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習俗作文 >

壯族三月三習俗作文(通用7篇)

壯族三月三習俗作文(通用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壯族三月三習俗作文(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壯族三月三習俗作文(通用7篇)

壯族三月三習俗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就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這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這裏保留了很多風俗習慣,我想介紹的是“三月三歌圩節”。 在我國“三月三”是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相傳三月三是皇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説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但是現在,每個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壯族的三月三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壯族的特色,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有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説愛。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壯族山歌簡稱為“壯歌”,又稱“壯族民歌”,一般指壯族人民用壯話演唱的民間歌謠。壯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壯族原始社會時代狩獵時的吶喊。雖然吶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無疑孕育出了壯族山歌的種子。真正義意上的壯歌應該是從壯族原始社會中的生產勞動和祭祀活動開始,這從現在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中可見一斑。廣西壯族古老的歌圩集會和繡球一直流傳至今。壯族素以“善歌”著稱,壯鄉素有“歌海”盛譽。壯民善以山歌來表現生活,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壯族山歌歷史悠久,壯民從盤古開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幾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節上拋繡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不過壯族人玩繡球,以拋繡球為樂,也不是近一兩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輔所著的《溪蠻叢笑》,對歌墟的拋繡球活動描述道:“土俗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來拋接,名為飛綸。”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也説:“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飛綸。男女目成,則女受綸而男婚已定。”所謂飛綸,就是今天的繡球。

南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載,壯人“迭相歌和,含情悽婉……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宋《太平寰宇記》中也記載:“壯人於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會作歌。”這説明,當時的歌圩已經相當興盛。1934年編的《廣西各縣概況》記載,當時廣西有歌墟活動的地方就有多達26個縣,幾乎遍佈廣西各地。

如今在我們家裏,雖然不會以唱山歌的形式過節,但仍然會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等等歡度節日。這樣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將是永恆的經典。

壯族三月三習俗作文 篇2

陽春四月,廣西壯族自治區迎來了一個節日,大家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這,就是我們的“三月三”!

大家一定想問,三月三是怎麼來的呢?其實,三月三有多種不同的來歷,但最著名的非“劉三姐”莫屬。

相傳,劉三姐的歌聲婉轉動聽,被譽為“歌仙”,但她的山歌裏,揭露了財主們犯下的滔天罪行,財主們對劉三姐恨之入骨,於是趁其上山砍柴的時候讓她跌入山谷身亡。於是人們在歌仙逝世的三月初三唱山歌來紀念歌仙。這,也就形成了三月三最有名的習俗,歌圩節。

三月三不僅僅是壯族的節日,也是漢族、瑤族等多個民族的節日,在一些地方,三月三甚至比過春節更重要。

三月三這一天,壯族人民家家户户製作五色飯,染彩色蛋,穿上節日盛裝,趕去參加“歌圩節”。“歌圩節”的地點一般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歌圩節”一般持續兩三天,附近的羣眾無論相識與否,都以飽滿的熱情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在“歌圩節”上,各村的花季少年,紛紛三五成羣地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通常男青年先唱“遊覽歌”,遇到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邀請歌”。得到女生迴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瞭解。瞭解後便唱“愛慕歌”和“交情歌”。分別時,唱“送別歌”。歌曲隨心所欲地編,隨心所欲地唱。親切感人。

這,就是三月三,我們的三月三!

壯族三月三習俗作文 篇3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以農曆三月初三最為隆重。大的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是壯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 ,吃五色糯米飯、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等,預祝五穀豐登。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廣西寧明、龍州等地的斷崖陡壁上留下了壯族先民繪製的眾多崖壁畫。鑄造和使用銅鼓在壯族已有2000多年曆史。壯錦是享有盛名的紡織工藝品。

壯族的婚姻,過去是父母包辦,但婚前戀愛自由。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現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住房多數與當地漢族相同。部分地區居民住二層幹欄,樓上住人,樓下養畜堆物。近年來已有改變,實行人、畜分居。服裝大部分和漢族相同,但還有許多地方仍保留着本民族服飾特點,且各地不一。男子多穿唐裝。衣料過去多為自織的土布。過去有文身習俗,現已改變。飲食方面,喜吃醃製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餚。主食大米和玉米。年節時,用大米制成各種壯族婦女粉、糕。婦女有嚼檳榔的習俗。結婚送聘禮時,必贈檳榔。除祭祀祖先外,還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陽神等。唐宋以後佛教、道教先後傳入壯族地區。近代有傳教士到壯族城鎮建立、天主教教堂,但影響不大。

壯族三月三習俗作文 篇4

又是一年春好日,陽光明媚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是中華民族傳統的“踏青節”。這一天人們都要走出家門,到山野田園去“踏青”,感受明媚的春色,享受迷人的春光。畲族男女踏青歸來都要採回一種叫做“粘米烏”(烏稔)的植物,搗爛之後熬成湯汁,用它浸泡糯米,蒸成“烏飯”食用。烏飯藍黑油亮,香軟可口,你別看它表面上毫不起眼,其實富含營養,是一種很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保健美食。

關於烏飯的來歷,畲家有許多傳説,都與畲族的英雄雷萬興有關,而三月三吃烏飯,正是為了紀念這位英雄。

傳説唐朝時畲族英雄雷萬興率領畲民抗擊官軍的圍剿,糧食吃盡了,就以粘米烏的果子充飢;畲民靠它堅持了體力,最後終於取得了勝利。後來,有一年三月三雷萬興想起要吃粘米烏果,可是這時粘米烏尚未結果,畲民就摘採它的葉子做成烏飯食用;以後這就成為一種習俗,每年三月三都要吃烏飯,畲家人也因此將三月三稱為“烏飯節”。

儘管星移斗轉,滄海桑田,畲族三月三吃烏飯的習俗沒有改變。但是近二十多年的社會大變革和現代多元文化的強大沖擊,使得畲族唱歌的傳統習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使畲族唱歌的優良傳統不被現代文明的浪潮所淹沒,為了給畲族羣眾提供一個展示歌才、交流唱歌心得的機會,近些年福安市每年都在三月三組織畲族歌會活動,為傳統的烏飯節植入新的內容。

今年的歌會地點設在阪中畲族鄉的廉嶺畲村。富春溪西岸這一片山野懷抱着的幾個畲家村寨就是廉嶺;今天這裏春光融融,到處都是綠色的寫意,小學校的操場更是洋溢着醉人的歡笑。

這是領略畲族歌舞藝術的大看台,這是展示畲族民俗文化的大觀園。

舞蹈《小小山哈鬧龍燈》是歌會的開場節目,表演的是畲族傳統的龍燈舞。龍燈舞表達的是畲族人民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傳統主題,這一個個造型別致的小龍頭在小山哈的舞動下,別有一番靈氣。

巫舞是畲族保留至今的民族舞蹈。巫師吹着“龍角”上場,那激昂高亢的“哈魯魯,哈魯魯”,那剛勁有力的旋轉,那模擬蹈海踏浪的舞步,那神祕變幻的“手訣”,還有那悠揚拖腔的低吟淺唱,都極富“畲味”。拂去附麗於巫師身上的迷信色彩,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畲族人民世代相傳的烈烈雄風和錚錚硬骨。

金斗洋村是全國聞名的畲族武術之鄉。今天,這支來自金斗洋的少年武術隊,他們的颯爽英姿和精彩表演讓我們領略了金斗洋畲拳“一疾二硬三力”的真諦,讓我們感受到了畲族尚武精神在新一代身上的傳承

最精彩的是五對畲族歌手的對唱。那悠揚婉轉的“雙條落”,那攝人心魄的“歌言”,像百鳥爭鳴,像山澗流泉。這是心靈與心靈的對話,這是人生對人生的訴説——

女:小郎生得真端正,勝過十五明月亮;

十五月亮照不光,漂亮小郎娘愛看。

男:落灣竹子葉軟軟,聽娘唱歌是有緣;

天上無雲難下雨,山歌做媒結姻緣。

…………

喝寶塔茶原是畲族婚嫁過程中女家招待迎親伯的茶俗,詼諧、生動,妙趣橫生。今天,這獨一無二的寶塔茶也已走出畲山畲寨,登上大雅之堂,成為福安畲族茶藝表演的保留節目,豐富了茶文化的內涵。

一曲熱情奔放的合唱將歌會推向高潮。看哪,山哈娜們邁着青春的腳步,向我們走來;小山哈們揚着鮮花般的笑臉,向我們走來;畲妹子穿着民族的時裝,向我們走來;新婚的畲族青年披紅掛綵,一身婚禮盛裝,向我們走來。“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民族大團結是時代的主旋律,民族大發展是時代的最強音!

儘管歌會已經結束,可是歌手們歌興猶酣。

這三位畲妹子正在玩“竹哨笛”。在一小截空竹管上挖個小孔,貼上竹膜就成了一件樂器。沒有哨口,沒有音孔,似哨非哨,似笛非笛;想吹什麼歌就吹什麼歌。

路邊大樹下的一對正唱得忘情。眼角眉梢都是愛,句句山歌都是情,實在浪漫——

男:一起玩耍一起站,與你一起真有意;

頭次與你作伴遊,再次才能認得你。

千里路頭來作伴,作伴一次值千金;

與娘一起真歡喜,郎呀迴轉才寬心。

女:今日歡喜笑盈盈,回到房間去粧身;

頭上又帶金銀寶,身上衣裳值千金。

妹子心中早有情,只盼郎仔先開言;

你郎若還真有意,山歌也可做媒人。

…………

茶園的一對或許是“狹路相逢”,但是經過幾個回合的“歌探”,很快就成了知音。那纏綿的曲調,那繾綣的情意,令人耳目一新——

男:一送小娘到嶺頭,楊柳樹下好乘涼;

樹上兩隻畫眉鳥,哪隻是雄哪是雌?

女:你若有情就要來,莫做無情退下退;

要做細雨慢慢下,莫做雷雨一陣來。

…………

富春古渡,綠樹濃蔭,野趣迷人,興味盎然。一羣畲族青年正在盤歌。溪風習習,小船悠悠,畲歌互答,此樂何極!

男:風吹竹葉葉連連,開口叫娘娘不應;

新得牛皮來包鼓,鼓槌未落聲先來。

女:風吹樹下涼了涼,雙手招郎來乘涼;

有緣就來樹下玩,無緣對面路邊上。

…………

畲族是一個喜愛唱歌的民族,畲族歌謠是畲族人民社會生活的藝術化反映,畲歌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外面世界驚羨的目光。今年的畲族三月三歌會,格外受到各級媒體的青睞,中央電視台、東南電視台、寧德電視台、福安電視台,以及眾多民俗攝影愛好者循聲而至,眾多鏡頭在這裏聚焦,給畲村畲寨帶來了無限的吉祥。

畲族三月三,永遠的三月三!

壯族三月三習俗作文 篇5

壯族三月三的由來

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壯族人稱“窩埠坡”或“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所以也稱“歌圩節”。也有稱是為紀念劉三姐,因此也叫“歌仙會”。關於它的來歷,民間有許多動人的傳説。

一説古代有一對情人,經常唱山歌來表達愛意。但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兩人不能結為夫妻,於是他們雙雙殉情。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情侶,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傳説最廣是關於劉三姐的:壯族歌仙“劉三姐”經常用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揭露財主們的罪惡。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財主派人砍斷了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這天聚會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這些傳説現已難於考證,但在宋人着的《太平寰宇記》中就有記載:“壯人於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會作歌。”這説明當時的歌圩也很興盛。

宋元以後,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娛樂和男女談情説愛的場所,並出現了拋繡球的遊戲。女子將繡球拋給自己心愛的男子後,雙雙退出歌場,互贈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萬人蔘加的大型活動。到1934年編的《廣西各縣概況》記載,當時廣西有歌圩活動的就有二十六個縣,幾乎遍佈廣西各地。

壯族對歌的場所叫歌坪,壯語“歡龍洞”。意思是到田間唱,也叫“歡窩敢”,即到巖洞外唱歌。屆期,人們用楓樹葉、黃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飯,以祭奠劉三姐,並自己食用,俗説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樣興旺茁壯。

壯族歌墟,是壯族傳統文化的結晶,它是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關於它的來歷,有許多動人的傳説。其中以“賽歌擇婿”的故事流傳最廣。傳説在很久以前,一位壯族歌師的女兒,品貌端序、美麗,歌聲婉轉清脆。歌師一心想為女兒選一個歌才、人品都出眾的青年做女婿。消息傳開,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來賽歌,負者自然離去,歌才最好的一個小夥子留下來與歌師的女兒成了親,他們的結合被傳為佳話。從此,男女青年借歌傳情擇偶。就形成了歌墟。

壯族三月三習俗

1、包五色糯米板

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們採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讚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説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

壯家人喜愛五色飯,把它作為幸福吉祥的象徵。除了農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節,甚至過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飯吃。在孩子滿月、新居落成等喜慶日子裏,也要蒸煮五色飯分送左鄰右舍。壯人也愛楓葉,認為楓葉能“除邪驅鬼”,給人帶來吉利和平安。所以,農曆三月三做五色飯的時候,家家户户門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選的楓葉。甚至做五色飯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圍的牆腳下,以求驅邪保平安。

2、搶花炮

在農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後,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盛裝,天剛亮就爭先恐後地奔向活動場所,搶得花炮的人被認為來年最有福氣,也最受姑娘青睞。

參與搶花炮的每支隊有8人,隊員通過突破、擋人、變向、快衝等方式衝進對方炮台,將花炮放入算得分。規則類似於西方的橄欖球運動,故被稱為“東方橄欖球”。傳統的“花炮”是一個鐵製圓環,直徑約5釐米,外用紅布或紅綢纏繞。比賽場地通常設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數,也不分隊數,每炮必搶,三炮結束。

壯族三月三習俗作文 篇6

關於歌圩節的來歷,壯族民間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説。

一説,古代有一對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經常唱山歌來表達相互的愛慕之情。但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使他倆不能結為夫妻,於是他們絕望地雙雙殉情身亡。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情侶,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説,在唐代,壯族出了一個歌仙,名叫“劉三姐”。她聰明過人,經常用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揭露財主們的罪惡,財主們對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財主派人砍斷了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劉三姐遇難這天聚會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這些傳説現已難於考證,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記》中就有記載:“壯人於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會作歌。”這説明當時的歌圩也很興盛。宋元以後,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娛樂和男女談情説愛的場所,並出現了拋繡球的遊戲。女子將繡球拋給自己心愛的男子後,雙雙退出歌場,互贈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萬人蔘加的大型活動。到1934年編的《廣西各縣概況》記載,當時廣西有歌圩活動的就有二十六個縣,幾乎遍佈廣西各地。

歌圩節的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做用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等染成的五色糯米飯,還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來旁觀助興。對歌的內容十分豐富,有知識性的盤歌、鬥智的蠻歌和情歌等。內容則是天文地理、文學、社會、倫理道德等無所不包。其中情歌又分為見面歌、邀請歌、愛慕歌等等。

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羣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裏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巴馬的盤剛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陽的喬業、宜山的下澗、柳州的魚峯山等,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歌聲像條紅線,牽着兩顆愛心,若姑娘中意小夥子,便趁旁人不注意,將手中繡球贈與他,“他”則回贈手帕、毛巾等物。另一表達感情的交際工具便是彩蛋。小夥子在歌圩上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若不願意,就握住彩蛋不讓碰;若有意就讓小夥子把蛋碰裂後一起吃,同時也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如今三月三已成為國際性的歌節和具有新時代氣息的綜合性文化節日。

三月三花炮節是侗族人民傳統的體育盛會,至今已有上百年曆史。這天,湘、桂、黔交界的侗、壯、瑤、苗、漢等族的男女青年,身着民族盛裝前來廣西三江富祿地區赴會。後生們紛紛向姑娘們贈送糖果,哪個姑娘得到的糖果最多,她便是最受人們喜愛的姑娘。搶花炮是花炮節的主要活動。待炮聲一響,那個圈有紅綠布條的鐵圈衝上天空,立即成為全場注目的焦點,場上上百名隊員爭相搶奪,搶走花炮的選手意味着智勇雙全,他們不僅能獲得長者頒發的獎品,也會得到姑娘們的青睞。花炮會上,大家聚在一起吹蘆笙、對歌、唱彩調、看侗戲,鬥牛、鬥雞、鬥鳥等,到處是一片歡樂的景象。在三月三這天,布依、彝等族要宰牛殺豬祭祀灶王和山神,同時還要掃寨趕鬼,外人絕不能在這天進寨,否則被認為是破壞掃寨。

“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民間傳統習俗。這天,彝、白、傣、苗、哈尼、納西、僳僳等民族的青年男女,身着節日盛裝,呼羣約伴,到西山踏青遊春,大家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節日的歡樂,日暮興盡方歸。

海南黎族在農曆三月要過“愛情節”,這最初本是黎族美孚支系特有的節日,後逐漸發展成為整個黎族的節日。它的形成與黎族的婚制有着極為密切的聯繫。這天,必定舉行篝火歌舞晚會。篝火旁,黎家姑娘、小夥和着節拍,跳起歡快的“檳榔舞”和“竹槓舞”等。待月上中天,“山戀”開始了,男女青年在山林裏、溪水邊,三五成羣的對歌擇偶。中意的便雙雙離羣,互贈定情信物,小夥子將耳鈴或手鐲為姑娘戴上,姑娘則將自織的七彩腰帶系在情郎腰間。這種對唱情歌擇偶的傳統已延續了兩千多年。現在的“三月三”,除傳統歌舞外,還有經貿交流等活動。

壯族三月三習俗作文 篇7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裏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綵棚、擺歌台、拋綵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羣,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瞭解之後,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過對歌接觸之後,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夥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夥子碰。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綵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在節目的氣氛中。

在廣西境內,不少壯族聚居的農村,以農曆三月初三為歌節。

屆時,四面八方的壯族男女老少聚集於約定俗成的地點,暢懷對歌。在桂西巴馬、都安等地,每到歌圩前夕,姑娘們相約到“歌圩點”搭歌棚,用自織自染的黑、白、藍各色土布蓋棚、圍棚,比賽哪個歌棚搭得寬敞,哪個歌棚的布織得工藝精美。歌棚內設座、備茶,款待前來對歌的小夥子們。“歌圩點”四周鄰近的村寨,民眾蒸五色糯飯、做米粉、備菜餚以接待遠方來客。屆時,不論認識不認識,進哪家都會受到熱情款待,歌圩當天,天矇矇亮,男女青年們就梳洗打扮,染紅雞蛋,蒸五色糯米飯,把飯裝進精巧的小布袋裏,把蛋裝進玲瓏的絲網絡袋裏,趕歌圩去。

老歌手做年輕人的藝術指導。來唱歌和看熱鬧的年輕人,往往以村屯為單位,打扮得齊齊整整,特別女青年,同一個村屯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樣的髮辮,髮辮上系同樣的頭繩、花結,同樣的劉海髮式,包同樣的花頭巾,同樣色彩、樣式的上農、長褲和花鞋。眾人進入歌場,先遊逛一週物色對象,然後入棚對歌。你問我答,通宵達旦,連唱三天。有的女坐一排,男坐一排,也有男女共坐一排,但保持一定距離。在不流行歌棚的地方。便在野外對歌。也有些地方日間在野外對歌,夜間轉到村寨對歌。在村寨對歌的,有些地方女歌手在室內,男歌手在户外,有些地方男女雙方都在户內廳堂對唱。各地對歌,大都有一定的歌路,如“初會”、“探情”、 “讚美”、“熱戀”、“定情”、“離別”以及“相思”、“重逢”、“責備”等,有些地方還有“搶歌”與“鬥歌”的風習。如靖西、德保一帶,男方甲向女歌手唱歌求答,女方乙答唱後,雙方便展開對歌;倘若這時另一男方丙來晚一步又想與女方乙對唱,便唱歌把甲方擠出去,這便是搶歌。搶歌是否能成功,要看甲、丙兩方的歌才與歌藝,甲、丙兩方用不同歌韻的歌向乙方獻殷勤,乙方若仍用甲方的歌韻答唱,丙方便搶歌不成,乙方若改用丙方的歌韻答唱,丙方便勝利而甲方便告失利了。鬥歌是甲、乙兩方在對唱中出奇制勝鬥歌才、歌藝的歌。在三月三歌節中,倘若男、女雙方越唱越有情,往往雙方互贈禮品,互約今後相會之期,姑娘所贈多為自制布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xisuzuowen/892yy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