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家風作文 >

好家訓好家風精選作文

好家訓好家風精選作文

俗話説:“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家的規矩好像天上的繁星,數也數不清。下面是 好家訓好家風作文,歡迎參考閲讀!

好家訓好家風精選作文

【篇一:家風家訓】

自懂事起,身邊的長輩就常對我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制定一個好的家訓與家風這是極其重要的,這麼什麼是家風、家訓到底是什麼呢?

小到家庭、大到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種風氣。家風正了,這麼一個家庭的思想品德也就正了,家庭的風氣正了一個國家也將繁榮昌盛,可見家風有多麼重要。家訓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個人的修身、齊家也有着着重要的作用。

岳母在岳飛的背上刻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的家訓也就時時驅使着岳飛上進,最終岳飛也沒有辜負岳母的期望,成為了保家衞國的大將軍。我們家的家訓用簡練的話語來總結就是樸素、堅強、自力更生。樸素是不奢華、節儉的意思,奶奶一家很簡樸,一直是勤勤懇懇的勞作着,從沒有享受過奢華,在他們眼裏只要勤懇簡樸就夠了。正是這樣一種樸質而不造作的美造就了他們的美好品德。

堅強是很重要的,在遇到困難時往往能帶你打破困難黑暗的往往是堅強,他將帶你迎接希望的藍天。有一次,我掉到了坑裏,不講義氣的朋友們早就跑遠去看好戲了,我雖然焦急不已但是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一直告訴我的要堅強,於是我堅持不懈的攀爬着,最後終於爬了上來,讓夥伴們大吃一驚。正是堅強,給了我別樣的生活。還有一點是極其重要的,這就是——自立,自立是一種良好的品質,一種可貴的精神,自立自強可以在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如:自己洗衣服,自己穿衣物,自己疊被子,自己整理房間等等,在媽媽跟爸爸的耳濡目染我也學會了自立,媽媽可是因此誇了我好幾次。我也很感謝我的父母,正是這三條家訓,讓我變得越來越好,所以我把我們家的三條家訓分享給同學們,希望同學們都能學到這些優良的品質。

讓我們學會自強自立吧,學會堅強,努力奮鬥,相信有一天成功的花是為我們綻開的!良好的家風可以使我們可以更好的在社會上立足,良好的家訓也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為成功的道路墊下基礎,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這些良好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訓,改正不良的習慣,在長輩的帶領下一同堅守這些好習慣,讓它刻在每個人的心中。

【篇二:家風家訓】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風的樹立、存在,對整個社會是有好的幫助的。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座;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個人禮儀素質跟道德水平的體現,還是一個人背後家風好壞的體現。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我健康茁壯成長着,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風印跡。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奶奶因為蛇盤瘡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責任。住院期間,媽媽每天要去醫院照顧奶奶,幫奶奶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奶奶準備各種有營養的飯菜,給奶奶送到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直照顧奶奶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説累。爸爸媽媽對奶奶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每天我自覺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儘量不讓他們為我的事情操心。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地成長着,我們貪婪地享受着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這麼無私的愛着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説:“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後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説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我們來説就是你的孝順。”媽媽也常説,孝敬無底線,就是説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同學們,讓他們跟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團員。讓核心價值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點燃,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成為人們一種價值追求跟自覺行動。

【篇三:家風家訓作文】

我問媽媽:“家風是什麼?”家風,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

媽媽説:“家風就是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

就是爸爸媽媽經常教育我的做善事,不求回報;就是為人老實,不幹壞事;做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要用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去面對眼前的重重困難;待人有禮貌,做人做事要誠實”。

家訓,我認為是家人的教訓,犯錯誤時家長的批評。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所謂的“無規矩不成方圓”説的就是這個吧。

記得有一次,我們數學小測試,我考的成績不是很理想,不敢告訴媽媽,媽媽問了好幾次,成績出來了麼?我總是推託説還沒有。媽媽又問了幾次,我説成績出來了考得還行就是忘記拿回來,媽媽覺得我説話吞吞吐吐,不敢看她,知道我一定是有事隱瞞,就用嚴厲的口氣問我是不是考得不好撒謊了,我低着頭小聲的説:“我考了88分。”媽媽很嚴肅的批評我説:“我並不是為這88分訓你,我是因為你的不誠實,你撒謊騙媽媽,這比什麼都嚴重。”為這次撒謊媽媽狠狠的懲罰了我,讓我靠牆罰站1小時,並警告我沒有下次。過後,媽媽把我拉在身旁,耐心的的給我講誠實的重要性,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做人不誠實就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辦不到想辦的事,知錯就改永不再犯就是好孩子。媽媽温柔的話語温暖着我的心,我默默的流下了眼淚,重重的點了點頭對媽媽説:“媽媽,我以後在也不撒謊,不誠實了。”

有時候做錯事情,爸爸媽媽反而不會罰我,根據事情的嚴重程度,要麼給我講道理,要麼比較嚴厲的進行教育。還有一點,就是媽媽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説的一個詞是“擲地有聲”,就是告訴我,自己説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媽媽説,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敢於承擔。無論自己做什麼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後果。就算犯了錯,也要自己敢於承擔。

家訓,字典上這樣解釋“指對諮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由此可見,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家風、家訓、有着異曲同工的方面。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體現。良好的家風、家訓需要家裏的每個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一直延續下去。

【篇四:家風家訓】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在這個家庭裏面有着許多的家風與家訓,下面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家的家風與家訓。

媽媽曾經説過不能給陌生人開門,我牢牢地把這件事記在了心中。

記得有一次,在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間裏,一位陌生的叔叔來敲我家的門,説是爸爸的同事,要來家裏取文件,我深信不疑,並拿起媽媽出門前給我留下手機,撥通了媽媽的電話號碼,在電話裏,我一直努力地形容着陌生叔叔的樣子,但媽媽好像沒有認出來是哪個人,就回答了我一句:“既然是你沒有見過的叔叔,這先不要開,等媽媽回家再説吧。”我回答了一句:“嗯!”,就結束了通話。並面對隔着一道門的叔叔説:“叔叔,我不認識你,你還是等我媽媽回來的時候再來吧。”。叔叔聽我這麼説,轉頭默默地走了。事後,爸爸説他的.同事小張要來我們家這文件,結果被依琳攔在了門外。爸爸邊説邊大笑着,這時,媽媽也笑起來,温柔地對我説:“依琳,這次你做的很對,因為這個叔叔雖然是爸爸的同事,但是畢竟你還沒有認識,也鍛鍊了你遇事的解決能力。”我欣喜地説:“謝謝媽媽!”

爸爸説過在人生中一定要學會互幫互助。

這一個傍晚,我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見遠處一個小弟弟揹着沉重的書包吃力地走着,也目睹了他被一個小石頭絆倒在地上,我連忙上去把他扶起來,他也連聲對我説着謝謝,我説:“不客氣。”幫助人使我感到十分開心,我以後要常常幫助他人,讓他人感受到温暖,也讓我開心。

媽媽在我小的時候就教育我不能説謊。

這一個晚上,我一直小心翼翼,因為我在上學的時候考試考差了,媽媽終究發現了破綻,追問着我。我緊張地把試卷拿出來,並一直説:“這次全班同學都沒有考好。”,我就這樣一直隱瞞着,但是媽媽最後還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令我驚訝的是,媽媽並沒有罵我,只是説:“考試沒考好沒關係,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能説謊,誰都有犯錯的時候,但是,只有知錯就改的人才是好孩子!”。我聽了這話,十分內疚,對媽媽説:“媽媽對不起,我下次一定會實話實説,不會欺騙他人的。”媽媽聽了這話欣慰地笑了。

這些就是我的家風與家訓。

【篇五:家風家訓】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説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這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為別人着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並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説:“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這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説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説:“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家規是勤儉節約,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後,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着,約束自己。

【篇六:家風家訓】

我家的家風與任何人家的家風不同,我家的家風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放縱,隨性。你們一定認為這肯定是溺愛,可我回答你們的是:不,這不是溺愛,這是一種鍛鍊。下面就請聽我為大家細講我家的家風吧。

週日早晨,你會聽到一陣噼哩啪啦的聲響,這是我在做飯。我從四年級起就會做飯。我源於地次特殊的經歷:有一次,媽媽不在家,我沒待一會就餓了,於是突發奇想——自己做飯。説做就做!

走進廚房,我打算做西紅柿炒雞蛋,便準備好材料:雞蛋,西紅柿。我把煤氣開關擰開,按下另一個開關一擰,火“噌”地就冒上來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先把調好的西紅柿雞蛋倒進鍋裏,待了幾秒,輕輕用鏟子把雞蛋翻過來又翻過去。待了一會兒,我把雞蛋盛在盤子裏,又想到媽媽做完飯之後總要把煤氣開關擰上,於是我把開關擰上以後,把西紅柿雞蛋盛出來端到餐桌上,這時媽媽回來了,看到桌子上的雞蛋,驚訝地笑着走過來,問我:“這是你做的麼?”我自豪地點了點頭,可媽媽一嘗,突然咧開嘴笑了,説:“你沒放鹽吧,味道太淡了”我恍然大悟:沒放鹽!我低着頭,調皮地吐了吐舌頭。

還有一次,媽媽手指割了一個大口,流了好多血做不了飯了,所以這天我就自告奮勇承擔起做飯重任。我先煮了點粥,然後炒了兩個菜,給媽媽端上去,媽媽笑得合不攏嘴,説:“我的寶貝女兒長大了啊!”

一次母親節,媽媽還沒回家,我想給媽媽一個驚喜,便回憶《笑貓日記》中杜真子做菜的片段,自己靠想象做了一道翡翠龍眼。我先把黃瓜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然後掏空,又把冰箱裏做餃子剩下的一點餡拿出來,放進黃瓜段裏,一個一個擺在盤子裏,放進鍋裏蒸。過了一會兒,香味冒出來了,我把翡翠龍眼端出來,可總覺得缺了點什麼……哦,我知道了,還要有雕蘿蔔花,可是我不會,我靈機一動,把插在花瓶中的玫瑰剪了兩朵下來,擺在盤子上,這效果,不比蘿蔔花差。

一會,門開了,媽媽走進來,帶進了一陣風,媽媽看到桌子上的菜,驚訝得不敢相信,以為自己在做夢。摟着我在臉上“叭叭叭”地親了好幾下。我很高興能幫媽媽做飯。

我不僅僅孝敬了父母,還鍛鍊了自己獨立、自立的能力。

你現在還覺得這是一種溺愛嗎?我家的家風是很獨一無二的,你來來跟大家講一講你們家的家風吧!

【篇七:家風家訓】

一個良好的家風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家訓也自然就必不可少。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就是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長輩,這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就可以發現,例如:父母給爺爺奶奶買吃的跟用的,這一件小事就能讓我們看出孝的表現,同時父母也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讓我們知道應該怎麼做,什麼是“孝”,這還體現了孩子對父母的關心。看到爺爺奶奶臉上燦爛的笑容,我感到心中泛起温暖,我也知道了我也應該孝敬父母。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承跟弘揚它。

俗話説:“一勤天下無難事”,勤能補拙,任何成功都是在勤奮的根上長出來的果實,所以説勤是很重要的。在我家中,我爸爸就能給我做出一個好榜樣:他早上很早就能起來,這已經形成習慣了,這讓賴牀的我也就不由自主地起來了,因為我知道我要像爸爸學習,養成一個勤奮的好習慣:在生活上早上不賴牀,養一個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在學習上,要肯刻苦、努力,養成一個勤奮的好習慣。

天道酬勤,我們要養成勤奮的好習慣。

勤儉節約是文明社會所提倡的,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做到的。水資源不是用之不竭,可是有的人就有浪費現象:在洗臉用肥皂時,水龍頭不關,讓好多水都白白流失,這些現象是不應該出現的。我們家就提倡勤儉節約,節約用水,不浪費一滴水;節約用電,不浪費一度電。樹立勤儉節約的榜樣,做到勤儉節約,是我家的家風。

我也呼籲更多的人樹立這種勤儉節約的意識,共同保護地球資源,保護我們的家園!

好家風會帶動好社會風氣,好家風傳遞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只要堅持下去社會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文明程度就會進步提高。

良好的家風是一種力量,是一種道德力量。良好的家風需要大家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如果每個家庭都能擁有良好的家風,都能能樹立良好的家風意識,這麼社會的不良行為就能遏制住,社會就會變得更加跟諧、美好。

【篇八:家風家訓】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跟生活方式的總跟,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跟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跟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各級領導幹部尤其要帶頭搞好家風建設,帶頭教育好子女。人們習慣於上行下效,領導幹部的好家風會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着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標籤: 家風 家訓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jiafengzuowen/yp3pk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