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清平樂秋詞翻譯賞析

清平樂秋詞翻譯賞析

《清平樂·秋詞》作者為宋朝詩人蘇軾。其古詩全文如下:

清平樂秋詞翻譯賞析

清淮濁汴。更在江西岸。紅旆到時黃葉亂。霜入樑王故苑。

秋原何處攜壺。停驂訪古踟躕。雙廟遺風尚在,漆園傲吏應無。

【前言】

《清平樂·秋詞》是宋代詞人蘇軾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全篇俱為想象之辭。上片寫行程,借淮河、汴水、長江、樑苑等地理名稱以及黃葉、秋霜等秋季景物,説明行者的去向,路途的遙遠,到達的時間。下片寫遊歷。詞人想象陳述若到南都後,定當攜壺遊原,飛觴酹酒,祭奠憑弔先賢。

【註釋】

①清平樂:詞牌名。唐教坊曲。一名《醉東風》、《憶蘿月》。雙調小令,平仄韻轉換格。

②秋詞:傅本詞題作“送述古赴南都”可從。南都:今河南商丘市。《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建應天府為南京。”

③清淮濁汴:參見前《如夢令-題淮山樓》詞注④。

④江西:古時泛稱長江以南為江東或江左,長江以北為江西或江右。

⑤紅旆:紅旗。此指太守的儀仗。

⑥樑王故苑:漢代樑孝王劉武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南)修治的宮室園林。參見《史記·樑孝王世家》。

⑦攜壺:帶着酒壺。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這裏有遊賞的意思。

⑧停驂:停住車馬。驂,一車駕三馬或駕車時位於兩旁的馬。踟躕:徘徊。

⑨雙廟:唐代安史之亂時,張巡、許遠堅守雎陽(今河南商丘),最後都壯烈犧牲,後人立二祠,稱為雙廟。事見《新唐書·忠義傳》。

⑩漆園傲吏:指莊周。莊周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經做過漆園吏,抱有傲視王侯,不為名利所動的人生態度。事見《史記·老莊申韓列傳》。郭璞《遊仙詩》:“漆園有傲吏,萊氏有逸妻。”

【翻譯】

清澈的淮河與混濁的汴水,遠在錢塘江西岸。您的紅旗抵達時,黃葉遍地,狼藉散亂。白霜也會襲入樑王的故園。您將在秋原的什麼地方手執酒壺?駐馬訪古,徘徊踟躕。雙廟的遺風至今還在.漆園的傲吏大概已無。

【賞析】

該詞中詞人思念好友,揣測一路上友人可能的遭遇所寫下的以想象為主的懷人詞,但是這種想象並不是憑空亂想,而是基於詞人對朋友的瞭解,通過這些瞭解所作的一系列推斷,顯示了詞人對陳述古真摯的友情和對述古其人的真切瞭解。

上片以友人的行程為線索,縱貫着空間地點、節序風物,寫來別有情致。起筆“清淮濁汴。更在江西岸”二句,決不是簡單地説明淮河和汴河的地理位置,而是似乎在掐指計算友人的行程:你從江南的杭州出發,途中要經過淮河、汴河,那是遠在江北的多麼漫長的一段水程。因為友人“赴南都”,淮河和汴河都是必經的水道,所以二句乃是對友人大段行程的懸想,而友人的去向,路途的.遙遠,以及詞人對他的關切之情,全在不言之中了。三、四句進一層揣想友人到達南都時的節序風物:“紅旆到時黃葉亂,霜入樑王故苑。”意思是説,當你的儀仗到達南都時,該是黃葉飄零的深秋時節了,附近樑孝王昔.日的宮室園林怕是已着寒霜了。陳襄是秋八月中旬從杭州啟程的(見《蘇軾年譜》卷十三),蘇軾估計他到九月中、下旬才能到達。“黃葉亂”三字準確地寫出了深秋季節的特徵,“霜入”則應當是秋天最後一個節令“霜降”到來的標誌。二句估計友人到達的時間,與對行程的計算聯繫在一起,同樣是替對方設想,表達了詞人的深情眷注。生活經驗告訴我們,老友相別,居者憶念行者時,隨着憶念的深入,常會計算對方某時是否到達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更是如此。自居易《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稹)》詩云:“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便是詞人憶念所及、深情所注的一個例子,可與本詞上片合看。

下片假想友人到南都後遊賞及憑弔活動。換頭兩句寫遊賞,説你在秋天何處的原野上游賞,停住車馬,探訪古蹟,還在那兒徘徊不去。最後兩句寫憑弔古代賢人,説你到雙廟去憑弔正氣凜然的英雄張巡、許遠,或許會發現他們遺留的風範還在人間,而那位傲視王侯的漆園吏想必無影無蹤了。詞人這樣着筆,大概有三層意思:一是顯示了中原大地上的南都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二是間接地表現了友人的“文采風流”;三是體現了詞人對友人的相知,也可以説,是在更高的層次上達成了友誼的默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glj3k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