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描寫桃花優美景色散文

描寫桃花優美景色散文

朵朵桃花就像一隻只優雅的花蝴蝶,伸展着婀娜多姿的身材,撲打着翅膀,像一位成熟的舞蹈家慢慢墜落!

描寫桃花優美景色散文

正值桃花爛漫時

向西去城十數裏,澧水之濱,有一片偌大的桃林,蓊蓊鬱鬱,綿延其處。每年春日醉人的時節,桃花芬芳,爛漫妖冶,馨香四溢,便引得周圍許多人們結伴趨之,時而久之,此處就成了撩人心魄的好景緻。

似乎是約定好的,清明前後,總會有一場霏霏春雨,悄然滋潤泥土。桃的枝幹也轉而間如流通了血液,充滿了水分。繼而枝梢變得柔嫩起來,再經三月的熙風輕輕一舔,幾個暖陽的温馨撫摸,渾然不覺間,令人欣喜的幾串花苞驀然鼓了出來;而後也不知誰得了花神的命令,率先展開自己的羽瓣,兩三日內,都竟相開放。春於是在這深紅與淺紅裏被點燃了。

由於受不了美麗的誘惑,我擇得半日空閒,相約了夥伴,前往桃林。

還未入林,一下子便被濃濃的粉紅所俘獲。枝椏錯綜的桃林,大片環着小片,小片銜着大片,竟然看不到邊際。而這誘人的紅,一樹一樹,綴滿枝頭,一簇簇,一串串,密密匝匝,宛若一場紅色的大雪降過,其間偶而幾株稀疏的,卻給整片林子憑添了幾息靈動氣韻。和着鄉村空氣裏濛濛的青煙,眼際的桃林,似一帶紫色的霞靄,朦朧了天地邊界。微風徐來,那青與紫的煙,隨之漫漫飄忽變幻。

和風輕輕,桃林陣陣微漾,一股股馨香直透心扉,誘的腳步不敢再遲疑,旋即飛奔進去。

花正值妖嬈爛漫,這些可愛的精靈,各施手段,竟弄身姿,攀於枝頭。它們或正,或側,或仰,或俯,有如粉荷,有如胭脂。花大都全開了,也有半開的,偶然會碰到幾枝懶起的,也含苞待放。由於它太小巧,太嬌嫩,太動人,使人不忍心用手掌碰碰它,親近它,進而越發的惹人愛憐。那些大而豔的花,忘不了炫耀自己,早早的擠於努力外伸的新枝上,爭奪着空氣和陽光。坐於樹下,如置於一把大傘裏,不知是哪位花仙,將這些美麗的精靈,收集了來,順着枝丫,編織成了傘衣。這時,你絕對會慶幸花仙匆忙間的疏忽,以至於留下的空隙,光從隙縫裏輕瀉下來,沐浴中的花瓣,竟如粉紅的玉,晶瑩剔透,煞是好看。天也在這狹小的空間裏顯得格外靜溢,更加令人沉醉!

忽而,不遠處飄來幾串銀鈴般的笑。尋聲望去,但見幾個少女,傍着桃花,時依時憑,在林間拍照留影。她們快樂的身影,春光燦爛的笑,使人不由吟詠起來:“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恍然間,似乎看見浪漫多情的詩人,衣冠楚楚,飄逸動人;似乎看見庭院桃花分外灼人,分外妖豔;似乎看見村姑身資婀娜,面頰緋紅,眼波流轉;似乎看見詩人空對桃花,惆悵暗歎。桃花太美,總被賦予人性,在描寫桃花的詩詞裏,也總有若隱若現的可人的女子:“桃花窗外春意暖,桃花簾內晨粧懶。窗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桃花簾外開依舊,簾中人比桃花秀。花解憐人弄清柔,隔簾折枝風吹透。”花美若人,人憐嬌花,花人相和,精妙如此,不僅引人浮想遐思。

林裏的蜜蜂也繁忙起來了,嚶嚶嗡嗡的,在花間穿梭。於這朵驟然一點,於那朵驟然一點,忽然就又不見了蹤影,待仔細尋時,發現它已在另一個花心裏顫抖着身體,“戲弄”金絲般的'花蕊呢。時而有風拂過,滿樹的桃花迎合着風勢,一俯一頜,此時的風兒恰如一位母親,為女兒梳頭一般。美麗的或許都很短暫,因為花期短,有些早開的花兒,若稍有一丁點兒的風,便撲簌簌飄下幾瓣殘紅。這落在泥土裏的尤物,似乎不甘心就此老去,隨着兩股低走的風,竭力翻轉了兩下身體,而後無奈的靜了下來,等待乾枯。“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此番景象,若叫那多愁多病的林黛玉看去了,定然又手持荷鋤,悲悲悽悽地傷心,"天盡頭,何處有香丘”了。

行於林間小路,四顧全是姿態揚抑的桃樹,一時間,恍然自己便是那《桃花源記》裏的武陵人,“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切都是心醉的顏色,到處都是沁人心脾的馨香,真叫人樂而忘返了。

歸途中,見到一片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簇擁着陽光的金黃,雖也顯氣勢,卻是少了些層次;還有一片梨園,也正值飛花季節,可憐花色淡白,少了顏色,索然無味。如此而來,更覺得桃花的曼妙可人,韻味無窮。

桃花依舊笑春風

是金子總會發光。在歷史與時間的大浪淘沙中,中國文學還給了指尖一個合適的位置。不,準確地説,這顆冉冉的明珠終於呈現在仇猶大地、終於呈現在中國文壇。與她對文學的夢、與她的才華、與她的勤奮是最好的證明。

指尖在散文中營造了一個個奇幻的世界,在靜觀與靜思中,得來智慧的情感與感悟,與自然融為一體,充滿玄妙意味,充滿諷刺意味,將躍入眼簾的景物統統容納而抒發。在輕描淡寫中滔滔地糾纏着記憶,含蓄的情交織着神祕的美,流露着對自然的敬畏,與自然的和諧。

指尖源自靈魂深處的寫作,將鄉村的圖景和自然景緻交融,一篇篇美文透射出指尖深情地熱愛着自然、讚美着自然、讚美着神靈。她用温柔的文字召喚着自然,超凡脱俗的時光烙印,將鄉村煙火、日常物事、俗世悲歡,在字裏行間淡然地展現。曠達的心靈超然於蒼茫,温情縷縷流端於筆尖。閲讀《雪線上的空響》,被詩意的視覺感所吸引。指尖用晶瑩通透的心靈,細膩而精緻的描摹,將世間的萬姿千容“畫”的生機盎然,彷彿神來之筆,瞬間照亮世間的每個角落,將自然完美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指尖的散文滿文珠璣,顯示了別樣的風采,明亮的畫意,寄託了對親人對家鄉的感慨與遐思,鄉土氣息芬芳四溢。故鄉給了她生命,以及前行的力量,讓她縈懷,以豐富的感知、聰慧的感悟,漫筆於故鄉,遊走在故鄉的親朋及人的生死之間,撫摸着訴説不盡的愛。

以文為靈魂行走在家鄉的每一個角落,憂傷、徘徊、深思,一一在指尖的文中流淌。童貞稚樸、青春美少、外婆雙親、左鄰右舍、家鄉的夜晚,有着不能釋懷的情節,根深蒂固的記憶,在指尖的手中如汩汩細流躍入紙上,在故鄉的天空中起起落落。細膩的情感瀰漫於花草、樹木、街道、河流、高山,濃蔭氤氲,悠然清遠,充滿了繁華的景象。指尖用靈魂抒寫家鄉,守護着家鄉一切有靈性的事物,融入了生命至深的情,使家鄉的高度與寬度在她筆下厚實,讓印有家鄉的文字飛翔在世界各個角落……

指尖用筆獨到,細碎的用詞,極有特色。文筆較為華麗,但並不覺得繁膩。在不同的文章中,始終給人一種安靜。文字恰當而有力地描繪着故鄉的事與人。她重視周圍環境的敍述,人物和環境永成一體。一切環境細節給讀者建立一種想象與回味,讓讀者一同感受,都很生動,給人力量,讓人信服。將生命的追求,用清冷而又神祕的文字灑落筆端,穿透着凌厲和悽清。語言清麗而不俗,又妙語連珠,讓人回味無窮,頗有感悟。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化為散文的意境與浪漫。

指尖用超越常人的洞察力與想象力,觀察世界,感悟世界,她在優美的文字營造的語境中,讓人彷彿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她如同我小時候的玩伴,她所寫的,也有我經歷着的;優美的文氣,又如同伴我成長的我那高貴而典雅的母親;也如同我印象中,寫不盡美文的張愛玲。指尖的文筆魅力豐富而有想象,短短的幾年,憑着散文的成就已在全國開花結果,已成為中國可數的大散文女作家。

06年開始上網時,才知指尖的影響力在網絡名氣是那麼的大,後經文友告訴我指尖就是我的老鄉採青時,我驚歎之餘,甚是欽佩。她的文學才華並非有網絡才“暴露”,而是最早在1984年陽泉市筆會時就參加,當時筆會上有趙樹理之子趙二虎,有《山西文學》編輯張小蘇,二人對她的才氣與才華所讚賞。筆會上與指尖相識,當時筆會就三個女的,還有一位陽泉市區的女作者叫王玲,共24位陽泉作者。因生活的忙碌,雖與指尖在同一座城市,可不善與人來往的我,在生存的間隙,從沒有勇敢去聯繫指尖及其他的文友。

這次相見,是2014年的6月,我為《山西農民報》下去當採編,回仇猶一住兩月,特地到指尖單位拜訪了她,她依然執着地愛着文學。並出書四本,並全部贈送我。

這四本書成了我除下鄉採訪外的陪伴,感受着她文字散發出的温馨她的文字質樸清醇,情感細膩和着青春記憶,伴我打發着孤獨的時間,成了我每晚的“温情港灣”,讓我行走在指尖的精神世界裏,去享受她的喜怒樂享。從她優美的文字裏,似聽到她甜美細膩的聲音和着克萊德曼的鋼琴曲,穿過時空,穿過時間,傳到我的耳鼓,流淌在我的心間。少女般的情懷、對祖母的思念、對故鄉的回望……深深地打動着我,我似乎看到了童年的指尖輕輕地向我走來,在略帶憂傷與幸福童年的樂章裏,我淚流滿面彷彿時光逆流……書中的每一篇文章與我產生着共鳴,讓我對她產生了更加的喜愛與敬佩。我曾經千百次地想像,她用詩情畫意與感懷,出手成章,妙筆生華;她清高美麗悠悠地抒寫着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讓我動容。

在這個小城裏,也許我們曾經擦肩而過,也許我們曾經相視一笑……而今天讓留下的空白添補,而今天讓留下的想像變成真實,終於見到大“俠”——指尖,領略指尖的風采,見識指尖的温柔,給我及彼此今後的世界留一份完美。

在回太原的日子裏,指尖的四本書給予了我精神寄託,如位伶俐的少女,用清晰的思維,並聲情並茂地給我講述她的精彩人生,讓我聽的如痴如醉,把我帶回了曾經的青葱歲月。

她孝敬父母,深愛丈夫,關愛兒子,呵護職工。她有自己所愛的工作,更有自己喜愛的文字,更有自己的心靈博地。她擁有女人所擁有的,她是幸福的,她是美滿的。我在想指尖是怎樣擠海綿般地在繁忙的工作、煩瑣的家務之餘,去享受碼字的那份寧靜!雖辛苦但是快樂的,這一切緣於她心中那份對文學的執着與愛。一個在文學世界裏行走的女人,一個在筆端源源流淌着愛的女人,一個在精神天地裏豐富的女人——指尖,不但文美,人更美。這個清純般的女子,怎能不美?!豈能不美!

枕頭邊上的《雪線上的空響》等四本新書,我已當寶貝。它是一個母親經十月孕育出生的可愛寶貝。此時此刻,它,也是我的寶貝!讓我一起與它的主人分享這幸福與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jqqp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