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虞美人·雨後同幹譽才原文、翻譯、賞析

虞美人·雨後同幹譽才原文、翻譯、賞析

虞美人·雨後同幹譽才原文、翻譯、賞析1

虞美人·雨後同幹譽才

葉夢得〔宋代〕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遊絲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譯文

落花已在風中旋舞飄飛,黃昏時偏又陰千霏霏。清晨,庭院裏一半鋪着殘紅,只有蛛絲千丈,飄蕩纏繞在高高的晴空。我盛情邀請他們在花下同遊,為愛賞這最後的春光頻頻勸酒。美人啊,請你不要因着傷感而雙眉緊字。當春歸、酒闌、人散,多情的我正不知該如何消愁。

註釋

虞美人: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此調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峯”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幹譽、才卿:皆葉夢得友人,生平事蹟不詳。來禽:林檎別名,南方稱花紅,北方稱沙果。殘紅:凋殘的花。遊絲:飄蕩在空中的蜘蛛絲。罥(juàn):纏繞。殷勤:情意深厚。蛾(é)眉:螺子黛,乃女子塗眉之顏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眉細如蛾須,乃謂蛾眉。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酒闌(lán):酒已喝乾。闌,盡。

賞析

這首小詞以健筆寫柔情,以豪放襯婉約,頗得東坡婉約詞之妙。

上片寫景,景中宴情。昨夜一場風雨,落花無數。曉來天氣放晴,庭院中半是殘花。內容極為簡單,寫來卻有層次,且有氣勢。從時間來看,重點清晨,也即“曉來”之際;昨夜景象是從回憶中反映出來的。意境頗類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但李詞較凝鍊,葉詞較舒展。一般寫落花,都很哀婉低沉,如歐陽修《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均極悽婉之致。可是這裏卻用另一種手法,不説風雨無情,摧殘落花,而以落花為主語,説它風前飛舞,把“黃昏雨”給送走了。創意甚新,格調亦雅。曉來殘紅滿院,本易悵觸愁情,然詞人添上一句“唯有遊絲千丈晴空”,情緒遂隨物象揚起,高騫明朗,音調也就高亢起來。

下片抒情,情真意切。前二句正面點題,寫詞人雨後同幹譽、才卿兩位友人來禽花下飲酒。“殷勤花下同攜手”,寫主人情意之厚,友朋感情之深,語言簡練通俗而富於形象性,令人彷彿看到這位賢主人殷勤地拉着幹譽、才卿入座。還“更盡杯中酒”,一方面見出主人殷勤勸飲,猶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所説的“勸君更淨杯酒”;一方面也顯出詞情的.豪放,如歐陽修《朝中措》中所寫的“揮毫萬字,一飲千鍾”。結尾二句寫得最為婉轉深刻,曲折有味。古代達官、名士飲酒,通常有侍女或歌妓侑觴。此雲“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美人”即指侍女或歌妓而言,意為美人愁眉不展,即引起我不歡。其中“酒闌時”乃此二句之規定情境。酒闌意味着人散,人散必將引起留戀、惜別的情懷,因而美人為此而斂起蛾眉,詞人也因之受到感染,故而設身處地,巧語寬慰,幾有同其悲歡慨。

葉夢得

葉夢得(1077~1148)宋代詞人。字少藴。蘇州吳縣人。紹聖四年(1097)登進士第,歷任翰林學士、户部尚書、江東安撫大使等官職。晚年隱居湖州弁山玲瓏山石林,故號石林居士,所著詩文多以石林為名,如《石林燕語》、《石林詞》、《石林詩話》等。紹興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後追贈檢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葉夢得是起到先導和樞紐作用的重要詞人。作為南渡詞人中年輩較長的一位,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葉詞中的氣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逸氣三方面。

虞美人·雨後同幹譽才原文、翻譯、賞析2

原文:

虞美人·雨後同幹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

朝代:宋朝

作者:葉夢得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遊絲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譯文及註釋:

譯文

落花已在風前飛舞,再一次送走黃昏時的風雨。清晨以來,庭院裏半是殘落的紅花,只有悠悠盪盪的遊絲,在晴空中盪來盪去。

我們曾在花前攜手同遊,盡情地飲乾杯中的酒。勸美人不要因傷春惜別而斂眉愁苦。在這酒盡友人將散之時,我也無可奈何,滿懷情愁。

註釋

①來禽:果名,即林檎,俗名花紅,北方稱沙果。

賞析:

此詞寫同友人飲酒賞花之情景。上闋寫花已落矣,猶作風前舞,更送黃昏雨,花多情,遊絲亦多情。下闋寫花下共飲,是友人之多情;對花斂蛾眉,是美人之多情。層層進逼,“我”亦多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o0nkr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