。圓圓的夕陽好像丈夫的臉龐,水面上好像閃動着丈夫的音容笑貌。天已經黑了,丈夫還沒有回來。她不甘心,突然想起曾經和丈夫約會的白蘋洲。丈夫會不會去那兒呢!結果那兒也沒有丈夫的身影,她絕望了……

《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無獨有偶,這首新詩也寫一個現代女子在小城的小樓裏等待心愛的人歸來,從希望到失望的`過程。和上面的小令相比只是少了一個絕望的內容,但多了一個抒情主人公“我”。我想開頭小體字的兩句是這首詩內容的總寫。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借代那個盼歸之人,“蓮花”比喻江南女子的美麗純潔,“開落”暗指女子心情的微妙變化,即希望到失望的變化。中間五句用比興手法委婉含蓄、形象生動地刻畫出一個孤獨、寂寞、憂愁的思婦形象,營造出了一個美妙的小城思婦情景圖。簡言之就是用“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起興,進而説明“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用“小小的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緊掩”作比,描摹女子的等待之狀。最後兩句是點明題意的兩句,也是全詩中最美的兩句。如果説開頭兩句交代了“我”的出現引起了思婦心情的變化,那麼這兩句則指明瞭原因。“我”的馬蹄聲讓思婦誤認為“我”就是她的盼歸之人,讓她興奮。結果呢!“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讓她失望。換言之,“我”雖然不是思婦的盼歸之人,讓她最終失望,但“我”的馬蹄聲也讓孤獨、寂寞、憂愁的她得到了短暫的慰藉。這就是“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的原因之所在。

人世間不乏美麗的錯誤。美麗的錯誤就像美麗的謊言讓人產生美的遐想,讓人得到短暫的慰藉。

標籤: 詩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ge/8pj72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