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品嚐春天的優美散文

品嚐春天的優美散文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殘雪的影子尚在人間徘徊,蟄伏的生命已經急不可耐地舒展身子,醖釀一場蕤醒了。於是湖邊柳樹暈染了鵝黃、山野衰草迷離了新綠、就連峯巒上的松柏也把青衫盪滌一新,變得輕盈飄逸了。同樣釋然的還有經歷了一冬的蟄伏的人們,遠離了蹲倉般的侷促和憋屈,走到温煦的暖陽之下,把心情和身體都美美地伸展開來,對着晴空,真誠地謳歌生活、謳歌春天。

品嚐春天的優美散文

古往今來,人們總在以各自的方式讚美春天親近春天:或文或詩、或歌或舞、或書或畫,因為春天昭示了希望、渲染了激情、熨帖了歲月。但我還是喜歡以自己的方式和春天來個親密接觸,那就是去野外採挖最初的那一簇新綠,烹做美食,讓春天真正融入肌體,在靈魂深處遊走、馥郁,吐露一個季節嶄新的芬芳。

春節剛過,正月十三,温度驟然升到十幾度,是乍暖還寒季節裏難得的小陽春天氣,於是攜妻帶女去挖薺菜。駕車沿某條慣常走過的國道一路開下去,沿途灑下陳瑞憂鬱的歌。

隨着城鎮的漸趨臃腫,大片曾經的田野被徵用,被閒置,被這樣那樣的建築和道路所替代。殘留的幾片瘡癬般的補丁小田也因飽暖後的農人漂向城市,飄向那些帶着汗漬的鈔票而被丟棄在耕作之外。於是人們被慢慢圈養起來,放在樓羣的某個舒適空間,遠離了風霜雨雪也遠離了自然的樸拙壯美。這些因素讓採挖野菜變得奢侈,既是因為習慣了被圈養的惰性,也是因為這多變的世界,留給野菜的空間日益狹小,以至讓尋找變得日漸艱難。

憑着記憶裏對原野的殘存回憶,終於來到曾經是村莊和阡陌的目的地。這是山間一片久已撂荒的土地,四周羣山環繞,一條枯瘦的河流隔開了荒地與遠山的聯繫。凝望遠處山腰上幾株寒柏,看着枯枝冷石,彷彿守望着一場酣然的長夢。料峭的春風拂面而過,甦醒的氣息絲絲氤氲,我知道此刻自己是如此真切地踏在大地之上。相比於車內逼仄的空間,我呼出的每一口氣都是如此清冽的舒展,便任由思想也天馬行空起來:其實在我們內心深處,總在渴望一種迴歸抑或是一種放逐般的心靈解脱。於是走入自然,讓身心肆無忌憚地恣肆便成了唯一的方式。

妻女歡快的聲音感染了我,她們在枯黃的衰草中發現了第一顆薺菜。這是上年秋天長出的,經歷了漫長的冬天,春風尚未完全喚醒它的甜夢。幾片剛剛返青的細葉襯着周圍赭黃的枯草,那份淡淡的綠不由得使人內心頓生一種柔柔的感覺,這近乎柔弱的綠意,映襯在周圍依舊肅殺的蒼黃之中,既昭示了生命的執着,也昭示了逆境中生命的無奈。當靈魂禁錮在鋼筋混凝土的黑森林裏,灰暗的天空遮蔽了目光的行程,周而復始的日子在現代化的怪圈裏環繞,我的確有理由為這點可愛的綠意感動,當然也就理所當然地為自己的渴望矯情。

在草叢中尋找薺菜是需要幾分耐心的,一寸一寸地細細搜尋,驀然一點蒼翠便綠了雙眸,於是認真地挖掘出來,不能傷了根鬚,因為此時的薺菜僅靠幾片嫩葉是無法成為美食的,只有融匯上年秋季紮下的長長的根,才能帶來它獨有的清香。就這樣低垂了頭,弓起腰身,在初春的暖陽裏尋找,也尋找一點感悟:其實生活就是為了尋找,再艱難也要尋找下去,因為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挖取回家,摘淨黃葉和細根,抖盡泥土,浸泡在清水中,一夜過去,懨懨的薺菜就甦醒了:舒舒展展的葉子綠意盎然、白白嫩嫩的根清香四溢,那水靈靈的模樣,清幽綿長的味道,讓人恨不能馬上就吞入口中,化入心間。就這樣整棵的裹上面糊,入油炸熟,吃時焦脆可口,鮮美異常。也可以配合豆腐、粉條之類素菜包水餃,入口齒頰留香,那份清清爽爽滿含了春天和陽光的味道,嚴冬的濁氣瞬間消散,整個人便有飛絮般的感受——空靈而輕盈。難怪傳統中醫認為早春時節,春寒料峭,此時飲食以養陽為主。陽即人體的陽氣,對人體起着保衞作用,可使人體堅固,免受外界六淫之氣的侵襲。一棵小小的薺菜,果然藴含了早春的暖陽和大地的温煦啊!

《名醫別錄》記載:“薺菜,甘温無毒,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這不事張揚的品性恰恰符合了中國的養生觀念:春天氣候變化無常,是最容易患上疾病的時節。因此這時最該吃些疏散輕鬆之品,而忌厚味、油膩之品,因此平補、清補的樸素薺菜就應運而生了。因此,中國自古就採集薺菜食用,早在公元前三百年就有記載,《詩經》裏也有“誰謂荼苦,甘之如薺”之句。普通百姓就樸實的多,也直接的多,“三月三,薺菜賽靈丹”,誇獎的淋漓盡致,還有護生草、淨腸草這類民間稱謂,即是對其功用的'概括,也是對其品質的褒獎。吳人更是用“眼亮花”點出了小小薺菜的明目作用。

春天在帶來盎然生機的同時,也飽含深情地關注着沉浸在花海綠浪中的人們,桃紅柳綠中,哪顆浪漫而細膩的心在低唱這季節的饋贈?“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這是關於薺菜最美的詩,也是人們對自然對童年對故鄉對所有舊時光深情的眷戀。

除了清香四溢的薺菜,春天的饋贈當然還有很多,隨着她的腳步漸行漸近,山腳的槐花發出了甜絲絲的笑聲、溪畔的薄荷也奏響了清涼的音樂;隴上的苦菜、地頭的茵陳,還有山腰潑辣的山馬紮菜、大咧咧的蓬蓬菜……,所有這些,都是春天的精靈,也是餐桌的佳餚。某一個閒暇時光,信步山野,讓陽光豁朗了身心、讓流雲釋放了靈魂,輕盈之後,順手擷一把綠色歸家,於是笑聲也在生活中絢爛了。春天,多麼讓人感恩的季節啊!因此從古至今,文人雅士乃至山人村夫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讚美着春天歌頌着春天,那些輕歌曼舞的形象和意象在所有美麗的舞台上不曾稍離。只是不知,春款款而來,難道僅為做藝術中一個美輪美奐的喻體嗎?難道僅僅為了博取幾聲讚美嗎?春天不該是供人欣賞的,更該是予人濡養的,讓人親近的。那麼,就讓我放下所有矯飾的辭藻和虛偽的深情,和春天來一次真實的親近吧:品嚐春天,讓春在胸腹中葳蕤開來。佛家説:“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我朗聲一笑,歌曰:“野菜穿腸過,春天心中留!”

標籤: 品嚐 春天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qqx3r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