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三峽原文以及翻譯

三峽原文以及翻譯

三峽原文以及翻譯有哪些?《三峽》節選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學家,官員,文學家,散文家酈道元的《水經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三峽原文以及翻譯,希望有所幫助!

三峽原文以及翻譯

【原文】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書下註釋

【三峽】:選自《水經注疏》。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酈道元(466或472—527),范陽涿(zhuō)縣(現在屬河北)人,北魏地理學家。好學博覽,留心水道等地理現象,撰《水經注》。其書名為註釋《水經》,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址、人物掌故、神話傳説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七百里】:約合現在二百公里。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沒有中斷的地方。略無,毫無。闕,通“缺”。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這裏指太陽。

【襄】:上。

【沿】:順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白帝】:在現在重慶奉節東。

【江陵】:即現在湖北江陵。

【奔】:這裏指飛奔的馬。

【疾】:快。

【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

【回清】:迴旋的清波。

【絕巘(yǎn)】:極高的山峯。

【飛漱(shù)】:飛瀉衝蕩。

【清榮峻茂】: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剛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屬(zhǔ)引】:接連不斷。屬:動詞,連接。引,延長。

【巴東】現在重慶東部雲陽、奉節、巫山一帶。

【譯文】

在三峽七百里當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在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隻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時皇帝的命令要急速傳達,這時候只要清早坐船從白帝城出發,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着駿馬,駕着疾風,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兩個季節,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迴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種景物的影子。在極高的山峯上,生長着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在山峯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衝蕩。水清,樹榮,山高,草茂,趣味無窮。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連續不斷,非常淒涼怪異。空曠的山谷傳來猿啼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漁歌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標籤: 三峽 翻譯 原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2pe9w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