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我能否相信“將來”的短文散文

我能否相信“將來”的短文散文

讀《胡適的日記》。胡適在一九二三年八月六日的日記中寫到:“我説:‘我不相信有白丟了的工作。如果一種工作——努力——是思想考慮的結果,他總不會不發生效果的;不過有遲早罷了:遲的也許在十年二十年之後,也許在百年之後;但早的往往超過我們的意料之外。我平生的經驗使我深信,我們努力的結果往往比我們預料的多的多。’伯苓説,‘這是你的宗教!你竟比我更宗教的了!(伯苓是基督徒)。信仰將來,信仰現在看不見或將來仍看不見的東西,是宗教的要素。’”

我能否相信“將來”的短文散文

關於未來的問題,魯迅也提出過自己的看法,現抄在一起做個比較。魯迅在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八日寫給許廣平的信中説:“社會上千奇百怪,無所不有;在學校裏,只有捧線裝書和希望得到文憑者,雖然根柢上不離‘利害’二字,但是還要算好的。中國大約太老了,社會事無大小,都惡劣不堪,像一隻黑色的染缸,無論加什麼新東西去,都變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來改革之外,也再沒有別的路。我看一切思想家,不是懷念‘過去’,就是希望‘將來’,對於‘現在’這一個題目,都交了白卷,因為誰也開不出藥方。其中最好的藥方,即所謂‘希望將來’的就是。

“‘將來’這回事,雖然不能知道情形怎樣,但有是一定會有的,就是一定會到來的,所慮者到了那時,就成了‘現在’。然而人們也不必這樣悲觀,只要‘那時的現在’比‘現在的現在’好一點,就很好了,這就是進步。”

僅從這兩則材料看,孰是孰非孰優孰劣不好下結論。再説思想方面的分歧,往往很難説某人先進某人落後。這得看語境。不過可以看到的是,胡適對於“將來”偏於信,認為通過有計劃的“努力”,即可得相應的“結果”,大體的調子是樂觀主義的;魯迅則不然。他不論對於“過去”還是“將來”,均持懷疑態度。可以説,悲觀主義是其精神的底色。我個人的.私見是,魯迅的思想讓人感覺更真誠、更能讓人接受。因為就從歷史本身看,很多所謂的意義、口號、輝煌的許諾等等,其實是大可懷疑的。這當然不是説胡適是“鄉愿”、不真誠,胡適之説自有其合理的一面。如果讓我放開手腳胡亂議論一番,我覺得的胡魯二人思想的差別大致是這樣的:胡適是學者式的務實;魯迅是詩人式的敏感,也更接近思想家的風格。

標籤: 將來 散文 短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nyy0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