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習俗作文 >

【精品】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集合10篇

【精品】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集合10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精品】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集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集合10篇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

端午節到了,街上賣粽葉的又多了起來,空氣中到處都飄着粽子的清香。在這個全民族的傳統節日裏,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豐富的民俗文化,更是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

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端午節那天,都有很多的風俗: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等等,而這一天也是我們全民族團圓的節日。每到那天奶奶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清水泡着,洗乾淨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用粽葉裹緊煮熟。到了晚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着清香的粽子,那是一種多麼温暖的親情氣息。

相傳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其中包含着一個動人的故事。據説,很久以前,愛國大詩人屈原為了堅持他的愛國主張卻被別人陷害,遭到流放,痛心疾首的他憂心如焚,在極度的失望和痛苦中懷抱石頭自盡於又急又寬的汨羅江中。聞訊而來的百姓,怕江裏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便用葦葉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裏,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龍舟競渡是人們為了競相撈救愛國詩人屈原而延續下來的。正好這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千百年來,汨羅江邊,江水悠悠。正是屈原的這種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激勵着我們的中華民族不斷奮勇前進,人們在每年的這天都對他寄託了無限的哀思。我們要從中獲得更多的精神力量來熱愛我們的祖國,建設我們的祖國。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2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喜歡上了過端午節,因為在這個節日裏,可以吃到豐盛的食物,比如説粽子、鹹蛋、綠豆糕,還能喝上雄黃酒呢!那時候,我只顧着吃啊喝啊,根本沒在意這個節日的來歷。

直到今年端午節來臨之前,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於端午節的作文,我才特地查閲了有關的資料,這才知道這個節日都是為了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大臣——屈原。他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一位愛國大臣。主張消滅侵略者,結果遭到小人的讒言,楚懷王也不調查清楚,就把他免職了,還把他流放到了很遠的地方。屈原滿腔的愛國之情得不到賞識,悲憤至極,寫下了《離騷》、《天問》、《九章》等詩,在農曆的五月初五這一天抱石投汩羅江自盡。當時的百姓都非常震驚,紛紛划船打撈,結果一直都沒撈到。人們為了避免水中的“蛟龍”吃屈原的遺體,便紛紛往水裏扔飯糰,而我們現在端午節裏吃的粽子,正是由飯糰演變而來的。

不僅如此,當時還有人往水裏倒雄黃酒,就是要把“蛟龍”給迷暈不讓它侵害屈原。兩千多年過去了,人們並沒有忘掉他,他的愛國舉動,一直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後來在每年的這一天,還在江面上敲鑼打鼓劃龍船為了驅趕妖魔鬼怪,讓屈原安息,人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屈原的敬意;而且都在為自己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而努力奮鬥着。當今年的端午節來臨時,我不僅會吃着美味的粽子,更會懷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以此來激勵我更加努力的學習,長大以後好報效祖國。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3

“五一”勞動節一過,就到了五月初五端午節。今天,我就和大家來説説端午節吧。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重五節,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相聯繫。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腳踝上,成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中國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萬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這位愛國詩人屈原到底有着怎樣的英雄事蹟,才讓人們對他如此敬愛?

我又不由得想起了家鄉的端午節。每當到了端午那一天,奶奶總要提前將艾葉草煮的水準備好,給全家人洗臉。這時候,奶奶總要在一旁一遍遍地小聲祝福着:“保佑啊,全家沒病沒災啊……”現在,我們離開老家已經好多年了,只有再放寒暑假的時候才會回去了一趟。很少會在端午節的時候回老家去,更不會再用艾葉草煮的水洗臉。但奶奶的祝福總會在那一天響起。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是要灑雄黃酒的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是要在門前掛草藥,身上塗藥酒的呢?

沒錯,的確,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要説起來這端午節,還得從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説起。

相傳在戰國時期,楚國上大夫屈原上諫楚王,提出富國之計,可楚王不僅不聽,還將其流放。結果屈原悲憤交加,傷心欲絕,抱一塊石頭,帶着自己的憤憤不平,帶着他的高遠志向,一起永沉淚羅江底。

屈原死後,人們為紀念他,為了使他的屍首不被魚蝦吞食,人們便做了粽子,來餵魚蝦。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這天,滿街都有一股粽葉的清香。要説這做粽子,先得把粽葉洗淨,用粽葉把肉、糯米、豌豆包一起煮,從鍋裏散發出的誘人香味,不禁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盼着,想着早點煮熟。終於,冒着熱氣的粽子上來了,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那兒一起吃,其樂融融。夾起一塊糯米,放入口中。啊!香甜可口,甜而不膩。讓我忍不住想把整個粽子吞下去。雖然家附近幾乎天天都有粽子賣,但今天的粽子彷彿有股節日特有的,濃濃的氣息。

吃完粽子,大人們便忙着去灑雄黃酒,據説可以驅鬼辟邪,以保平安。端午這天,滿街都有一股酒味,有些大人還會用雄黃酒在孩子的額頭上寫個大大的“王”字,象徵生龍活虎、虎虎生威。

灑完雄黃酒,大人們便在兩邊大門上掛菖蒲等中草藥,菖蒲那股刺鼻的味道可以驅趕鬼魔,使邪魔不敢靠近你家。掛完後,還要在孩子身上塗藥酒,可保以年不生瘡。塗藥酒也可使你百病不入,一生平安。

轉眼間,這年的端午就要過完了,但是,端午給我留下的痕跡是永遠也抹不掉的,又開始期待來年的端午了。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温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裏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裏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説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説,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衝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着大家説: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温馨充實的節日。這是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6

記得小的時候,因為只有端午節才能吃到粽子,每逢將近節日的時候,恨不得一天吃幾頓都是粽子,這也是我愛上糯米的原因。現在,粽子成了一種美食,可以隨時買到好吃的粽子,只是始終吃不出記憶中的味道。原本端午節是紀念屈原老先生的節日,然而現在,身在他鄉,端午節成為了我思念家鄉粽子的節日,即使吃不到,也要想想。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一大節目,説實話,我只見過一次,每次看賽龍舟的人特別多,家裏人擔心我們小孩不夠壯,被人擠到河裏去,所以極力反對我們參加這種熱鬧活動。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比較簡單,沒有元宵、中秋那麼重要。但是所謂的傳統習俗也還是有三個的,不知道我有沒有記錯或是遺漏。一是要煮鹹鴨蛋來吃,當然也可以有雞蛋、鵝蛋等等。二是門上插艾草。艾草,據説能夠辟邪,艾草的另外一個用處就是曬乾以後,擰成繩子狀,用火點住一頭,慢慢燃燒,由於是繩子狀,燃燒不是很充分,會有很多煙,而這些煙就可以用來驅蚊。所以端午節後,等艾草曬乾,我們就經常這樣在院子裏點上艾草繩,用來驅蚊。三是吃桃子,我喜歡吃那種硬硬的青桃子,不是很甜,但有點甜;軟的桃子太甜,而且桃汁會淋的到處都是。其實,家鄉的端午節的習俗就是這樣,在簡單中就能帶出家鄉的純樸,和端午節節日的歡樂以及鄰里間的一種互動。唉,好想家,好想家裏的親人,在端午節到來之際誠祝家裏一切都平安!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記得買粽子吃哦!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7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五月五日。午飯後,我們一家人去閩侯竹岐的金水湖看龍舟比賽。

在去祝祺的路上,天空突然佈滿了烏雲。很快,開始下毛毛雨。當我們到達比賽場地時,湖裏已經擠滿了人。當我找到座位時,四艘船已經準備好開始比賽了。湖中央有四條軌道,軌道上有四個浮標。誰先拿到浮標上的旗子,誰就是冠軍。

比賽開始了。四艘船一起衝出起點。只聽得鑼鼓喧天,第二、第三隻船就佔了第一、第二席。

衝刺開始了。第三艘龍舟和第二艘龍舟並駕齊驅。最後,兩艘龍舟幾乎同時到達了終點線。只有當第三艘龍舟的船員把槳舉過頭頂時,他們才知道第三艘龍舟贏了。

預賽結束了。從前四場預賽中選出的最後四支隊伍將進入決賽。我無法把目光從它身上移開。只有一個彩色耀斑從湖裏釋放出來。比賽開始了。成敗在此一舉。四艘龍舟都衝出了起點。在最初的300米中,四艘龍舟在湖上並排行駛。

只剩下300米,四艘船開始衝刺。第一艘和第四艘龍舟慢慢地遠離了另外兩艘。第三名只剩下100米,第四泳道的龍舟突然加速,最終以3~4秒的優勢獲得冠軍。

我認為:贏得冠軍的隊伍一定是一支團結的隊伍。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8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題記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端午節,又名端五節,重五節。關於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幾種。

賽龍舟

早在五千年前,長江中下游就有乘船祭祀龍圖騰的活動,那便是賽龍舟的前身了。《詩經》中記載:“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那鳥舟就是指龍舟。明朝著名畫家張擇端曾以端午節龍舟為主題畫了一幅作品,名叫《金明池爭標圖》。

清朝歷代皇帝都有在端午節觀賞龍舟的習慣。所以,賽龍舟便作為端午節的一種習俗流傳下來。

吃粽子

説到端午節,不得不提的就是吃粽子了。早在戰國初期,就有人別出心裁製成了類似粽子的食物。他們用黍葉包裹着糯米,蘸過石灰水後烤着吃,因形狀類似牛角,故被稱為“烤角黍。”

到了漢朝,吃粽子就被正式列為端午節的習俗了。在現代,粽子中總會包着各種餡料,比如説:豆沙、肉、玉米、大棗等等。這些也是因為明朝的一位乞丐靈機一動創造出來的。

插艾條

艾,在端午時節長得最為旺盛,而且在這段時間內,天氣會十分炎熱,蚊蟲肆虐。正好艾有清熱解毒驅蚊之功效,還有驅邪、避諱之意。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這裏就不一一介紹了。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9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那天,家家户户都在吃粽子。粽子裏面有包紅豆的,還有包肉的,當然也可以什麼都不包。我每次吃粽子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包,然後外面再撒一層白糖,我最喜歡吃這種了,一看就讓人垂涎三尺。不過有的人把粽子往河裏仍,那是為什麼呢?據説,有一位愛國詩人,他就叫屈原,人們都很愛戴他。可是因屈原受冤不得志,而楚國也面臨國破的危機,自己又無能為力,他不願親眼看到國家的滅亡而抱石沉江。人們擔心河裏的魚蝦會吃掉屈原的身體,於是將食物扔進江中來保全屈原的屍身。這是一個悲傷而又感人的關於端午節的故事。

端午節還要划龍舟,比賽誰劃得又快又整齊,可好看了!坐在最前面的一個人,打着鼓,振奮士氣,這時就感覺到他們好似風一樣的速度勇往直前,劃得可帶勁兒了!

據説,端午節還要買艾草,據説可以把鬼趕走,可以辟邪,鬼是什麼東西?誰也弄不清楚……

端午節的風俗還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每年的端午,都會這樣度過,我也希望這樣有特色的習俗能一直延續下去。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

同學們,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我的家鄉就有“撞蛋”的習俗。

撞蛋開始了,觀眾在一旁喝彩,隨着一聲“開始”的聲音,我就開始撞起來了,另一位“選手”也不甘心,也撞了起來,這時“選手”的蛋破了,我便拿起他的雞蛋。“觀眾”又歡呼了起來,我説:“還有誰來?”別隊又上來一個人,“觀眾”一看,竟然是去年的撞蛋冠軍,我們大驚失色,突然”隊友”大喊着:“加油,加油!“我拾起信心,喊道:”開始吧!“

我飛快的轉着手,他笨拙的左撲右閃,一聲蛋殼破裂的聲音,我戰勝了很強大的”敵人“,為我們隊加大了光榮!

我把兩個蛋吃了,正好中場休息結束了,我便走向“戰台”,對方挑了一個手勁大又靈活的“選手”來挑戰我,可對方不知道怎麼蛋殼已經破了,我説:“你快換個蛋吧!”他飛快的跑回家拿了一個蛋跑回來了。

我先用一套老辦法,不知道這傢伙是在家偷偷的休息了一會兒,還是多休息了一會兒,可我依然且戰且退,終於,我獲得了冠軍。

我期待着下一屆孩子們撞蛋激烈的比賽。

標籤: 精品 端午節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xisuzuowen/nvk4x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