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關於佛學的散文

關於佛學的散文

一次海南南山寺旅遊,對佛教有了點興趣,回來後就想寫篇南山寺遊感的文章,僅旅遊所得到的那點知識是遠不夠的,打那時就開始查閲有關佛學的資料。一位同事便借給我一本《金剛經》,雖説懂不了多少,但對佛學已知之一、二了。

關於佛學的散文

釋迦牟尼佛祖當初修行的初衷,是要打破古印度婆羅門教的那種嚴格的階級等級制度,讓人們享有同等的社會待遇。婆羅門教把人分為四個階層,婆羅門教為最高層,處於統治地位;承擔社會保衞的武士為第二階層;一般從事農、工、商的庶民為第三階層了;而那些奴隸和賤民則為最低層。婆羅門教把這種階級制度用教義形式固定了下來,規定奴隸和賤民永遠不得從事上一階層人所從事的活動

就這一點來説,中國從宋代至清康熙年代的近千年裏,也有賤民制度的,視賤民為社會最低層,並把賤民作為一種户籍制度,而不得入官,科考,不得進入士農工商階層。還是雍正在位時,適應了時代潮流,才廢除了賤籍制度,標誌着社會的一種進步。

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政治、經濟等方面都出現了新的氣象,而教義沒有隨着社會的進步而改變。社會對此已有了呼聲,所以為尋求人們的`平等社會地位,釋迦牟尼放棄了作王子的富貴榮華,出外去尋找一種使萬民都能享受平等地位的途徑。結果多次出遊,使得他感到的是,被憂、悲、生、老、病、死的苦患所折磨,釋迦牟尼為了使人們從苦患之中解救出來,便走上了六年多的苦修行生活,這便是佛祖修行的初衷了。

佛教教義就是用佛的眼光看待宇宙、的存在及其/變遷的原理。人的“眼、耳、鼻、舌、身”五根,而引起“色、聲、香、味、觸”的五境,繼而構成自我觀念的物質要素,自我存在的主觀身體在客觀的環境中,便產生自我生存的心理活動即觀。佛祖用平凡的觀點道出了的真諦:“生、老、病、死”輪迴説。他以苦諦-眾生界的苦惱、集諦-有苦惱的原因、滅諦-解脱苦惱、道諦-斷絕苦惱的“四聖諦”,總結出了苦惱的因果關係,並找到了來解脱眾生的生、老、病、死四大苦患的方法。

佛教的修道論是中庸之道,講求的是不苦不樂。在生活中,既不主張享樂,也不主張苦行。對於身外之物不要刻意的去追求,要淡薄名利得失的心念。

應有正當的職業,利於自己的生存。儘可能地多做自利利他的事。在接人待物之間,以及言行方面,加以留意,寧可損己利他,而絕不損人利己,奉行的是利他主義。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因緣觀、因果觀。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事物之間所發生的現象是因緣,先後之間發生的現象是因果關聯。

佛教具有非常博大的胸懷,無比的寬容與豁達。倡導人人平等。佛教不憎惡外來的打擊者與誹者,而是在其中得到歷練與昇華。

佛教不是鬼神學,而是一種教化學。佛教的本意是教化,用佛教來啟迪人的心智。教人以正當的方式看待事物,正當的行為做自利利他的事情。道諦中的“‘八目’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就是這種教義實質的具體體現。佛教既不是唯神論的迷信,也不完全走向唯物論的極端,主張以合理的身心,促進個人人格的完成。

我認為佛教是教化的一個宗教,而不是隻供人們求取功利的工具;佛教是解救眾生的,而不是讓人們所利用的。佛學中的不少理論並不與現代科學、社會倫理道德相背,而有着許多共同之處,完全可以用作人們的日常行為規範。

研讀佛學,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從博大而具體、深奧而又平凡的佛教理論與哲理中,使心靈得到啟迪。學其積極的哲理,活得快樂、輕鬆,無煩惱,淡泊名利,多做自利利他的事,脱俗一點又有什麼不好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pjqprp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