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愛的方式散文

愛的方式散文

當這個世界有了人類,災難便不可避免。當這個世界一步一步向前發展時,人們之間的貧富懸殊便越加凸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呈現出兩極分化的局面,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雖然也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是,終極目標是共產主義,是走向大同。

愛的方式散文

先富起來的人們,如何關注弱勢羣體?貧窮中的人們,如何振作起來?日復一日平凡的生活中,如何保持一個寬容的心態,或者説如何做到與人和諧相處?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回答起來也許不是十分容易。下面讓我們用幾個例子來做一些闡釋,也許更直觀。

第一例:做一個小氣的富有者

話説一位富翁,到一個酒店招待客人,所點的菜餚剛剛夠吃,這就引起了酒店的一些不滿,這還不算,結賬的時候,對於零頭的幾個小錢,也沒忘記要了回去,裝進腰包裏。收銀員對這位名聲早已在外的富翁很不屑,嘴中嘟囔着:很小氣嘛,還是個富翁呢?!這時,等着結賬的一位記者不以為然,説,前不久,他向一個慈善協會捐出了100萬呢!收銀員不再吱聲。

第二例:做一個大氣的窮人

一個貧寒的農家,那年雪上加霜,莊稼收成不到正常年份的兩成,一家人的口糧早已用光,秋後靠野菜充飢。偏偏這個時候,上學的女兒回來説,學校組織捐贈糧食給一個受災點。愁眉不展的母親把女兒拉到一邊:和老師通融一下吧,家裏實在沒什麼可捐出去的,等下次有了,多捐點。聽得母女二人的嘀咕,奶奶顛着小腳,拄着枴杖到後院裏,取出一瓶果醬,交給孫女,説,本打算留着過年用的,拿去吧。母親看着這唯一的佳餚拿了出來,很是心痛,奶奶卻説,別讓孩子從小覺得自己窮,這樣她永遠是個窮人。

第三例:做一個默默的施愛者

一位老太太搭乘公交車去某個地點,卻半途下車,再等下一輛公交車。一同上車的婦人大惑不解:您老搭的是同一路車,幹嗎下了再上?老太太回答:剛才的座位讓給了一位年輕人。婦人更加不解:年輕人?可您是老年人啊。老太太説,那個年輕人一隻腳傷了,有點瘸。婦人再次迷惑:那也不用下車啊。老太太説,如果我不下,站在邊上,年輕人會不安的,因此,我對他説,我到站了。

以上的三個例子,來源於同一本書。書中有很多故事,可我偏偏記得的`是這三個。

看到第一個例子之前,我常常想,那些平時外交場合出手大方的商家,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也大手大腳呢?原來不是!父親在世時告訴過我,過去的地主,也不是餐餐吃肉,他們出門時,會用一塊豬油在嘴上擦一擦。雖然,我沒辦法印證,但是,從第一個例子中,我知道了富人的財富也是來之不易的。想起2010年9月到安徽名山公司採風時,沒有看到公司宏偉的大門及闊綽的停車場,很納悶,等到進入操作間,才知道,朱總是把錢投到了刀刃上,等到和那裏的職工交流,更明白了朱總的一片苦心。公司實行人性化的管理,殘疾人(非全殘)優先招工進場;職工家有孩子考取大學的,直接定額獎勵;醫療保險面擴及職工家屬。朱總富了,並沒有大肆擺闊,而是讓一羣人不再貧窮,這就是所謂的“富則兼濟天下”吧?

看到第二個故事時,我想起了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我所在的組織,發起手拉手助學活動,一個女同胞率先一次性捐出1000元,我把這個例子,告訴另一部分人,有人卻説,她家很富有,這點錢不算什麼。可是,在我告知的那部分人當中,誰又拿不出1000元呢?可事實上,有的人連50元也捨不得捐出來。我想,這樣的人是否算作永遠的窮人呢?

第三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發應該更多。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一種美德,而默默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更是一種大德。我們的愛心聯盟,幫助了不少的弱勢羣體,這讓大家由衷地敬佩,而愛心聯盟的幾位領頭人,竟然在自己拿出很大一筆資金後,又默默地到處籌款,這期間,他們的生意耽擱了,受了損失,他們毫無怨言;他們有的時候,也會碰壁,但他們毫不氣餒;當他們的行為,不被社會理解時,他們仍然心胸坦蕩。是什麼支撐着他們將這份愛無怨無悔地傳遞?我想這是否就是人間大愛?

誠然,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去給別人經濟上的幫助。但是,我們的生活中,貧窮,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概念,只要我們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善於將愛送給別人,世界就會充滿陽光,冬天便不再寒冷。

愛,如五線譜,發音的高低並不重要,每一首歌都有它特定的含義;愛,如萬花筒,赤橙黃綠青藍紫,每一種顏色都是美的。心中充滿愛的人,奏出的將是動人樂章,收穫的也必將是滿園春色。

標籤: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x4x7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