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戲台散文

戲台散文

在長沙的太平老街,有個戲台子,太子不是很大,卻也精緻,雕龍畫鳳的,站在台下,彷彿能看到那些角兒傾情演繹的身影。

戲台散文

説實話,長沙太平老街的這個小戲台子,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的戲台的實物,它是那樣真實,觸手可及的真實,卻又是那樣遙遠,因為台上是空的而台下是穿梭不息的行人。每次我經過戲台前,總會駐足觀望,那一刻,彷彿是我的時間凝住了,身旁匆匆行人,耳邊嘈嘈人聲,都與我無關,我與戲台,相看兩不厭,亦或是內心對它產生了憐惜之情。我知道,它是寂寞的,它知道,我是孤獨的!此時內心難免有種物是人非之感:戲台還在而唱戲的人兒已經遠去。留下一個飄渺的幻影供我思念,感懷,這其間,也許還有點人走茶涼的失落吧。

我生長在南方一個離戲曲很遠很遠的小村莊裏,很難想象在這樣一個沒有絲毫戲曲味兒的小村莊裏,會有我這麼一個熱愛戲曲的人,很多人對此表示不理解,當然,有時候連我自己都想不通。不過,愛了就是愛了,哪來的那麼多理由呢?

其實,我本不太喜歡長沙,但它總會在不經意間給我些許意外和感動,記得去年早春,我陪好友去醫院檢查,從醫院出來已是下午五時,天很冷,我只想快點回到學校,然而就在這時,那熟悉的京胡聲響起了,我循聲望去——馬路對面,有三位老人在帶粧唱戲!街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我聽不清他們在唱些什麼,但從戲服和粧容來看,他們唱的是《鍘美案》。一個包公,一個駙馬爺,一個琴師,三個人,一台戲,街頭是舞台而我是觀眾。那一刻,我的'世界,只有眼前這個舞台!我內心五味齊發,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第一次與戲曲零距離接觸竟會是在街頭,而且是在這麼一個寒冷的傍晚,我曾夢想着,我第一次觸碰戲曲,一定會是在寬敞的劇院裏,我的眼前,一定是一座華麗而古樸的戲台,我等待的,一定是我最喜愛的那些角兒們,而眼前之景,卻給了我比實現夢想更為巨大的震撼,或者説是感動。星城,第一次,在我心裏有了別樣的味道!

去年十月,宿舍樓附近一塊空地上最近搭了一個戲台子,每天都在唱戲,像這樣的民間戲班搭台唱戲,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民間戲班,這在北方,或者説在有戲的地方,應該不少,逢年過節的就搭台唱戲,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都聚到一起,放下所有的事,只帶一顆輕鬆歡快的心,痛痛快快的聽幾齣戲,這台上唱得起勁,台下叫好聲一片,好不熱鬧!

我來長沙三年,頭一回見到這樣的民間戲班子搭台唱戲,還一唱就是好幾天。戲台很小,也很簡陋,但觀眾卻不少,這挺讓我感動。其實,對於真正熱愛戲曲藝術的演員來説,台下只有一位觀眾在聽,在看,他也會注入他全部的情感去演繹,而台下的觀眾,也會獻出他全部的情感去聽,去看,甚至會進入到演員的境界,隨着劇情深入而往我的叫好。

前些日子,我在網上偶然看到這樣一張照片:台上,兩位戲曲演員正在唱戲,而台下,卻只坐着一位觀眾!看到這張照片的那一刻,心裏是又酸又疼,我們的戲曲藝術,何以到了這步田地:演戲的比看戲的人還多!然轉瞬一想,那台下,不還坐着一位觀眾麼?我不知道我這樣想對是不對,我也不知道我這麼想是不是太過阿Q了,但倘若照片上是這樣一幅情景:台上,兩位戲曲演員正在唱戲,而台下,卻只有一把空椅子。這又是怎樣的一番滋味。是蕭瑟?是淒涼?還是悲哀?我想,都不盡然,那是比蕭瑟比淒涼比悲哀更深沉更沉重的絕望!

去年的金秋,宿舍樓附近的空地上搭的那個戲台子,一唱就是好幾天,我每天都會跑到陽台那,望着那個簡陋的戲台子出神,我在傾聽,也在感動,更在欣慰。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那麼一張照片:台上,兩位戲曲演員在唱戲,而台下,坐着一位觀眾,兩位觀眾,三位,四位,五位,六位……很多很多位觀眾。

太平老街的戲台子,靜靜的立在那,訴説着戲曲的前世今生,雖物是人非,卻依然承載着一個有關戲曲的美麗的回憶;宿舍樓附近搭的那個民間戲台子,我不知道它下次會在何處落腳,但那一刻,它演繹着它的風華,在我今世今生今刻!

情之所至,戲我兩忘,或如同莊周夢蝶,或是乾脆閉上雙眼,讓這心兒,隨了那戲而去!

標籤: 戲台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rn8nz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