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少年不識愛恨一生最心動散文

少年不識愛恨一生最心動散文

“七世紀時,地球上最大的城市是長安,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西安城的十倍,這樣一個城絕對比今天的紐約還要驚人。當時世界各國的人都集中在那裏,形成一個國際化都市。”

少年不識愛恨一生最心動散文

我喜歡白居易和空海走過的長安,走過花鳥市場的悠閒,走過酒樓的活色生香,走過市井的繁華熱鬧,遠方的山巒、江河裏的帆船……一切煥發着勃勃生機,到處都有人,行走、駐足、閒聊、遠眺,生活着。華燈初上,那個時代的人活得多姿多彩,有着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的開闊。

白居易寫《長恨歌》的時候還不到30歲,骨子裏恃才傲物,他説:我是兩榜進士出身,可以當大官的,不做而已!我辭官就是專心把我的詩寫完!

他還會説,李白不過是早生了三十年,沾了些開元盛世的仙氣,聽説過白居易嗎?那才是今天的大詩人!白居易,他可狂得很!

可是對於李白生活的時代,白居易是羨慕與嚮往的。他暢想着當年的極樂之宴:萬方來朝,賓客如雲……多少次的午夜夢迴,我幻想着我活在玄宗的時代,我也走進了花萼相輝樓,我也看見了她……

她是楊玉環

蔣勛説,唐朝是唯一一個覺得美可以被大聲讚美的時代。所以,我覺得電影中唐玄宗安排楊玉環在空中盪鞦韆,只是為了讓所有人都看到她,這不是誇張。她就是一種美的象徵,而那個年代大家都珍惜美。

她是楊玉環,又不是楊玉環。她是大唐最繁華的一刻,到達巔峯的華麗與虛幻。

説着説着,白居易臉上神采飛揚,充滿了想象的狂喜。因為沒能夠生活在那個時代,繁華在史書的追憶裏越來越癲狂,他寫《長恨歌》就是為了讓“她”再活一回。楊玉環的美,還有大唐盛世的繁華,他都想讓“她”再活一回。

電影裏塑造的揚貴妃太完美了,所有人都愛他,他們愛她絕美的容顏,愛她新奇的意志,愛她美麗的象徵。可是皇帝的愛是佔有,阿部的愛有懦弱,只有少年白龍的愛跟這些全無關係。

少年的愛,不因容顏損毀而減少,不因肉身壞滅而消失。並且,因為沒有可能在一起,他的情感在思念中愈來愈滿。

白龍早被貴妃的美驚動,卻裝作波瀾不驚,用傲氣偽裝卑微,自負地轉頭就走。未曾想,那個美麗的女子用一句話就瓦解了他的武裝。

“我從小就沒有父母,是在叔父家長大的,寄人籬下,反倒讓我對別人的好,一點一滴都想報答,你也一樣,對吧?”

第一次見面的人,因為生命中的感同身受,有了一種不可言説的相知。貴妃的人情像春風細雨,她不願意讓任何人委屈和為難。

落難之時,她請阿部説出那天沒有説出口的話,“上次在沉香亭要告訴我的話,你不説了嗎?”

阿部望着她,還是無法説出口,那天急迫想要表達的傾慕之情。

貴妃卻在他開口之前,説,我懂了,你的眼睛都告訴我了,我很滿足。

有人説,這是貴妃臨死之前對愛的渴望,我卻覺得不是。她的心地那麼好,她只是在臨死之前為阿部了卻一個心願。

這樣的為人,才會讓白龍甘願為她付出生命。白龍是幸運的,能夠在此生中找到一個願意付出的對象,於是,不管是寄居貓身,永遠無法為人,都是他選擇的完成。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峨嵋馬前死”,大唐隕落竟然怪到一個女子身上,無怪白居易為她感到委屈。

極樂之宴,“極”,這個字本就是個轉折。物極必反,豪華宴會後的賓客散盡,楊貴妃已經有了荒涼感。她的生命終有一日會結束,這大唐盛世也有一日會沒落。生命中最好的時刻,華麗又虛幻。在極樂之宴的最後一刻,貴妃已經預感了自己日後的命運。她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才甘願順從皇帝的欺騙。

還有哪種死法,能讓她像睡着了一樣,懷着對皇帝的愛和重逢的希望去死?

白居易和空海在妖貓的引導下,一點點接近楊貴妃死亡的真相。三十年前的墓穴裏,棺蓋內壁指尖上的血痕觸目驚心。皇帝的死亡騙局比想象中還要殘忍,貴妃喝下的那杯酒,讓她蠱毒發作,在棺木中甦醒,痛苦而淒厲地死去。她絕望的嘶喊,讓守陵的那隻貓都魂飛魄散。

皇帝不會回來墓穴,沒有人回來墓穴,除了白龍。為了一具屍身,他甘願付出自己鮮活的生命。可是他不能死,他死了,就沒人陪伴貴妃了。他的執念化作一縷魂魄,寄居墓穴裏的貓身上。

真相是如此殘酷,正如大唐的殘酷。白居易的《長恨歌》,推測出的帝王的深情,在真相面前不堪一擊。但是,他最終卻決定一字不改。

為什麼呢?因為,這是楊玉環相信的愛情。因為,這是白居易渴望的最美好的情感,而它確實發生了,那是少年白龍的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2mg4zk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