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有關有你在我不孤單散文

有關有你在我不孤單散文

因為有你,我不孤單

那年夏天,因一張叫作錄取通知書的紙,我和小博聚在同一屋檐下。

有關有你在我不孤單散文

大一的時光,也許只有“自由”兩個字可以用來形容它。自由到無聊了,我攤開一本書鑽研起文學,小博拾起針線繡起了女紅;寢室裏的另外兩個,都被愛情綁走了。午後的陽光暖暖地照在寢室那張桌子上,我在桌子的這邊看書,小博在另一邊刺繡,我們倆面對面,卻各忙各的,誰也不看誰。她一邊飛針走線,一邊不停地跟我聊着天。我呢,只是有口無心嗯嗯啊啊地搭茬,看到精彩的句子時,會情不自禁讀出來。她卻以為是在和她攀談,還不時誇我出口成章。偶爾聽到“哎喲”一聲,一定是小博手裏的針又在她的指尖上製造出一顆鮮紅的“硃砂痣”。晚飯之前,那兩個會哼着歌走進來,看都不看我倆一眼,換了身漂亮行頭又急匆匆地出去,關門之前,一定不忘説一句“幫我打壺水”。就這樣,兩個人,四隻暖瓶,在一條熟悉的小路上,走過了大一。

後來,我戀愛了,再後來,我又失戀了。失戀之於女人,如同冰山之於泰坦尼克。我記得我整整卧牀四天,不起不食,任何人的勸説都無濟於事。

系主任的課無人敢逃,點名冊上若是少了一個勾勾,你就是有孫悟空的障眼法,這學期也休想矇混過關。那幾天,小博學會了分身有術。她與我的學號相差二十多人,她在答完自己的“到”之後,便以最快的速度披上我常穿的一件外套,將紮起的頭髮散開,然後悄悄轉移到我的位置上,剩下最後的幾秒鐘,清清嗓子,努力把音調升高一個八度。這時,老師剛好説出我的名字。那個學期能夠順利拿到學分,我感謝那件“工作服”和我們被別人説成段子的友情。

大學的美好時光終結在大四,我們都開始在各種人才市場、招聘會之間疲於奔命。

那段日子是辛酸而苦澀的。招聘會大多開在大學裏,而大學又都在市郊。每有招聘會的日子,我們倆常常是早餐前就出門了。揹包裏面鼓鼓的,除了若干份求職簡歷,還有礦泉水與白麪包,當然,也塞滿了我們沉甸甸的希望。肚子咕咕叫的時候往往已是晌午,想起揹包裏的麪包,卻發現已經被擠成了槓頭。咬一口,噎着咽不下,揚起水瓶,瓶子裏折射出七彩的陽光。頓時,又覺得這日子甜蜜,有陽光、有希望,還有小博。

畢業後,小博被單位派去了遠方。説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想她,拿起電話又放下,怕是在忙着,於是編輯了一條信息——“丫頭,幹嗎呢?”

沒一會兒,手機鈴響。

“練字,換一種筆體幫一個剛剛失戀的傢伙在員工簽到簿上簽字。”

呵呵,她還是那個樣子。

陌路朋友

兩個人曾要好得幾乎天天黏在一塊兒,無論做什麼也一起行動,到了後來見面愈來愈少,不見不見,就這樣終於不在見。

許多年以後的某天,你乍然想起這個人,好象已經是那麼遙遠的往事了,他在做什麼呢?他過的好嗎?雖然手上有他的電話號碼,你卻總是揚不起勁找他。

朋友宛如流逝的時光,是會從你身邊溜走的。假如時間沒有把他帶走,那麼,際遇呢?識於微時的兩個人,機遇相差愈來愈遠,一個春風得意,一個不如意,往往不是春風得意的那個人不想繼續這段友情,而是生活不如意的那個人想走開,你有怎能阻止一個失意的人去找一些讓他覺得比較自在的朋友?

假如際遇沒有把你們分開,那麼,誤會呢?不再見一個朋友了,因為他傷害了你,他在你需要的時候沒有幫你一把,然而,後來有一天,你從別人口中聽説那是一場誤會,是誤會嗎?你不禁滿懷惆悵。

陌路朋友,總有許都前因後果,時間,際遇,誤會,愛上同一個人,或是你們各自愛上同一個都不喜歡對方。相識,相聚,又離別,然後有一天,帶着一點點可惜,各走天涯路。

如何與討厭的人相處

每個人都會遇到讓自己厭惡、反感的人,不加掩飾地表露出自己的好惡,可能得罪人、惡化關係。然而,壓抑自己、強顏歡笑又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

為什麼會討厭別人

一個人引起我們反感,有時是因為損害了我們的實際利益,比如排隊時有人加塞。但也有些時候,你們之間其實什麼都沒有發生,你僅僅是基於對方的容貌、氣場和一些言談舉止,就會產生某種厭惡感,覺得對方自私、虛榮、愚蠢、做作等。一旦我們對一個人產生了負面印象,就會帶有敵意,當與其互動時,你的注意力會聚焦到對方的討厭之處。

不同的人反感的“觸點”可能是千差萬別的,背後的機制也很複雜。有些我們反感的特質,恰恰也是自己所擁有的——我愛炫耀,但我討厭別人炫耀。“我們可以在自己討厭的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這句話常常是對的。有時則是因為那些特質似曾相識,我們曾經被其傷害,經歷過不愉快。你的父親脾氣非常暴躁,你們一直爭吵不斷,於是,當一個急躁的傢伙出現後,以前那種強烈的戰鬥欲一下子被喚起。不過無論是什麼觸動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每個人都會有一些非常看不慣的東西。

如何應對討厭的人

既然我們註定會對一些特質反感,那麼該如何調整自己呢?討厭就是討厭,怎麼可能心平氣和呢?實際上,調整的要點不是偽裝、壓抑,而是除了你討厭的地方之外,在這個人身上你還能不能發現其他一些讓你不那麼反感甚至是欣賞的地方。剛才我們提到,遇到自己反感的人,我們容易聚焦在對方的負面特質上,並一遍一遍自我強化,如果我們能多角度地感受對方,你會發現自己的態度是可以有所改變的。

兩件事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首先,當你遇到一個反感的人時,給對方打分,在0到10選擇一個數字,代表你的厭惡程度,0代表毫不反感,10代表反感至極,記住這個分數。然後,你告訴自己“這個非常討厭的人不會有任何引起我好感的地方”,當你用這種極端的表述方式後,你自己都會意識到這種説法可能過於絕對,緊接着你可以產生一種好奇:“這個讓我非常討厭的人,會不會也存在一些可取的地方呢?”然後你要做的就是,在和他相處的過程中,帶着這個問題去觀察,這樣你就不會把注意力的焦點僅僅放在對方的毛病上。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有一些好的體驗出現,“這個平日愛炫耀、誇誇其談的傢伙,看到有人傷心,竟然是人羣中第一個把紙巾遞過去的人”,這樣我們就有機會比較全面、公平地看待這個令我們討厭的人了。你可以隔段時間再評價一下這個人在你心目中的討厭程度,如果這個數字有所下降,你可能會感到一種成就感,發現自己可以更成熟地處理這種令人頭痛的關係。

當然,如果你發現不了對方好的方面,你打的分數沒有變化,這也沒問題,尊重自己的感受——你就是討厭這個人。你有可能因為了解得更全面,從反感變成接納、喜歡、收穫一個友人,但也很可能總體上依然反感對方,你只需要明白這絕不是什麼問題、錯誤。

厭惡感其實就像痛感一樣是非常有價值的體驗,引領着我們趨向於讓自己感到舒適、快樂的人。我們的目的不是強求自己喜歡討厭的人,而是為了更公平地看待對方,相處之時,心態能夠更為平和一些。請記住,無論寬容還是“對付”對方,心態越輕鬆,你就會做得越好。

我們常常誤會朋友

劉震雲小説《一句頂一萬句》裏有很多關於朋友的故事人生本來就沒幾個朋友,有幾個朋友,好着好着某天又鬧翻了。成語“管鮑分金”講的是歷史上兩個出類拔萃的人物——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深厚友誼,傳誦千古;而千千萬萬的平民百姓,打鐵的、剃頭的、殺豬的,他們可沒有那麼偉大的心靈,他們只會按小人物的觀念和情感思維去處朋友,十分世俗化,讀起來感覺很真實,又不免為之唏噓歎息。

牛書道和馮世倫本是好朋友,兩人説得上話,好了半輩子。有一年,他倆在入冬時節結伴去長治這個地方拉煤,那晚,離家還有五十里,牛書道的煤車車軸斷了,只好露宿荒郊,等天亮再説。好在大家有個伴。馮世倫問牛書道還有沒有乾糧,餓了。牛書道翻看了饃袋,説,空了。誰知到了半夜,馮世倫在起身撒尿的時候,發現牛書道躲在煤車後偷偷啃一個饅頭。

從此倆人成了仇人。馮世倫是這樣想的:明明有饅頭,卻不肯與朋友分吃,説什麼患難與共,而且,是你的車軸斷了,我才陪着你捱餓挨凍的。這樣的人怎能再做朋友呢?他當夜就拉起自己的煤車走了。而牛書道是這樣想的:翻過的饃袋的確已空,誰知扯被窩睡覺時又滾出一個饅頭來,因這時不好説還有乾糧,才偷偷吃了,因為一個饅頭,至於把好了幾十年的朋友一個人扔在荒山野嶺嗎?太無情了吧。

以前是好朋友,又説得話來,覺得對方什麼都好;但因為一個饅頭,突然間看透了對方,看哪都不順眼,於是絕交。我們中國人什麼都講以小見大,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不單是一個饅頭的事,而是從一個饅頭的事,能扯出一大堆相關的情與理。其實,所謂朋友,説透了就是我怎樣待你,你就得怎樣待我,彼此心裏都有一杆秤,稱過之後,發現我用七分心待你,你待我卻只有三分,這朋友就不能交下去了。

牛書道的兒子叫牛愛國,馮世倫的兒子叫馮文修,他們從小也是好朋友,説得上話,好了半輩子。牛愛國在鬧離婚的時候,心情很壞,經常找馮文修訴説衷腸,哥倆握着手説話,以為這份友誼永遠也不會變。

有一天,牛愛國去馮文修的肉鋪割了十斤肉,因為神不守舍,割完肉,忘了付錢。到了晚上,馮文修的老婆老馬專程去收賬,這時牛愛國才想起自己買肉忘了付錢。

從此兩人掰了,跟當年他們的父親一樣。牛愛國想,這麼多年的友情竟抵不上十斤肉錢,幾天前還一起説知心話呢,誰知一轉身就來收賬,我難道會賴賬嗎?真是人心難度。

其實,收賬的事馮文修並不知道,是老馬瞞着他去收的,但他聽到牛愛國四處跟人説對自己的不滿,便也惱了,解釋也不用了,反而大罵牛愛國,説他這樣的性子活該離婚。牛愛國見對方把肉錢的事扯到自己離婚的事,而且把他説得體無完膚,一時火起,抄起刀來要殺人……

生活中必須遠離的三種損友

以下是我認為應該從你的生活中除名的三種人:

精力吸血鬼。有些人只會令你精疲力竭。與他們交往後,你會覺得更加疲憊、壓力更大、缺乏活力。這些人似乎認為,其朋友和同事的主要職責就是給他們帶來快樂。我曾有個朋友,他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談論他的痛苦、難處、感情問題和以前生活的不公。但所有這些東西都是應該拋在腦後的。不幸的是,無論你多麼仔細地傾聽,無論你提供多少建議,無論你擱置自己多少需求去幫助這些人,還是不夠。想想那些對你總是索取多於回報的朋友和同事,然後問問自己:為什麼你還要奉獻自己,讓他們把你吸乾?

自私鬼。我的兄弟曾經娶了一個女人,她每天都希望從他人身上得到更多,自己卻不願給予。例如,她總是讓別人替她照顧孩子、看家或跑腿……但要她投桃報李的話,這似乎永遠不可能。當她來做客時,所有事情都必須遷就她:食物要合她的意,房間要最為安靜而且光線要適當,貓兒們因為她的過敏症而被寄養到朋友家。但當其他人到她家做客時,她可不會這麼遷就。自私鬼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如果他們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你將總是不得不為他們的需求和喜好忙得團團轉。他們根本不知道合作、互惠和遷就這幾個詞語。儘量少與這類人打交道(儘管他們可能會用斬釘截鐵的話讓你知道,如果你不滿足他們的每個突發奇想,你就是不講理或者不公正的)。

騙子。騙我一次,你可恥。騙我兩次,我丟人。騙我三次,為什麼我還要回你的電話?如果某人總是靠不住,為了保護自己而無中生有或者見人説人話、見鬼説鬼話……那就離開他們。騙子最壞。精力吸血鬼和自私鬼會給你帶來痛苦,令你的生活更加困難,但騙子會帶來實實在在的法律和道德問題。

要認識到你確實有權力這麼做。沒必要讓這些人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友好但堅定地儘量減少與他們的聯繫。這將使你騰出雙手,去邀請那些優秀的人進入你的生活。

何為友

人問:“何為友?”

禪師答:“友分四種:一如花,豔時縈懷,萎時丟棄。二如秤,與物重則頭低,與物輕則頭仰。三如山,可借之登高望遠,送翠成蔭。四如地,一粒種百粒收,默默承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mexlg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