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詩 >

初中古詩詞欣賞之意象

初中古詩詞欣賞之意象

培養學生欣賞古詩詞,其中就有對古詩詞意象的理解。要從哪些方面下手呢?下面一起來看下!

初中古詩詞欣賞之意象

散文與小説等藝術形式將密密麻麻的文字鋪排在紙上,形式上頗有文字堆砌之感。而詩歌一出場,就以它特有的形式美征服了讀者:精巧的五絕、七絕,幾十個字,有的配以插圖,詩與畫相輝映,文與圖相結合,言簡意賅。可是正因為字少,使古詩詞缺少“讀頭”。當今時代變遷,生活節奏速度快,大部分中學生對“古”已經不感興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所以,在古詩詞教學中,要教會學生欣賞,這與古詩詞的意象領會就有很大關係,從而對學生學古詩詞有很大幫助。培養學生欣賞古詩詞,在感受意象上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一、欣賞古詩詞,感受詩歌意藴之美

品味古詩詞的意象,是對古詩詞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等的綜合系統性探討,品味可以從字詞、意境、修辭、寫法等方面進行。下面,我們就略談一下。

1.對詩歌的字詞句等有特色之處細緻評析

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全詞幾乎由意象組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等共同組成了秋色淒涼悲切之景。每一個景象都帶着令人悽清之感。古詩詞中,還有一些客觀事物早就被人們賦予了特定的意義,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文學景象。如,大雁南飛,形成了遊子們思鄉懷親的寄託;折柳,暗示離別之苦、依依不捨;鬆、竹、梅、菊表示氣節高雅、孤傲超逸之品性。抓住了這些特色,就大概反映了詩詞的意象了。

2.詩畫配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國古詩詞比比皆是。拿王維來説,盛唐著名詩人與畫家,作為詩人,他被譽為“詩佛”,他的五言詩被譽為“五言之宗匠”;作為畫家,當朝盛譽極高。他的詩,詩中有畫,後人千古傳頌。詩配畫是品味詩境的不錯方法。這種直觀的感受更能增添學生對詩歌的興趣。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着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裏又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如果能讓學生對古詩詞作畫,更能增添學生對詩詞意象的體會。例如,教授《送別》(無名氏)、《山居秋暝》(王維)、《相見歡》(李煜)等,學生創作配畫都很有興致,雖然畫得不是很好,但是通過動手畫、討論和反覆修改,充分認識到了詩詞的意象。

二、挖掘古詩詞的.詩魂

欣賞一篇古詩文,除了看懂“表象”,還得看到“詩魂”。拿《十五從軍徵》來看,表面上述説了一個人從了一輩子軍後回鄉的情況。哪怕從表象上看,這個人回故鄉後看到了這種境況,心情會怎樣呢?“淚落沾我衣”,人們彷彿看到,主人公茫然地從幻想中走出來,黯然淚下。他已不能像年輕人那樣號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艱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期盼、六十五年的沙場風塵、六十五年的人世滄桑的老淚,撲簌簌落到滿布征程的衣襟上。“淚落沾我衣”五個字,包含了多麼豐富、多麼深厚、多麼沉痛的感情內涵啊!這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作者賦予了這首詩厚重的“魂”,然後才能感動讀者,催人淚下啊。除了看到這點外,若能聯想多一點,比如,想到這人能從“古人征戰幾人回”的沙場上回來了,而且還能從“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古時候活到了八十歲,這難道不是個人才嗎?而人才卻落得了這樣的下場,試問,不是人才的我們有何感想呢?能讓人浮想聯翩的文章,才是藝術的高超啊!

三、要善於捕捉現象和領略意境

意境往往由意象組合而成,通過多個意象的組合達到某一特定的境界或氛圍,使詩詞所營造的氣氛感染讀者。

善於捕捉現象和領略意境,是古典詩詞欣賞中必不可少的兩個重要環節。

捕捉形象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從詩詞的字裏行間抓住人物形象;一是欣賞之後得到總體形象,或曰詩人的自身形象。

蘇軾的《江城子》這首詞,全篇描繪出豪氣不減少年的詞人的自身形象:他“左牽黃”,“右擎蒼”,狂放不羈,豪氣沖天;他由“千騎”簇擁,親學孫郎,彎弓射虎,英姿颯爽;他酒酣耳熱,豪情萬丈。一位壯志在胸、豪氣沖天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

關於詩詞的意境,王國維曾説:“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謂有意境呢?他又説:“寫情則沁人心腑,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古詩詞之佳者,無不如是。”他在《人間詞話》中又進一步指出:“境非獨謂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意境包括意與境兩個方面,而且是意與境,情與景融合為一、渾然一體的一種藝術境界,它在於能寫真景物、真感情,在於藝術形象的鮮明生動,境界的傳神、感人。

總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古詩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大語文教師應遵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感悟能力,提高閲讀古詩詞和鑑賞古詩詞的水平,提升學生的文學品位,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古詩詞的無窮魅力。

標籤: 初中 古詩詞 意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shi/kydwd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