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詞 >

詩詞藝術賞析

詩詞藝術賞析

詩詞作為古典文學作品中的精華,在高中語文教學以及高考中扮演着極為關鍵的角色。以下是小編分享的詩詞藝術賞析,歡迎大家閲讀!

詩詞藝術賞析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説“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自先秦時期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直至明清小説,中國古典文學歷經兩千餘年的發展歷程,不同的歷史時期有着不同風格、類型的文學作品,比如西漢的大賦、魏晉的抒情小賦等,而唐詩、宋詞無疑是古典文學中最為耀眼的明珠。唐宋時期,詩詞名家輩出,如放蕩不羈的李白、憂國憂民的杜甫、淡泊平靜的白居易、情深似海的李商隱等,不一而足。他們的詩詞作品或豪放、或平淡、或雋永、或隱晦,都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瑰寶。誦讀這些詩詞作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聞,還能起到涵養性情、陶冶情操的作用。詩詞藝術賞析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高考的主要題型,無論是從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的眼光來看,都非常重要。下面我從多年的詩詞學習經驗出發,淺要地談談詩詞藝術賞析的方法。

一、知人論世,瞭解創作背景

《孟子·萬章下》中有“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之説,後人將其歸納為“知人論世”,並作為文學批評的重要手段。文學是時代的反映,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學風格,深入地瞭解時代背景,對我們更好地感悟、體會文學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此,我們在詩詞賞析中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生活背景是宏觀層面的內容,影響到特定背景下所有的文學家及其創作。比如,“安史之亂”結束了為期數十年的盛唐,肅宗、代宗時期詩人的創作較之玄宗時期有着巨大的差別,而晚唐時期的軍閥混戰、藩鎮割據、民不聊生又使得整體的'詩歌潮流偏向綺靡頹廢。其次,我們還要了解作者個人的生平遭遇,不同的作者在文學創作中有着非常鮮明的個性特徵。比如,提到蘇軾人們便會聯想到“大江東去”的豪放,提到柳永便會聯想到“多情自古傷離別”的婉約,這和作者個人的生平經歷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安史之亂”使得杜甫半生顛沛流離,他親眼目睹了老百姓的慘狀,所以其文學作品中常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便是典型。最後,我們要了解特定詩歌的創作背景,“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古人創作大都有感而發,比如李煜的《虞美人》便是囚於開封時所作。

二、擒賊擒王,緊扣文心詩眼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是杜甫描繪戰爭的詩,指在戰場上,只要把敵軍的主帥抓住,敵軍自然不戰而潰,後喻指在複雜事件的解決中抓重點,突出主要矛盾。而詩眼便是詩詞賞析的重點所在,緊扣詩眼,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作品的內容及情感。詩詞作為古典文學的精華,語言本身就非常簡潔凝練,藴藉性非常強,而詩眼則指最凝練、最傳神,最能表達作者心境與感情的字詞或者句子。柳永的《望海潮》是古往今來描繪杭州詩詞中的絕品,金主看完《望海潮》之後,心起了“立馬吳山之志”,其影響可見一斑。這首詞描繪了杭州自然人文風光,看似雜亂,卻始終圍繞着一箇中心,便是“錢塘自古繁華”,這句總起之句便可看作《望海潮》的詩眼,而“繁華”則是詩眼中的核心。因此,我們在欣賞詩詞藝術時,要主動去探尋其詩眼所在,而詩眼探尋與作者作品創作中的“煉字”也有着非常密切的關聯。作者所“煉”之字,通常就是我們尋找的詩眼,一般而言,以動詞居多。比如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的“濺”與“驚”;“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中的“垂”與“湧”。此外,形容詞、名詞乃至疊詞都有可能是詩眼所在,如李清照《聲聲慢》中“悽悽慘慘慼戚”,便是展現作者心境的詩眼。

三、條分縷析,分析創作手法

詩詞藝術賞析的核心環節便是分析詩詞的創作手法,我們只有在深刻把握作者創作手法的基礎上,才能對作者意圖表達的內容或者抒發的情感有着具體而明確的認知。眾所周知,古典詩詞以含蓄藴藉而著稱,這固然和古代漢語自身的精練特點有着密切關係,也可以歸因於作者在創作環節中所採用的各種藝術手法,如比喻、對偶、雙關等。這些藝術手法是理解詩歌的鑰匙,正確把握這些藝術手法的性質與功能,便能成功打開詩歌賞析的大門。因而,我們在詩歌賞析中要做到條分縷析,從文本細讀的角度出發,全面地、深層次地把握詩歌。以修辭手法而言,詩詞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用典、對偶、通感、互文等,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極大地提升了詩詞的審美價值,當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們的理解難度,需要我們從細節入手來予以解讀。林逋的《山園小梅》是描寫梅花的經典之作,它在描繪霜禽與粉蝶的時候,便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藉助“先偷眼”“合斷魂”將動物對梅花的喜愛誇張到了極點,也表達了作者的愛梅之情;又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近乎全篇用典,化用各種歷史故事,旁敲側擊地展現了個人的意緒與願望。

四、感同身受,體會作者情感

詩詞賞析的最高階段,是讀者對作者情感上、心理上的認同,成為作者後代的知音。比如,蘇軾酷愛陶詩,不僅從藝術手法上掌握了陶詩的創作脈絡,並且在精神內涵上朝着陶淵明恬淡歸隱思想發展,甚至還創作過“和陶詩”以明心志。就我們的詩歌賞析而言,篇章分析很重要,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體會作者的情感也尤為必要,這既是我們從內心深處把握詩詞的必然手段,也是理解詩歌創作的關鍵途徑。對此,我們需要從以下幾點着手:首先,反覆誦讀。古典詩詞,多為韻語,讀起來朗朗上口,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覆誦讀可以讓我們感知詩歌中的意境與意緒。比如,多次誦讀范仲淹的《漁家傲》,便會從心底生出“塞下秋來風景異”的蒼涼之感。其次,設身處地。在探尋作者內心世界時,作為讀者我們要學會設身處地地從作者當時的境遇出發,嘗試着揣摩作者的情感與心境,這就需要我們對作者的生平經歷有一個比較透徹的瞭解。最後,分析表現手法。詩詞情感的表現手法較為多元,常見的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直抒胸臆等,借景抒情又可以細分為以樂景寫樂情、以樂景寫哀情等,只有深入把握創作技巧,才能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情感。

詩詞作為古典文學作品中的精華,在高中語文教學以及高考中扮演着極為關鍵的角色,對學生的學習、成長、發展也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學習、賞析、感悟詩詞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世界,還能陶冶我們的情操,因此,我們在語文學習中要重視詩詞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古典文學修養。

標籤: 賞析 藝術 詩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ci/yym87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