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企業應該有個好會計的行業心得

企業應該有個好會計的行業心得

因為工作和企業有關係,我常常到企業搞調查,使我感到痛心的是現在的一些“老總”對税務方面的不重視,常常出現了許多不必要的損失,對應該上繳的國家税收常常耿耿於懷,而對國家税法給的一些減免税的優惠政策卻又是那樣的糊里糊塗,該交的税卻不交,可以省下的税卻又交了。

企業應該有個好會計的行業心得

比如有些“老總”,為了想更大的佔領市場,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其中之一的手段是擴大生產規模,於是帶着人國內國外的跑進跑出,考察了又考察,分析了又分析,花了不少的差旅費。通過可行性研究後,購買了一套又一套的生產設備,一條又一條的生產線,國產的,進口的,幾十萬的,幾百萬的,應有盡有。可他不知道,甚至連他手下的財會人員也不知道,如果購買的是國產設備,可以辦理“購買國產設備投資抵免”的政策,直白地來説,就是這些設備款可以抵利潤,少繳些企業所得税。之前,只要到税務局辦理立項手續即可。

還比如有些企業多年來欠下了不少的三角債。特別是被對方拖欠貨款,幾年都催不回來,有的甚至派人去到對方的廠裏,坐等催收,甚至有些是對方的廠子都消失了,有的發了貨到對方,卻遇到對方破產,法院也宣判了。那貨款如打了水漂,再也回不來。其實,對這部分別人欠你的債,多年派人催收不回,或者經法院判破產的,都可以向税務機關申請“壞賬損失”,從而用這筆長期“欠賬”衝減你的利潤總額,就可以少交企業所得税。而許多企業卻成千上萬的長期掛在“應收賬款”上面,不知道利用這樣的税收政策。

又比如有的'企業生產的產品,賣不出去,時間滯留得較長,結果產品變質不可以用,特別是一些藥品、食品的變質甚至包括它們的包裝物。有的藥廠,要做GMP改造,原來做好的許多包裝物都因為重新設計而不能再用,如果“老總”和會計知道變質的產品甚至包括它們的包裝物都可以向税務機關報告,抵繳利潤少繳税,我想他都會立馬就幹了。這就叫做“財產損失報損”,只要到税務機關申請即可。遺憾地是這些普通的政策財務人員也不懂,白白讓“老總”掏了腰包。

前段時間,有一位民營企業的製藥廠“老總”,起家時是利用祖傳的祕方,在山區老家白手起家,搞了個製藥廠,發展越來越大,都已經獲得了高新技術企業的稱號。生產銷售都一直很好,為了今後更大的佔領市場,就把廠子搬到了首府。在生產和銷售成百萬上千萬增長的情況下,可惜帶來的財務人員素質太低,不會核算也不會為“老總”想辦法把税收政策用足,結果給“老總”在税收上惹了麻煩。

其實,每年的頭兩個月是税務部門給企業清算所得税的時間,財會人員只須按照規定把平時的一些超過規定的數字調減,如超過規定標準的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宣傳費、利息等調減,增加利潤補繳税,把一些應該提取的費用如可以提的折舊,可以攤的費用、可以報的損失等等都提足、攤足,這涉及到減少利潤從而減少所得税的問題。這是一個給企業用以糾正税務問題的時間。而這企業的財務人員直到税務人員輔導他們了,他們都不懂也不重視糾正,結果過了時間,不但補税還繳滯納金和罰款。

我曾經和這個廠的“老總”交流過,還了解到這企業有購買的國產設備、有過期應報損的藥品、包裝物、有多年別人欠他們的貨款等等,都沒有向税務機關申報抵減利潤,從而多繳這部分税款。再詢問原來是會計不懂,結果,給企業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這件事情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説了那女會計,因為我們在和她的廠長交流的時候,廠長知道拿一個本子認真地記錄我們的建議,而這個會計卻呆呆地坐着。最後站起來要走時我明白地説:“你們廠長説你們素質低,我想不冤枉,你看到了麼?我們在討論這些問題時,你的廠長知道用一個本子認真記下來,你居然不記,卻不知道這也是學習的機會。”轉頭看看廠長,廠長只是無奈地笑笑。

這些税收法律知識,除了網上有外,他們本身的財務會計規定裏也有,税務人員也常常輔導他們,可惜許多聘來的財務人員卻常常不重視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總是不好好的利用這個機會,而最終遇到税務問題的麻煩。

或者是“老總”因為錢多燙手而不在乎?其實,想想也不會的,誰會對錢有仇呢?

其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在的一些企業特別的大量的私營企業主,他們的財會人員的素質很多都是偏低的,他們不懂得為“老總”出主意想辦法,在合法避税的前提下少繳税,而是隻聽“老總”的“吩咐”。要知道天下的“老總”們並不個個都是天才,他們不全都是即懂了生產又懂市場經營,即懂財務又懂税收法律法規,他們不是全才。所以,本人認為“老總”們只應該把心思用在擴大市場份額上,只想着怎樣佔領市場,怎樣去切割市場這塊大蛋糕就可以,這樣帶來的財富才是滾滾而來的,而不是讓財務人員或者吩咐他們去作一些偷税的事情。財務人員應該是在後方全力以赴地把企業的賬務核算清楚,多動腦子,認真地監管好資產,減少各種成本,讓“老總”放心在前方市場上努力開拓,否則,後院起火,讓“老總”頭疼不已,還給企業帶來了經濟損失。

請注意還有更多的優惠和鼓勵政策,比如:高新技術企業、軟件企業、屬於國家鼓勵的企業、國家鼓勵發展的產品、西部大開發政策、新辦企業、技術開發費、技術轉讓以及轉讓帶來的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收入、廣告宣傳費、下崗工人和待業人員、聯營企業等等都有文章可以做。

“老總”,這些政策你會用了麼?你用足了麼?你的財務人員給了你什麼建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8r37n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