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關於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散文

關於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散文

應該承認,這幾年來中國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監控力度是在年年加強,但是食品安全卻與環境問題一樣,給社會的印象是“形勢依然嚴峻”。

關於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散文

根據中國《小康》雜誌社最近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進行的全國抽樣調查,80.4%的民眾對當下的食品沒有“安全感”;

91.3%的受訪者非常關注食品安全事件,超過半數(52.5%)的受訪者不滿意當前的食品安全狀況。

中國消費者的顧慮並非沒有道理,據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網消息,中國食品安全標準採用國際標準與國際接軌僅為23%,大部分行業缺乏統一安全標標準。

其中一其具諷刺意味的醜聞,是近期在中國乳業即將出台的中國乳品標準之際,乳業巨頭蒙牛赫然傳出有其中一批次產品黃麴黴毒素M1超標140%的新聞。

儘管蒙牛表示已對上述“致癌奶”進行了封存和銷燬,但是蒙牛以及中國乳業的信譽再次受創,在上海多家超市裏,蒙牛產品出現滯銷局面。

過去,人們分析中國食品安全為何久治不愈,往往將問題歸咎於食品行業過於分散、小作坊過多難以監控、小商人缺乏長遠利益考慮等因素。

但是近年來,從2008年多家乳品企業跌入的“三聚氰胺門”,到今年的雙匯“瘦肉精”旋渦,思念、三全、灣仔碼頭等品牌先後捲入的“細菌門”等事件,都説明大企業同樣不能讓人放心。

此外,有些食品含“毒”,還不能怪責企業或者小商販,而是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就從被污染的環境中吸取了“毒”。例如“鎘大米”,就是來自鎘污染地區的大米。

經常性面對食品安全醜聞,我身邊的中國朋友各有不同應對態度。有擔心害怕的;

也有人堅決認為都是媒體誇大報道,小題大作——“如果食品真那麼危險,中國人口還能有13億那麼多?”更多人的態度是,沒辦法,我還得活命,難道能不吃麼?

如果往深裏説,食品安全與環保問題一樣,都是發展中不計代價、最大限度追求經濟總量膨脹、企圖趕超發展的結果。

曾志偉提出要“教育兒童,不衞生的東西不能吃,更不能做”,這是根本性的解決之道。

但他忽略了一個前提條件,在貧困與物資匱乏的條件下,人們並沒有選擇吃衞生食品的權利。

事實上,當前這一兩代中國人,很多正是吃不衞生的食品長大的,所以不安全的食品能夠繼續佔有市場。當人們普遍富足後,不安全的食品必然會迅速被消費者唾棄、淘汰。

因此,我總是相信,直接影響大眾健康的食品安全問題,也是中國多種問題的集中體現。有朝一日食品安全問題解決好了,中國的一切都已經好了。

在那一天到來以前,大家只能培養樂觀心態,承受發展過程的代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4gyr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