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邯鄲學步原文及翻譯

邯鄲學步原文及翻譯

戰國時期,燕國壽陵有個少年,聽説趙國都城邯鄲的人走路姿勢非常優美,就決定前去學習。他風塵僕僕地來到邯鄲,果然見到大街上的人走路姿勢十分優雅,走起路來儀態萬千,舉手投足間都流露出翩翩風度,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邯鄲學步原文及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出自】《莊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李白詩曰: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

【示例】:半臂添寒尚書醉,屏後金釵楚楚,齊俯首~。◎清·樑紹任《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一

原文:

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莊子·秋水》趙國都城邯鄲的人,擅長行走,不僅步子輕快,而且姿態也非常優美。

【用法】作定語、賓語、分句;指盲目崇拜別人的人。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結構】偏正式

【反義詞】標新立異、獨闢蹊徑、自我作古、擇善而從、與眾不同、獨具匠心

近義詞鸚鵡學舌、東施效顰、照貓畫虎、生搬硬套、亦步亦趨、照葫蘆畫瓢

【同韻詞】進退無路、銀花火樹、路長日暮、無孔不入

【燈謎】1.最盲目趕時髦的人2.邯鄲學步(打法律用語二) 謎底:法人、行為

【含義】比喻模仿別人不成,反倒丟失了原有的技能。

【辨形】鄲:不能寫作“單”。

【辨析】 “邯鄲學步”和“數典忘祖”都有“忘本”的意思。但“數典忘祖”僅有此意;而“邯鄲學步”還有“別的什麼也沒學到”的意思。

翻譯:

戰國時候,燕國有個青年人,他聽説趙國都城邯鄲的人特別有風度,他們走起路來,不緊不慢,又瀟灑又優雅,那姿勢特別好看。於是這位燕國青年決定要去趙國學邯鄲人走路的姿勢。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帶上盤纏,跋涉千里,專程趕到邯鄲一心要學邯鄲人走路的樣子。

他來到大街上,看着來來往往的`人羣,看得他都發了呆,不知該怎樣邁開步子。這時,迎面走來一個人,年齡和這位燕國青年相仿,那走路的樣子實在令人羨慕。於是等那人走過,燕國青年便跟在他後面摹仿,那人邁左腳,燕國青年也邁左腳,那人邁右腳,燕國青年也邁右腳,稍一不留心,他就搞亂了左右,搞得他十分緊張,哪還顧得了什麼姿勢。眼看那人越走越遠,燕國青年漸漸跟不上了,他只好又回到原地。接着他又盯住了一個年紀稍大的人,他又跟在別人身後一步一趨地學走路,引得街上的人都停下腳步觀看,有的人還捂着嘴笑。幾天下來,他累得腰痠腿疼,但學去學來總是學不像。

燕國青年心想,學不好的原因肯定是自己原來走慣了的老姿勢和步法,於是,他下決心丟掉自己原來的習慣走法,從頭開始學習走路,一定要把邯鄲人的步法學到手。

可是,一連過了好幾個月,燕國青年越學越差勁,不僅連邯鄲人的走法沒學會,而且還把自己原來是怎麼走路的也全忘了。眼看帶來的盤纏已經花光,自己一無所獲,他十分沮喪,於是只好回家了。可是他又忘了自己原來是怎樣走路的,竟然邁不開步子了。無奈,燕國青年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那樣子好不狼狽。

看起來,生搬硬套的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不但沒學到別人的,反而連自己原有的也給丟了,真是大可不必。

成語寓意

燕國人努力向別人學習,應該肯定,但是他依樣畫葫蘆的生搬硬套並不可取,不但沒學到別人的精髓,反而連自己原有的也丟了。

學習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須先細心觀察別人的優點,研究邯鄲人之所以能夠走得優雅的關鍵之處,除了步法外,那種優雅是否和他們的神態、心境,甚至文化有關?再從自己的實際狀況來檢視,要將步伐調整成邯鄲人的樣子,需要做出哪些改變?這樣才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如果像燕國人那樣盲目,一味崇拜別人,結果必然是功夫沒學成,不切實際,自己的長處也丟光了。

不過若從“刻苦學習”的角度來看,燕國人的精神應該受到肯定,雖然他的學習方式不對,但是至少“肯學”,比起很多不肯學習、任由自己安於現狀的人,燕國人更有改變的勇氣。如果有朝一日他領悟訣竅,要優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

學習邯鄲人走路的姿勢。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喪失了原有的技能。偏正式;作謂語、賓語。[3]

運用示例

宋·姜夔《送項平甫倅池陽》詩:“論文要得文中天,邯鄲學步終不然。”

明·王鏊《震澤長語文章》:“為文必師古,使人讀之不知所師,善師古者也……若拘拘規傚,如邯鄲之學步,里人之效顰,則陋矣。”

清·樑紹任《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一:“半臂添寒尚書醉,屏後金釵楚楚,齊俯首邯鄲學步。”

《歧路燈》第一○一回:“‘什麼古跡?’婁樸道:‘學步橋。’盛希瑗道:‘是邯鄲學步,失其故步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7rgk0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