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詞 >

《滿江紅·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翻譯賞析

《滿江紅·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翻譯賞析

《滿江紅·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作者為宋朝詩人劉克莊。其古詩全文如下:

《滿江紅·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翻譯賞析

金甲雕戈,記當日、轅門初立。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濕。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有誰憐、猿臂故將軍,無功級。

平戎策,從軍什,零落盡,慵收拾。把茶經香傳,時時温習。生怕客談榆塞事,且教兒誦花間集。歎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

【前言】

《滿江紅·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是南宋後期愛國詞人劉克莊的代表作之一。上片寫過去,正面着筆,風格豪邁雄健;下片寫今日,純用反筆,風格掩抑沉鬱。運用對比手法,極富感染力。

【註釋】

⑴金甲雕戈:金飾的鎧甲;刻鏤過的戈。形容武裝的壯麗。

⑵轅門:軍門,指李珏帥府。

⑶磨盾鼻:盾鼻是盾的紐。齊樑之際荀濟入此,説當在盾鼻上磨墨作檄討伐梁武帝蕭衍。後以“磨盾鼻”喻軍中作檄。

⑷龍蛇:原指草書飛動圓轉的筆勢和飛動的草書,後泛指書法、文字。

⑸樓船:戰艦。

⑹“有誰憐”三句:“猿臂故將軍”指李廣。《史記·李將軍劉傳》:“廣為人長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廣曾為驍騎將軍,因事降為庶人,因稱“故將軍”。古代殺敵以首級的數目計功,故稱功級。平生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而不得封侯。

⑺平戎策:指平定平定外族的策略。這裏指作者屢有奏疏陳述抗敵恢復方略。

⑻從軍什:是指記靈軍中生活的詩篇。

⑼慵:懶惰,懶散

⑽茶經:這裏指記茶葉的品種及烹茶方法的書籍。

⑾香傳:即香譜,記香的品種,燒香的方法,器具等。

⑿榆塞:《漢書·韓安國傳》:“後蒙恬為秦侵胡,闢數千裏,以河為竟。累石為城,樹榆為塞, 匈奴不敢飲馬於河 。”後因以“榆塞”泛稱邊關、邊塞。

⒀花間集:是五代十國時期編纂的一部詞集,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詞選集,由後蜀人趙崇祚編輯。

【翻譯】

想當初,在帥府,穿金甲持雕戈;軍中作檄,揮筆寫完千紙,筆墨都還未乾。天剛黎明,寒氣侵人,披着鐵甲的戰馬已嘶鳴起來,奔赴戰場;黑夜裏,狂風呼嘯,怒濤奔騰,高大戰船正在搶渡。當年李廣建功無數終降為庶人,有誰對這種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

那些抗敵恢復方略,記錄軍中生活的詩篇,只好任它散失殆盡,而懶得收拾了。只能靠焚香煮茗來打發時光了。現在就怕人談邊塞的事,暫且教兒女們誦讀《花間集》吧。只是感歎自己壯年是就不如人,何況現在呢。

【賞析】

這首詞作者在自注中説“忽動從戎之興”,即作者忽然產生從軍抗金的念頭。情況是這樣:劉克莊曾因“江湖詩案”遭難被黜。到紹定六年(公元1233)蒙古滅金之際,宋師北上謀復回河南,劉克莊尚閒置在家。宋金之間的這場戰爭引起了詩人從軍抗金的念頭。這是作者寫作此詞的背景。

詞的上片從回憶往日的軍營生活寫起。“金甲雕戈,記當日、轅門初立。”“記當日”點明這裏所寫的是對往事的回憶。詩人回憶開始擔任軍門工作時的威武的景象。“金甲雕戈”,形容武裝的壯麗。“轅門初立”,是説開始擔任軍門工作。時李珏出任江淮制置使,節制沿江諸軍,帥府設在建康。劉克莊在幕府掌文書,被譽為“煙書檄筆”,一時無兩。”他也很以此自負,所謂“少年自負凌雲筆”,時僅二十三歲。“磨盾鼻”三句寫出了詩人當年才華橫溢,極為得意的精神狀態。“一揮千紙,龍蛇猶濕”顯示他草擬文書時,文思敏捷,筆走龍蛇,文不加點,倚馬可待的超人才氣。

“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這兩句脱胎於陸游《書憤》一詩的名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曉嘶”,“夜渡”,一寫白天,一寫夜間。表現強敵壓境,戰鬥緊迫的程度。“鐵馬”這兩句表現一種壯闊的戰鬥場面和肅殺的戰鬥氣氛。“有誰憐”三句借用“李廣難封”的典故説明自己雖曾躊躇滿志,而終於無功而歸,怨憤之情,溢於言表。這裏作者以李廣自況,自有不平之意。史載劉克莊從軍建康李珏軍幕時,由於前線泗上兵敗,朝野皆主“以守易戰”。劉克莊建議抽減極邊戌兵,使屯次邊,以壯根本。“主謀者忌之”,即自行辭職歸裏。由於這一次辭去軍幕,使他一生未能再直接參與同敵人的戰鬥。所以每當追憶到這段軍旅生活時,既神往,又遺憾。不過總的看來,詞的上片的基調還是昂揚亢奮的。

下片抒寫的是詩人憤鬱塞胸時發出的悲涼深沉的哀歎。詩人此時廢退之身,無路請纓,只能正話反説,傾訴內心的隱痛和憤慨了。“平戎策,從軍什,零落盡,慵收拾。”對一個愛國詩人而又是戰士的人來説,平戎策,從軍什,是戰鬥生活的記靈,是珍貴的文獻。一般都要編入專集傳及後代的。有如勒石記功。可現在卻都已零落殆盡而懶於收拾。“把茶經香傳,時時温習。”即詩人只能靠焚香煮茗來打發時光了。唐陸羽有《茶經》三卷。“香傳”,即香譜,記香的品種,燒香的方法,器具等。丁謂有《天香傳》,沈立、洪芻均有《香譜》。讀到這裏不禁使人想起辛棄疾《鷓鶘天》詞中的名句:“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了。

實際上這樣做都是違心的和不得已的,純屬無可奈何。“生怕客談榆塞事,且教兒誦《花間集》”,這兩句表面上是説詩人已作終老之想,無意復問邊事,而用描寫美女與愛情的《花間集》來教導兒女。現在不但詩人自己不談“平戎”,而且唯恐客人談及。這裏着意寫詩人過去遭遇留下的傷痛,是抱負難展的憤激之辭!“歎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結語用春秋時鄭大夫燭之武語。《左傳》僖公三十年載:燭之武對鄭文公説:“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這裏意為雖有“從戎之興”,無奈力不從心。表面上怨歎流年,實際上是感歎壯志未酬,不能一展抱負,用的是曲筆。

劉克莊是辛派詞人,這首詞的風格與辛詞酷似。在慷慨淋漓、縱橫恣肆中時露悲涼深沉之哀歎。詩人把立志收復中原的氣節與功名作為詞的主旋律,表現了英雄失志而不甘寂寞的思想。詞在表現手法上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運用曲筆,使詞的意藴更加深沉含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ci/kxz0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