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名師之路培訓心得體會

名師之路培訓心得體會

新時期教育改革與發展對教師整體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教師培訓工作,實施教師培訓,促進基礎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分享了名師之路培訓的心得體會,歡迎閲讀!

名師之路培訓心得體會

名師之路培訓心得體會1

我受學校的委派參加了“名師之路”第十屆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活動,本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來談談本次觀摩後的感受:

一、會議概況

這次研討會共邀請13位名師,分別有吳琳、薛法根、吳忠豪、趙志祥、諸向陽、武鳳霞、郭甲良、趙昭、蔣軍晶、田冬英、陳延軍、張祖慶、王文麗。共計13節示範課,9場報告,兩場專家點評。研討會緊緊圍繞“新知識、新體驗、新平台、新境界。”這一主題,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展示優質課堂教學方式和實施策略,指導教師提高踐行先進教學理念、品味語言魅力、彰顯語文素養的教學能力。

二、總體感受

名家大師們用他們深厚的文學底藴、優秀的人格素養、清晰的教學思路、激盪的人文情感,闡釋和演繹了《新課程標準》,讓我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課堂上他們用獨具磁性的聲音、充滿激情的動作、富含詩意的語言,把課堂掀上一個又一個高潮,也讓我們呼吸到了語文教學的新鮮空氣。靈動的課堂親切和諧,活躍的學生真誠自然。與其説學生在學語文,不如説在享受語文。讓我們感受最深的是老師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並沒有一味追求教學過程的豔麗和離奇,而更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本真與個性的以學定教,細處引導巧妙設疑,適時點撥,環環相扣,層層提高,展現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師的指導引領的自主學習理念。

走進名師課堂,聆聽名師講座,我們如沐春風,如飲甘露,充分領略了語文課堂教學無窮的藝術魅力,讓我們真正走進了改革前沿的語文課堂。在一次又一次的讚歎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動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味中,使我經歷了一次深刻的成長之旅。

三、下面我就薛法根老師的課做一下主要彙報。

薛法根老師簡介:

薛法根,現任江蘇省蘇州市盛澤實驗小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原創語文“組塊教學”,主張“為發展言語智能而教”,2013年獲得江蘇省第二屆基礎教育成果特等獎。他的語文課“教得輕鬆、學得紮實”,形成了“清簡、厚實、睿智”的教學風格,《卧薪嚐膽》、《愛如茉莉》等經典課例深入人心。先後出版《為言語智能而教》、《薛法根教閲讀》等五部專著,曾獲全國模範教師、江蘇省首屆名教師、蘇州市教育名家等榮譽稱號。

我已經是第二次聽薛法根老師的課,薛老師的《猴子種果樹》和他的報告《散文:如何教的不散》,都深深吸引了我,感染了我。現將他的報告與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在他的課堂上學生的各種能力都能得到提升,他通常會讓學生概述或是複述課文,而這些是在他給出一定的提示詞語的前提下,這樣的做法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歸納、複述能力多有所提升,在學生進行初步回答後,薛老師會根據學生所説的加以補充和引導,然後再找另外的同學進行復述,經過反覆的幾名同學使全班同學有一個整體的教師引導是非常細緻及恰當的,能及時的調整學生的思路及方向,對於學生總結課文和理解課文中心非常有幫助。

第二,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他對於一篇文章的解讀,通常會概括為幾個階段或是過程,比如説這件事有什麼起因、經過是怎樣、結果又是如何,讓學生聯繫這三句話續編故事。這是對課文之外內容的一個拓展,在此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聽、説、讀、寫,這才是語文課追求的一個目標,聽、説、讀、寫是語文的四大基本要求,如果這四個目標在一堂課都能有所落實,那麼無疑這堂語文課是成功的。

第三,課堂只要一本書加一個筆記,這樣灑脱的學習方式真的讓我聽起來就覺得充滿了嚮往,也覺得這樣的課堂是非常吸引人的,書是工具,筆記本是思想和學到知識的一個載體,就是這個筆記本,記錄了多少課堂筆記、聽寫內容、心得體會、作文等,這個筆記本是學生通過一堂課以及薛老師平時的言傳身教所收穫的知識與思想,這都是他們點點滴滴積累出來的。

第四,側重最基礎的讀,薛老師的課堂通常都會憑藉引導孩子反覆的讀,這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最普通、最簡單的方式,俗話説書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句話在薛老師的課堂上有着完美的體現,就是在這一次次的讀中學生體會到了課文所表達的內容,領悟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體會到了某個人物的高尚品質和值得人們讚揚的精神。這種沒有精心預設的場景、沒有精美的渲染也能達到學生和教師的心靈相通,這種境界只能是大師才能做到。

四、我個人對語文教學的反思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未從根本上解決“高耗低效”的難題,表現在三個方面:

1.目標不明。語文教學承載了太多的“使命”,頭緒繁多,方向不明,不知為何而教,因而常常“種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2.內容缺失。語文課程、教材未能解決語文課程內容與教材內容的問題,尚未形成科學的、可表述的語文學科內容結構。教學中內容繁雜,分不清學科界限、年段界限、主次界限,語文教師缺乏鮮活的、適切的語文知識。缺失適宜的語文教學內容必然帶來

語文教學的低效,甚至是無效、負效,也必然弱化語文教學的專業性。正如薛老師所説,語文老師成了歷史老師,地理老師等。

3.方法貧乏。語文教學習慣於“以文本內容學習帶動言語能力培養”,強調學生的“感悟”,然未能就“經驗、思維、想象”這些“感悟”的內在要素作學理的解析,沒有提煉出具有普適性的教學方法與方式,難以應對不同的文本與不同的學生。

五、今後改進方向

在閲讀課堂教學中,以經過重組的教學內容為核心,明確教學目標。每個教學“板塊”確立以發展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為主的目標羣,然後根據小學生每個年齡階段的主導活動,科學、合理地安排聽説讀寫等各項語文實踐活動,確定訓練層次,制定訓練步驟,如朗讀、體悟、想象、比較、概括、複述等,並整合成一個生動活潑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各層次的訓練中得到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

組塊教學以學定教,刪繁就簡,確立了讀、悟、習的課堂教學基本結構。其靈魂是“聯”,讀、悟、習的語文學習過程使學生個體與教材語言、情感、形象、思想相互聯繫,相互融合,達到共振,進入新的學習境界的過程。因此,組塊教學着力培養學生構建聯繫的能力和自覺聯繫的意識,以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1)讀,主要指誦讀。誦讀教學堅持六個字:讀讀,讓學生充分自由地朗讀課文,讀懂意思,讀出形象,讀出情感,讀出韻味;評評,引導學生就課文的某些語句、段落進行評價,發表自己的看法,或喜歡,或不滿,提高其評判能力,學習初步的鑑賞;背背,讓學生選擇喜愛的段落背一背、記一記。

(2)悟,即體驗、感悟。組塊教學注重學生與文本、經驗與知識、思維與想象等多維度、多層面的聯通,教學中充分激活學生的經驗積累,引導學生通過思維與想象,達到對文本內容、情感及表達規律的領悟,在廣泛的聯繫中達到融會貫通,自悟自得,並日漸提高學生的悟性,培育學生的靈性。

(3)習,即習得、運用。習的基本途徑有:①讀中遷移。引導學生圍繞某個話題,結合生活實際和個體經驗,創設綜合性的説寫活動,促使學生借鑑、遷移教材語言及表達方式,不斷提高言語能力。如組織討論、辯論、即興描寫、角色表演、創造性複述等。②綜合性學習。打破課堂界限、學科界限、課內外界限,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的教育資源,開展切合學生實際的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如組織學生編輯班報,課本劇表演,進行社會調查,參觀訪問,開展專題性閲讀等。③反思性學習。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之後,自己總結學習收穫,尋找存在的問題,堅持寫“學後筆記”,既提高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監控的能力,又促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及時加以梳理、整合。

總之,這次觀摩會深深地觸動了我。我想名師之所以是名師,既是時代使然,更可以超越時代。因為他們的教學藝術着眼的是學生生命的發展。這次西安觀摩學習的時間雖然短暫,收益卻很多。只有自己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和自身的素質,才能適應語文教學發展的新需要。

名師之路培訓心得體會2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名師是大樹,能改善一方環境,且在枝葉間閃動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師啟發了我們,課堂是個有魅力的地方。於是,我渴望能有機會與名師近距離接觸,希望能聆聽他們的教育思想,目睹他們的教學風采,也好讓自己從中受到啟迪,向他們靠邊近一點點。10月24日,我有幸參加了“名師之路”全國小學語文研討會,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課程,新理念,新思路”帶來的新變化。同時我還領略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他們對學生、對教育、對體育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們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教育瞭解之廣、鑽研之深。

從名師們的授課中,深受啟發,歸納總結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眾位名師的課,展示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這次聽的幾節課,在他們的教學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健康發展。建立了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上的主人。

2、他們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展現了新理念下課堂教學的風貌,在他們的教學中不僅充分展示了教學內容的顯性因素,而且發掘了隱性情感因素。他們能恰到好處的把教學內容隱含的情感,通過自己的加工提煉,以情生情。

3、把講解動作要領看成是對話的過程,引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體會”、“品味”還給了學生。同時,在他們的教學中肯定性評價體現出尊重、鼓勵的原則,在新課標的條件下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確實該對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問題重新認識。

4、從他們的授課中可看出,他們都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從而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達到“思維活躍流暢、創新精神湧動”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課堂教學,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實處。

聽名師講課,如同與大師對話。短短三天的學習,使我深切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不僅要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藴、良好的教育素養,更要有不斷學習、多思多想的意識,這才是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關鍵。

通過參加這次活動,使我在深受啟發的同時,也有新反思,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鉅。在新的課改理念下,如何使教學工作煥發出新的光彩,是我們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為己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

名師之路培訓心得體會3

我有幸參加了“名師之路”全國小學數學“新常態”教學研討會為期三天的培訓學習。這次學習,時間雖短,但組織十分緊湊,收穫的確不少,讓我深深地感到這是一次啟迪智慧、終生難忘的學習之旅。

在這裏,我感謝學校領導為我提供了這個學習機會,讓我有幸參加了“名師之路”全國小學數學“新常態”教學研討會培訓學習。在整個培訓學習期間,我有幸聽到了江蘇南京市特級教師張齊華老師;江蘇省小學數學特級教師,高級教師,江蘇省名師周衞東;天津市師範大學兼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主幹教師,教育部國培專家徐長春教授;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數學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安徽合肥市一級教師劉亞東老師;江蘇省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徐斌老師;北京市教育學院初等教育學院院長,教育心理學博士,劉加霞教授;等專家教授的精彩授課及講座,聽了諸位專家的報告,感覺受益匪淺,我被他們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我敬佩他們獨特的教育觀念與方法。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通過此次培訓學習,我對自己進行了一次深刻地剖析與反思,讓自己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層的認識與思考,立志以更良好的心態投入到我的教學教育工作中。下面我分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作為本次培訓感受的總結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

感受之一:做一個有愛心,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在學習期間,一共聽了十六位優秀教師及專家的授課和報告,感觸最大的就是,在他們之間我找到了共同點,一是幽默感,二是淵博的知識。整個會議期間,我都很認真地聽他們的授課或是報告,也很認真地做筆記。他們在講課的過程中不乏幽默感,讓我們在哈哈大笑中還體會到一些生活的真理(尤其是徐斌老師,嚴謹的思維,簡潔的語言,不乏幽默感,侃侃而談,幽默中啟迪人生)。同時想想自己的課堂氣氛,我覺得自己最缺乏的就是幽默感,我要在這方面好好地努力,向他們學習!

教師的價值在於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教師要用心做教育,滿懷激情做教育。愛應出於真誠,發自內心,才可以感動別人,成為別人進步的動力。愛需要尊重及寬容,特別是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尊重和寬容可讓他們感念於心。愛應該建立在學生需要的基礎上。學生失意的時候,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足以讓他銘記於心。教師要細心去體察,捕捉學生的需要。愛需要技巧,注意方式。好多時候,我們總想當然認為,只要我心裏有愛,對方就能感受得到,因此忽視了愛的表達方式。當面指出別人的錯誤,雖出於好意,卻往往叫人受不了。恰當的表達方式,才可能讓人產生感謝之心,產生奮發向上的動力。

在這裏我想和所有老師分享這樣四句話,這四句話也是吳正憲老師送給所有老師的四句話:

1.在育人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

2.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激發學習興趣、保護好奇心更重要。

3.在交往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尊重個性、真誠交流更重要。

4.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養成良好的習慣更重要。

感受之二: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

通過此次培訓,聆聽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貧乏。我覺得自己太安於現狀、自滿自足多;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縛,惰性大,闖勁少;課堂上自己講得多,給學生參與的機會少。這些年一直提及課改,對於什麼是課改?在培訓的過程當中,有一位老師總結的非常好,她是這樣説的;課改就是,教師愉快的教,學生快樂的學習,教學效果顯著。把以往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的教,轉變為主要依靠學生的學。或者説,傳統教學研究的是如何“教”,現在是少教多學,研究的是如何“不教”。這,不僅是教育方法的改變,更是教育觀念的深刻變革。

在培訓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與不足。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的給自己“充電”。我深感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博覽羣書,授課時才能做到遊刃有餘,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無味。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刷新,而不是複製。特別是現在的新教材新理念,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更寬廣的舞台,同時也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更需要有創新的思想創新的理論。特別是在這個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而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多讀書是不可缺少的。一個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的教師一定是學生樂於接近的教師。讀書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的自覺行為。書本上的知識再好,都是死的,也只有學有所思,才能真正變成活的,為我所用。一個人如果不注重把學到的知識適時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即使這個人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不能説明他真正達到了讀書學習的最終目的。通過專家的講座,使我深深地認為作為教師,要終身學習,平時要勤讀書、勤思考、勤動筆。只有及時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面對競爭和壓力,我們才可能從容面對,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因此,我以後要堅持讀書,以豐富自己的內涵,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發展。

感受之三:團結協作,共同成長。

眾多名師的成長經歷啟迪我們:要想使自己得到較快的提高和發展,一定要融入一個集體,要有自己的協作組,有自己的研究共同體。教學,不應是孤軍奮戰,教育研究更不應該是單純的個人努力。再者,合作創造和諧。教學是一個需要奉獻的事業,是一個需要耐得住

寂寞的事業。困惑時,需要有人點撥,困難時,需要有人拉一把。把自己融入一個集體,為他人的成功祝福,為自己的成長歡呼,體會合作帶來的和諧與幸福,共享研究成果,一起思索問題的解決策略,共同行進在專業發展的道路上,共同成長。

感受之四:尋找教師職業的幸福感

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中,更來自於生活。一直以來,人們總是以蠟燭來形容教師,“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實際上,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教師是與學生一起成長的。在成長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為學生的學業進步而喜悦,為學生的勤奮努力而高興,也可以為自己的教學進步而欣慰,為師生的教學相長而歡樂。每天與我們朝夕相處的除了學生,還有我們的同事。我們生活的快樂與煩惱,工作的舒心與不快,都與我們的同事相關聯。我們是與同事一起成長的。不同的人對幸福的感受和體驗是不同的,這種感受和體驗取決於人的內在素養,取決於人的境界。一名優秀的教師,不應該只把課堂當做傳承知識的場所,更應該把課堂當做師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啟迪智慧靈感的其樂融融的磁場,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可以説,提高教師內在幸福感的關鍵途徑就是提高做人的境界。總之,知足常樂在努力提高感受幸福的境界和敏感程度,在教育生活中享受幸福,樂在其中。

在這次學習培訓中,使我深切感受到各位專家、教授的敬業精神。是他們精心的準備、認真的傳授,使我在短短3天時間裏學到了很多知識 。本次培訓對我來説,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昇華,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還讓我看到了不同城市之間教學觀念、教學方式上的差異,也使我對教育教學有了重新的認識。

雖然培訓暫告段落,但反思還在繼續,學習沒有停止。理論指導行動,目標牽引過程,學習靈活了我們的頭腦,活潑了我們的思想,給了我們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最後,我真心感謝市教育局、師訓科的領導,讓我們獲得這次難得的培訓機會。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會繼續學習,探索創新,把自己獲取的新理念、新方法,一個一個落實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進行細細的咀嚼,爭取將此次培訓的絲絲營養化為自己成長的動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jjy4y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