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蕭紅散文初冬

蕭紅散文初冬

導語:蕭紅(1911-1942),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蕭紅散文初冬。歡迎閲讀

蕭紅散文初冬

初冬

作者:蕭紅

初冬,我走在清涼的街道上,遇見了我的弟弟。

“瑩姐,你走到哪裏去?”

“隨便走走吧!”

“我們去吃一杯咖啡,好不好,瑩姐。”

咖啡店的窗子在簾幕下掛着蒼白的霜層。我把領口脱着毛的外衣搭在衣架上。

我們開始攪着杯子鈴啷的響了。

“天冷了吧!並且也太孤寂了,你還是回家的好。”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

我搖了頭,我説:“你們學校的籃球隊近來怎麼樣?還活躍嗎?你還很熱心嗎?”

“我擲筐擲得更進步,可惜你總也沒到我們球場上來了。

你這樣不暢快是不行的。”

我仍攪着杯子,也許飄流久了的心情,就和離了岸的海水一般,若非遇到大風是不會翻起的。我開始弄着手帕。弟弟再向我説什麼我已不去聽清他,彷彿自己是沉墜在深遠的幻想的井裏。

我不記得咖啡怎樣被我吃乾了杯了。茶匙在攪着空的杯子時,弟弟説:“再來一杯吧!”

女侍者帶着歡笑一般飛起的頭髮來到我們桌邊,她又用很響亮的腳步搖搖地走了去。

也許因為清早或天寒,再沒有人走進這咖啡店。在弟弟默默看着我的時候,在我的思想凝靜得玻璃一般平的時候,壁間暖氣管小小嘶鳴的聲音都聽得到了。

“天冷了,還是回家好,心情這樣不暢快,長久了是無益的。”

“怎麼!”

“太壞的心情與你有什麼好處呢?”

“為什麼要説我的心情不好呢?”

我們又都攪着杯子。有外國人走進來,那響着嗓子的、嘴不住在説的女人,就坐在我們的近邊。她離得我越近,我越嗅到她滿衣的香氣,那使我感到她離得我更遼遠,也感到全人類離得我更遼遠。也許她那安閒而幸福的態度與我一點聯繫也沒有。

我們攪着杯子,杯子不能象起初攪得發響了。街車好象漸漸多了起來,閃在窗子上的人影,迅速而且繁多了。隔着窗子,可以聽到喑啞的笑聲和喑啞的踏在行人道上的鞋子的聲音。

“瑩姐,”弟弟的眼睛深黑色的。“天冷了,再不能飄流下去,回家去吧!”弟弟説:“你的頭髮這樣長了,怎麼不到理髮店去一次呢?”我不知道為什麼被他這話所激動了。

也許要熄滅的燈火在我心中復燃起來,熱力和光明鼓盪着我:

“那樣的家我是不想回去的.。”

“那麼飄流着,就這樣飄流着?”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他的杯子留在左手裏邊,另一隻手在桌面上,手心向上翻張了開來,要在空間摸索着什麼似的。最後,他是捉住自己的領巾。我看着他在抖動的嘴脣:“瑩姐,我真擔心你這個女浪人!”他牙齒好象更白了些,更大些,而且有力了,而且充滿熱情了。為熱情而波動,他的嘴脣是那樣的退去了顏色。並且他的全人有些近乎狂人,然而安靜,完全被熱情侵佔着。

出了咖啡店,我們在結着薄碎的冰雪上面踏着腳。

初冬,早晨的紅日撲着我們的頭髮,這樣的紅光使我感到欣快和寂寞。弟弟不住地在手下搖着帽子,肩頭聳起了又落下了;心臟也是高了又低了。

渺小的同情者和被同情者離開了市街。

停在一個荒敗的棗樹園的前面時,他突然把很厚的手伸給了我,這是我們要告別了。

“我到學校去上課!”他脱開我的手,向着我相反的方向背轉過去。可是走了幾步,又轉回來:

“瑩姐,我看你還是回家的好!”

“那樣的家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願意受和我站在兩極端的父親的豢養……”

“那麼你要錢用嗎?”

“不要的。”

“那麼,你就這個樣子嗎?你瘦了!你快要生病了!你的衣服也太薄啊!”弟弟的眼睛是深黑色的,充滿着祈禱和願望。

我們又握過手,分別向不同的方向走去。

太陽在我的臉面上閃閃耀耀。仍和未遇見弟弟以前一樣,我穿着街頭,我無目的地走。寒風,刺着喉頭,時時要發作小小的咳嗽。

弟弟留給我的是深黑色的眼睛,這在我散漫與孤獨的流蕩人的心板上,怎能不微温了一個時刻?

相關閲讀:蕭紅寫作的文體特徵

蕭紅的小説具有鮮明的文體特徵,創造出場景性的小説結構。系列散文《商市街》在發表時曾遭到“看不明白”的議論,因為蕭紅使用了不少小説的技巧,這樣的寫作形式在20世紀30年代異常新穎,從文體上看,它更接近小説,不過它又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記錄”(蕭軍《商市街·讀後記》)。

在中國現代小説史上,從《商市街》、《生死場》到《呼蘭河傳》,蕭紅打破了傳統小説單一的敍事模式,創造了一種介於小説、散文和詩之間的邊緣文體,並以其獨特的超常規語言、自傳式敍事方法、非情節化的結構及詩化風格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蕭紅體”小説文體風格。  這種小説文體的發展道路就是中國現代小説的散文化,從一個方面實現了文學史的銜接、承續,在審美意識上溝通了現代文學與傳統文學。

更準確地説,是把傳統文學中高雅的部分——詩和散文,與現代文學中已經代替了詩而成為主體的部分——小説,實現了新的對接。正是這一對接造就了現代文學中最具生命力的內容。

蕭紅以自己悲劇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體驗,觀照她所熟悉的鄉土社會的生命形態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國民性弱點,抒寫着人的悲劇、女性的悲劇和普泛的人類生命的悲劇,從而使其小説獲得一種濃烈而深沉的悲劇意藴和獨特而豐厚的文化內涵。

標籤: 散文 蕭紅 初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8lzgg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