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曉荷那年水城灌南散文

曉荷那年水城灌南散文

每個人,都有對河流、湖泊的親水記憶。

曉荷那年水城灌南散文

連雲港南大門,蘇北水城--灌南,也許給人更多的親水的機遇。

作為灌南人,對家鄉的灌河有着深刻的印象。連接內陸河流與東方的大海,潮落潮起,頗有氣勢,鄉親們稱其為“大潮河”。

因為最初的工作地在灌河邊,所以,我和它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時候,經常走三岔渡口經過,從一開始的新奇,感受到它的美麗,也感受到了它給兩岸行人的不便,“隔河千里遠”,這是人們常説的一句話。什麼“初三潮,十八水”,“二十一二三,潮水不上灘”,這些諺語耳熟能詳。

從和灌河結緣時起,我就會到河邊走走。三岔渡口岸邊有個百年小街,叫張灣街,打漁人經常到街上攤賣河中漁鮮,其中“小鮳魚”和“蝦虸”味道非常鮮美,至今仍然記得,據説這兩樣水產販賣到外地,很受歡迎,價位不菲呢。

如今灌河,成為灌南東西水上運輸樞紐,正如一條巨龍助推灌南經濟的發展,當年“大魚拜龍王廟”的傳奇變成了現今的百舸競流。

一帆河,是我童年的記憶。

它彎彎曲曲,從南向北蜿蜒前行,然後又轉彎向東北而去。這是灌南縣城東向十餘公里處的一條神奇的河流。

一帆河滋潤着兩岸,老家的村莊前有條新唐河,呈東西向通往西邊的一帆河,成為灌溉取水的通道。為什麼叫新唐河?老人們會説,它的南邊有條古河道,叫“唐河”,人們稱“老唐河”,傳説唐朝軍隊在此地駐紮過所以此河名流傳下來直至今天。連雲港後雲台山的宿城,據説是唐太宗李世民東征經過,一夜築城成名,這“宿城”與這“唐河”還南北呼應呢,如果宿城的山峯叫“保駕山”,那麼這一帆河旁的唐河是否可稱“保駕河”呢。

據説,現在的晏柴場渡口處又建起了“百花橋”,高港那邊也建起了“高港橋”,一帆河兩岸的交通更方便了許多。

從童年的一帆河畔走出,到經過十七年的灌河之旅,而今對灌南縣城西的南六塘河也有所注目了。

南六塘河和一帆河一樣,對貫通灌南南北水上交通功不可抹。隨着城市的發展,我們很多世居農村的鄉親,從田埂上走出來,住進了縣城裏,成為了城裏人。縣城向西擴展的同時,西邊的河流納入了人們的視線。城西的南六塘河,及比鄰的周口河,已成為人們週末和暮晨休閒之所。周口河景觀帶及南六塘河邊的碩項路景觀帶,己初現規模並將越建越好,很多老者在此賞景、垂釣,青年人在步道上練身,人們正感受到城西河濱發生着變化。

在灌南縣城的西南方,有個碩項湖。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湖不在闊,水清則靈!

回顧連雲港的.湖泊,東海的西雙湖,贛榆的塔山湖,花果山的大聖湖,各有千秋,但説起湖水清澈,當屬灌南碩項湖的水最清了。

記得有位國外名人説過大意是這樣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可寶貴的三樣東西是什麼?廣闊的視野,大片的水面,靜寧的思緒。在碩項湖邊,你大可深深地回味這個道理。

碩項湖,古稱大湖,是一個被湮沒的湖泊。清朝時東西約15-20公里,南北約40公里,水面4500多頃。《海州志》記載:“沭陽、海州、安東各隸三分之一”,《水經注》記載:“新安鎮據湖東南,湖坊鎮居湖北,唯西南一角,沭陽、安東共之”。其輪廓大概在:南至漣水的灰墩,東到灌南縣的新安,北至灌雲縣的南崗,西到沭陽縣的太平集(沂濤)、西北與古桑墟湖相連。湖中盛產魚蝦、蟹、野鴨、菱、藕、蘆葦。

有詩為證:“澄湖如鑑照蒼茫,柳浪陰陰向桂榔。乍雨乍雲小米畫,宜濃宜淡阿西粧。蒹葭淅瀝秋風爽,漁火蕭疏午月涼。擬買扁舟謝塵事,移家附籍水煙鄉”。這是由明朝弘治年間拔貢生嵇瀚寫的《碩項清波》,為世人描繪了一幅煙雲浩淼的碩項湖秋景,情境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

今天覆出的碩項湖,景色漪旎,儀態萬方,不僅是飲用水基地,更是人們休閒賞景的好去處。來灌南,沒看碩項湖,那真的是遺憾哦!

有一悦來騷客賦詩《湖坊望》,不妨欣賞:環走碩項岸,闊野能怡神。湖清天池水,古韻覆水城。綠地青春在,鑑鑑開天門。可歎湖坊望,不見天橋人。

有道是:上善若水。水城灌南,正敞開心扉,以水的開明,水的交融,水的柔情,廣納民聲,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迎接遠方的朋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nyyrr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