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做書的主人,還是奴隸散文

做書的主人,還是奴隸散文

做書的主人,還是奴隸散文

讀書,乍看並不費力。用心讀就是了;其實,讀書很有講究。可以説,有無正確的讀書態度和方法,是決定你做書的主人,還是做書的奴隸的重要標誌!

做書的主人,還是奴隸散文

會讀書的人,總是想方設法駕馭書,讓書為自己服務。他們在讀中思考,在思考中研讀,常常把讀與思緊緊地結合起來,用自己的腦筋去區分,去辨析書中的真偽與正誤,因而也就常常有許許多多的收穫。“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朱熹如此,馬克思、恩格斯也是這樣。他們在批判地博覽前人經典的基礎上,摒棄了其中的`糟粕,吸收了其中大量的精華,才構築起科學共產主義的宏偉大廈。只有不斷撥開偽科學的迷霧,撕掉偽理論的假面,才能不斷的豐富自己,壯大自己。人類從農業社會進步到今天的信息社會,如果不是批判地繼承先人的科學遺產,如果不是在讀書中思辨前進的航向,一句話,如果不做書的主人,那簡直是不可能的!

不會讀書的人,總迷信“開卷有益”。無論什麼書,只要一打開,他們就堅定的認為:噢!這是智慧的鑰匙!是生活的陽光!是青年人不可離開的生命伴侶與事業導師!於是乎,讓書中五花八門的東西一股腦兒湧入自己思維的硬盤。這類人,自動地放棄了思考的權力。要麼全盤拿來,要麼因循守舊,滿腦子“古聖先賢”,動不動“借古非今”。“紙上談兵”的趙括,一談兵法,頭頭是道,連其父都自歎弗如;只可惜一遇事實,便頭暈腦脹,不知變通,匆匆忙忙將40萬趙軍葬送於秦將白起之手。無獨有偶。三國時期的蜀將馬謖,剛愎自用,也是張口熟讀兵書,閉口炫耀通曉戰策,結果損兵折將,失去了重要的軍事要塞——街亭。自己也“自縛跪於帳前”,演出了“諸葛揮淚斬馬謖”一出悲壯之戲。究其因,還不都是“不會讀書(兵書)”惹的禍?還有王明、博古等人,不顧中國國情,只知道照搬馬列主義詞句,以本本主義來指導中國革命,結果呢?給中國革命帶來了嚴重挫折與塌天大難!他們就是最典型的不會讀書的人。這正如羅丹所説:“拙劣的藝術家,永遠戴別人的眼鏡。”指的就是這種人。

所以,會讀書與不會讀書,做書的主人,還是做書的奴隸,小而言之,決定着讀書者能否站在巨人的肩上,成就一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偉大業;大而言之,可以影響一個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能否走向希冀復興和鼎盛。

還是齊白石老人説得好極了:“胸中山水奇天下,刪去臨摹手一雙!”會讀書者必會創造,會創造者必會創新,會創新者必將擁有錦繡前程和美好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owp2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