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尋訪梁紅玉散文

尋訪梁紅玉散文

“也是紅裝翠袖,然而青史丹心。”這是形容梁紅玉的一句詩,再恰當不過了。

尋訪梁紅玉散文

10月3日,在江蘇淮安,想着應該到哪個景點去,便打開導航儀搜索。沒想到卻跳出了梁紅玉的名字。心中一動,便駕車而去。

妻子和女兒很奇怪,追問梁紅玉是何許人。我就告訴她們,是韓世忠的夫人。韓世忠是什麼人?她們又一次追問。是和岳飛同時代的抗金名將。我嘴上回答,心卻早已經打開了回憶的閘門。

第一次知道梁紅玉的名字,還是在我讀初中一年級的時候。那時候,我有一個很要好的姓谷的同學,在一次寒假裏,他拿了一本《岳飛全傳》來。我如飢似渴地看完了之後,如痴如醉,尤其對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情節大為欽服,於是記住了這個女子。

也許有人要説梁紅玉不就是在打仗時敲敲鼓嗎,有什麼了不起呢?

其實,打仗並不是只要人多就行的。人再多,如果沒有協調一致的行動,也不過是打羣架而已。要協調大兵團的行動,通訊是非常重要的。古代就全靠旗幟和金鼓。所謂“擊鼓進兵,鳴金收兵”不過是籠統的説法。不同的鼓點其實代表不同的命令。梁紅玉親自擊鼓也就是表明她在指揮整個艦隊。在古代戰爭中,鼓手和旗手是敵軍的首要攻擊對象。梁紅玉站在那個位置上,也就是站在最危險的位置上。統帥的夫人親自上陣指揮,當然大大鼓舞了士氣,於是連續打退了金軍的十幾次攻擊,前後阻止金軍長達48天,始終不能渡過長江。

但是,1135年,年僅33歲的梁紅玉,“數戰金軍于山陽,宿遷,皆勝。於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輕騎襲金人糧道,遇伏。金以精兵鐵浮圖十倍圍之。梁氏身被數創,腰腹為敵刃割裂,腸流三尺,忍痛納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顧左右曰:‘今日報國’。語畢再突敵陣。敵矢如雨,蝟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敵陣復斬十數人,力盡落馬而死。金人相蹂踐爭其首級,裂其五體,後得其首者進兩階,得其四肢者進一階。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於淮市三日,函其首以報北國,金帝命懸於都門。兀朮聞之,感其忠勇,殮梁氏遺體,遺世忠。拼合之際,驗梁氏全屍,創傷數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世忠大慟。朝廷聞訊大加弔唁,詔賜銀帛五百匹兩,追封‘英烈楊國夫人’。立祠。”而我們今天要去尋訪的就是祭祀她的祠堂。

在導航儀的指引下,出淮安市區,走翔宇大道不過十數裏,就是楚州區了。“已到目的地附近,目的地位於道路右側,本次引導結束。”導航儀的女聲傳來這樣的訊息。

停車,周圍一片青磚黛瓦的平房民居,哪裏有一點像旅遊景點的影子呢?幾個當地人在路邊談天,問:梁紅玉祠在哪裏?他們抬手一指,就在那裏。順着他們的指向,我還是沒發現和別的地方有什麼不同。不過既然到了這裏,就沒有不找到的道理。

下車,目光搜索一遍。不遠處,八隻高高翹起的檐角明顯不是尋常的人家所有,也許就是那裏吧。走過一段泥土小路,轉到檐下,果然是一座牌坊一樣的大門。檐下正中的青磚牆壁上,從右至左,依次刻着“梁紅玉祠”四個大字。月形門洞裏,兩扇木門緊閉,一把大鎖和鐵鏈匍匐在地,拒絕了我的探望。門邊兩棵翠柏肅立,像衞兵一樣守衞。門前荒草青青,幾朵娥眉花在秋風裏瑟瑟發抖,不禁有些失望起來。

我還是不甘心,透過門縫向裏看去,希冀着能看到一點女英雄的點滴;然而,裏面卻什麼也沒有,除了荒草就是落葉,一派冷清淒涼。心下惆悵,我又繞着圍牆走了一圈,只見院裏兩棵銀杏挺拔蒼勁,樹葉迎風搖曳,似乎訴説着它們遙遠的記憶。

本來,我是有些責怪當地旅遊部門沒有很好地修繕它,保護它的;但是,我想,所謂英雄的意義就是為國為民,死而後已。現在,我們已經走進了一個太平和諧的盛世,也是梁紅玉們畢生的追求,他們的目標已經實現了,他們可以放心了。何況對英雄真正的紀念,不在形式,而在於內心。

漸行漸遠,梁紅玉祠的影子漸漸淡去,梁紅玉的形象卻越發清晰,在我的心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34q8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