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詞 >

想象力在詩詞鑑賞中的作用

想象力在詩詞鑑賞中的作用

在高考詩歌鑑賞中,以全國I卷的情況來看,幾年來,滿分11分的兩道試題,考查最多的考點是:表達技巧、思想感情、形象及語言。從得分情況來看,思想情感及表達技藝方面沒有達到老師的要求,即考點的突破還不是很滿意。

想象力在詩詞鑑賞中的作用

眾所周知,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是作者運用藝術手段,把從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鑄成藝術形象,用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所以這個過程註定離不開想象、聯想和虛構。因其訴諸讀者以感情和想象,所以鑑賞者必須側重於藝術真實和審美創造的判斷,即鑑賞的過程中,只有通過再造想象與創造想象結合的思維方式,才能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及藝術構思。

1.重要考點之一思想情感的'突破。

想象力説起來簡單,我們似乎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想象力,然而實際上,大多數的孩子越大越不敢想象,越沒有想象力,從面導致到了高三複習古詩詞鑑賞的時候,讓學生髮揮想象理解詩詞內容的時候,他們往往感覺很難。

我們常用“知人論世”等方法,讓學生判斷詩中的情感。對於生活及情感經驗豐富的人來説,這個方法真的很有效,然而,當今十七八歲的高中學生,接觸的大多是手機網絡及一些現代色彩極濃的東西,所經歷的也只是一些考試失利、戀愛失敗、親情缺失等情感,如何把握古詩詞中的情感,單純依靠體裁及詩中的隻言片語是難以準確把握的。

所以在“知人論世”這一詩歌鑑賞方法教學之時,讓學生調動所有的積累,大膽想象,穿越千年,進入作者生活的時代及特定社會環境、特定氛圍之中,生活在那個年代,生活在那個家庭、驛站、館舍,登上作者當時立足的歌台舞榭,眺望長天落日,孤鶩雲霞,身臨其境地從心中感受那份憂時傷世,別離愁恨,那種感覺該有多麼深切厚重啊!

20xx年高考全國I卷中《鵲橋仙? 華燈縱博》一詞,我們告訴學生,南宋時期的詩人生活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年代,詩人多抒發收復失地、統一祖國或壯志難酬的情感。但這首詞抒發的情感很複雜,單憑此難以準確推斷。那麼如果讓學生調動想象,讓自己成為陸游,去“華燈縱博,雕鞍馳射”的熱鬧中玩一次,在那種場合中,自有一些滿懷豪情者,而多有單純縱慾娛樂的小人物,而自己作為才高志潔者置身那種場合中,會是什麼心情?再進一步想象隨着時間的推移,酒徒們封了侯,自己卻去江邊垂釣,獨對清清江水,深思為什麼會這樣,想着這種種,自己又會是什麼心情?逐句展開想象,畫面層層展開,情感層層展現,學生在南宋大地上,感受自己的情感變化,再將其轉換成文字答案,實現再造想象、創造想象及藝術再現的過程。

20xx年江西卷試題司空曙的《喜外弟盧綸見宿》,很多學生沒有仔細讀全詩,更沒有展開想象,而斷章取義,依據詩中“雨中葉樹,燈下白頭人”中的意象,推斷詩中情感為悽清悲涼,導致丟分。如果能利用想象的方式,讓自己成為盧綸或盧綸當時情形的見證者,讓自己去經歷着或看着詩人於悽苦中見到外弟的那種又憂又喜的複雜感情,學生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2.重要考點之二表達技巧的突破。

表達技巧的鑑賞實際是就詩歌的藝術構思方面進行思考,一涉及到藝術方法的內容,對於沒有太多理論的大多數學生來説無疑是一個盲區了。所以,在高考詩歌鑑賞的複習中,我們常會告訴學生,如果表達技巧判斷不準確,那就是硬傷。

那麼如果能發揮想象,深入其境去理解表達技巧,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詩歌鑑賞“緣景明情”的方法,即是要利用想象的方法置身景中,明瞭其中的內涵。比如《思遠人》,學生在想象時,可以先將自己置身秋季,窗前,然後眺望窗外,看到上闋所描寫的“紅葉黃花”,始悟秋已晚,人未歸,那麼自然引起思遠人之情,所以晚秋之景觸發了思念遠人之情。這恰巧與起興手法的特點――一般用在詩章或各節的開頭,是一種利用語言因素建立在語句基礎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藝術表現手法,有起情,創造作品氣氛,協調韻律,拈連上下文關係等――相契合,要答出起興就不是很難了。

站在高處,眾裏尋他。想象是穿越時空,與詩人進行古今交流的最好方式,我們應該培養學生找準“高處”,並紮紮實實培養高中學生的想象力,為考點的突破積蓄能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ci/8g33n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