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致兒子書散文

致兒子書散文

據説你那裏已頗具寒冷,這讓我心裏,多想把千言萬語化作棉絮,送給北方的你,予以暖身。

致兒子書散文

嘿!想法有點不靠譜吧?還是敲成文字傳遞給你的好!

記得你上大學走後,不要説我心裏有了被掏空的感覺,連親戚朋友們都説:“你們讓他走得也太遠了,那可是和俄羅斯一江之隔的城市!”為了不亂陣腳,我只好強顏歡笑:“是他自己的選擇哎!”

開學一個月,北方的十月飄起了大雪花,你説:“真冷啊,寒氣逼人!”開始想念家的温暖。如果不走那麼遠,週末可以回家,把衣服,被褥,臭襪子,鞋子,帶回去洗,還可以改善下伙食。

時間真快,如今已是大三的你,早過了入學時的驚喜與恐慌,適應了大學裏的生活,包括那冬日裏的寒冷。

相聚的日子裏,我想把一些話兒,也就是我經歷慘痛的失敗之後,得來的體驗説給你聽——你願意將時間留給電腦遊戲,朋友的聚會,同學的聊天,也不想聽我半分鐘的“嘮叨。”

我知道,親愛的兒子,你是愛我的,毫不懷疑。但這種愛,讓我覺得似乎隔着一層什麼?我常想,這還是我的兒子嗎?再過三個月,他就二十歲了,是個可以擔當,有責任的成人了。可是,對於這一切,你又懂得多少呢,兒子?這不是抽象的思維,是事實。

那個頑皮,開朗,曾招惹小女生,被人家拿着燒過的蜂窩煤渣,滿院追跑的小男生,已不復存在;那個放學後不回家,夥同同學去網吧過把癮的小男生,也不復存在。自從上了高中,我發現你穿衣服有了風格和品味,襯衫扎進腰裏,變得愛乾淨;留喜歡的髮型,心隨感覺走;原來的“孩子臉”有了分明的稜角;稀疏乏黃的小鬍子,似初春的草芽,冒了出來,喉結變凸,説話嗡聲嗡氣;與人交往時,有了幾分矜持。只是驚訝,並不説破,我默默地欣賞。“成長”這玩意,原來是這樣複雜!

也許吧!為了你能上重點中學,將來考一所好的大學,我們並沒像經濟殷實的家庭那樣,在寒暑假,帶你遠足旅行,朋友間的聚會也少參加。只是儘可能的,偶爾帶你回農村的老家,做那片土地上的客人。從小你吃過村裏好些人家的飯菜,幫他們餵雞鴨,兔子;搬了小凳子和小夥伴們看露天電影;幫外婆揉麪團,燒柴鍋;和外公一起玩泥巴,做泥哨;到田地裏拔花生,摘毛豆,逮蛐蛐。捉的蟈蟈放竹篾籠子裏帶回家,放在枕邊,蟈蟈夜裏叫得那個歡實,你説:“媽媽,真好聽!”並甜甜地入眠。再大些,也有了力氣,幫外公把金黃的玉米堆成堆,拿過他手裏的鐵杴,笨拙地鏟菜園裏的土。因為經歷的越多,感受越深,將來才能適應自身生存能力,這個,我這沒文化的媽媽也懂。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還記起,由小學,初中,到高中,經歷多少恐慌的日子?怕你磕了,碰了,怕你生病,帶來學習上的不利;每一次考試,都像在考自己,提心吊膽,怕你輸給別的孩子。當然知道,這樣的“捆綁式教育”對你成長不利,儘可能剋制自己。當每一次走出家門,看着你腳踩得咚咚響,一步兩個台階地下樓。我旋即又站在窗口目送,尋着你湧入人羣的背影,盼望你回首一瞥,可是你沒有,漸行漸遠,直到看着你消失在人流中。

高考前的外出藝考。第一次出遠門,擔心你不會料理自己的身事,看別的考生也沒有父母陪,你笑着對我説:“媽,回,沒事的!”説得很輕鬆,另一方面,也是讓我給大男孩的你留些面子。半月回來,臉黑了,身子在衣服裏打晃,那一時刻,我該有多心疼,你是不知!是的,孩子大了,一定得離開,不然,他將來怎麼展示自己!可就是不由己,不想放手。

記得龍應台在告兒子書中説過:“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關照。”用在這裏吧,只想告訴你:兒子,生活是門藝術,不是容易就能過好的。還記得一次通話中,聽着你給予生活的看法,頗不在乎,像呼吸,舉手投足那般容易。讓我強烈地感受到,在你看來,生活面前的我,是何等的笨拙!是你們這樣的新生代,過於現實,對生活,看得開;撲面而來的只是極度的美好和享樂,沒有懷舊根由;在彼此友好、開放、坦誠、信賴、温暖中成長。在你們的眼裏,父母很可能就像一座老房子,温暖,乏黃,加上毫不吝嗇的殘陽的塗抹,顯出色彩斑駁的圖景。殊不知,老房子也會像枯草一樣飄散,既至消失。是的,生命就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個好不長久相互消長的過程,讓人淚流滿面的同時,竟又頗具無奈。學會思考,堅守,細緻品味一切,在沉澱中收穫美好。當別人都在努力向前奔跑時,你不可能原地徘徊?這樣的緊迫感,對你來説可能受不了。是的,以為成年了,有自己的主見了,那麼,是否學會了為自己的`行為擔當,無論對錯?生活,是一個複雜的場景,一個大染缸,許許多多的經歷,色彩在裏面。譬如,當遇到對你不利的人或事情時,請不要太在意,在意了,只能自尋煩惱。現實中,除了父母,沒有人義務對你好,切信這一點。對你好的人,要學會珍惜,懂得感恩。

有些你在做的事情,別人也一定在做,甚至比你做的好,很有可能取代你,這會使你的心理受挫,自然也該明白,這也存屬正常,沒什麼大不了的。學會做有智慧的失敗者,如何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去從容地面對,做出好的選擇,有尊嚴地走下去,也是了不起。

在你的身上,也發現,有些地方,我和你爸確實做得不好。去年的暑假裏,你迷戀上了音樂,很深的夜晚,睡醒一覺的我,還聽你對着電腦唱歌,不同的曲子在靜謐的夜裏流連,我真悔小時候沒有培養你的樂感,不然的話,那個晚上,我會聽到更優美動聽的歌唱。近期,你電話裏告訴我,好想學習繪畫,想擁有更多更廣的知識,文學和藝術不分家,你説。你還説:“如果説音樂是流動的藝術,繪畫就是視覺中的美學。”你外公,舅舅和舅母都在搞繪畫,莫不是你隔代相傳的血脈中,藝術靈感的覺醒?我只能看着你,欣賞你的想法,為你助興,加油,希望你認準的事情,大膽去做。若想成為一個在生活中有品味的人,就要比別人多付出,所謂走更遠的路,才能看更多的風景。生命的光華,正是需要一次次的注力,加彩。

不久吧,你的愛情將會來臨,這對你是一次大的考驗。但愛情是感覺,是緣分,會因為時間,思想的改變而變化,請不要操之過急,在時間裏耐心等待。如果你的所愛離開了你,也不要過於憂傷,讓時間去沖淡,使心靈沉澱。不要過於憧憬愛情的美,不要偏執擴大失戀的痛。

當今社會,你面臨的壓力還是蠻大的,人才化來了,是人才競爭來了。每個人都想拼一把,拼在何時?不用我説。青春只有一次,為了不久後工作中少受波折,就得勤苦。不然,年齡熟透了再想到,以我挫敗的體驗告訴你,後悔都找不着北了。

現實生活中,不承認是不行的,無論職業的貴賤,收入的多少,地位的高低,均取決於個人受教育的程度,沒有好的教育,就沒有好的工作機會。當然,也有很多成功的人士,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但這並不等於在其他方面沒有用功。學到的知識,總歸是法寶,是你握在手裏的武器。一位父親説得好:“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切記!”

另外,你要學會善良,守信,誠懇。別人不可能會這樣,這不關你的事,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他人好,不要期望他人也會對你好,你的付出,也並不等於人家就能對你回報,看透了這一點,你的煩惱就會少一些。

親愛的兒子,作為我,和你,我們都會看重這份緣,願在時光中堅守,珍惜當下。因為人生沒有下輩子,愛與不愛,都不會再相見。

標籤: 兒子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9nnvn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