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即事二首·其一原文及賞析

即事二首·其一原文及賞析

原文

燕子將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

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尺心。

譯文

雌燕帶着小燕齊飛,喃喃細語,才知夏已深;庭院裏幾棵槐樹,越來越濃密。

一場雨後,西窗外的芭蕉展盡數尺心,卻沒有人看見。

註釋

將:攜,帶。

賞析

這首詩描寫的是盛夏的景色。燕語呢喃,雛燕乍飛;幽靜的庭院裏,槐樹的綠蔭漸見濃密。一陣雨過,西窗下的芭蕉在人們不知不覺之中又長大了許多。這些本都是夏天裏的尋常景物,經過詩人的'一番描繪,立刻透出勃勃生機,顯現出大自然的魅力。

人們通常將燕子看做是春天的使者。它常常給江南的人們帶來春天的信息。如今它生了雛燕,“將雛”教飛,意味着春天已經過去,已是盛夏時節。詩人用呢喃的燕語聲,襯出一幅幽靜的夏景;這跟南朝王籍《入若耶溪》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刀以噪顯靜是同樣的手法。如果説,這句點明瞭季節;那麼,下句便接着點明瞭地點——紮在庭院中。上句以燕語寫聲,下句以槐陰寫色。有聲有色,詩的意境就變得更為鮮明。

後兩句鏡頭一轉,換了場景:人跡罕至,“一雨無人見”,而芭蕉竟長了數尺,使這幽靜的環境悄悄起了變化,讓作者在沉悶的現實生活中見到生機和希望,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錢鍾書《宋詩選注》在“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尺心”下注釋説:“等於‘一雨,西窗芭蕉展盡數尺心,無人見。’這種形式上是一句而按文法和意義説起來難加標點符號的例子,舊詩裏常見。”這種句式能產生一種斷而復續或若斷若續的流動感,且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學家。字彥章,號浮溪,又號龍溪,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貫婺源,後移居饒州德興(今屬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韓駒學詩,入太學,喜讀《春秋左氏傳》及《西漢書》。崇寧二年(1103)進士,任婺州(今浙江金華)觀察推官、宣州(今屬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屬安徽)通判等職。《全宋詞》錄其詞4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kl9me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