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佛教對三國演義的影響的散文

佛教對三國演義的影響的散文

三國演義》的道德核心內容是仁義。佛教的道德本質是慈悲。仁義與慈悲確有深層次的聯繫。

孔子把“仁”作為一個最高的道德原則,因為“仁”不僅是孔子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的核心,而且是他道德思想的起點和歸宿。他在《論語》一書中,談到“仁”的地方大概有一百零五處之多。

在古代,義是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孔子最早提出了“義”,認為這是君子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如《論語里仁》:君子之於天下,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意即: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無可無不可,但必須要符合正義。“義”貫穿了孟子的全部道德觀。如果“仁”是愛人的話,那麼“義”就是助人;如果“仁”是博愛的話,那麼“義”就是廣利;如果“仁”是尚慈的話,那麼“義”就是豪舉。

在孟子的“義”裏,凝聚着廣利天下的高尚精神、高尚行為、高尚事業的思想。

孟子把“義”看得比生命還要珍貴,他在《魚與熊掌》文章中開宗明義地寫道:“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他説魚與熊掌都是我喜歡吃的佳品,但當兩者不可同時得到,必須作出選擇的時候,那麼,我就會放棄魚而選擇熊掌,因為我認為熊掌比魚更名貴。孟子又説:“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活是我所需要的,義也是我所需要的,二者不可得兼,在必須作出選擇的時候,我就會捨棄生命而去實踐義的要求。

這就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由來。關二爺就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典範。

在佛教理論體系中,有一個與仁義相媲美的體系,那就是慈悲。慈悲是佛道門户、諸佛心念。南本《涅盤經》卷十四雲: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為根本。因此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排除苦難(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

慈是關心,悲就是同情;慈是自覺,悲就是覺人;慈是自渡,悲就是渡人;慈是愛人,悲就是助人;願給一切眾生安樂叫做慈;願渡一切眾生痛苦叫做悲。與眾生同樂謂慈,與眾生共苦是悲……儒家説仁者無敵,佛家説慈悲沒有敵人;儒家説殺生成仁,佛家説慈悲無我;儒家説捨生取義,佛家(地藏菩薩)説“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慈悲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慈悲就是無產階級不僅要解放自身,而且要解放全人類。

這裏我們看出仁即是慈,義即是悲,兩者異曲同工。如果説仁義珠圓玉潤,那麼慈悲就顯得珠光寶氣。

佛教對《三國演義》最直接、最明顯的影響就是把關羽寫成了佛教徒。有人説只要你會説中國話,會寫中國字,那你就不可避免受到佛教的影響。也有人説,如果現代漢語詞彙抽掉佛教語言,那麼我們就無法準確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思。可見佛教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與生俱來的。

佛教對國人影響之大之深,恐怕沒有那種外來的文化比得上的。它不僅影響中國的文人,也深深影響中國的武人。

應該説《三國演義》中涉及佛教最少,但是也沒有擺脱佛教的影響,其中最最典型的就是關二爺和佛有緣,並且最終成為佛教徒,這恐怕是鮮為人知的吧,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是關羽一生最輝煌的一頁。

建安五年,土山一役,劉、關、張被曹操打散,孤獨貧窮的劉備投靠了袁紹,關羽帶着劉備的兩位夫人據守下邳的時候,曹操請關羽的好友張遼勸關羽投降,關羽在不知道劉備下落的情況下,降了曹操,但立了三約:一者,降漢不降曹;二者,給俸祿養二嫂;三者,一旦知道劉皇叔的去處,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曹操最終同意了關羽的條件,關羽這才投降了曹操。關羽到曹營,曹操優待甚厚,既送金錢,又送美女,日日宴請,官封亭侯。即便這樣,關羽也不為所動,當他得知劉備在曹操的死敵袁紹處,斷然離去。

當關羽離開許昌之後,硬是闖過曹操的五道關口,斬了六員大將。其中一次,關羽到了汜水關,把關將領卞喜知道關羽有萬夫不擋之勇,設計在鎮國寺設宴,暗中埋伏200刀斧手,誘關羽赴宴,約擊盞為號,加害之。

鎮國寺原是漢明帝御前香火院,寺內有僧30餘人,內有一僧是關羽的同鄉法名普淨。普淨知道卞喜陰謀,在與關羽的對話中,以手握隨身佩劍,以目相視。關羽會意,命左右持刀緊隨,這才破了卞喜的陰謀,並在法堂宴席上殺了卞喜。

普淨和尚因為泄密,不敢留住鎮國寺,便雲遊到荊門州當陽縣玉泉山,見此處山清水秀,就地結草為庵,每日坐禪參道,身邊只有一小行者,化飯度日。

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所殺(亡年58歲)。

不久的一天,月白風清,三更以後,普淨在庵中默坐,忽然聽到空中有人大呼:“還我頭來!”普淨仰面認得關羽,遂以手中鹿尾擊其户曰:“雲長安在?”

雲長説:“吾師何人?願求法號。”

普淨曰:“老僧普淨,昔日汜水關前鎮國寺相會,怎麼忘了?”

關公説:“向蒙相救,銘感不忘,今某以遇害而死,願求清誨,指點迷津。”

普淨曰:“昔非今時,一切休倫;後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而顏良、文丑、五關六將等眾人的頭,又將向誰索取?”於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關羽皈依佛門後,經常在玉泉山顯聖護民,老百姓為了感恩關二爺的庇護,與山頂建廟,四時祭祀。

這裏我們看到,關公生前受到佛法的佑護,死後也得到佛法的超度,最終皈依為佛家弟子。一句“稽首皈依”四個字,足以説明關羽成為佛教徒,這裏我們並不是考證關羽是否真的是佛教徒,而是説明佛教對羅貫中的影響,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v797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