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從優秀到卓越》心得感悟(通用7篇)

《從優秀到卓越》心得感悟(通用7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從優秀到卓越》心得感悟(通用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從優秀到卓越》心得感悟(通用7篇)

《從優秀到卓越》心得感悟 篇1

隨着閲讀量的增加,越來越覺得自己原先的眼光太侷限了,2002年就有這樣體系化分析企業的書,自己卻一無所知。跳出一個固有的認知框架,從框架外更好的認知自己,有時候覺得自己挺無知愚昧的。常被人問起,為什麼非要去折騰自己呢?或許文中的一句話可以一言概之:“我在乎我所做的一切,回首往事,自己並未虛度年華,此生無憾”。

從本書收穫6個主要收穫

1、原來有五級經理人這麼一説(感覺自己原先的認知真的很小),盤點自己看來介於2~3之間,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五級:第五級經理人

將個人謙遜品質和職業化的堅定意志相結合,堅持建立卓越業績,更崇尚制度崇拜。

第四級:堅強有利領導者

全身心投入執着追求清晰可見,催人奮發的遠景,向更高業績目標努力。

第三級:富有實力的經理人

組織人力和資源,高效朝既定目標前進

第二級:樂於奉獻團隊成員

為實現集體目標奉獻個人才智與團隊成員通力合作。

第一級:突出能力的個人

用自己的智慧、知識、技能和良好工作作風做出巨大貢獻。

(要學會在勝利歸功於特定的人事或歸功於運氣,不順的時候承擔責任,迎接挑戰而不是抱怨運氣不好)

2、人不是最寶貴資產,合適的人才是最寶貴的資產

選人的邏輯:

1、同樣的標準被用於全公司,要麼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要麼不知道,不知道就趁早離開;

2、有時候我們無法等待某個人,要麼現在上車,要麼沒上車;

3、激勵機制是要讓合適的穩定地留在那為公司貢獻自己的力量;

4、一旦發覺換人之舉勢在必行,就必須當機立斷,怎麼識別呢?(如果這只是一個僱傭問題,你會再次僱傭他嗎?如果有一天他要離職,你是釋懷還是失望?)

另一方面講如何用選對的人?

1、嘗試將最傑出的人才用在良機和發展上,而不是解決最大難題;

2、花時間來激勵是巨大的浪費,合適的人,往往能自我激勵,關鍵不要打擊他們積極性。

3、如何讓自己變成合適的人?

最為關鍵的不是擁有的技能,因為技能始終可以培養,而是在於內在性格,天賦能力和價值觀與企業的磨合度。比如喜歡創新和挑戰的人就會和傳統保守的企業文化形成衝突,雙方都得不到最大的效益,甚至於形成內心對立。

同時我們需要培養這些軟技能來提升自己:

1、能做徹底的事後分析,錯誤,錯誤的影響,錯誤的教訓及分析;

2、信息轉換的能力,建立“紅旗”機制,讓別人無法忽視你轉化後的信息;

3、明白信念和原則的差異,我們可以保持信念,比如我們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但是同時也要堅持原則,比如一定要面對現狀中最殘酷的事實;

4、嘗試列出計劃要做的事項,比之更為重要的是,列出不應該做的事項;

5、提升自己的團隊管理能力,什麼是團隊管理能力?就是向你的同事證明你至少需要5個人完成你的任務,你需要他們的支持,他們對你而言是重要的,否則沒有人願意成為你的下屬。

4、通過三環效應來鎖定未來的目標

鎖定目標是從優秀跨越到卓越的核心一環,擺脱足夠好效應,嘗試讓自己變得更好。而跨越到卓越永遠不會發生瞬間的奇蹟,沒有過程的逐步積累和迭代,不會達到突破點。原則是恪守核心價值觀、核心目標,改變文化和運營方式以及具體的階段目標和策略。

5、技術本身不是公司卓越或者衰弱的原因?

帶着疑惑看這個(也許是企業選型標本的原因,因為年限不足,所以科技公司基本沒在本書的研究範圍內),技術不僅僅指信息技術,還有工藝等。

輕率的依賴技術不是一種資產,而是一種負債,當技術服務於一個清晰連貫並深刻理解的概念和管理時,它才是加速器,否則單純的技術崇拜反而會加速滅亡。同理技術不是萬能的,沒有任何一種技術能讓不合格的人變成合格的,技術只有當人們深刻理解所要做的事情的理念後才會成為最佳的輔助。想單純的依賴技術完成公司的轉變,無異於在漆黑一片的環境中動手術。

6、如何進行企業的研究和分析

感謝作者在後記中把研究的框架也展示出來了,又學到一種企業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真好。

研究企業總結規律,企業樣本的選擇非常的重要,過程中要先設計排除標準,匹配標準挑選出符合研究模型的公司

研究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切入:

7.1硬件:組織、政策、程序、制度、激勵、獎勵、所有制結構

7.2軟件:文化、人文政策、標準、故事、團隊活力、管理風格

7.3商業戰略及戰略過程

7.4市場競爭對手環境

7.5主要領導人

7.6產品&服務

7.7地理環境及位置

7.8技術應用:信息技術、工藝、裝置、技術構形等

7.9洞察力、核心價值觀、目的、膽大包天的目標

7.10財務數據報表

7.11訪談

7.12主管變動及主管報酬

7.13行業績效

7.14媒體宣傳

7.15CEO分析(內、外部)

《從優秀到卓越》心得感悟 篇2

“為什麼要從優秀變得卓越”,作者認為建構卓越不比建構優秀更難,倘若你從事的是你熱愛而且在乎的事業,無需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問題不再是為什麼,而是該如何去做。

當然,從優秀到卓越的轉變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一過程中,根本沒有單一明確的行動、宏偉的計劃、一勞永逸的創新,也絕對不存在僥倖的突破和從天而降的奇蹟。相反,這一過程酷似將一個沉重的巨型飛輪朝一個方向推動,一圈一圈,積蓄勢能,一直到達突破點,並完成飛躍。

作者吉姆·柯林斯帶領團隊歷時五年,研究了上千家企業,發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必須經歷三個階段:訓練有素的人,訓練有素的思想,訓練有素的行為。經歷這三個階段,需要堅持不懈的推動飛輪朝同一個方向旋轉,才能積累起動量,實現突破,而不是左右搖擺隨意改變方向,這樣才能從優秀走向卓越。

訓練有素的人階段包含:第5級經理人和先人後事。第5級經理人具有雙重人格,平和而執著、謙虛而無畏,他們不愛拋頭露面,保持低調,為了使公司走向卓越,他們有決心做任何事情,成功歸於別人,業績不佳,責備自己並承擔所有的責任;先人後事,設法得到合適的人才,不合適的下車,然後決定將車開向何方,在人員選擇上寧缺毋濫,一旦發覺換人勢在必行,就即刻行動,不惜一切代價把傑出人才抓在手裏,以圖發展。

訓練有素的思想階段包括:直面殘酷的現實和刺蝟理念。直面殘酷的現實(但決不失去信念),首先敢於面對事實,敢於面向所有的決定,瞭解真實情況後堅守“斯托克代爾悖論”:堅持你一定會成功的信念,不論有多大困難。同時,要面對現實中最殘忍的事實,無論他們是什麼。刺蝟理念就是把複雜的局面壓縮形成屬於自己的核心理念,通過三環的反覆自問和碰撞:你對什麼充滿熱情、是什麼驅動你的經濟引擎、你能在什麼方面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像刺蝟一樣只知道一件大事並且堅持不懈,不要像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缺乏一致性。

訓練有素的行為階段包含:訓練有素的文化和技術加速器。訓練有素的文化需要人們遵守一貫制度,但給人們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責任,列出不能做的事項並堅決遵守。技術加速器,技術是發展勢頭推動力,而非創造者,這種技術是否直接服務於你的刺蝟理念?如果是肯定的,就需要率先使用這種技術,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要把相似技術加以比較或者乾脆忽略它。

這其中對我感觸最深的是:第5經理人和直面殘酷的現實,我覺得無論處於什麼境地,人的思想才是最關鍵的,就如書中所提,衡量某人是否合適,不是看一個人的專業知識或是實際技能,而是看內在性格特徵。一個人的內在品格和所具備的信念決定這個人能成就多大的事。毋庸置疑,這也是我們一直所在追求的,生活是不公平的,有時對我們有利,有時對我們不利,我們都會經歷失望和打擊,經歷無緣無故的挫折,誰都沒法抱怨,將我們區分開的不是困難的有無,而是對待生活中無法避免的困難的態度。斯托克代爾悖論(你必須堅持你一定勝利的信念,同時還得面對現實中各種殘酷的事實)被證明是極為有效,它可以使你在遭遇困難之後不是變得軟弱,而是變得更強大。

“為什麼要追求卓越”,作者很坦誠回答:事實上,全書的主旨不是將這些發現附加我們的工作中,以致使我們過度忙碌,絕非如此!其目的是要我們意識到,我們所做的許多充其量不過是能源的浪費。倘若我們依據這些原則來安排我們的工作時間,忽略或不去做其他事情,我們生活會變得比較簡單,其結果也會大大改善。

追求從優秀到卓越,其實不是追求財富的數字和榮譽回報,更多的是我們內心在追求某種意義的滿足感:回首往事,自己並未虛度年華,此生無憾!

《從優秀到卓越》心得感悟 篇3

提到“優秀”和“卓越”二詞很多人並不會從單純的字面上看出它們的差別,甚至有的人會覺得我只是做到“優秀”就可以為什麼要追求卓越?吉姆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給了我們答案。

此書講述了政府、學校、企業、公司等優秀組織團體如何從優秀轉變為卓越,下面我就自己感觸最深的幾點談談。

優秀的文化理念是企業實現卓越的不竭動力。優秀的企業做文化,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企業文化作為一股無形的精神力量是凝心聚力的良好因素。書中提到了許多新穎的文化理念:“先人後事”指的是好的工作要安排給正確的員工去做,事在人為一詞中的“人”的作用在這裏提現的淋漓盡致,倘若找不到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事那這件事寧可丟棄。“刺蝟理念”,刺蝟和狐狸兩種動物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徵,刺蝟單純堅定,狐狸狡猾聰明,我們在企業發展的過程的中需要像刺蝟一樣認準一個目標而奮鬥不止,而不是想狐狸一樣知曉百事但不知從何下手。

卓越的領導是企業實現卓越的必要因素。書中提出了第5級經理人的概念。第5級經理人平和而執着,謙遜而無畏,不愛拋頭露面卻為了公司的進步做任何努力和犧牲。一個企業中有優秀品質的領導者會以自己的言行舉止感染下面的員工,擁有良好的品質和堅定的意志的員工是企業的一種寶貴資源。有了卓越的領導帶領着卓越的員工才會慢慢將企業引向卓越的道路。

珍惜人才是企業實現卓越的必勝法寶。當下企業的競爭不是拼資本不是拓銷路,而是努力挽留住對企業有用的優秀人才。在工作中我們要善待關愛並不斷激勵員工,要知道人的創造力和執行力是會帶來驚喜的,一個只顧企業利益不顧員工冷暖的企業是得不到長足發展的。卓越的'人才會像一潭活水,源源不斷地滾動翻新,充滿着令人羨慕的生命力和與生俱來的奮鬥力,得人才者得天下。

講了這麼多,回到開頭我們“為什麼要追求卓越”?追求卓越並不是要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徒增壓力,只不過許多我們看似“優秀”的努力其實是一種資源的無效搬運或者説是浪費。我們瞭解“卓越”,懂得如何去做到“卓越”,並不是簡單地對財富數字擴大的追求,而是為了滿足我們心靈深處對自我提升對人類不斷進步與發展的渴望,回首往事,我們不虛度年華就好。

《從優秀到卓越》心得感悟 篇4

最近,我讀了由吉姆.科林斯寫的《從優秀到卓越》,該書用對比方法比較卓越公司與對照公司如何從優秀轉變為卓越,描繪了優秀公司實現向卓越公司跨越。

以下是我閲讀後體會到的最深刻的方面:

一、優秀的企業必須有優秀的領導。

書中公司經理分為5個層,分別是能力突出的個人、樂於奉獻的團隊成員,富有實力的經理人、堅強有力的領導者和第5級經理人,第5經理指的是具有有謙遜品質和堅定意志的領袖,一個關鍵人物決定團隊從優秀到卓越,他的意識形態決定人員的價值取向。

因此,其領導人肯定是面對工作具有雄心壯志的決心完成任何事,面對成功具有令人折服的謙虛保持低調,面對利益始終把公司放到第一位,面對困難有魄力採取積極行動。

二、優秀的企業必須有卓越的理念。

“先人後事”的概念。強調優秀企業的領導在人員選拔上是嚴格的,而不是無情的。如果沒有合適的人選,寧缺毋濫。

錢是商品,人不是。如果缺少資金,往往可以通過時間和人才來彌補,但如果缺少合適的人,資金是無法彌補的。最重要的是把每個人放在正確的位置,充分發揮他們的價值。

創造一種事實説話的氛圍。創造一種人們有無數機會被傾聽的文化。要有對話,有爭執,但不要強求。做一個事後要分析,不要互相指責。

平時專注於一兩件事的功效,但人的慾望,社會的複雜,往往讓人處於一種浮躁,如果能靜下心來,實實在在,腳踏實地地做一兩件自己喜歡又有意義的事,也是很成功了。

三、優秀的企業必須有優秀的員工。

一個從優秀到偉大的公司決定性成功不是市場,不是技術,不是競爭,不是產品,而是招募和留住優秀人才。只有優秀的團隊和優秀的員工才能創造出優秀的企業。

因此,如果企業想要走向卓越,就應該合理用人,淘汰不合格的候選人,培養紀律文化。紀律文化是創建偉大組織的基礎。

由此,我想到了服務中心這個優秀的團隊,雖然實現卓越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只要我們不要寄希望於奇蹟,腳踏實地,不畏艱難,持續前行,積累實績,總會看到彩虹,實現卓越的夢想!

《從優秀到卓越》心得感悟 篇5

《從優秀到卓越》是美國作者吉姆柯林斯的一部管理力作,號稱上億美元也買不來的研究成果。柯林斯和其研究團隊對1965年以來《財富》雜誌歷年的500強企業進行了規模巨大的調查研究,篩選出11家取得巨大成功的卓越企業,並與未能實現跨越的公司對照分析,得出了許多令人震驚的研究成果。

説實話,這本書我還沒有讀完,儘管如此,已經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優秀是卓越的大敵”這一觀點。

我在還沒有認真讀後面內容的時候真的有點困惑,在我的概念中,優秀應該是卓越的必然過程,卓越是優秀的必然延續,為什麼會是敵對的呢?再往後面看,才發現原來這竟然是為什麼很少有優秀者實現卓越的主要原因。“我們沒有卓越的學校,主要是因為我們有優秀的學校;我們沒有卓越的政府,大抵是因為我們有優秀的政府;很少人能過上美滿的生活,基本原因是過上好生活很容易;絕大多數公司始終未能成為卓越公司,全是因為它們絕大多數都是優秀公司”,作者的這些話聽起來有些彆扭,甚至好多人認為這些觀點是矛盾的,不符合邏輯的。深究則會發現,寓意極為深刻。設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總認為自己不夠優秀,總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總是不滿足於現狀,他就會有很強的進取心,會比別人更勤奮、更努力、比別人付出的更多,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優秀、更出色,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收穫的成果、取得的成就也更多、更大,直至向更高的巔峯—卓越邁進。反過來,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陶醉於自我的優秀中,滿足於現實的安逸,而不思進取、停滯不前,或者説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以後,就不再往上突破了,那麼最終會被自己的“優秀”打敗、擊垮,由強盛變為衰敗,此時的優秀已經成為了邁向卓越的最大阻礙,最大的敵人。

聯繫自己工作來説,作為園區紀檢部門的工作人員,有時候工作任務比較重,就不想再深入、不想再完善,覺得這樣就差不多了,能夠完成工作交差了。但是,往往事後再回過頭來看這些工作的時候卻發現,如果自己再細心一點,如果好奇心再多一點,其實可以做的更好的。我覺得這並不是能力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態度,如果能靜下心來,實實在在、腳踏實地地做每件事情,就不會出現“差不多”的情況,有的只是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我今後應該以更高的目標不斷鞭策自己,加強學習,不僅是在工作方面,還應在思想道德方面,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成為一個辦事能力強,行為舉止規範,擁有高尚品質的`人。在遇到困境時,也能直面挫折,勇於承擔責任。

從優秀到卓越,從來就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也沒有一條捷徑可以到達,它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從積累到突破的過程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憑藉一個偉大的計劃,一次決定性的行動,一回好運氣,就可以飛躍的,我們不能把希望寄託在靈光一現或是天賜良機上,而是要堅持不懈地朝向一個方向不停地前行,最終找到突破點,實現飛躍,達到卓越。

《從優秀到卓越》心得感悟 篇6

這本書值得一讀有兩個原因。一是它體現了從優秀到卓越的五個特點,二是作者的寫作風格使文章非常有趣

這本書的結構並不複雜,它提出了一個組織從優秀到卓越應該具備的五個特點。分別是有第5級領導人,先人後事,直面殘酷現實,刺蝟理論,訓練有素的文化。

筆者認為,這不僅是大型企業的特點,也是任何組織實現卓越的五個關鍵點。

他選擇大型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是因為這些公司的信息更容易獲取,而且它們的成功有一個公認的量化標準。

對於很多學習管理的人來説,這可以説是一個共同的追求。也就是説,他們不是想要建立一個盈利的公司,而是想要讓一個企業成功,想要讓任何一個組織實現它的目標。這也可以説是一個大的管理理念。

這是一個關於社會各組織如何越來越好地履行其職能的思想框架。他們想研究社會,而不僅僅是公司。

關於作者和他的團隊所做研究的可信度,在書的最後,作者概述了他的研究方法。從這裏,讀者可以考慮他的研究結果是否現實可信。

對於作者提出的研究結果,這些結果並不是具體的技術和操作方法,而是組織特質目標的列表。也就是説,這五項是企業應該努力實現的目標,即一個有條件的目標。

當條件成熟時,事情就會自然發生。經過五個目標,作者提出了他著名的和啟發性的飛輪寓言。這可以説是作者在自己研究的基礎上創造的最高心法。

這本書值得一讀的正是作者運用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他所説的五個特徵的內涵。特別是對於第五級領導來説,吉利的CEO面對自己等上雜誌封面的光榮時刻時的突然變故,非常具有感染力與魅力。

在書中,作者提到了他對技術的看法,他並沒有深入研究,當然也不可能深入太多,從作者的角度來看,他認為沒有必要深入研究。技術有它的力量,但它永遠不是一切。更好的技術不一定能讓一家公司變得偉大。

在問答環節,這樣的理論是否可以在初創企業中實施。作者認為他在第九章中對此作了詳細的論述。老實説,我認為它不夠詳細。但這已經足夠清楚了。

在第9章中,作者將本書與他最後一本書的概念框架《基業長青》聯繫起來,以便將他的全部工作成果組織成一個連續的、完整的系統。

最後,要想從優秀走向卓越,首先得是一個優秀的組織。

《從優秀到卓越》心得感悟 篇7

最近讀了《從優秀教師到卓越教師》這本書,雖然還沒有看完,但是對這本書的感想頗多。

在閲讀了幾天之後,我覺得這本書的設計就像茶餘飯後的小點心,每天只需要花幾分鐘的時間,它就能給你帶來充實和驚喜,甚至是有意無意的改變。書中每一天都非常具體地寫出:“請靜心思考”、“你可以這樣做”、“如果你完成了”三個環節。像“巧妙安排學生的座位”、“整理你的教室”、“傾聽學生的聲音”“課堂管理究竟是什麼”等等,都是我們日常遇到的常規問題,書中都做出了可行的教學策略指導。全書的策略是圍繞教育上的愛展開的敍述,從每天的小事做起,儘可能地安排好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永遠去做最有利於學生的事情,幫助每一個學生找到真正的自我,發掘他們最大的潛力。在每天的一個案例中,我收穫了許多,例如“你還好吧”策略,“你還好吧”這四個字實際上所傳達的信息是“我很關心你”。對於我們任何人來説,還有什麼比知道有人關心自己讓人感覺更好呢?如果我們的學生覺得他的老師關心他,學生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表現得更好。相反,如果在一個不關心學生的老師的課堂上,學生是沒有動力去學習和表現的。

但是這個策略必須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前提之上,那就是學生相信你真的關心他們,這樣他們就會努力表現得更好。事實上,一些學生認為他們的老師根本就不關心他們,這往往導致學生的表現很糟糕——焦躁易怒、不懂禮貌、漠不關心、缺乏學習動力。事實上,一些知道如何表達對學生關心的老師往往會使學生擁有良好的表現——積極的態度、懂禮知節、興趣廣泛、力求上進。學生的哪一種表現,你會更喜歡呢?如果你恰如其分地使用“你還好吧”策略,它的有效性將會讓你大吃一驚。

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植根於愛的”。讓我們用一顆炙熱的愛心去澆灌孩子們心靈的花園,用情去施教,用愛去開導,為他們播撒愛的種子,陪伴他們在成長的路上,懷揣着愛心一路前行。

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地浸潤着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總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的真誠溝通,從今以後我會多試着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用情去施教,用愛去開導,像所有卓越老師那樣,用真情、愛心換來學生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3m89dj.html
專題